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正数和负数
七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正数和负数知识点总结,包括正数负数的定义,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典型的例题,中考考点对接。
这是一篇关于第1单元 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税收征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
这是一篇关于契税 应纳税额的计算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计税依据,1.基本规定。
这是一篇关于契税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征收管理,税收优惠,应纳税额的计算,征税范围,纳税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1-1正数和负数
1. 正数、负数的定义
1. 数的分类
正数
定义
表示方法
本质特征
大于“0”
负数
小于“0”
0
本质特征: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的特性
既不是( ),也不是( ),是( )
对数“0”的认识
1. 表示 ( 没有)
2. 表示数时起到(占位)作用
3. 表示某种量的(基准)
4. 表示某些数量的(分界)
5. 表示(起点)
解决实际问题
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 判断正负数
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带“+”的数就是正数
3. “+”、“-”的双重意义
作为运算符号 是加、减号
作为数的性质符号 是正、负号
2. 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 日常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常用词
2.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规定
若
规定其中一种量为正(可以任意选择)
则
他的相反意义的量为负
习惯上
把“前进”、“上升”、”收入“、“零上”定为正
把“后退”、“下降”、“支出”、“零下”定为负
3. 成立条件
(1) 既要( 意义)相反,还要(有数量),且为(同类量)(成对)出现,单独的一个量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 提示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时候,选择基准不同表示的结果也不同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 正负性具有(相对性)没有(硬性规定)且何以(互换)
用正数、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时候,选择的(基准不同),表示的(结果)也不同
4.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表述
描述的词语一般是就一对反义词
3. 典型例题
实际应用题
题型一
用相反意义的量——表示位置
用正数、负数——记录成绩
用正数、负数——记录误差范围
题型二
相关的表格信息题
题型三
规律探究题
4. 中考考点对接
正数和负数的识别
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考点
考察定义
考察运用
5. 易错点
关键词
正数 负数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