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7章 财政政策
这是一篇关于17章 财政政策的思维导图,包含了财政政策功能与目标、 财政政策工具与类型、财政政策乘数与时滞等。
编辑于2023-12-06 14:58:5317章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功能与目标
1.财政政策的含义与功能
含义: 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财政政策由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国债政策等组成。
功能: 1.导向功能:财政政策通过财政分配和管理活动,调整人们的物质利益,进而调节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引导国民经济运行 2.协调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等出现的某些失衡状况的调节和制约 3.控制功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节企业和居民等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实现对经济社会的有效控制 4.稳定功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实现供求平衡
2.财政政策的目标
目标: 1.促进充分就业 2.物价基本稳定 3.国际收支平衡 4.经济稳定增长
财政政策工具与类型
1.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的工具是用以达到财政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主要有预算、税收、公债、公共 支出、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等。
财政政策工具的使用
财政政策
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 (经济过热,少花钱抑制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经济过冷,多花钱刺激总需求)
预算政策
【提示】预算调节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财政收支的规模及其差额上
缩小支出规模、保持预算盈余
扩大支出规模,保持一定赤字规模
税收政策
提高税率、减少税收优惠来增加税收
降低税率、增加税收优惠来减少税收
政府投资
降低投资支出水平
提高投资支出水平
补贴政策
减少财政补贴支出
增加财政补贴支出
公债政策
公债发行中通过期限种类的不同设计和调换公债长短期限,以及调整国债发行利率水平影响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对经济运行产生扩张性或紧缩性的影响
公共支出
狭义购买性支出:政府进行日常行政事务活动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支出转移性支出: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债务利息支出。经济过热时,减少公共支出;经济过冷时,扩大公共支出
重点,简单的记忆方法是理解“花钱”两字。在经济过热时,政府自己要少花钱,也要引导私人少花钱,政府少花钱的办法是减少财政支出(如 缩小预算支出、减少政府投资、减少补贴支出、减少公共支出)。引导私人少花钱的办法是增加财政收入 。
2.财政政策类型
一、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种内在的、不需要政府采取其他干预行为就可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动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也被称为财政自动稳定器。
①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累进所得税的自动稳定作用; 经济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减少,税基相对缩小,适用的累进税率相对下降,税收会自动减少。
②政府福利支出的自动稳定作用。 经济衰退时,领取失业救济和各种福利标准的人数增加,政府福利支出自动增加,有利于抑制消费支出的持续下降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该政策又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
①汲水政策,“汲水”——引水于井。是指在经济萧条时期进行公共投资,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使经济恢复活力的政策。汲水政策的特点包括: 第一:它是以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自发机制为前提,是一种诱导经济复苏的政策 第二:它以扩大公共投资规模为手段,启动和活跃社会投资; 第三:财政投资规模具有有限性,即只要社会投资恢复活动、经济实现自主增长政府就不再投资或缩小投资规模; 第四:如果经济萧条的状况不再存在,这种政策就不再实施。是一种短期财政政策
②补偿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的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调节经济变动的财政政策。 经济萧条时期,增加支出、减少收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经济繁荣时期,减少支出、增加收入,减少社会过剩需求,稳定经济波动
二、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1.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在社会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通常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增加财政支出等手段扩大需求
2.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减小和抑制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情况下,政府通常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等手段抑制社会需求。
3.中性财政政策:也称为均衡性财政政策。
经济稳定增长时期,政府通过实施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或者动态平衡财政政策,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以保持经济稳定发展。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宏观调控政策的“松”“紧”理解
“松”的政策措施:增加财政支出、减税、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大信贷规模 “紧”的政策措施:减少财政支出、增税、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缩小信贷规模具体应该采取哪一种类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措施,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所要达到的政策目标。 一般而言,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大于社会总供给,则应该采取“紧”的政策措施,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社会总供给,则应该采取“松”的政策措施,以扩大社会总需求。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类型
① “双松”搭配类型 是指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组合; 使社会总需求扩大,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也会带来通货膨胀风险
② “双紧”搭配类型 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组合; 有效抑制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也可能带来经济停滞的后果
③“松紧”搭配类型 紧的财政+松的货币 :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制止通货膨胀 松的财政+紧的货币: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使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大量的财政赤字
财政政策乘数与时滞
1.财政政策乘数
财政政策乘数,是用来研究财政收支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财政政策乘数具体包括税收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税收乘数
=国民收入变动率/税收变动率 =边际消费倾向/(1-边际消费倾向)
1.税收乘数为负值,说明税收增减与国民收入变动呈反方向变动; 2.政府增税时,国民收入减少,减少量为税收增量的 b/(1—b)倍。 这说明,如果政府采取减税政策,虽然会减少财政收入,但将会成倍地刺激社会有效需求,从而有利于民间经济的增长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国民收入变动率/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率 =1/(1-边际消费倾向)
(1)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正数。说明购买支出增减与国民收入变动呈同方向变动; (2)政府增加购买性支出时,国民收入增加,增加量为支出增量的 1/(1—b)倍; (3)同税收乘数比较,购买性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这说明增加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减税政策
平衡预算乘数
=国民收入变动率/税收变动率(或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率) 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程度。即: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 =1
即使增加税收会减少国民收入,但如果同时等额增加政府支出,国民收入也会等额增加。这意味着即使实行平衡预算政策,仍具有扩张效应,其效应等于 1
【提示】财政乘数效应表明:当政府投资或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当政府投资或支出减少、税收增加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收缩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
2.财政政策时滞
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产生下列五种时滞,依次为认识时滞、行政时滞、决策时滞、执行时滞以及效果时滞。 这些时滞又分为内在时滞(只涉及行政单位,与立法机关无关,即这种时滞只属于研究过程,与决策机关没有关系)和外在时滞(从财政当局采取措施到这些措施对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时间)。
内在时滞
认识时滞
这是指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到决策者对这种需要调整的变化有所认识所经过的时间。这段延迟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经济信息和准确预测的能力
行政时滞
这是指财政部门在制定采取何种政策之前对经济问题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
外在时滞
决策时滞
这是指财政部门将分析的结果提交给立法机关审议通过所需要的时间
执行时滞
这是指政策议案在立法机关批准后交付有关单位付诸实施所需要的时间
效果时滞
这是指政策正式实施到已对经济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
我国财政政策实践
我国实施财政政策的实践
我国在 1993—1997 年实施了适度从紧(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从 1998—2004 年开始实施了积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从 2005—2008 年开始实施了稳健(中性)财政政策;从 2008 年第 4 季度开始实施新的积极财政政策。
一、2008 年第 4 季度实施新的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1.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加强各项重点建设 2.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 3.大幅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4.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 5.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我国实施财政政策的基本经验 1.相机抉择确定财政政策 2.实现短期调控与长期发展政策的有机结合 3.加强宏观调控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 4.注重国内外政策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