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藏象学说
中医学藏象学说思维导图、运化水谷: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并转输其水谷精微的功能、运化水液: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升清:上输水谷精微至心肺、头目,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编辑于2022-11-22 18:42:44 广东藏象学说
概述
基本概念
藏(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
象(征象、形象)
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
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征象
藏象: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主要内容
以脏腑为基础:①阐述脏腑的形态结构②生理功能、病理变化③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④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之间的相互关系
脏腑
五脏
心、肺、脾、肝、肾
形态:实质性脏器
生理功能:化生和贮藏精气 藏而不泻,满而不实
六腑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形态:中空管腔性器官
生理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 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含义:形态似腑,中空有腔,功能似脏,贮藏精气
形态:中空有腔,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
生理功能:贮藏精气 藏而不泻
阴阳属性:贮藏为主,属阴
精气血津液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本身) 相互影像、依赖(与脏腑之间)
主要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整体性
肝系统:肝、胆、筋、目、爪
心系统:心、小肠、脉、舌、面
脾系统:脾、胃、肉、口、唇
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毛
肾系统:肾、膀胱、骨、耳、二阴、发
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心通于夏气,肺通于秋气,脾通于土气(长夏之气),肝通于春气,肾通于冬气
从“象”来考察“脏”的功能活动
脏腑
五脏
心
位于胸腔之内,隔膜之上,两肺之间,脊柱之前,形似倒垂未开之莲花,外有心包护卫
生理功能
主血脉
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循行,周流全身 ,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基本条件:心气充沛(主导)、血液充盈、脉道通利
内容
心主血
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形体官窍的作用
生血作用
心主脉
心气推动和调节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
四征象(面色、舌色、脉象及心胸部感觉)→心主血脉的功能
心气充沛→面色红润有光泽,舌质淡,脉和缓有力,心胸部感觉舒畅
心气不足→心悸怔忡,胸闷气短,面白无华,舌质淡,脉细弱无力
心脉淤阻→心胸憋闷疼痛,面色与舌色青紫,舌质有瘀斑瘀点,脉象细涩或结代
主神志
又称心主神明/心藏神,指心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内容
广义之神: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
狭义之神:心主宰人体的精神活动
功能
正常: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
异常:精神、意识、思维的异常,失眠、多梦、健忘、反应迟钝、精神委顿,甚则谵妄、昏迷、不省人事
系统连属
形体上:脉、舌、汗为与心相连相应的统一整体
在体合脉 其华在面
开窍于舌 舌为心之苗
在液为汗,血汗同源
在志为喜:喜与心密切相关
在自然界:“火“与心相类相通
在经络脏腑上:心与小肠相表里
在生理功能上:心为阳脏,喜动主明
心包络(膻中)
形态位置:心脏外面的包膜
生理功能:保护心脏
生理特点:与心密切相关,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互为表里
肺
位于胸腔,居横隔之上,分为左肺、右肺;气管、支气管、咽喉和鼻共同构成肺系,与肺相连。位高 为五脏六腑之盖——“肺为华盖”;肺叶质地稀疏娇嫩,不耐寒热——“肺为娇脏”
生理功能
肺主气,司呼吸
主呼吸之气:呼吸为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主一身之气:肺具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
宗气的生成
调节全身气机运动——气机升降出入正常
宗气=自然之清气+水谷精气 人体之气=先天之气+自然之清气+水谷精气
司呼吸:肺为人体主司呼吸运动的器官,具有呼吸功能
肺主宣发和肃降
宣发(呼):肺气具有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
病理:呼气不利、胸闷、咳喘、鼻塞、无汗、喷嚏
肃降(吸):肺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病理:呼吸不利、气喘、咳嗽、咯痰
肺通调水道
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运动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
内容
宣发—司汗孔的开合,在窍为鼻—使汗、水向上、向外发散
肃降—水液向内、向下布散、排泄
病理
水液停聚—痰饮、水肿、尿少
肺朝百脉,主治节
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吸清,呼浊,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送全身→助心行血
主治节: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的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系统连属
形体上:皮毛、鼻、涕为与肺相连相应的统一整体
在体合皮,肺主皮毛,其华在毛
在窍为鼻,肺开窍于鼻
在液为涕
在志为忧
在自然界:肺与金相类相通
在经络脏腑:肺与大肠相表里
生理功能:阳中之阴,肺为娇脏,肺气以降为顺
脾
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位于中焦,在左膈之下,形如镰刀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生理功能
脾主运化
运化水谷: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并转输其水谷精微的功能
病理:气血生化无源→脏腑组织失养,食少、腹胀、便溏,以致倦怠、消瘦等症
运化水液: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
病理:水液输布障碍→痰饮、水肿
脾气主升
升清:上输水谷精微至心肺、头目,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病理:脾不升清→气血无源,气血两虚
升举内脏: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内脏下垂
病理:脾气下陷→气机下脱,内脏下垂
脾主统血
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
病理:出血
系统连属
在形体上
在体合肌肉,脾主四肢、肌肉
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在液为涎
在志为思
在自然界:土与脾相类相通
在经络脏腑上:脾与胃相表里
在生理功能上:脾喜燥恶湿,脾气宜升
肝
位于膈下,腹腔右上分方,右肋之内
生理功能
肝主疏泄
调畅气机,维持血液和津液运行:气机的升降出入
助脾升胃降及胆汁分泌排泄
条达情志
调节生殖功能
主藏血
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系统连属
在形体上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在窍为目
在液为泪
在志为怒
在自然界:木与肝相类相通
在经络脏腑:肝与胆相表里
在生理功能:性刚,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主收藏一体阴而用阳
肾
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
生理功能
藏精
精(构成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先天之精:来源父母
后天之精:来源饮食水谷
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促进性器官成熟,维持人体的生殖机能,充养脑、髓
天葵: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具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并维持性功能的物质
病理:小儿发育迟缓(五迟、五软),成人性机能减退,早衰
脏腑之本
濡养温煦脏腑:肾阴能濡养隔脏腑之阴,肾阳能温煦各脏腑之阳的作用
主水
肾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津液代谢的生理功能
主纳气(肾为元气之根)
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生理功能
病理:肾气不足,肾不纳气,呼吸表浅,动则气喘
系统连属
在形体上
在体合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
在液为唾
在志为恐
在自然界:水与肾相类相通
在经络脏腑上:与膀胱相表里
生理功能上:肾主封藏,为阴阳水火之宅
命门
部位
左肾为肾,右肾为命门之说
两肾倶称命门
两肾之间为命门之说
功能
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与生殖功能有密切关系
为全身阳气的根本,主一身阳气
为水火之宅,包括肾阴肾阳的功能
六腑
胆
又为奇恒之腑。位于右肋下,附于肝之短叶间,与肝相连。
生理功能
贮存和排泄胆汁
主决断
胃
位于腹腔上部,上接食管,下通小肠
生理功能
主受纳,腐熟水谷
子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