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会个案工作
社会工作导论第七章社会个案工作知识梳理,包括个案工作的内涵、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等等。
编辑于2022-11-09 20:41:43 云南第七章社会个案工作
第一节个案工作的内涵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
基本要素:个案工作的方式、个案工作的对象、个案工作的性质、个案工作的目标
个案工作是帮助发展人格的过程——玛丽
社会个案工作是一种艺术——鲍尔
帮助对于个人与个人或个人与环境的适应遭遇困难的个人及家庭,恢复或改造其社会功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
现代社会工作中一种由个人入手的专门工作或方法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有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帮助,以促使其解决问题、发挥潜能,以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区别
1、理论基础不同
心理咨询:从心理学和病理学出发
个案工作: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案主
2、对工作者的素质要求不同
心理咨询:侧重专业技术层面
个案工作:侧重平等关系、注重社会价值理念的内化和人文情怀精神的培养
3、工作的侧重点不同
心理咨询:通过专门的技术和方法来消除来访者的病症
个案工作:目的是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帮助让案主自己解决面临的问题
4、工作方式不同
心理咨询:一般在咨询室开展
个案工作:案主经常出现的地方以其他方式开展
主题
第二节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一)理论假设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个人的发展受个人生存环境诸因素的影响,即个人心理、生理及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着个人的现状
重视人际关系的沟通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每个案主都是有价值的,都具有各自的潜能,只是未被开发而已。因此,该模式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治疗中坚持:个别化、接纳、案主自决、非批判、真诚、保密和受控制的情绪反应
(二)治疗方式和技巧
1、直接治疗技术
1、支持:接纳、保证、提供实物帮助
2、直接影响: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促使案主改变不良行为和心理困扰(强调、提议、忠告、坚持和实际干预)
3、探索——描述——宣泄指社会工作者通过倾听案主的描述,鼓励案主袒露内心的感受,协助案主将负面情绪完全表达出来
2、反映性技术
1、现实情况反映:社会工作通过治疗技术协助案主对其目前所处的外部环境及内心困扰做出正确的理解和评价
2、心理动力反映:社会工作者协助案主认识、理解自己的心理反应倾向
3、人格发展反映:社会工作者协助案主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早年的痛苦经历,以解决案主的困难,提高其社会适应力(宣泄、分析、修正)
(三)理论评述
理论贡献
1、采用全面的视角分析问题
2、综合了多学科的理论
3、采用多种治疗技巧
局限性
1、实际操作中的效果难以把握
2、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工作者个人的主观价值判断
二、行为主义治疗模式
(一)理论基础
1、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巴甫洛夫强化、消退、泛化、分化和抗条件作用)
2、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负惩罚
3、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强调认知在学习中的作用;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二)治疗技术:1、放松练习;2、系统脱敏法;3、厌恶疗法(想象、药物、电击);4、代币法
一、让案主进行放松练习;二、建立焦虑等级层次;三、逐步脱敏
(三)理论评述
优势:疗效更快,疗程更短;易于操作和掌握
局限性:忽视案主的内心世界,有可能隐藏或转移了其心理困扰,造成不适应行为的根源并未得到解决
三、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一)基本假设及主要观点
1、人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
