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汉字之美
中国汉字之美知识梳理,包括汉字演变、书法美学、感知教育、汉字与现代等内容,有兴趣的可以看下。
LOGO设计 字体设计 设计技巧 新中式 国风 ,中国风,即“中国风格”,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蕴含大量中国元素并适应全球流行趋势的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
抖音运营 小白 轻松上手 ,做好自己的内容,增加曝光率,适度蹭热点,偶尔参加小活动。
设计中常见的投影与倒影制作技巧来啦,包括悬浮投影、高级产品投影、锥形投影、创意投影、墙面转角投影、焦散投影等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汉字书法之美
1. 轻松开始思维导图制作
主题
Enter键插入主题
子主题
Ctrl+Enter或Insert键插入子主题
浮动主题
插入独立的浮动主题
多个主题
同时插入多个主题
2. 汉字演变
结绳
结绳记事
绳结
“结”是最初的文字,是最初的书法,是最初的历史,也是最初的记忆
中国结
仓颉
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象形
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无以传其意,故有书
书画同源
自定义样式
毛笔(软笔)
用动物的毫毛制作的笔(兔子/山羊/黄鼠狼/马鬃毛/婴孩的胎发)
蒙恬造笔传说
毛笔
点——点是开始
线——线有探索出走的愿望,绵延/发展/移动/传承与流转
面——“线”扩大成为“面”包容
甲骨
卜辞
金文
青铜
石鼓
李斯
由篆入隶(破圆为方)
汉字从“篆体”改变为“隶书”,是书法史上的大事
意义:确立了汉字以水平垂直线条为基本元素的方形结构
秦隶
简册
3. 书法美学
波磔(zhe)与飞檐 汉隶水平线条
汉代视觉美学上的时代标志
波磔(中国建筑里的“飞檐”——形容隶书水平线条的飞扬律动以及尾端笔势扬起峰的美学
石刻隶书《石门颂》,开阔雄健的气势
即兴与自在 王羲之《兰亭序》
厚重与飘逸 碑与帖
“碑”是石刻,”帖“是纸帛
北碑&南帖
平正与险绝 行草到狂草
章草——隶书的快写风格
今草——文人审美的心绪流动
初唐草书总结——孙过庭《书谱》
“平正”做得不够,会陷入平庸;“险绝”做得太过,就只是“作怪”
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狂草——颠与狂的生命调性
法度与庄严 唐楷
欧阳询楷书典范——《九成宫》
欧阳询墨迹——《卜商》 《梦奠》《 张翰》
从正楷到狂草
颜真卿《祭侄文稿》
从尚法到尚意
意境与个性 宋代书法
由唐入宋——美学的质变
唐以人物为主,宋代以山水为主——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苏轼与《寒食帖》
黄山谷的跋
米芾(fu)的大字行书
蔡(京或蔡襄)
宋代四大书法家
宋微宗“瘦金体”——锋芒毕露的禁忌之美
形式与表现 元明书法与文人画
以书法笔势入画——文人画的飘逸精神
赵孟頫——诗书画集大成的第一人
形式主义美学的一种遗憾
杨维祯与表现主义书风
徐渭——以画入书法的奇才
古朴与拙趣 走向民间的清代书法
4. 感知教育
卫夫人《笔阵图》
学生——王羲之
九宫格——基本设计
第一课——“点”,高峰坠石
点,在文字书法结构里是最重要的基础
重量与速度
第二课——“一”,千里阵云
一是文字,也可以就是那么一根线
学习了开阔的胸怀
第三课——“竖”,万岁枯藤
万岁枯藤不再只是自然界的植物,而是汉字书法里一根比喻顽强生命的线条
知道了强韧的坚持
第四课——“撇”,陆断犀象
《笔阵图》与永字八法
侧(点)/ 勒(横平)/ 努(竖)/ 擢(钩)/ 策(仰横)/ 掠(长撇) / 啄(短撇) / 磔(捺)
第五课——“弋”,百钧弩发
第六课——“力”,劲弩筋节
讲的是汉字写“力”这个字的转折
汉隶向唐代楷书过渡的一种变化
第七课——“辶”,崩浪雷奔
雷声远远奔来
5. 汉字与现代
建筑上的汉字
汉字书写与现代艺术
墨:流动在光里的烟
贴与生活
书法云门:与身体对话
回到信仰的起点
回到九宫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