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复杂世界的明白人》by九边
你想做个明白人吗?是不是有些问题始终想不明白,那么由高手带带你进入思考的快车道。“成为高手需要在没有感觉的情况下蹚过漫长的无聊和低成就感时期,蹚不过就一直是二流水平。”
编辑于2022-10-12 15:17:39 广东复杂世界的明白人 by九边
第六章 放眼全球,我们该如何突围
美国和日本的企业要撤离中国,意味着什么
关于新闻的真实性
假新闻,某人的建议被国内媒体当成美国政策
外企撤离中国到底有没有可行性
中国有足够的“工业人口”
中国有完整的供应体系
(外企基本上不可能搬离中国,除非不想挣钱)
我们该怎么应对
我们要坚持“深挖洞(提高科技高度和深度),广积粮(加强储备粮油和人力资源),低筑墙(扩大合作和交易)
继续创造更好的经商环境、完善法制、出台刺激政策。
多锻炼、别生病,工作再勤奋些,多输出、少添乱,乐观向上。
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我们该怎么看
成本问题,初级制造业人力成本上升
并不是所有的工业企业我们都需要
产业要升级,往往会导致社会的服务业占比越来越大。
高端制造业会跟服务业融合
艰苦奋斗的目的不是一直艰苦,搞低端制造业的目的不是一直低端。
中国的产业升级既是被迫的,也是顺势而为。
为什么日本没能扼住韩国的咽喉
因为韩国刚好找到了替代的国产品牌原料,日本部分企业也到国外去建工厂绕过本国政策供货
从日韩人口暴跌看我国的生育率
日韩生育率持续走低
工业化会导致生育率低呢?
一是教育(推迟了生育时间)
二是经济压力。
三是最重要的一点,(直面社会现实)心态问题
东亚特色
对(二战后)“一无所有”的恐惧
在富裕(相对建国时期)和美好生活(相对建国时期)后缺少了奋斗的动机
还有救吗?
鼓励生育(政策引导、税收杠杆)
如果不向上爬,就得掉坑里
人们工作最没动力的国家有哪些?
巴西:及时行乐主义者
日本:社会阶层严密
国运
只要生产出来的东西能卖出去,迭代循环就运转起来了,只要“生产—市场—研发”这个“工业之轮”滚动起来,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国家兴衰,直接决定你去超市能买到多少东西。我们一直强调的“小民尊严”,其实完全是跟大国崛起挂钩的,国家发展不起来,就会人人面黄肌瘦,过年才能吃一顿肉。
放弃幻想,扎实苦干
第五章 立足当下,看清未来发展趋势
为了提高效率和公平,近几年越来越明显的发展趋势
无奈的选择
社会正在从无规则自由竞争向“公平”转换(不转换的话财富持续向少数人集中)
社会反思
没有网络的话,很多时候大家都不太明白自己的社会定位。比如美国人,他们发现工作不好找,如果放在以前,肯定会首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现在有了网络,他们发现不只是自己有类似问题,从而意识到这是全社会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被人一煽动,怒火顿时就上来了。
对未来的思考?
首先,各个阶层承担的义务应该是接近或者相同的,避免搭便车。
其次,降低贫富差距本身不是个道德问题,而是个经济问题。
贫穷最大的问题不单单是贫穷本身,而在于贫穷会束缚创造力。
为什么说电动车是我们的未来
发展电动车成了共识(发展电能更符合我们国家国情,有稀土和锂,有适合发电的高原地区)
我们必须在传统汽车工业之外找机会
燃油车的技术壁垒太高
你眼里的困难是别人眼里的悬赏令
自动驾驶和电动车是天生一对
电动车由电驱动,更适合自动驾驶
被热议的“内循环”到底是什么
先了解“产能过剩”——就是产能太强,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产能天天过剩
躲不开的“过剩”
只要商人逐利,就会有一部分收益不被用于消费,就有一部分对应物资卖不出去。这就是过剩。
我国的艰难转型
所谓内循环,短期靠转移,长期靠科技。也就是短期靠财政向基层转移财富,提升基层的消费能力,一方面改善民生,另一方面消耗我国的工业品。扶贫攻坚战的意义也正是在这里。
老路走不下去才有了危机。要跳出舒适区,去做那些艰难的事。解决复杂问题,才是进步之源。
为什么负利率国债有人买
(因为我国负利率国债比当地的负利率收益高一点,综合人民币升值预期能够少亏点。)
负利率怎么形成的
经济最终是靠消费带动的,而最终消费的动力主要来自三点:一是孩子,二是年轻的女人,三是技术的更新迭代。
人口老龄化、孩子越来越少、技术停滞的社会注定是没什么消费能力的。
负利率影响
增长缓慢,机会稀缺,谁都不想花钱,创业也赚不到钱
疫情寒冬,新的势力正在茁壮成长
那个千年来的生产大国又回来了
全新的生产与组织模式正在形成
线上办公、互联网共享、线上虚拟业务等等
第四章 国运向上,个人怎样赶上潮头
国家是如何从发展中状态到发达状态的
资本积累其实就是一个“攒钱、投资、再攒钱、再投资的过程
发达国家发展都有两步:第一步是海外贸易,第二步是发达的国内市场。这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双循环”。
三个陷阱
低收入陷阱
开局时处在一个坑里,要钱没钱,要资源没资源,死活出不来
中等收入陷阱
国内的人力资本就会上涨,且不再随便污染环境
高收入陷阱
因为企业和国家慢慢会迷恋上赚快钱,而且会把不太赚钱的企业和赚钱慢的企业搬到海外
什么样的社会才是有未来的
一个社会能发展,第一关键的要素是“需求”,也就是购买力
与此同时,要培养越来越多科技含量高的公司
深耕国内市场,提高科技水平,抑制贫富分化,完善市场秩序,打击资本投机和恶性的那一面,这些方法
曾经人才流失严重的我们是如何赶上的
人才是流动的
中国人才选拔一直都是海选模式
大部分成功的团队都是在搏杀中前进。经历转化成经验,经验再变成策略和心智。反复迭代,普通人也能做到爆炸式成长。
两百年来的技术追赶路
西方的崛起
西方在1750年追上东方。发现新大陆-大量黄金白银(货币)-全球买买买(促进贸易)-改进技术
技术工人地位和收入大幅提高
科技进步的真正动力是什么?
