导图社区 中国古代文学史
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完整体系、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
编辑于2022-10-10 17:18:30中国古代文学史
先秦文学
神话
山海经
保存神话资料最多,最具有神学价值
淮南子
四大神话
共工触山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夸父逐日
诗经
现实主义源头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诗歌共305篇又称诗三百
六义
风
民间歌谣
雅
宫廷正乐
颂
祭祀宗庙
赋
比
兴
手法
第一篇
《关雎》
《国风》最长的一篇
《七月》
楚辞
屈原
战国时期鲁国人
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由集体到个人的新时代
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香草
品德人格高洁
美人
比喻君王或自喻
《离骚》《九章》《九歌》《天问》
《离骚》
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内容
爱国忠君思想和“美政”的理想
高洁坚贞的人格形象
“香草美人”象征与意境
《九歌》
十一篇
民间祭祀的乐歌
《国殇》
为国捐躯的将士
“楚辞”
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
《楚辞》
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
我国第二部诗歌总集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与《诗经》并称“风骚”
史传散文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尚书》
地位
史书之源
上古之书
正书之祖
我国古代最早的第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内容
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军臣谈话记录
《虞书》
《夏书》
《商书》
《周书》
《春秋》
孔子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三传
《左传》
左丘明
《公羊传》
公羊高
《谷梁传》
谷梁赤
《左传》
左丘明所著
开创了我国战争文学之先河
《左氏春秋》
《春秋左氏传》
我国第一部纪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体
《国语》
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33篇)
刘向编订
士阶层
国别体史书
诸子散文
儒家
孔子
至圣先师
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
《论语》
语录体著作
言近旨远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
四书
《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孟子
亚圣
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鲁国人
《孟子》
对话体
议论文(说理)
民贵君轻
仁政
性善论
孟子及其再传弟子
传统散文写作的最高峰
荀子
名况,字卿
战国时期赵国人
性恶论
天性有常,人定胜天
《荀子》
共32篇—刘向编订
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进入完全成熟阶段
道家
老子
字伯阳,谥号聃,又名李耳
《老子》(《道德经》)
无为而治
庄子
名周,字子休
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庄子》
共33篇
内篇7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列子
名御寇
战国时期郑国人
《列子》
《愚公移山》
墨家
墨子
名翟
兼爱,非攻
法家
韩非子
《韩非子》(55篇)
《吕氏春秋》
一字千金之说
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秦汉文学
政论文
李斯
秦代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
《谏逐客书》
古代公文
贾谊
西汉初年政论家,文学家
《过秦论》
贾谊政治论文代表作
内容
上中下三篇
秦亡原因在于不施仁义
汉乐府
首见
徐陵
《玉台新咏》
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
最长叙事诗
焦仲卿,刘兰芝
《木兰诗》
乐府三绝
《孔雀东南飞》
《木兰诗》
《秦妇吟》—韦庄
汉赋
有韵的散文
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贾谊
《鵩鸟赋》
《吊屈原赋》
枚乘
《七发》
标志着大汉赋体制的形成
汉赋四大家
西汉
司马相如
赋圣
汉代大赋的奠基者
《子虚赋》
《上林赋》
天子游猎赋
《大人赋》
扬雄
《甘泉赋》
《河东赋》
东汉
张衡
《二京赋》
《东京赋》
洛阳
《西京赋》
长安
《归田赋》
千古田园赋之祖
班固
《两都赋》
《东都赋》
《西都赋》
历史散文
班固
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汉书》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两都赋》
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
《咏史》
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
司马迁
《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鲁迅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学双璧
司马迁
西汉
史圣
《史记》
130篇
十二本记
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
十表
八书
司马光
北宋
《资治通鉴》
前四史
《汉书》
班固
《后汉书》
范晔,司马彪
《三国志》
陈寿
《史记》
司马迁
古诗十九首
萧统
主题
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人生无常,青春易逝的悲慨
从无名氏《古诗》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
地位
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
评价
刘勰
五言之加冕
钟嵘
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代表作
《迢迢牵牛星》
《明月何皎皎》
《涉江采芙蓉》
《行行重行行》
无题诗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三曹
曹操
字孟德
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
“建安文学”开创人
作品
《观沧海》
现存第一首完整山水诗歌
《短歌行》
时光易逝
渴求贤才
《龟虽寿》
曹丕
字子桓
