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与卫生保健
这是一篇关于儿童的生理特点与卫生保健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
编辑于2022-11-12 21:53:33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与卫生保健
运动系统
组成及功能
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
子主题
功能:运动、支持、保护等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
学前儿童骨的总体特点:有机质主要是骨胶原纤维,食骨具有韧性和弹性 无机质主要是钙盐使骨具有脆性并坚硬 有机质含量相对较多,无机质较少
颅骨:侧囟出生时已闭合,后囟约6~8周关闭,前囟约12~18个月关闭
脊柱:新生儿脊柱很柔韧,完全是直的 三抬头六坐一岁走路,生理性弯曲尚未固定,一直到二十一二岁才能完全固定下来
胸廓:由胸椎,胸骨,肋骨及其骨连结共同围成,其功能是容纳且保护心、肺等器官,并参与呼吸
上肢骨:上肢骨一般较轻、小,关节灵活度大
下肢骨:下肢骨一般较粗大,关节牢固
骨盆:完全愈合在20~25岁才能完成
足弓:足弓具有弹性,能缓冲行走和跳跃时对身体和脑所产生的震荡
学前儿童关节的特点:学前儿童关节的伸展性及柔韧性超过成人,关节的活动范围大于成人,关节的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
学前儿童肌肉组织的发育特点:肌肉较成人柔软,肌肉收缩力差,易疲劳和损伤,但新陈代谢旺盛,氧气供应充足,疲劳消除也快;上下肢的大肌肉群发育较早,但手部的细小肌肉群发育较迟,所做动作不够精细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
坐、立、走等姿势要正确
桌椅高矮要合适
活动锻炼要合理
营养要跟上
循环系统
组成及功能
由心血管系统或称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以及当中流淌不息的血液构成)和淋巴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的辅助装置)组成
血液
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缺少则贫血)
白细胞(过多则炎症,可吞噬脓细胞 )
血小板(止血、加速凝血)
心血管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一部分二氧化碳及一些代谢废物
学前儿童心血管系统的特点
学前儿童心脏的特点
心脏相对大于成人,心脏重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新生儿的心脏重约20~25克
心脏的排血量较小(新生儿的心脏容积仅为20~22毫升)
心脏收缩功能弱(心肌纤维细微,弹性纤维少)
心率快(排血量小,心脏收缩功能弱,新陈代谢旺盛,需更多血液供应,因此,需增加搏动次数)
学习儿童血液的特点
血容量相比成人多,年龄越小比例越大(随着年龄增长,红骨髓造血比例下降,而黄骨髓增多)
血浆含水分多含凝血物质少,凝血时间长,学前儿童需要4~6分钟
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小,机体抵抗能力差
学习儿童血管的特点
血管比成人短,血液在人体内循环一周所需的时间短
血管管径粗,毛细血管丰富
血管管壁薄,弹性小
血压低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
合理营养,注意预防贫血及动脉硬化
服装、鞋袜宽松适度
动静交替,劳逸结合
预防传染病
呼吸系统
组成及功能
呼吸道(传送气体和排出分泌物的通道)
上呼吸道
鼻、咽、喉
下呼吸道
气管、支气管
肺
功能:呼吸,即呼出二氧化碳等气体,吸入氧气等气体
学前儿童呼吸道的特点
管腔均比较狭窄,黏膜组织柔嫩,易出现堵塞和受伤感染现象
鼻(保护肺的第一道防线)鼻腔相对短小狭窄,鼻黏膜嫩且富含血管,出现感染时鼻黏膜会出现充血肿胀,导致鼻腔狭窄甚至闭塞会引起儿童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的,甚至会引发鼻炎;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要好
鼻泪管和咽鼓管 鼻泪管短,病菌易经鼻泪管进入眼内,引发眼部疾病 咽鼓管较宽且直而短呈水平位,故上呼吸道的炎症容易经咽鼓管入侵中耳引发中耳炎
喉 喉腔窄,声门狭窄,黏膜脆弱,黏膜下组织疏松
气管、支气管 右侧支气管较垂直,管腔相对成人较狭窄,黏膜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
学前儿童肺的特点
废的弹力组织发育较差,肺泡数量少,容量小
肺部间质发育旺盛,血管丰富
呼吸浅且快,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
呼吸节律不稳定且以腹式呼吸为主(相对于沉沦的胸式呼吸或混合式呼吸而言)
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
戒除用口呼吸
禁止用手挖鼻孔
掌握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严防呼吸道进入异物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消化系统
组成及功能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
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脏、肠腺等
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学习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
口腔与唾液腺
人的一生中,先后出现两副牙——乳牙和恒牙,乳牙因牙釉质薄,牙本质较松脆,因此易生龋齿 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可以滋润口腔,湿润与溶解食物,便于吞咽,最大的唾液腺是腮腺 唾液淀粉酶主要用于消化淀粉类食物,而溶菌酶则有杀菌的作用 唾液常溢出口腔,称为“生理性流涎”
咽——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食道
比成人短而窄,呈漏斗状,黏膜柔嫩,腺体缺乏,管壁较薄且弹力,组织发育较差,易受损伤
胃与胃腺
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即贲门(上开口)和幽门(下开口),几乎在同一水平位置上 胃的容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大 胃的蠕动能力较差,胃液酸度低,消化酶数量少,因此消化能力较弱
小肠与肠腺
肠管相对较长,超过身长的6倍,分布于小肠皱襞上的绒毛数量几乎与成人相等,吸收能力强,小肠被誉为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
吸收残余的水分,无机盐和暂时储存粪便
