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多媒体学习
多媒体学习、教学信息根据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来设计,假设人类有加工言语材料和加工视觉材料两种系统,材料呈现方式主要是言语,使用多媒体呈现能够通过语词和画面呈现材料充分利用人类加工信息的资源。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 多媒体教学信息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定义、实例、检验多媒体学习环境、实例实验中的相同之处、传统的学习测量方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一章
多媒体
使用基本理论的前提
采用语词和画面的组合呈现比只采用语词的单一呈现更容易使学习者理解科学解释
描述角度
传播媒体(扩音机、计算机屏幕等)
呈现模式(语词、画面等)
感觉通道(视觉通道、听觉通道等)
学习结果
无效学习:识记成绩差,迁移成绩差
机械学习:识记成绩好,迁移成绩差
有意义学习:识记成绩好,迁移成绩好
学习过程实质:信息获得的过程
什么是多媒体?
定义
广泛定义:指用多种形式呈现材料
本书定义:指可用语词和画面来共同呈现材料,可被精确称为双编码或双通道学习。
用语词:指以打印文本或讲话等言语形式呈现材料
用画面:指用图像形式呈现材料,如使用静态图(插图、图表、照片、地图)和动态图画(动画、录像带)
含义
作名词时指多媒体技术,运用各种设备呈现视觉材料和言语材料
作形容词时被用于
多媒体学习:从语词和画面中学习
多媒体信息/多媒体呈现:包括语词和画面的呈现
多媒体教学信息/多媒体教学呈现/多媒体教学:用语词和画面呈现学习材料以促进学习
采用多媒体的理由
教学信息根据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来设计,假设人类有加工言语材料和加工视觉材料两种系统,材料呈现方式主要是言语,使用多媒体呈现能够通过语词和画面呈现材料充分利用人类加工信息的资源。
多媒体呈现采用两种通道,解释有
定量原理:言语通道和视觉通道等价,即语词和画面只是呈现同一材料的两种等价的形式而已
定性原理:两种通道不等价可以互相补充,学习者在建立语词和画面之间联系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比单独从语词或画面学习中更深刻的理解
关于多媒体学习的两种比喻
多媒体学习是信息获得
学习是要把信息加入到人的记忆中,学习者接收信息,多媒体设计者(教师)呈现信息。多媒体呈现目的是尽可能有效地传播信息,是一个传递系统。
多媒体学习是知识建构
把知识建立连贯的信息表征,学习者是主动的意义建构者,教师是认知指导者,使用多媒体能够提供认知指导是有益的交流者。
主动学习类型
行为积极性学习
认知积极性学习
多媒体学习的结果
无效学习
学习者在保持测验(识记)和迁移测验(理解)上的成绩都很差,没有获得知识。
机械学习
保持成绩很好(识记)而迁移成绩(理解)差,获得孤立零碎的信息。
有意义学习
保持成绩(识记)好迁移成绩(理解)也好,获得的知识经过整合。
关于多媒体设计的观点
以技术为中心的设计取向
以研究多媒体的实用功能为出发点,考虑“在设计多媒体呈现时如何运用这些功能?”问题,关注多媒体技术中的最新发展。
缺点:倡导者使用时是迫使学习者去适应这些最新技术的要求而不是让技术去适应学习者的需要,最终导致预言网络学习的一些前景落空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取向
以理解人类大脑如何工作为出发点,考虑“如何用多媒体技术来促进人类的学习?”问题,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人类认知能力,关注各种设计特征与人类的信息加工系统之间的关系。
以学习为中心前提:那些与人类大脑工作方式相一致的多媒体设计比那些与人类大脑工作方式不相一致的设计能更有效地促进学习
关于多媒体信息的观点
传播媒体说
认为多媒体指材料的呈现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传播设备进行的,如计算机屏幕、扩音机、投影仪、录像机、黑板、人类的音喉等
优点:从技术角度而言是最精确的(关注的是呈现信息所用的媒体)
不足:强调的是呈现信息的设备而不是人们如何学习,重视技术而不是学习者。
呈现模式说
认为多媒体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模式来呈现材料,关注的是材料被表征的方式(如通过语词或画面来表征),将信息加工系统分为言语加工子系统和图像加工子系统。
与一种学习的认知理论一致,认为人类的言语知识和图像知识有不同的信息加工通道。佩维奥的双重编码理论可提供依据
感觉通道说
指学习者使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觉系统,将加工系统分为听觉加工子系统和视觉加工子系统。
不同:虽以学习者为中心但强调的是学习者接受外界材料时所用到的像眼睛、耳朵这样的感觉接收器,而不是在人类信息系统中用于表征知识的编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