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药安全
A药物不良反应:预防措施(询问“用药史、家族史、过敏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用药配伍禁忌、所用药物的质量)
处理(立即停用致敏药物,根据过敏反应做出其他用药处理)
B用药错误:预防措施(严格执行双人核对、三查七对,健康宣教到位)
处理(立即查对核实,停止或更换正确药物,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再次健康宣教)
2.管道安全
A导管滑出:预防措施(确定导管完好,二次固定妥善,巡视到位)
处理(保持置管口通畅,视条件予以重置,做好家属或陪护安抚及安全宣教)
B导管拔出:预防措施(二次固定妥善,巡视到位,加强约束)
处理(保持置管口通畅,视条件予以重置,做好家属或陪护安抚及安全宣教)
3.跌倒/坠床
预防措施(正确评估患者危险因素,做号警示标示,加强安全宣教,创造安全病区环境,选用合适的床和座椅)
处理(立即原地平卧,禁止搬动病人,保证周围环境安全,查看患者症状给予止血、包扎等对症处理措施,严密关注生命体征,做好家属或陪护安抚及安全宣教)
4.烫伤
预防措施(严格把关液体温度,对感觉障碍的病人禁止使用热水袋等易烫伤物品)
处理(立即撤除致热源,局部冷敷或冷水浸泡,视情况使用药物对症处理,做好家属或陪护安抚及安全宣教)
5.误吸
预防措施(正确评估患者吞咽情况,严格执行鼻饲或喂餐安全注意事项,禁止餐后半小时内搬动病人)
处理(立即视情况用吸引器或者海氏手法排出异物,清理口腔异物,吸氧,做好家属或陪护安抚及安全宣教)
6.压疮
预防措施(正确评估患者压疮风险因素,定时翻身拍背,及时清理大小便,严禁长时间浸泡皮肤,做好皮肤护理)
处理(根据压疮程度予以相应的清创或换药处理,避免皮肤长期受压,加强翻身,及时清理大小便)
7.血栓
预防措施(坚持踝泵运动,长期卧床患者做好肌肉按摩等,避免肌肉萎缩、血液流动过缓,做好良肢位的摆放,按时服用抗凝药物)
处理(抬高、制动、禁止输液、气压等挤压操作,使用溶栓、抗凝药物,定期测量围度,做好血栓脱落等应急处理安全宣教及措施)
8.针刺伤
预防措施(操作认真仔细,做好职业防护)
处理(立即挤出伤口周围血液,流动水下冲洗伤口,碘伏或酒精消毒包扎,抽取血标本检查,防保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