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考研法硕法理学【自整理】
2021考研法硕法理学【自整理】
编辑于2020-07-08 16:59:42一、绪论
法学
法学概述
概念:是一门以法(或法律)这一社会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学科。
法学研究对象:法律现象
社会科学性质
人文科学性质
法学体系
概念:是一个由互不相同但又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
根据【法律的制定到法律的实施】分为:立法学、司法学、法律解释学、法律社会学等
根据【认识论】
理论法学 [无法条]
应用法学 [有法条]
根据【法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法学本科
法学边缘学科 [法+其他学科]
法学的生产和发展
生产条件
关于法律现象的材料的一定积累
有专门从事法律现象研究的学者阶层的出现
历史发展
中国发展:春秋战国-西汉中期以后-鸦片战争以后
西方发展:古希腊-古罗马共和国时期-中世纪欧洲-12世纪至16世纪-17至18-之后
西方主要法学流派
自然法学派
恶法非法
主张:自然法;法是人的理性;自然法普遍永恒且高于人定法
代表人物
【近代自然法学派】洛克、孟德斯鸠、卢梭
【现代新自然法学派】富勒、罗尔斯、德沃金
分析法学派
恶法亦法
主张:把法理学的任务限定在分析和剖析实在法律制度的范围内
代表人物
【早期】边沁、奥斯汀
【20世纪】凯尔森、哈特
社会法学派
恶法亦法
主张:“现实的法学”;法的社会性
代表人物
【德国】艾尔利希
【美国】霍姆斯、庞德
其他法学流派
历史法学派;萨维尼;法是民族的精神的体现
哲理法学派;黑格尔
经济分析法学派;波斯纳
法与道德的关系分为
实证主义
恶法亦法
法与道德不存在必然联系
非实证主义
恶法非法
法与道德相互联系
马克思主义法学
最初出发点为康德法学和黑格尔派的理性主义法学
特征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
认为法律具有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
致力于实现人的解放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教学
区分中国法学与其他根本标志:坚持以马克思法学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法学研究最根本的方法论
法、私有制、国家、阶级 同时出现
法理学
法理学概述
概念:法理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理论法学学科
研究对象:一般法,是法和全部法律现象以及其规律性
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一般与特殊
论与史
研究方法和意义
历史唯物主以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核心与基础】
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意义
有利于增强人民对社会主义法治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法治话语权和影响力
主要内涵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和程序化理论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价值观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理论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理论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理论
良法善治理论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子主题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依法治国与改革开放的关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