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动物吸虫病
这是一篇关于动物吸虫病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概述、片形吸虫病、姜片吸虫病、牛羊双腔科吸虫病、前后盘吸虫病等。
编辑于2022-10-16 17:45:23动物吸虫病
概述
吸虫的形态
外部形态:多背腹扁平,叶片状、舌形、卵形;少数呈线形 圆柱形或圆锥形、豆形、肾形 。体表光滑或具棘、刺、鳞片等构造。虫体的前端通常稍尖,有两个发达的肌质吸盘。
吸虫大小
因种类不同而异,长度范围在0.2- 75mm之间,大的有的可长达6-7厘米以上(姜片吸虫),最小的异形吸虫0.2-0.3mm。
虫体颜色
新鲜的虫体为肉红色或鲜红色,固定后为灰白色。
吸虫的内部构造
1)体壁和实质 2)消化系统 3)排泄系统 4)淋巴系统5)神经系统6)生殖系统
吸虫的生活史
1、大多数虫卵入水才能发育。 2、蚴虫期都要经过1-2个中间宿主转换,第一中间宿主都是螺类,第二中间宿主多为鱼、蛙、螺或昆虫等。 3、有世代交替现象(无性增殖和有性繁殖) 。
吸虫发育过程
卵→毛蚴→胞蚴(母、子)→雷蚴(母、子)→尾蚴→囊蚴→童虫→成虫
片形吸虫病
片形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牛、羊、鹿、骆驼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所引起,猪、马属动物及一些野生动物亦可寄生但较为少见,人亦有感染的报道。
本虫能引起肝炎和胆管炎,并伴有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危害相当严重。尤其对幼畜和绵羊,可引起大批死亡。慢性病程中,使动物瘦弱,发育障碍,耕牛使役能力下降,乳牛产奶量减少,毛、肉产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病肝成为废弃物,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肝片吸虫
外形:扁平,呈叶片状,有头椎。颜色:活时为棕红色。大小:20-35×5-13mm。吸盘:口腹吸盘相距较近。消化系统:肠管分支。雄性生殖系统:睾丸高度分支,纵列于中部。雌性生殖系统:卵巢呈鹿角状,位于腹吸盘后。卵模明显,位于体中央。子宫位于卵模和腹吸盘之间。卵黄腺发达。
大片形吸虫
外形:虫体呈竹叶状,体形较大,长25~75mm,宽5~12mm;虫体两侧缘较平行,肩部不明显,后端钝圆;腹吸盘较口吸盘大约1.5倍;肠管分枝更多。虫卵 :较前种大,长144~208µm,宽70~109µm。黄褐色.
生活史
成虫--肝胆管;感染阶段--囊蚴;感染途径—经口误食; 宿主:椎实螺科--中间宿主;水生植物--媒介物;终末宿主--反刍动物、人 繁殖力:较强,一条成虫一昼夜可产8000~13000个虫卵,一个毛蚴可发育为数百个尾蚴。抵抗力:虫卵在13~33℃可发育,25~26℃最适宜。对高温和干燥敏感。耐低温,怕冰冻。对常用消毒药抵抗力强。囊蚴抵抗力更强,耐干燥。
致病作用和病理变化
童虫移行引起纤维素沉积、急性肝炎和内出血。造成急性死亡。成虫机械刺激胆管和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引起慢性胆管炎、慢性肝炎和贫血。成虫吸血引起营养障碍、贫血和消瘦。
治疗
硝氯酚:只对成虫有效。丙硫咪唑:对成虫有效。溴酚磷(蛭得净):对成虫和童虫有效。
预防
预防性定期驱虫;消灭中间宿主淡水螺;
姜片吸虫病
概述:本病是由片形科姜片属的布氏姜片吸虫寄生于人和猪的小肠引起的寄生虫病,以十二指肠为最多,偶见于犬和野兔。可以引起贫血、腹痛、腹泻等症状,甚至引起死亡。
病原形态
虫体形态:虫体外观似姜片;背腹扁平,前端稍尖,后端钝圆;肥厚宽大;新鲜虫体呈肉红色;虫体大小:常因肌肉伸缩而变化很大,一般长20~75mm,宽8~20mm,厚2~3mm。
虫卵:为长椭圆形,淡黄色,大小为130~140m × 80~85m.;卵盖不明显,卵壳薄;卵内含1个卵细胞和数十个卵黄细胞
生活史:主要中间宿主为淡水螺(扁卷螺);布氏姜片吸虫传播媒介(荸荠、菱角、茭白)