肝脏——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分泌胆汁(乳化脂肪) 代谢功能 防御和解毒功能 造血功能 肝脏比成人大,储备葡萄糖量少,严重时出现低血糖休克;胆汁分泌较少,乳化脂肪能力差;解毒能力、抗感染能力也比较差,但恢复快
胰腺
胰腺分泌胰液进入小肠,能中和胃酸保护肠黏膜;胰腺内还有特殊的细胞群称为胰岛,既是消化腺,也是内分泌组织,能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
学习儿童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保持口腔与牙齿的卫生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
泌尿系统
组成及功能
肾脏(泌尿)、输尿管(输尿)、膀胱(储尿)和尿道(排尿)
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特点
肾脏 相对较大,位置较低 年龄越小,肾小管越短,对水分的重吸收和浓缩功能越差
输尿管 较长且弯曲
膀胱 位置较高,容量较小
尿道 较短,女童尿道更短,其外口暴露且接近肛门,易受粪便污染
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培养学前儿童及时排尿的良好习惯
供给充足的水分
注意清洁卫生,预防尿路感染
观察尿液颜色,分辨尿液气味
避免或消除诱发肾炎的因素
案例:宝宝不肯在幼儿园上厕所
初入幼儿园缺乏安全感
在乎他人的期望态度
幼儿性格内向
贪玩的缘故
生殖系统
组成及功能
由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部分组成
学前儿童生殖系统的特点 各个生殖器官生长发育十分缓慢,呈现幼稚状态,进入青春期以后,各个生殖器官才会迅速发育,直至成熟
学前儿童生殖系统的卫生保健
保持外生殖器卫生
正确看待学前儿童玩弄生殖器等不良现象
神经系统
组成及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脑
大脑、小脑、脑干和间脑
脊髓 存在一些参与基本反射(如排尿反射、排便反射、膝跳反应等)的神经中枢
周围神经系统
由脑发出的12对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31对脊神经以及植物性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大脑 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借助神经纤维连成一体,大脑皮层各部分机能不同
小脑 参与躯体平衡、肌肉张力的调节和协调随意运动等
脑干 是人体生命中枢(包括心血管活动中枢,呼吸中枢,呕吐中枢,吞咽中枢等)的所在地
间脑 包括丘脑和下丘脑,丘脑是传入信息的中转站,下丘脑是大脑皮层下调节植物性神经较高级的中枢
每个神经元由一个细胞体和与其相连的突起(或称神经纤维)构成,突起分为轴突和树突,轴突较长,每个神经细胞只有一个,分支少,可将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出;树突很短,成树状分枝,能接受其他神经细胞传来的冲动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刺激做出反应,叫反射。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
发育迅速
脑重量快速增加
神经纤维不断髓鞘化(髓鞘是脑内部成熟的重要标志)
小脑的发育情况 (三岁时,小脑基本发育完善)
容易兴奋,也容易疲劳
对氧的需要量大,对糖的依赖性强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
制定和执行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
保证充足的睡眠
提供丰富的营养
积极开展体育锻炼
内分泌系统
组成及功能
由许多内分泌腺(脑垂体、松果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肾上腺、胰腺和性腺等)、内分泌组织和内分泌细胞组成
促进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性成熟和生殖等生命过程,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的特点
脑垂体——内分泌之王 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脑垂体所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人体蛋白质的合成,加速骨的生长,使人长高,还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四岁前和青春期是其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
松果体 分泌的激素可抑制性成熟,防止性早熟
甲状腺 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不仅能调节新陈代谢,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而且与神经细胞的正常发育与成熟有很大关联(甲状腺分泌激素过少会导致呆小症)
肾上腺
胸腺
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的卫生保健
组织安排好学前儿童的睡眠
学前儿童膳食中的碘务必供应足量
感觉器官
视觉器官——眼
眼的结构和功能
学前儿童眼的特点
发育早且易受到伤害
生长发育快
由生理性远视逐渐变为正常视力
晶状体弹性大,调节范围广
学前儿童眼的卫生保健
注意科学采光
阅读、绘画、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过长
及时消除眼部紧张
预防眼部疾病、眼外伤
定期测查视力
位听器官——耳
耳的结构和功能
由外耳(耳郭和外耳道),中耳(鼓膜、鼓室、咽鼓管、听骨链、中耳小肌)和内耳(半规管与前庭、耳蜗)组成
学前儿童耳的特点 听觉较成人敏锐,对噪音更敏感,耳郭的血液循环差,冬天容易引发冻疮
学前儿童耳的卫生保健
谨慎挖耳
预防中耳炎
尽量避免噪音污染
发展学前儿童的听力
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皮肤
皮肤简介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由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构成,同时还有一些皮肤附属品如毛发汗腺,皮脂腺,指甲等。 皮肤的功能主要在于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环境的直接刺激,具有调节体温、感觉(各种刺激)、分泌与排泄、(有选择性地)吸收(营养物质)等功能
学前儿童皮肤的特点
保护功能差
调节体温功能差
渗透作用强
学前儿童皮肤的卫生保健
皮肤要保持清洁
着装选择有讲究
洗涤、护肤品的选择要得当
注意提升学前儿童皮肤的适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