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详细的总结了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点。小伙伴们赶快学习起来吧~
编辑于2022-10-24 16:18:43 北京市30章 会计报表
1.会计报表
1.概念
会计报表是以日常账簿资料为主要依据编制的,总括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会计信息的书面文件。 【提示 1】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环节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会计循环过程的终点,是会计核算最终成果。 【提示 2】会计报表是企业对外提供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构性描述。 【提示 3】一套完整的会计报表至少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1.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2.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3.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 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 5. 附注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的项目的说明等。
2.目标和作用
企业编制会计报表的目标是向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为会计报表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提供帮助。
3.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以及编制前的准备
一、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 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1.在编制会计报表前应当依法对会计账簿记录,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助性账簿进行审核,内容要全面。 2.会计报表的编制应当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关于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和提供期限的规定。 3. 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真实可靠(保障会计报表质量的重要环节),全面完整,编报及时,便于理解。
真实可靠
会计报表要真实的反映交易或事项的实际情况,不能人为的扭曲,会计报表应当根据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这是保障会计报表质量的重要环节
全面完整
会计报表应当全面披露企业的财务状況、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完整的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编报及时
企业应当依据有关会计报表提供期限的规定,及时编制、提供报表
便于理解
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可以为使用者所理解。
二、编制前准备工作
1. 全面财产清查
企业在编制年度会计报表前,应当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 (1)债权债务是否存在,与债务、债权单位的相应 债务、债权金额是否一致 (2)存货、固定资产的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 (3)各项投资是否存在,投资收益是否按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 (4)在建工程的实际发生额与账面记录是否一致 【提示】企业清查、核实后,应当将清查、核实的结果及其处理办法向企业的董事会或者相应机构报告,并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2. 检查会计事项的处理结果
(1)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等: (2)检查相关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制度规定: (3) 对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没有规定统一核算方法的交易、事项,检查其是否按照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进行确认和计量以及相关账务处理是否合理。
2.资产负债表
1.概念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按照一定的标准和顺序将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适当排列编制,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基本等式为基础编制,反映企业的静态财务状况。
2.作用
(1)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及这些经济资源的分布和构成的信息; (2)总括反映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构成情况的信息。 (3)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使使用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尤其是企业偿债能力的情况,以及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等化信息。
3.格式
账户式(左右排列) 我国采厂用账户式。
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 (1)左方列示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的分布及其形态,反映企业可以用于偿还债务的资产: (2)右方列示企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反映企业需要清偿的债务和不需要清偿的权益,即反映全部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和构成情况。
报告式(上下排列)
4.内容
(1)资产类项目按流动性(即变现能力)进行排列,流动性强的在前,流动性差的在后,并按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分项列示。 (2)负债类项目按到期日的远近进行排列,先到期的排在前面,后到期的排在后面;并按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分项列示,流动负债在前。 (3)所有者权益排列顺序: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其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衍生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 预付款项 其他应收款 存货 合同资产 持有待售资产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其他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
债权投资 其他债权投资 长期应收款 长期股权投资 其他股权工具投资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开发支出 商誉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负债 衍生金融负债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预收款项 合同负债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其他应收款 持有待售负债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其他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预计负债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其他权益工具 资本公积 其他综合收益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5.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中每个项目都有“年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两栏。 年初余额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填列或调整填列。 期末余额直接填列和分析计算填列。
直接填列
根据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报表项目
短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项目。
实收短期应交付的两支公积
分析计算填列
根据若干总账科目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货币资金、未分配利润 【提示】“货币资金”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根据总账科目期末余额与其备抵科目抵消后的数据填列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 其他应收款、持有待售资产(资产类项目)
根据明细账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预收款项: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所属明细账贷方余额之和填列。 其他应付款:根据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所属明细账贷方余额填列。
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余额
长期借款、其他非流动负债
3.利润表
1.概念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依据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的要求,以“收入一费用=利润”的会计等式为基础,是一张动态的会计报表。
2.作用
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盈利能力方面的信息。 (1)了解企业利润的形成情况,分析考核企业经营目标及利润指标的完成情况,分析企业利润增减变动情况及原因。 (2)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盈利能力,评价或考核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和能力。
3.格式
单步式
多步式 我国采用多步式
4.内容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其他收益+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资产处置收益
不影响营业利润的项目: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所得税费用
5.编制方法
一般设有“本月数”和“本年累计数”两栏。 表中“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 表中“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在编制报表时,应根 据有关损益米科日的本期要计发生额计算填列。
4.现金流量表
1.概念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现金
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可随时支付的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
现金等价物
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通常指3个月以内到期的债券投资。
现金流量
(1)现金流量是一定会计期间企业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2)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不会影响
①若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只涉及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变动或只涉及非现金项目之间的变动,则不会影响现金流量; 如:从银行提取现金或将现金存入银行;以固定资产清偿债务、用原材料或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等业务。
会影响
②只有发生的经济业务涉及现金各项目和非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变动时,才会影响现金流量。 如用现金购买材料、用现金对外投资、收回长期债券投资等。
(3)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 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经营活动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 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收到返还的税费、经营性租赁、支付工资、支付广告费用、交纳各项税款 、支付的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用支出、支付的保险费等
投资活动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 包括取得和收回投资、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购买和处置无形资产等。
筹资活动
筹资活动是指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 包括发行股票或接受投入资本、分派现金股利、取得和偿还银行借款、发行和偿还公司债券等
2.作用
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为企业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 1.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 2.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能够说明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 3.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能够分析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分析企业投资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有助于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作出客观评价。
4.内容
我国企业现金流量表,属于年度报表,由报表正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组成。
(一)正表采用报告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销售本期收现前期销售本收现-销售退回 ②收到的税费返还 ③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④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⑤支付的各项税费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①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②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③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④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⑤投资支付的现金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①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让成长县 ②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③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④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可能导致现金流出,也可能导致现金流入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
(二)补充资科
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2.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 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 【提示】 以净利润为基础,采用间接法需要加以调整的项目可以分为四类: ①没有实际支付现金的费用; ②没有实际收到现金的收益: ③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 ④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
5.编制方法
直接法
按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正表。 直接法是指通过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主要类别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一种列报方法。以利润表的本期营业收入为起点。
间接法
按间接法编制补充资料。 间接法是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点,通过调整计算并列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一种方法。
5.会计报表附注
1.概念
会计报表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增进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突出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而且还可以反映作为整个会计报表组成部分的非数量信息以及其他比报表本身更为详细的信息。
2.内容
1.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2.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3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 4重要会计估计的说明 5.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6.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提议或宣布发放的股利总额和每股股利总额 7.在与财务报表一起公布的其他信息未作披露,企业还应在附注中披露企业的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