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评价过程与方法
教育评价给过程与方法
教育评价方案设计
基本内容:
评价目的:评价目的的设定的评价方案的首要问题。即评价者要明白为什么评价,其意图何在。
评价者: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分别是评价的主体和客体。教育行政人员,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
评价对象:学校,教师,管理者和家长等。
评价指标体系:指由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和评价标准按一定要求组合而成的系统化的有机体,它规定了教育评价的范围,内容和尺度,是整个教育评价的基础和达成评价目标的重要手段。
评价方法:教育评价方法是实现教育评价目的的手段,同时也是教育评价中最为关键的因素。
评价结果:主要包括预测教育评估活动将会获得何种结果等
附录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
拟定评价指标
拟定指标的方法
1.头脑风暴法:指在自由的氛围中,借助讨论会形式,所有成员积极思考,联想,毫无顾忌地发表见解,从而碰撞出更多的观点。
2.因素分解法:指依据评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对评价目标进行逐级分解,并将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方法。
筛选指标的方法
1.经验法: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依据相关理论和以往的经验,在评价目标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指标筛选的方法。
2.调查统计法:指将初拟指标设计成调查表并发放,回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筛选指标。
确定指标权重
1.专家会议法:专家会议法是指由若干专家在共同协商后分别对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作出判断,给出权重和分数,并通过统计平均值得出指标权重。
2.特尔斐法:它是组织者以匿名方式通过几轮函询来征求专家意见,将专家每一轮的意见都进行汇总整理,并将整理的材料作为参考资料再次发给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并提出新论证,经多次反复后,使专家们的意见逐步趋同,最终得出科学合理的指标权重。
3.层次分析法:通过系统化层次化分析以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4.两两比较法: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涉及对指标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但标准很难确立,即使有标准也很难分辨等级。
制定评价标准
1.分解末级指标,形成观测点
2.确定等级数量
3.确定标号和标度
教育评价信息收集与处理
收集教育评价信息的要求
可靠性
准确性
全面性
时限性
收集教育信息评价的主要方法
文献法:文献法是指通过查阅与评价对象,评价目的相关的文献,包括书面信息,图表,数据和音像材料等
实施步骤:1.收集和筛选文献2.归类和抽样文献3.阅读和分析文献
实施要求
观察法:观察者凭借自身的感官或特定的科学仪器在自然状态或实验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表述,记录,分析研究对象在自然或控制状态下的行为表现,从而收集到具体,形象,直观的第一评价信息的方法
准备观察:1.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明确观察的目的; 2.制定有弹性的观察计划;3.拟定观察提纲;4.对观察人员进行培训
实施观察:1.进入观察现场后,主动与观察对象交流;2.进行观察 3.记录观察资料
整理和分析观察资料
问卷调查法:以书面的形式提出问题,并按照一定的原则排列形成问句,让被调查者作答,最终通过其答案来获得评价信息的方法。
问卷编制:标题;指导语;个人基本信息;问题
试测修订
正式施测
访谈法:访谈者与受访者遵循一定原则进行研究性交谈,并从中获取评价所需信息的方法,形式以受访者口头自我报告为主
准备访谈
实施访谈
实施要求
表现性测验法:了解学生在真实生活或模拟情境中运用知识(侧重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测验形式以口头或实践为主
厘定评价内容
设定表现性任务和指导语
制定评分规则
实施测试
处理教育评价信息的主要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1.确定评价因素集 2.确定评价集 3.建立评价矩阵 5.建立模糊集并综合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法:1.明确评价目的 2.选择DMU 3.建立输入输出指标体系 4.收集和调整数据资料 5.选择DEA模型并分析
灰色综合评价法:1.确定比较数列(评价对象)和参考数列(评价标准)2.确定各指标值对应的权重 3。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4.计算灰色加权关联度,建立灰色关联度 5.评价分析
其他方法
教育评价的报告撰写
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
封面
正文
1.阐述评价方案的实施过程
2.结果极其对结果的分析
结论及建议
教育评价报告案例
教育元评价
教育元评价的必要性
评价对象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要求
元评价是完善教育评价活动的需要
元评价是提高教育评价结果信度和效度的要措施
教育元评价的内容
反馈前评价
对评价方案进行再评价
对评价实施过程的再评价
对评价报告的撰写和评价工作的效益的再评价
反馈后评价
教育元评价的标准
1.评价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评价结果是否客观、有效 3.评价结果是否能被接受 4.评价工作本身的效率高低
教育元评价的实施
1.选择元评价者;2.明确元评价的内容;3.元评价方案的确定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