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精气血津液神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精气血津液神一节。精气血津液神在中医养生中的作用 医生主讲实录 你的健康,我们的心愿 中医的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这六种物质是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
这是一篇关于藏象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肝(将军之官)、心(君主之官)、脾(仓廪之官)、肺(相傅之官)、肾(作强之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精气血
精
禀受父母生命物质+后天水谷精微=精华物质
施泄
精,气形式输布五脏
生殖之精
功能
繁衍生命
濡养
化神
生长发育
化血化气
抗邪
分类
先后天之精(父母,水谷)
脏腑之精
血
循行脉内+富有营养+红色液态物质=构成人体,维持生命活动基本物之一
生成
化生之源
①脾胃→营气,津液→脉中血
②肾精→精髓→脉中血
相关脏腑
脾胃(源):运化水谷,化生营气津液
心肺
心→化赤
肺→吸入清气,与营气津液相结合
肾肝
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
肝藏血,精血同源
运行
影响因素:①气的协调平衡;②血液充盈;③脉道通畅;④邪气
心主百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全身
肺朝百脉,主治节:辅助心脏,主管全身血脏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贮藏血液调节血量,保证血行通畅的重要环节
脾主统血:脾气健旺能控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逸脉外
肾阳的温煦作用
濡养:面色,肌肉,皮肤,毛发,神志活动(血者,神气也)
气
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
先天精气+后天清气+水谷精气
肾:生气之根
脾胃:生气之源
肺:生气之主
气的运动
气机
升降出入
气机调畅
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心肺在上,其气宜降;肝肾在下,其气宜升。胃随心肺降,脾随肝肾升,脾气升而胃气降。脾胃土居中央,为脏腑气机升降之枢纽。 ①脾气升清,肝气升发——升 ②胃气降浊,心火下降——降 ③肺气宣发,呼出浊气——出 ④肺气肃降,吸入清气——入
气化
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
气与形间4个转化
推动作用+调控作用
生长发育和生殖
调控脏腑,脉络生理活动
血和津液的运行与输布(排泄)
精神活动
温煦作用+凉润作用
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生理活动
精,血和津液的运行输布和排泄
防御作用
护肌表
驱外邪
固摄作用
血液
津液(汗,尿,唾,胃,肠液)
精液
中介作用
感应传导信息整体联系(中性)
外在信息—内脏
内脏信息—体表
气的分类
人体之气(一身之气)—先天,后天,水谷
元气(根肾,生命原动力)
先天之精化生,过三焦循于全身
①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
②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活动
宗气
呼吸清气+水谷精气=聚于胸中(膻中)之气
①走息道以行呼吸
②贯心脉而行气血
③资助先天元气
营气(阴)水谷精气
行于脉中,营养作用,性“精专”
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卫气(阳)水谷悍气
行于脉外,保卫作用,性“剽悍”
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控腠理
脏腑,经络之气
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物质基础(全身之气一部分)
津液神
神
概念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外在总体表现
狭义: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
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元精→元神→脑)
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
作用
主宰人体生命活动
主宰精神活动
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调节脏腑生理功能
五神
心神,肝魂,肺魄,脾意,肾志
情志
七情:喜,怒,忧,思,恐,悲,惊
五志:心,肝,肺,脾,肾
思维
意,志,思,虑,智
津液
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除脏腑精和血管血外液体和分泌物)
津属阳:清稀,流动性大,布体表肌肤·孔窍·渗注血脉,起滋润作用
液属阴:稠厚,流动性小,灌注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
代谢
脾胃运化
小肠主液
大肠主津
输布
脾气散精
肺主行水
肾主津液
肝主疏泄
三焦决渎
滋润濡养
充养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