流行病学: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人和猪遭到姜片吸虫大量感染多在夏季,而发病则多见于夏末和秋初(虫卵、气温、水生植物)
致病作用:1、虫体吸附导致肠黏膜损伤;2、吸取宿主营养;3、过敏反应
临床特征:病猪精神沉郁,低头拱背,消瘦,贫血,水肿(眼部、腹部较明显),食欲减退,拉稀,粪便带有粘液,幼猪发育受阻,增重缓慢。
实验室检查:常采用水洗沉淀法或直接涂片法检查虫卵。姜片吸虫卵与肝片形吸虫卵极相似,难于区分,在两者均流行的地区,需依靠剖检来确诊
病理剖检特点:姜片吸虫吸附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粘膜上,肠粘膜有炎症、水肿、点状出血及溃疡。大量寄生时可引起肠管阻塞
防治:1.定期驱虫 (1)硫双二氯酚(2)吡喹酮(3)硝硫氰胺2.加强粪便管理3.消灭中间宿主4.合理处理水生植物饲料
牛羊双腔科吸虫病
病原体:①矛形歧腔吸虫 虫体窄长,呈矛形。虫体扁平而透明呈棕红色,可见到内部器官,表皮光滑,虫体大小为6.7~8.34mm。腹吸盘大于口吸盘。两睾丸前后排列或斜列在腹吸盘后方成四块状,边缘不整齐或分叶。②中华歧腔吸虫 体较宽扁,腹吸盘前方部分呈头锥状,其后两侧作肩样突起。虫体大小为3.54~8.96mm,两个睾丸呈圆形,边缘不整齐或稍分叶,并列于腹吸盘之后。卵巢在一睾丸之后略靠体中线。
虫卵:两种歧腔吸虫的虫卵极为相似,为不对称的卵圆形,少数椭圆形,咖啡色,一端具稍倾斜的卵盖,透过卵壳可见到包在胚膜中的毛蚴。大小50um左右
生活史:歧腔吸虫在其发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陆地螺(蜗牛),第二中间宿主为蚂蚁
分布: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内蒙古、西南、华北、东北等牧区
宿主:70多种哺乳动物(反刍动物、马、兔、野生动物)
季节:南方,全年可发;北方,春秋感染, 冬春发病。
感染特点:动物年龄增加,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也逐渐增加。
抵抗力强:虫卵在土壤和粪便中可存活数月; 虫卵和在第1,2中间宿主体内的各期幼虫均可越冬并保持感染性。
致病作用与病变:虫体的机械性刺激和毒素作用,可引起胆管卡他性炎症、胆管壁增厚、肝肿大。
症状:多数牛、羊症状轻微或不表现症状。严重感染时,尤其在早春,就会表现出严重的症状。 一般表现为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如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渐进性消瘦、可视粘膜黄染、贫血、颌下水肿、腹泻、行动迟缓、喜卧等。 严重的病例可导致死亡。
诊断: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粪便虫卵检查;死后剖检。
治疗:(1)吡喹酮 绵羊50~70mg/kg体重,牛35~45mg/kg体重,喂服或肌内注射(2)阿苯达唑(血防846)牛、羊均为30~40 mg/kg体重,喂服。
预防:(1)定期驱虫,最好在每年的秋后和冬季驱虫,以防虫卵污染牧地;并要注意加强粪便管理,进行生物热发酵,以杀死虫卵.(2)消灭中间宿主,灭螺灭蚁,因地制宜,结合开荒种草,消灭灌木丛或烧荒等措施消灭中间宿主. (3)加强饲养管理,尽量不要在低洼潮湿的牧地放牧,保持饲草及饮水卫生,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前后盘吸虫病
概述:前后盘吸虫病是由前后盘科的各属吸虫(80多种)的成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和小肠里引起的消化道寄生虫病。
病原形态:成虫 虫体肥厚,近似圆锥形,腹吸盘特别发达,位于虫体的后端叫后吸盘。虫卵 呈椭圆形,淡灰色,卵黄细胞不充满整个虫卵,大小为125~132×70~80μm。
生活史:前后盘吸虫的发育史与肝片形吸虫相似。中间宿主为锥实螺及扁卷螺。
