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❻近现代
新印象主义(Neo-Impressionism)又称“点彩派”或“分色主义”,是19世纪下半叶法国印象主义画派的一个分支流派,试图用光学科学试验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这一派的画家根据视觉混合原理,将印象主义的用色方法推向了极致,即作画用色全以细小的色点排列,不再...
编辑于2022-11-28 12:08:15 广东❻近现代
京派(保守)
辛亥革命后,北京传统文化习俗依然保留较多,很多传统知识分子聚居于此。
这里的画家虽各有所长,但也被称为所谓的“京派”画者。
齐白石
简介
我国近现代著名画家。
早年木匠,自学书画,拜师后在学习作诗、刻章的同时兼做画工,为乡里人描容(绘衣冠像),另也作花鸟草虫画,卖画维持生活。
在陈师曾的劝告下“衰年变法”。
其艺术风格一次飞跃师法徐渭、八大、石涛,吸收赵之谦、吴昌硕、陈师曾,自立门户。
风格
题材
题材宽泛,山水、人物、花鸟无不精擅,尤擅花鸟。所画的必是自己见过的东西,即以真情实感为依据进行艺术创造。
山水画
画风简括雄健,是在传统写意山水与民间艺术基础上的发展。
人物画
具有简练粗犷,内容诙谐深邃,发人深思的特点。
笔墨技巧
在深厚的传统功力基础上,摸索出“万虫写照,百兽传神”的笔墨技巧。
创作意图
他笔下花鸟虫鱼的“形”的描绘可谓极“似”,然而与真的来比,则仍然有如此如彼的“不似”。
而这个“不似”,不但无碍于“形”的肖似,且更有利于“神”的肖似以及形象美的追求。
成功的实践了他所坚持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信条。
形象
他把自己对诗的涵养化为画的情趣,从而勾画出具有诗的魅力的艺术形象。
比如蚪追逐水面上的荷花倒影,小鱼情愿自己上钩,小鸡拔河似的争啄一条蚯蚓以及小老鼠在打灯油的主意等,足以引起联想的描绘。
评价
齐白石对自己的评价:“诗第一,治印第二,绘画第三,写字第四”。
齐白石是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正直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受到党和政府及广大群众的尊重和关怀。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并获得文化部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的荣誉奖状和国际和平奖金,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齐白石画虾堪称画坛一绝。齐白石画虾通过毕生的观察,力求深入表现虾的形神特征。
陈师曾
简介
清末民初画家。
曾留学日本。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与鲁迅关系甚好。
寓居上海后结交吴昌硕,并得其艺术指点,由此对绘画产生浓厚兴趣,作为发起人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
帮助齐白石并促进齐绘画风格转变。
与王梦白、陈年等人将海派大写意画风入京城。
风格
山水画有意避开“四王”,师法沈周、石涛等人。
多做园林小景,画花卉蔬果结合写生,取法青藤、白阳和吴昌硕。
为打破人物画,尝试风俗人物画。
理论
对传统绘画进行研究基础上,著有《中国人物画之变迁》、《清代山水画之派别》、《中国画小史》、《中国绘画史》。
撰写专论尤以《文人画的价值》影响最大,《文人画的价值》没有延续革新即西画的路子,而是在继承和发展中国绘画上做文章,提出文人画之完善在“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四要素的高度结合。
评价
具有深厚的学养和书画功底,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很强,作品笔墨之老到,形象生动,格调高雅。
得到梁启超“在现代美术界,可称为第一人”和吴昌硕的高度评价。
他的艺术作品体现了一个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画家多方面的艺术追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黄宾虹
简介
生于浙江金华,自幼喜欢绘画。黄宾虹学识渊博,对中国古代画论颇多独到的见解。
是现代书画家、篆刻家、画学理论家。建国后获“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称号。
风格
偶作花鸟作品,勾花点叶,别有风趣。
但其在绘画上最突出的成就当属山水画,“黑、密、厚、重”是其独特的风格。
他对中国画笔墨技法有过深入的研究,从中概括出“五笔七墨”。
所谓五笔,即平、圆、留、重、变;所谓七墨,即浓、淡、破、泼、积、焦、宿。
代表
他喜爱夜山和“晨昏或云雾当中的山”。《山中坐雨》《青山红树》等作品都体现了他山水画的特色。
评价
黄宾虹的作品丰富了人们对自然、对祖国社丽河山的审美情趣,也为山水画的古代优秀传统和现代人的思想感情相契合架起了一座桥梁,开拓了山水画创新之门径
