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 是一天 (北极-逆,南极-顺,15度为1时,1度为4分钟) 2、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在任何时刻,地球表面只有一半被太阳光 照亮,朝向太阳的半球就出现白昼,背向太阳的半球就出现黑夜。由 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半球的范围也就随之不停地移动, 地球上便产生了 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对于地球环境和地球上生命 体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乡土中国》简介,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概念,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费孝通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氧气是一种氧化剂,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包含氧气的性质、氧气的制取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地球的运动
地球概述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3、地球极半径:6356.7千米 4、地球赤道半径:6378.1千米 5、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6、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圈层
1、地球具有圈层结构,地球圈层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2、内部圈层:地球内部从外到里大致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地壳:地球表面很薄的一层固体外壳,由各种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地幔的顶部也是由岩石组成的(地幔顶部与地壳一起合称为岩石圈);地核:位居地球的核心,温度很高,压力很大。 3、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构成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中的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组成的。如果没有大气,人类和各种生物就无法生存) 4、水圈:水圈是由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组成的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5、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表面由生物(主要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及其生存环境构成的圈层,它分布在地壳的表层、水圈以及大气圈的底层。
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北极-逆,南极-顺,15度为1时,1度为4分钟) 2、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地球表面只有一半被太阳光照亮,朝向太阳的半球就出现白昼,背向太阳的半球就出现黑夜。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半球的范围也就随之不停地移动,地球上便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对于地球环境和地球上生命体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区时: 1、了解地方时 2、人们用划分时区、制定区时的方法来解决时间上的差异这个问题:例如,我国规定全国都采用东八区的区时,称为“北京时间”。 3、国际上规定180度经线为日界线。
地球的公转
1、初步了解: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轨道:椭圆;周期:一年;黄赤交角:23.5度;速度:便速 2、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前后
3、北纬23.5度纬线是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北界线,称为北回归线;南纬23.5度纬线是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南界线,称为南回归线。
4、五带的划分: -由于地球近似球体,太阳光线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照射的角度不一样,有的地方照射角度大,有的地方照射角度小,不同的地方接受的阳光热多少就有差异 -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和南寒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