致病作用与症状:本病多发生于多雨年份的夏秋季节,成虫危害轻微,主要是童虫在移行期间可引起小肠、真胃粘膜水肿,出血,发生出血性胃肠炎,或者致肠粘膜发生坏死和纤维素性炎症。 患畜在临床上表现为顽固性下痢,粪便呈粥样或水样,常有腥臭味。体温有时升高,食欲减退,精神萎顿,消瘦,贫血,颌下水肿,粘膜苍白,最后患畜极度衰弱,表现为恶病质状态,卧地不起,因衰竭而死亡。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通过粪便检查发现虫卵或尸体剖检发现大量童虫确诊。
防治: 可参照肝片形吸虫病。 绵羊可用氯硝柳胺,剂量为75~80 mg/kg体重,对童虫的疗效较好, 亦可用硫双二氯酚,剂量与肝片形吸虫病同。
日本血吸虫病
日本分体吸虫病:又称血吸虫病,是由分体科分体属日本分体吸虫寄生于哺乳动物(牛、羊、猪、马、犬、啮齿类及一些野生动物)和人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的小血管内,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地方流行性人兽共患病。
病原形态:成虫: 呈线状,雌雄异体。常呈合抱状态。腹吸盘大于口吸盘,如杯状、有柄,突出。两吸盘相距较近。雄虫乳白色,雄虫长10~20mm,宽0.5~0.55mm,虫体扁平。前端有口、腹吸盘,吸盘发达。腹吸盘下虫体向两侧延展,并略向腹面卷曲,形成抱雌沟,外观呈圆筒状。由于肠管充满消化或半消化的血液,故雌虫呈黑褐色。常居留于抱雌沟内,与雄虫合抱。虫卵:圆形或椭圆形。平均89 ×67um,淡黄色(从大便排出者)壳薄而均匀,无卵盖。卵壳亚侧位凸出形成侧棘,毛蚴1个,成熟虫卵可分泌可溶性虫卵抗原。
生活史:钉螺的主要特点:大小,一般不超过1cm(长度超过1cm的螺一般不是钉螺),宽度不超过4mm。形状,呈宝塔状,螺塔一层一层有规律的逐步缩小。螺旋,为5~9个。属右旋螺。有唇脊,壳口外唇近边缘有一较厚的脊状突起。颜色,光壳钉螺为棕红色;肋壳钉螺为淡黄色或黄棕色。螺壳:坚硬,用手用力捏,不易碎。钉螺生活习性:钉螺是能够水陆两栖的螺类。幼体多喜欢生活在水中,成体一般喜欢生活在水线以上潮湿地带的草丛中。滋生环境:水网型 湖沼型 山丘型
生活史:成虫(终宿主)→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成虫(终宿主)
血吸虫的移行过程:成虫♀♂(寄生于肠系膜下静脉)→♀产卵→虫卵入血流→虫卵到肠壁组织或入肝 →虫卵随坏死组织向肠腔溃破→虫卵粪排入水→毛蚴→钉螺(母胞蚴≡子胞蚴) →尾蚴 →皮肤→童虫→小静脉或淋巴管 →右心 →肺 →肺泡小血管 →左心 →全身 →肠系膜动脉→毛细血管网 →肠系膜静脉→门静脉 →成虫→逆行→肠系膜下静脉
流行病学:感染来源 主要为患病和带虫的牛和人,其次为其它被感染的动物。 感染方式与感染途径:接触疫水。主要途径是尾蚴经皮肤侵入;尾蚴一旦接触皮肤,钻进人体的时间不超过10秒钟,最快的只要2秒,也可通过吞食含尾蚴的水、草经粘膜感染;易感者 所谓易感者是指对血吸虫有感受性的人或动物。不同种族和性别的人对日本血吸虫均易感,但在流行区,人群对血吸虫再感染的感染度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流行区划分为3个类型,即水网型、湖沼型和山丘型
致病作用:尾蚴-尾蚴性皮炎:接触疫水的皮肤可出现小米粒样的红色丘疹,发痒,且感染过的动物更为显著,故是一种变态反应。童虫:移行时,累及肺脏,出现血管炎,毛细血管栓塞、破裂,引起肺局部点状出血。当大量童虫移行,可出现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哮喘。可能是局部炎症及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成虫:少数可引起轻微的机械性损害,如静脉内膜炎。但代谢产物、虫体分泌物、排泄物等,在机体内可形成免疫复合物,对宿主产生损害,如肾小球肾炎。或其死后随血流带到肝脏,会引起肉芽肿。虫卵:致病最严重,是血吸虫病的主要致病阶段。虫卵主要沉积于肝及结肠肠壁等处,引起的肉芽肿和肝硬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