2、人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绝对化要求”;二是“过分概况”;三是“糟糕透顶”
3、理性情绪治疗法的目的在于帮助案主认清其思想中的不合理信念,建立合乎逻辑、理性的信念,以减少个人的自我挫败感,对个人和他人都不再苛求,学会容忍自我与他人
4、“ABC情绪理论框架”
二、非理性信念:艾利斯根据个人临床经验,总结了人们常有的11种不合理信念,这些信念有前述三点特征
三、治疗方法与技术
1、找到不合理信念
2、与不合理信念辩论:辩论(质疑式和夸张式)、理性功课、改变语言、自我表露、示范、去灾难化、想象
四、理论评述
优势:1、从认知的角度进行治疗,解决了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实际治疗效果比较好;2、通过社会工作者积极、主动地影响案主,治疗效率比较高
局限性:理性信念和非理性信念是其核心概念,但对其含义的界定并不清晰,因此对社会工作者的认知水平要求较高,同时对案主也是如此,此外,社会工作者在辅导中扮演了教导者的角色,虽然可以提高辅导效率,但是可能会因此忽略案主的那些感受
四、结构家庭治疗模式
(一)基本概念与假设
1、家庭系统结构:家庭成员是构成家庭这个系统的基本元素,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和依赖
2、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实际交往过程的产物,是固化的家庭关系
(1)次系统主要指家庭这个整体系统之下的二级、三级子系统
(2)边界是指家庭系统彼此之间的范畴,同时也用来表示家庭内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3)角色与责任分工主要用来说明作为整体的家庭其实有着明确的内部分工
(4)权力构架主要用来表示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力分配
3、家庭变态结构: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
4、家庭生命周期:是对家庭变化的一种理性表达,经过形成期、发展期、扩展期、完成期、解体期
(二)治疗方法与技巧
1、进入:社会工作者对作为治疗对象的家庭的进入
2、评估:工作者对家庭做出的评判
3、介入:对家庭的实际治疗过程,是具体治疗计划都实施过程(三重专业目标)
4、治疗步骤
(三)理论评述
贡献:将家庭看成一个整体,同时,将家庭成员放到这个整体中进行考察
局限性:具有强化父权与男权的倾向
第三节个案工作的技术
一、沟通与会谈
(一)沟通
基本要素:主体、媒介、内容、性质、方式
功能:支持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使他人减轻内心的焦虑、协助他人建立正确的想法、促使他人采取有效的行动
技巧
(二)会谈
面对面讨论问题
特点:有计划;有目标;受一定约定的限制;有特定的角色分工
基本原则
注重案主的个别化,从案主在会谈过程中特有的神情,了解其独特的内心感受和需求
社会工作者应该积极主动地向案主表达观察与了解到的信息以建立案主会谈信心
引导案主不良情绪,促使案主做冷静、理智和创造性的思考与反应
以非批判的态度澄清案主面临的问题
会谈准备
1、场所的准备
2、时间安排
会谈技巧
表达技巧:语言表达、非语言的身体表达和心理表达
询问技术:一是使用开放式的问题;二是避免诱导性的问题;三是适当提问,进行核对;四是避免直接问“为什么”
同感表达技术:罗杰斯认为同感是准确感知他人的内在参考架构和一直持续的情境要素,好像是他人,但是没有shi'qu1“好像”这种情况。
沉默引导技术:沉默是会谈中经常出现的情况,一般时间超过一分钟。包括:敌意、退缩、迷茫等
会谈中常见问题的处理
案主拖延会谈时间
案主迟到
案主向工作者询问私人性质的问题
案主说谎
案主哭泣
二、访视
1、访视遵循的原则
(1)确定访视对案主的影响和需要
(2)认清访视目的和内容
(3)选择适当的访视形式
(4)和案主进行访视前的沟通
(5)访视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访视形式和对象,运用相应的访视技术
(6)对访视结果进行记录和评估
2、访视的注意事项
(1)明确访视的目标
(2)做好访视的准备
(3)确定访视的时间
(4)选择访视的服装
(5)端正访视者的态度
3、第一次访视需要注意的问题
(1)社会工作者本人受过家庭访视技术的训练,能熟练运用专业技术解决家庭访视中常见的问题
(2)访问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准备
(3)第一次家庭访视应该采取的态度:友好、关心、诚恳、保持中立立场、多为对方着想
三、记录
1、记录的作用
(1)促进社会工作者思考,提高工作成效
(2)有利于服务的维持
(3)有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
(4)有利于督导
(5)有利于检验服务计划和目标
(6)促进和案主的沟通,维持双方良好的专业关系
2、记录的方法:录像记录、录音记录和文字记录
3、记录的原则
(1)资料的完整性
(2)资料的清晰性
(3)资料的独特性
(4)资料的真实性
(5)资料的保密性
4、记录的形式
(1)叙述记录
(2)问题取向记录
(3)摘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