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
《燕歌行》
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
《典论•论文》
文以气为主
作品之气
作者之气
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
曹植
字子建
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
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谢灵运称“才高八斗”
作品
《白马篇》
《洛神赋》
建安时期最杰出的诗人
建安七子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并称七子
孔融
陈琳
王璨
刘勰评价“七子之冠冕”
徐干
阮瑀
应玚
刘桢
正始之音
竹林七贤
嵇康
竹林七贤之首
《与山巨源绝交书》
阮籍
《咏怀》82首
山涛
向秀
王戎
刘伶
阮咸
两晋诗坛
左思
字太冲
西晋文学家
作品
《三都赋》
洛阳纸贵
《咏史》诗8首
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诗抒发个人情感
王羲之
字逸少
世称王右军
书圣
《兰亭集序》
米芾称“天下第一行书”
陶渊明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
字元亮
号五柳先生
世称靖节先生
作品
《归田园居》
《饮酒》
《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辞》
归隐田园宣言书
诗歌艺术
把田园生活题材带入诗歌
情,景,诗,理的浑融
平和散淡的心境
苏轼评价: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文选
徐陵
《玉台新咏》
萧统
《昭明文选》
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散文
陈寿
字承祚
西晋史学家
《三国志》
《隆中对》
《出师表》
范晔
《后汉书》
《张衡传》
郦道元
字善长
北魏地理学家
《水经注》
地理著作
优美山水散文汇集
李密
《陈情表》
抒情文
千古两表
李密-《陈情表》
诸葛亮-《出师表》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
文学批评
刘勰
字彦和
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
《文心雕龙》
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完整体系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
陆机
《文赋》
钟嵘
《诗品》
小说
志人小说
刘义庆
字季伯
《世说新语》
魏晋风流故事集
我国最早的笔记体小说
志怪小说
干宝
字令升
《搜神记》
南北朝诗歌
谢灵运(大谢)
地位
南朝宋著名山水诗人
我国第一位山水诗人
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开创者
作品
《山居赋》
《岭表赋》
《登池上楼》
谢脁(小谢)
字玄晖
南朝齐山水诗人
永明体的代表诗人
永明体
讲究声律和对偶
永明体的产生是新体诗形成和发展的标志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南北朝民歌
南朝
抒情长诗
《西洲曲》
北朝
记叙长诗
《木兰诗》
隋唐五代文学
初唐
初唐四杰
王勃
字子安
初唐诗人
《王子安集》
《滕王阁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杨烔
以边塞战诗著名
《从军行》
卢照邻
字升之,号幽忧子
《长安古意》
骆宾王
《咏鹅》
陈子昂
字伯玉
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感遇》诗38首
《登幽州台歌》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地位
以孤篇压倒全唐
闻一多称“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吴中四士
张若虚
贺知章
张旭
包融
盛唐
张九龄
字子寿
韶州曲江人
《望月怀远》
张继
湖北襄州人
《枫桥夜泊》
羁旅诗
羁旅之思,家国之忧
王湾
号为徳
洛阳人
《次北固山下》
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
字摩诘
世称王右丞
诗佛
苏轼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歌
山水,田园诗
《山居秋冥》《终南别业》《鹿柴》《竹里馆》
游侠,边塞诗
《使至塞上》《观猎》
友情,乡情,爱情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
政治感遇诗
《寓言》其一 《偶然作》
孟浩然
字浩然
又称“孟襄阳”
与王维并称“王孟”
田园山水诗为主
《过故人庄》
干谒诗
《望洞庭湖送张丞相》
常建
边塞诗人
王之涣
字季凌
《登鹳雀楼》《凉州词》
王翰
字子羽
晋阳人
《凉州词》
崔颢
唐朝汴州人
《黄鹤楼》
王昌龄
世称“王龙标”
“七绝圣手”
《从军行》
《出塞》
《芙蓉楼送辛渐》
高适
字达夫,仲武
沧州人
《燕歌行》
《别董大》
岑参
荆州江陵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逢入京使》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与高适并称“高岑”
李白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诗仙
浪漫主义诗人
《李太白集》
《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独坐敬亭山》
杜甫
字子美
号少陵野老
杜甫被称为“诗圣”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现实主义诗人
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新安吏》
三别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蜀相》《望岳》《登岳阳楼》《旅夜书怀》
《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夜喜雨》《江南逢李龟年》
中唐
孟郊
字东野
诗囚
与贾岛齐名,并称“郊寒岛瘦”
《游子吟》
韩愈
字退之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
唐宋八大家之首
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师说》《马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李贺
字长吉
诗鬼
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
刘禹锡
字梦得
号宾客
与柳宗元合称“刘柳”
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陋室铭》《望洞庭》《乌衣巷》《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柳宗元
字子厚
世称柳河东,柳柳州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始得西山宴游记》《小石潭记》《捕蛇者说》
