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基层高血压防治指南
在我国高血压防治道路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高血压管理的“主战场”,其高血压的管理效果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心脑血管疾病发展趋势。
室性早搏导管消融流程,包括准备阶段、消融前准备、静脉穿刺准备、电极放置方法、射频消融、验证阶段、术后护理及医疗方案等。
室上速导管消融流程思维导图,包括准备阶段、消融前准备、静脉穿刺准备、电极放置方法、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基层高血压防治指南
管理的基本要求
组建管理团队
制度
家庭医生签约制度
医生
护士
公共卫生人员
主体
上级医院专科医生(或中医科医生)
配置设备
血压计
身高体重计
血,尿常规及生化分析仪
心电图机
必备
动态血压监测
心脏超声
血管超声
X线
眼底检查设备
可配备
保障基本药物
ACEI
ARB
CCB
利尿剂
诊疗关键点
血压测量“三要点”
设备精准
安静放松
位置规范
诊断要点 :诊室血压为主,140/90 mmHg 为界,非同日3次超标确诊。
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
限盐减重多运动
戒烟戒酒心态平
治疗“三原则”
达标
平稳
综合管理
基层高血压转诊五类人群
起病急
症状重
疑继发
难控制
孕产妇
高血压的诊断
测量方式:多样化
诊室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
仪器选择
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定期校准。
袖带的大小适合患者上臂臂围,袖带气囊 至少覆盖80%上臂周径,常规袖带长22 ~ 26 cm, 宽12 cm,上臂臂围大者(> 32 cm)应换用大规 格袖带。
测量方法
上臂中点与心脏处于同 一水平线上 ;袖带下缘应在肘窝上2.5 cm(约两横 指)处,松紧合适,以袖口可插入1 ~ 2指为宜。
去除可能有影响的因素(测量前30 min内禁止吸烟、 饮用咖啡或茶等,排空膀胱),安静休息至少5 min。 测量时取坐位,双脚平放于地面,放松且身体保持 不动,不说话。
敲黑板:
首诊测量双上臂血压,以后通常测量读数较高的一侧
每次门诊测量2次,间隔1 ~ 2 min,取2次的平均值记录,如果2次差异> 10 mmHg,则测量第3次,取后2次的平均值记录。随访期间如果首 次测量< 140/90 mmHg,则不需要额外测量。
治疗
高血压的治疗首先要达标,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以下是根本。
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 ;
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 如能耐受,应降至130/80 mmHg以下 ;
65 ~ 79岁的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50/90 mmHg以下,如能耐受, 可进一步降至140/90 mmHg以下 ;
80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50/90 mmHg以下。
选用长效制剂
进行综合干预管理
何时启动药物治疗
一经确诊,在干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立即启动药物治疗
若血压≤160/90mmHg且未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肾脏疾病及糖尿病患者,可以暂缓给药,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若3个月内仍未达标,建议进一步启动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
A
B
C
D
相关适应症及禁忌症见指南
评估
治疗前必须进行靶器官评估
并建议每年一次的复诊
内容
合并症
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房颤动、肾脏疾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
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
吸烟、饮酒史
体格检查
血压、心率、心律、身高、体重、腰围,确认有无下肢水肿等
辅助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肌酐、尿酸、谷丙转氨酶、血钾、血钠、血氯、 血糖、血脂)、心电图(识别有无左心室肥厚、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
有条件者可选做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尿白 蛋白/肌酐比、X线胸片、眼底检查等。
摘自《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