虫卵去向:日本血吸虫成虫主要寄生于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膜。成虫产的卵或顺血流沉积于肝脏,或逆血流沉积于肠壁(主要直肠)雌虫每天可产卵1000个左右。
临床症状:动物:急性:黄牛或水犊牛大量感染时,呈急性经过,食欲不振,精神不佳,体温升高,行动迟缓,以后严重贫血,因衰竭而死亡。慢性:消化不良,发育迟缓,往往成为侏儒牛。人:急性血吸虫病: 常见于初次感染者,慢性病人再次大量感染尾蚴后亦可发生。潜伏期长短不一,大多数病例于感染后5~8周出现症状,此时正是成虫大量产卵,卵内毛蚴向宿主血循环释放大量抗原的时候慢性血吸虫病 急性期症状消失而未经病原治疗者,或经反复轻度感染而获得免疫力的患者常出现隐匿型间质性肝炎或慢性血吸虫性结肠炎。晚期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是指肝硬化后出现的门脉高压综合征,严重生长发育障碍或结肠显著肉芽肿性增殖的血吸虫病患者。
病理变化:尸体消瘦,贫血,腹腔内有大量积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脏表面凸凹不平、质硬,上有大小不等散在的灰白色的虫卵结节。肝脏在病的初期呈现肿大,后期萎缩,硬化。小肠壁肥厚,粘膜上有出血点或坏死灶。在肠壁血管、肠系膜静脉及门静脉中可发现大量虫体。
诊断:血象 急性血吸虫病患者:白细胞总数多,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晚期:红细胞、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脾功能亢进)。
寄生虫学检查:1.粪检查虫卵 直接涂片法 毛蚴孵化法2. 直肠粘膜活检 阳性率高。晚期病人肠壁增厚、虫卵排出受阻,粪便中不易查获虫卵。3.免疫诊断 皮内试验:查抗体-筛选用循环抗原酶免疫法:检测血清和尿中循环抗原。
肝功能试验:急性血吸虫病 患者血清中球蛋白显著增高,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轻度增高。慢性血吸虫病 尤其无症状患者肝功能试验大多正常。晚期血吸虫病 患者由于肝纤维化,血清白蛋 白 明显降 低,并常有A/G比例倒置现象。
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1.肝脏B型超声:可判断肝纤维化程度。2.CT扫描:肝--龟背样图象 脑--块影
治疗:吡喹酮,黄牛或水牛按每千克体重30mg,分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牛体重以400kg为限,最大剂量为10g;山羊20mg/kg体重,小牛25mg/kg体重,一次口服。 其它:敌百虫、硝硫氰胺、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等。
预防:1、查治病人、病畜,控制传染源2、杀灭中间宿主3、加强水、粪管理4、安全放牧5、以机耕代替畜耕6、加强健康教育
肺吸虫
概念:卫氏并殖吸虫 寄生于人、犬、猫、猪和虎、豹等多种野生动物的肺组织,是人体并殖吸虫病的主要病原。以在肺部形成囊肿为主要病变,以烂桃样血痰和咯血为主要症状。
形态:1、成虫虫体肥厚,背面隆起,腹部扁平,似半粒花生。活虫呈红褐色,死虫灰褐色。 2、长为7~12mm,宽4~6mm,厚2~4mm 3、口吸盘和腹吸盘大小略同。4、虫体表披细小单生型尖刀形皮棘5、生殖器官左右并列
虫卵特征:1、虫卵金黄色,椭圆形,左右多不对称。2、大小为(80~118)μm×(48~60)μm。3、前端较宽,有扁平卵盖,后端稍窄。4、卵壳厚薄不匀,后端往往增厚,5、卵内含有1个卵细胞和10多个卵黄细胞。
囊蚴乳白色,呈球形,具两层囊壁,外层直径约300~400μm。内含后尾蚴,光镜下可见虫体黑色的排泄囊和两个弯曲的肠支。
生活史: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第二中间宿主:溪蟹、蝲蛄 终宿主:人及肉食哺乳动物,如犬、猫、虎、豹 成虫(终宿主)→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囊蚴→童虫→成虫(终宿主)
