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③法国批判现实主义
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出现最早的国家, 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法国第一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斯丹达尔, 他与巴尔扎克以他们的杰作不断丰富着现实主义的理论.七月王朝时期的重...
艺术意蕴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无限,在 偶然中蕴藏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优秀的艺 术作品,总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传达出深 刻的人生哲理或思想内涵。
14~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臻于成熟,其代表画家又被誉为“美术三杰”(文艺复兴后三杰),他们分别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画脱离了前期的稚拙风格,开始讲究绘画的技法,"形神”、 “气韵” 、“骨法”等审美概念是对这一时期人物画成就的概括,同时还出现了许多为后世称道的大师。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③法国批判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600+
简介
现实主义是 19 世纪中叶从法国发展起来的一场艺术运动,主要目的在与反抗法国学院派艺术的严格束缚。
批判现实主义美术是在同僵化的官方艺术和浪漫主义美术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风格
主张
既反对古典主义的因袭守旧的理想化,也反对浪漫主义的虚构和脱离生活和异国情调以忠实的描绘生活真实为最高创作原则。
批判现实主义美术具有真实性、思想性、批判性和民主性等特征。
现实主义基于对现代世界的直接观察,体现了理性的科学精神。
题材
画眼中所见到的现实,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平凡的主题,表现劳工阶层的生活。
技法
表现手法质朴、深沉以法国和俄罗斯成就最为突出
发展了美术作品的写实技法,特别在风景画中对表现光线和空间感,作了富有成果的探索 。
代表画家&作品
库尔贝《画室》
米勒《拾穗者》
此外巴比松画派也是以现实主义手法描绘风景的风景画流派。
评价
从整体来看,19 世纪中期法国的写实主义美术运动是法国文艺史上光辉的篇章。
它对 19 世纪欧洲各国的文艺运动影响深远,开阔了民主艺术的新阶段。
在他们的实践和理论中,也有某些偏激之处。
例如,库尔贝在反对学院派绘画的僵化了的表现程式和弄虚作假的陈腐内容时,提出绘画只应该去画眼睛直接看到的东西,从而把历史画之类绘画体裁事实上也给否定了。
库尔贝666
简历
库尔贝是法国 19 世纪现实主义艺术的开创者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旗手
画路极其宽广,不管对象是风景,静物、肖像还是城市、农村,都能尽微致广。
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平凡的主题,表现劳工阶层的生活。
提高了画家的自主性和个性,具有自由艺术家品质。启发了后来艺术家重新思考自己的创作目的。
让艺术担负起社会责任,从不屈尊于权贵。
以按照自己亲眼所见去描绘生活现实为原则。
反对理想化的艺术,把现实生活中平凡人物和事件提高到历史画和宗教画的地位。逐步脱离了以写实技法制造幻像的传统模式。
油画技法方面,他发挥了油画刮刀的用途,造成比一般油画笔更有视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画面具有可触性,造型结实厚重,用笔粗犷。
常以巨大篇幅对观者造成一种力感、压迫感。减弱观者与画面的距离。
代表作品
《奥尔南的葬礼》
作为现实主义画派的开创者,库尔贝的创作在美学和政治上都有挑战性。
对 19 世纪其他现实主义艺术家和后来的印象主义艺术家有巨大影响。
法国现实主义代表画家库尔贝于 19 世纪中期创作的布面油画。
内容
画面主要展现了库尔贝家乡的葬礼风俗场景。是一幅群体肖像画。
围绕着画面中心掘开的坟墓,牧师、护灵人、掘墓者和死者悲哀的亲友等人横向一字排列。
他们的队形顺着远方的岩石和地平线的走向延伸着。
没有人的头部能够穿越背后的天际线,只有一个神职人员手持的十字架高高地插入了天空。
分析
❶画面分为三大区域,画面的左边是神父、唱诗班的少年,中间有市长、老兵等送葬人员,右边则以老幼妇孺的哀悼者为主,还画有一只狗,展现了人物的不同情态,不同性格。
❷在这幅巨大的画上,库尔贝用平铺直叙的写实手法描绘了出现在葬礼上的各种人物,并且不厌其烦描绘了葬礼上的所有细节:比如东张西望的天真的男孩、用手绢擦着眼泪的悲哀的女眷们和一些表情厌倦,只是例行公事的神职人员。
画面中没有重大主题和英雄人物,也没有虚构的戏剧性情节,画家以历史画的格局、纪实性语言,不加任何修饰地描绘了这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挑战了 19 世纪流行的历史画的宏大叙事风格。
米勒:264
19 世纪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画家。是一位农民画家。
同时也是现实主义风景画派巴比松画派代表画家之一。
以农民日常生活为主题,使农民劳动及生活题材在艺术中获得深刻意义。表现出劳动人民“真正的人性”和“伟大的诗篇”。
造型
所塑造的农民形象,崇高庄严,富有纪念碑意义,充满庄重和人道主义精神。
构图
形式上追求浑然一体的表现效果和和谐统一的画面整体。
艺术语言平静,造型概括,具有雕塑般力度,情调含蓄、色调浑厚、苍茫沉寂。给人以质朴凝重、真挚动人的印象。
《播种者》
《拾穗者》
艺术史上典型的农民画家
《播种者》100+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描绘了一个正在田间播种的农民。
表现了贫困劳动者,但是在画法上还留有浪漫主义的痕迹
他笔下的人物带有某种更理想化、感伤的情调,这一点与库尔贝不加丝毫美化的画法有所区别。
《拾穗者》487
巴黎卢浮宫
作品描绘了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
三个弯腰头戴红、黄、蓝三色头巾拾麦穗的农妇,她们谦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
背景是一辆载满麦子的马车、骑马的人和高高堆起的麦垛。
采用了黄金分割率,画面三个主人公均处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位置,画面和谐均衡,体现了米勒精心巧妙的构图设计。
色彩
农妇的头巾使用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颜色来表现,画面整体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营造出安静庄重气氛。
表现
米勒用浓重的色彩、深度的弯腰动作、如雕塑般坚实的造型来塑造拾穗的农妇形象,强调她们劳动的艰辛。
表现农民生活情境的作品,引起资产阶级舆论界的广泛关注。
描绘的是生活在农村的社会最底层的人,当时正是法国迅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里时,留在农村的人做着最辛苦的工作,却只得到最少的报酬。米勒笔下贫困的农民同样被认为是有政治颠覆性的。
杜米埃:292
19 世纪现实主义美术代表画家,他深知官场龌龊和民间疾苦,并产生民主思想和正义感。
描绘的主要是城市里的劳工阶层,以石版画表现政治漫画著称
能敏锐地观察到社会问题,而且敢于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对不公平的社会现实进行大胆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
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常态,从居住在城市里的小人物的生活片段中随意地择取出一些生活小细节。
人物概括简练,没有多余细节
代表
《高康大》
《立法肚子》
由于杜米埃的作品强有力的批评性和卓越的表现力被公认为现实主义艺术的代表,对 20 世纪的现代艺术有启迪作用。
《高康大》:98
杜米埃创作了石版漫画《高康大》。
把新上台的国王路易·菲力浦比作法国作家拉伯雷笔下贪婪的巨人高康大。
这幅画由于真实地表现了当时政府腐败和人民受到的压榨而广受欢迎。
但是杜米埃因此被监禁了六个月。
《立法肚子》:103
杜米埃出狱后,并没有停止创作政治漫画。
《立法肚子》仿佛是路易·菲力浦的七月王朝腐败的统治者群像。
杜米埃以犀利的视角勾勒出了立法委员们充满贪欲的丑态,一针见血地揭露了金钱与权力结合的腐败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