张大千
简介
曾在松江出家为僧,法号大千,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
风格
题材
题材广泛,涉及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并且擅长工笔、写意。是近现代画坛罕见的多面手。
山水
山水尤为传神,勾写点染,泼墨泼彩,集北雄南秀山水之精华。
主张
主张学画先临古仿古,再此基础上再融入个人风格。
代表
以画虎名于世,曾以虎象征抗日力量创作《怒吼吧!中国》
评价
张大千虽师古但不拘古,能领略造化真谛,自成一家,所以他的艺术风格时而气势磅礴,时而典雅纤细
潘天寿
题材
花鸟画作风雄浑、苍古高华,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人物画也很有特点。
笔墨
用笔强悍而有控制,果断而精炼,藏豪放坚劲于含蓄朴拙之中,具有雄健凝炼老辣生涩的特点。
善用浓墨又善用泼墨,元气淋漓苍茫厚重。间用焦墨、破墨,枯湿浓淡均见笔力。
构图
看重画面布局,经营严谨而又出奇制胜,倾向于豪放齐崛一格。
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从传教士活动就已开始。近代西方美术是作为天主教的宣传工具由欧洲传教士带来了中国的。
利玛窦不仅是中国和近代西方文化发生正面接触时的象征性人物。同时也是率先将近代西洋绘画带到中国的代表。
由于利玛窦实际上具有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科学文化的多方面知识,他又注意“入境问禁”,颇能顺应中国礼俗,所以在传播天主教义和西方科学文化艺术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蔡元培
简介
浙江绍兴人。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民主革命家,爱国主义者。
经历
辛亥革命后为第一任教育总长,1917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五四新文化运动,蔡元培在《新青年》上发表论文《以美育代宗教说》,在新文化运动中坚持提倡美育。
寄希望于以纯粹之美育来陶养人们的感情,把美育作为改造国民精神的手段。
但是这一学说的提出脱离了现实,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实现的可能性是极微小的 。
徐悲鸿
简介
近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曾官费留法国,并游历欧洲诸国,深受欧洲古典影响。
回国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49 年任中央美术学院第一任院长。
成就
坚持并倡导现实主义道路,提倡素描并提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认为要恢复师法造化就要靠写生,而乞灵于抄袭模仿只能造成中国艺术的停滞不前。
他对中国画进行了中西融合的大胆革新,探索以西洋画法来改造中国画的新途径。
他的艺术观与人生观高度契合。他一贯关注现实生活、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同时,他又以毕生精力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培养扶植了大批美术人才,成为一代卓越的美术教育家。
代表
中国画《愚公移山》、《九方皋》,油画《田横五百士》等是他的代表作。
林风眠
主张
他的绘画是“以固有文化为基础”、把中西绘画的长处加以“调和”井賦予其独特风格的绘画。
无论在他以中为主或以西为主的画面上都得到了相当完整的体现。
题材
绘画早期多为油画,抗战以后多采用水墨、水彩、水粉在纸上作画。
题材多样,水果花卉、山水禽鸟古装仕女、神话故事等都是他乐于表现的对象。
表现
无论作品的表现意图如何不同,都把意境、神韵与情趣的表现,放在统率全画的位置之上。
代表作
《人道》《痛苦》《民间》
刘海粟
成就
首倡人体模特儿教学。
1918年亲自起草《野外写生团规则》并带领学生赴杭州西湖写生,开辟户外写生风气。
在《画学上必要之点》文中,提倡真、善、美,号召个性解放,反对守旧,主张写实师法自然,注重创造等。
评价
蔡元培赞赏地说:“他的个性十分强烈”,他的线条“总是很单纯很生动的样子,和那细纤女性的技巧主义是完全不同。
他总是绝不修饰,绝不夸张,他作品分析起来,处处可以看得出他总是自己走自己要走的路。自己抒发自己要抒发的感情”。
代表
创作了《北京前门》和《北京雍和宫》。《九溪十八》
月份牌
月份牌画是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上海发源的一种商品广告画。
用擦笔画和水彩画两种技法结合而成。
这种月份牌的形成和商品经济发展有关,也与印刷术有关。
代表人物有周暮桥、郑曼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