童虫:肺吸虫童虫,活动力特别强,幼虫在小肠脱囊后,穿过肠壁进入腹腔,在各脏器间游走,经1~3周移行窜扰后,沿肝脏向上,穿过膈肌进入胸腔,穿过胸膜进入肺,破坏肺组织形成虫囊,虫体在囊内逐渐发育为成虫。一个虫囊内一般有两条虫,也可见到3条或3条以上。有些童虫可终生在宿主组织内穿行直至死亡,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可侵入皮下、肝、脑、脊髓、眼眶等组织,造成异位寄生。
致病机理:致病期:童虫和成虫。 童虫在到达肺之前在组织与器官内移行窜扰,造成损害。 成虫进肺后寄居破坏,机械性损伤及代谢产物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成虫主要寄生在终宿主的肺。也可寄生在终宿主的肝、脑、皮下等。虫体进入肺部所引起的病理过程大致可分为3期:机械性破坏、代谢产物刺激→炎症反应→脓肿→囊肿→虫体死亡或转移它处内容物排出或吸收→肉芽组织增生→纤维化
临床症状:1. 急性期(主要由童虫引起)窜扰移行,造成局部组织器官破坏、出血、炎症等损害,病变处呈隧道状或洞穴状,导致纤维化和粘连,肝脏尤甚。2. 慢性期(主要由成虫引起)由于虫体的移行和窜扰,可造成多个器官受损,且受损程度又轻重不一,故临床表现较复杂,临床上按器官损害主要可分为:胸肺型:咳嗽、多痰、咯血(与肺结核、肺癌鉴别)脑型:头痛、癫痫、偏瘫(与脑肿瘤鉴别) 皮肤型:游走性包块腹型(肝型):腹痛、腹泻、大便带血
诊断:1、痰及粪便检查:肺型——查卵2、活组织检查:皮肤型——查虫体3、X光、CT:脑型、肺型4、血象:嗜酸性细胞↑,80﹪5、免疫诊断:适用于早期、轻度、无痰者
流行:⒈分布:广泛,遍及全世界30多个国家。国内分布23个省、市、区。2.疫区类型①溪蟹型:②蝲蛄型:仅限于东北三省.3.流行原因:①传染原广泛,除病人、带虫者外还有众多的保虫宿主如犬、猫、 虎、豹、狼、狐等。 ②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和第二中间宿主溪蟹、蝲蛄,广泛分布在山涧溪流中并栖息于同一水域。③当地居民有生吃、半生吃溪蟹、蝲蛄的习惯。如江浙居民将溪蟹浸泡在盐水或黄酒里,隔夜即食。东北居民生烤蝲蛄或作蝲蛄酱或蝲蛄豆腐,这种烹调方法均不能将囊蚴全部杀死。 ④喝生水(因中间宿主死后,囊蚴落入水中)或生吃、半生吃猪、鸡、兔、鸟等转续宿主肉。
防治:⒈开展健康教育,告诉群众肺吸虫是经口感染,不生吃、半生吃 溪蟹、蝲蛄,不喝生水即可避免感染。⒉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便,防止虫卵污染水源。⒊治疗病人,吡喹酮,硫双二氯酚。
吸虫发育过程
虫卵:多数吸虫寄生在家畜的消化道及其附属腺,吸虫的虫卵从生殖孔排出体外后,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多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除日本血吸虫、嗜眼吸虫外,都有卵盖,卵内含受精卵和许多卵黄细胞,也有的虫卵产出时已有幼虫——毛蚴(如分体吸虫、歧腔吸虫)。
毛蚴:体形近似三角形,前部宽,后部逐渐变小,外被纤毛
胞蚴:囊状构造,内含胚细胞和简单的排泄器官。为无性生殖阶段。
雷蚴:为囊状构造,与胞蚴不同的是已有咽和口。为无性生殖阶段。
尾蚴:尾蚴由体部和尾部构成,有吸盘,但生殖器官尚未分化。
囊蚴:尾蚴脱去尾部形成的包囊即为囊蚴,其内部结构与尾蚴基本相似,但生殖器官已有不同程度的发育。
虫体的内部构造
体壁: 体壁由皮层和肌肉层组成,称皮肌囊。皮层由外向内包括三层:外质膜、基质和基质膜。
消化系统:简单(有口无肛);由口、咽、食道和肠支组成;肠支未端为盲端
排泄系统
少数种类有简单淋巴系统
神经系统简单
雄性生殖器官:睾丸、输出管、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雄茎、雄茎囊、前列腺等。
雌性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卵模、受精囊、梅氏腺、卵黄腺、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