对利润和战争胜利的需求是技术进步的关键。
科技、贸易、战争,它们本质是一个正反馈循环,三方纠结进化。
国家研发和民间研发,军用和民用,一直都交织在一起。
现在我们该做些什么?
只要企业和国家专注技术投入和提升,先个别领域领先,再少数领域领先,然后多数领域领先,再向尖端冲刺,持续发力,未来可期。
第一章 选择和努力都重要
为什么你会过上痛苦而抑郁的生活
坚持做容易的选择
保持孤僻
准备好了再开始
人生的三道窄门
第一道门:教育
我们为啥要终身学习,不是因为知识有多值钱,而是要把自己变成一个讲道理、能吸收新东西的容器,这样在机会到来的时候,我们不会本能地去忽视,而是会去研究下这个新鲜事物到底是啥。
第二道窄门:工作
第三道窄门:风口
这些年混江湖的一点心得
慢就是快
人总是要做选择的。选择短期还是长期,是快还是慢,都得主动选,最起码得做到让自己不做流量的奴隶,能够静下心来研究点价值输出
搭建价值网络
所以不管做啥,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提供价值,而且是持久的那种。如果可以,那就不断输出,慢慢让价值沿着网络扩散。
微小迭代
别做流量的奴隶。
静下心来研究点价值输出。
持久提供价值,创造网络,微小迭代,价值就会塑造你。
大城市是修罗场
个人价值在“快速通道”里才能起飞
大城市“快速通道”更多
进步就是对自己下黑手
压力,没人能下决心伤害自己
在大城市生活的代价
持续压力,焦虑;但成长快,能激发潜能。
年薪百万和自己做生意年入百万哪个更优秀
不具有可比性,评价体系不一样
第二章大神是怎样练成的
为什么一些成功人士熬夜加班比普通人还凶
虚幻的安全感
站得越高,看得越全,越慌越痛苦
所有生意都是一时的
赚钱的本质是信息差
工作的心态不一样
避免虚妄的安全感,在平时生活中融入变化,不要害怕,折腾起来。
人生的关键是主动去吃苦
天资聪颖或者自带光环的人有很多,不过大部分人都跟我一样,要慢慢耗。好在知道了那些特别厉害的人也一样艰苦,一样会没灵感,一样得慢慢耗,多少能让人觉得并不孤独。
百万成神
成为高手需要在没有感觉的情况下蹚过漫长的无聊和低成就感时期,蹚不过就一直是二流水平。
性格并不决定命运
肌肉记忆才是真记忆
别参加失败者的派对
锚定“15%”法则
最好的状况是所学中含有15%的新东西,这样既可以维持挑战性,避免乏味,又可以防止沮丧和失落。
达到年薪百万需要掌握什么技能
单凭技术,年薪很难突破百万。
想要高收入,主要是得去当领导。
领导交给你的任何事,你都要竭力搞定
善于汇报
保持谦虚,该亲和时亲和,该严格时严格。
努力提高身体素质
第三章 起点不高该如何向上攀爬
小镇做题家的困局,为啥有才华的人却爬不上去
环境会改变人的思维,而思维会进一步改变个人境遇,从而进一步改变人的思维。
马太效应也是这样发挥效果的,你能力越强,帮你的人能力也越强,到最后你的整体实力就是指数倍地强。
典型的“圈层结构”,每个人既在圈里,又在层里,有的圈是跨层的,有的圈上限却很低。个人奋斗往往在这些圈层里才有意义,或者说这些圈层能放大你的努力。
寒窗苦读和财富之间有啥关系
财富的第一因
寒窗十年和个人发展的关系
寒窗十年只是决定了你发展的下限
几代人的努力VS寒窗苦读
寒窗苦读只是让你拥有了武装的头脑。走上社会的无规则竞技场,拼的是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