白居易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诗魔,诗王
现实主义诗人
新乐府运动
《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
晚唐
杜牧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泊秦淮》《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
李商隐
与温庭筠合称“温李”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夜雨寄北》《锦瑟》
贾岛
自号碣石山人
诗奴
被韩愈称为“苦吟诗人”
唐五代
花间派词人
温庭筠
原名岐
字飞卿
《菩萨蛮》
韦庄
字端己
《菩萨蛮》其二
南唐诗人
李煜
词的第一变
史称李后主
千古词帝
《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
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唐传奇
李朝威
《柳毅传》
元稹
《莺莺传》
白行简
《李娃传》
沈既济
《机中记》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
蒋防
《霍小玉传》
两宋文学
北宋
晏殊
字同叔
《浣溪沙》
欧阳修
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永叔
号醉翁,六一居士
谥号文忠
文圣之称
《醉翁亭记》
《踏莎行》
《伶官传序》
王安石
字介甫
号半山
王临川
王安石变法
《临川先生文集》
《泊船瓜洲》
《元日》
《登飞来峰》
《伤仲永》
《游褒禅山记》
曾巩
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固
世称南丰先生
《墨池记》
范仲淹
豪放派代表人物
字希文
世称范文正公
《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苏幕遮》
柳永
原名三变
字景庄
后改名永
字耆卿
词的第二变
变小令为长调
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婉约派
《雨霖铃》
《八甘州》
苏洵
字明允
唐宋八大家之一
《六国论》
苏轼
字子瞻
又字和仲
号东坡居士
诗神
词的第三变
诗词自是一家
《水调歌头•中秋》
《念奴娇•赤壁怀古》
《赤壁赋》
黄庭坚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晚号涪翁
苏门四学士
秦观
张耒
晁补
黄庭坚
《寄黄几复》
秦观
字少游
一字太虚
号淮海居士
别号邗沟居士
苏门四学士之一
《鹊桥仙•纤云弄巧》
周邦彦
字美成
号清真居士
《苏幕遮》
婉约派集大成者
南宋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
千古第一词女
婉词派代表
《声声慢•寻寻觅觅》《如梦令》《武陵春》《夏日绝句》
陆游
字务观
号放翁
南宋四大家
陆游
范成大
尤袤
杨万里
《示儿》《游山西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卜算子•咏梅》
杨万里
字廷秀
号诚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
范大成
字致能
号石湖居士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朱熹
字元晦
号晦庵
《春日》《观书有感》
文天祥
字履善,宋瑞
号文山
宋末三杰
陆秀夫
张世杰
文天祥
《过零丁洋》《正气歌》《指南录(后序)》
辛弃疾
字幼安
号稼轩
豪放派词人
济南二安
李清照
辛弃疾
《破阵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西江月》
姜夔
字尧章
号白石道人
《扬州慢》
元代杂剧
元代杂剧
关汉卿
“曲圣”
元曲四大家之一
《窦娥冤》
血溅白练
六月飞雪
大旱三年
马致远
号东篱
曲状元
元曲四大家之一
《东篱乐府》
《天净沙•秋思》
《汉宫秋》
元朝四大悲剧之一
郑光祖
字德辉
元曲四大家之一
《倩女离魂》
张倩女
王文举
白朴
字仁甫
一字太素
号兰谷
元曲四大家之一
《墙头马上》
《梧桐雨》
杨玉环
李隆基
元曲四大家
纪君祥
《赵氏孤儿》
王实甫
《西厢记》
取材于元稹《莺莺传》
崔莺莺
张生
钟嗣成
字继先
号丑斋
《章台柳》《钱神论》
元代散曲
张养浩
字希孟
号云庄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曲四大悲剧
关汉卿
《窦娥冤》
马致远
《汉宫秋》
白朴
《梧桐雨》
纪君祥
《赵氏孤儿》
中国古典四大悲剧
纪君祥
《赵氏孤儿》
关汉卿
《窦娥冤》
洪昇
《长生殿》
孔尚任
《桃花扇》
元代四大传奇
《杀狗记》
《荆钗记》
《拜月亭记》
《刘志远白兔记》
明代文学
明代小说
罗贯中
名本
字贯中
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三国志演义》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
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章回体的形式基本定型
施耐庵
《水浒传》
塑造了108位好汉
天罡星
36人
地煞星
72人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
我国第一篇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吴承恩
字汝忠
号射阳山人
《西游记》
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创作的一篇章回体神魔小说
冯梦龙
字犹龙,公鱼,子犹
号龙子犹
三言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醒世恒言》
二拍
凌濛初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明代传奇
汤显祖
字义仍
号海若,清远道人
《牡丹亭》
杜十娘
柳梦梅
春香
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
《还魂记》
《紫钗记》
《南柯记》
《邯郸记》
清代文学
南洪北孔
洪昇
字昉思
号稗畦
《长生殿》
孔尚任
字聘之
号东塘
《桃花扇》
侯方域
李香君
吴敬梓
字敏轩
《儒林外史》
《范进中举》
曹雪芹
名沾
号雪琴
《红楼梦》
又名《石头记》《金陵十二钗》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高峰
“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作者自称“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王国维称“彻头彻尾之悲剧”
蒲松龄
字留仙
号柳泉
世称聊斋先生
《聊斋志异》
文言短篇小说集
一书兼二体
《墙头记》
《促织》
谴责小说
鲁迅称之
四大谴责小说
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
吴沃尧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刘鹗
《老残游记》
曾朴
《孽海花》
龚自珍
字璱人
号定庵
《己亥杂诗》315首
纳兰性徳
清词三大家之一
《饮水词》
《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