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生理学呼吸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直接:P(肺泡【肺内压】与外界)、肺内压:呼、吸气末等于大气压 另重要压力:胸膜腔内压(胸内压)、肺弹性回缩力使胸膜腔容积↑,P↓
这是一篇关于健康管理与治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多层次健康管理与治理,健康管理与治理,健康管理产生背景。
重要理论考点,腹腔穿刺术是借助穿刺针直接从腹前壁刺入腹膜腔的一项诊疗技术。确切的名称应该是腹膜腔穿刺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呼吸
过程
外呼吸
肺通气
肺与外界气体交换
动力
直接:P(肺泡【肺内压】与外界)
肺内压:呼、吸气末等于大气压 另重要压力:胸膜腔内压(胸内压)
负压(<大气压)
原因
肺弹性回缩力使胸膜腔容积↑,P↓
条件
胸膜腔密闭性
功能
保持肺扩张
利于静脉血、淋巴液回流
原动力:呼吸肌导致胸廓节律性运动
呼吸运动
吸气
膈肌、肋间外肌收缩(主动)
呼气
舒张(被动)
形式
平静呼吸
深呼吸
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
阻力
弹性阻力(与顺应性反比)
肺弹性阻力
2/3肺泡腔气-液界面的表面张力(回缩)
r↓,P(肺内压↑)为维持肺泡大小与压力关系→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产生
II型肺泡产生脂蛋白,脂类主要是二棕榈酰卵磷脂
降低吸气阻力(表面张力)
维持肺泡稳定
减少肺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
1/3肺组织本身弹性回缩力
胸廓阻力
非弹性阻力
气道阻力
管径大小↑,阻力↓
惯性阻力...
功能评价
肺容积
不同状态下肺内气体容积
潮气量
补吸气量
补呼气量
余气量
肺容量:四者相加
肺容量(肺容积两项或以上之和)
肺总量=肺活量+余气量(肺活量VC=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肺通气量=吸入或呼出气体/min*呼吸频率
肺泡通气量
解剖无效腔
肺泡无效腔
生理无效腔
肺换气
内呼吸
气体运输
O2
物理溶解
化学结合
氧合血红蛋白(HbO2)
组成
血红蛋白
一个珠蛋白
4个血红素,结合4分子O2
结合特征
迅速且可逆
氧合作用
饱和性
血红蛋白氧容量(最大氧结合)
血红蛋白氧含量(实际氧结合)
血氧饱和度=实际/最大
吸收光谱变化
Hb>50g/L,发绀:皮肤发紫,缺氧
CO中毒:CO与Hb结合力强,缺氧但不发紫
变构效应
氧解离曲线
图
y-x:血氧饱和度-PO2,s型,有饱和点
影响因素
P50:Hb氧饱和度达到50%时血液的PO2(26.5mmHg)
(PH↓)CO2、温度、2,3-二磷酸甘油酸↑,CO↓
波尔效应:酸度对Hb与O2结合的影响
P50↑→氧解离曲线右移→亲和力↓,O2释放↑
CO2
碳酸氢盐
(CA催化)
氨基甲酰血红蛋白(CO2与Hb结合)
CO2解离曲线
y-x:PCO2-CO2浓度,无饱和点
何尔登效应
Hb与O2结合
调节
呼吸中枢
脊髓
支配膈肌(颈3-5)
肋间肌、腹肌(胸段)
低位脑干
脑桥
呼吸调节中枢
延髓
产生呼吸节律基本中枢
起搏学说:延髓内含有起搏神经元 神经元网络学说:延髓内呼吸神经元相互联系作用
含呼吸相关神经元
高位脑
下丘脑、边缘系统、大脑皮质
化学因素
性质:化学感受性反射
中枢化学感受器
延髓腹外侧
感受刺激,兴奋:脑脊液、局部细胞外液H+浓度↑(CO2)
CO2麻醉:PCO2>7%
外周
颈动脉体:其兴奋→窦神经→延髓孤束核,主要参与呼吸调节
刺激感受,兴奋:PO2↓、动脉血H+↑(PCO2)
主动脉体:兴奋→迷走神经→延髓孤束核,主要参与循环调节
呼吸加深,作用强度CO2>H+>O2
机械因素
肺牵张反射
扩张反射
肺扩张→肺牵张感受器兴奋(气管至细支气管的平滑肌)→迷走神经→延髓→吸气变呼气
缩小反射
感受器:阈值大,扩张的感受器:阈值小、适应慢
特殊环境
主题
气体交换
原理
气体扩散
衡量标准
气体扩散速率
分压
气体分压差↑,v扩散↑
扩散面积↑,v↑
扩散距离↑,v↓
呼吸膜适用
扩散系数(CO2是O2的20倍)
气体分压梯度
过程:体循环静脉血→右心房→右心室→肺循环静脉血→左心房
气体分压差
肺泡气体分压
呼吸膜(肺泡-毛细血管膜)
液体分子膜
肺泡上皮细胞
肺泡上皮基底膜
间隙(基质层)
毛细血管基膜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通气/血流比值(肺)VA/Q(0.84)
大→通气多→不能与血液充分气体交换→肺泡无效腔多→肺动脉栓塞
小→支气管痉挛
缺O2对肺换气影响大(扩散系数)
在组织内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