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最详细的2024年度一级建造师考试知识点汇总——市政实务篇2
市政工程专业实务课第二节:城镇道路路基施工,一图看懂全章节内容,知识点系统全面,无需死记硬背,轻松掌握知识点,一起收藏学习吧!
编辑于2022-12-05 11:16:30 北京市市政工程专业实务课第二十四节:城市基础设施更新工程,为备考2024年度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考试的考生提供了一份详尽、系统的学习资料。通过梳理道路改造工程、桥梁改造工程、管网改造施工等内容,帮助考生全面掌握市政实务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助力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市政工程专业实务课第二十二节:城镇管道工程安全质量控制,帮助考生梳理了考试的知识点,形成了清晰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关联,思维导图也促进了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
市政工程专业实务课第十七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控制,帮助考生梳理了考试的知识点,形成了清晰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关联,思维导图也促进了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市政工程专业实务课第二十四节:城市基础设施更新工程,为备考2024年度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考试的考生提供了一份详尽、系统的学习资料。通过梳理道路改造工程、桥梁改造工程、管网改造施工等内容,帮助考生全面掌握市政实务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助力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市政工程专业实务课第二十二节:城镇管道工程安全质量控制,帮助考生梳理了考试的知识点,形成了清晰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关联,思维导图也促进了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
市政工程专业实务课第十七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控制,帮助考生梳理了考试的知识点,形成了清晰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关联,思维导图也促进了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路基施工特点
露天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专业类型多、构筑物多,各专业管线纵横交错
专业及社会之间配合工作多、干扰多,导致施工变化多
尤其是旧楼改造工程,交通压力极大,地下管线复杂,行车安全、行人安全及树木、构筑物等保护要求高
路基施工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作业为辅
人工配合时,必须设专人指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
路基施工基本流程
施工项目
包括路基土石方、沿线的涵洞、挡土墙、路肩、边坡、排水管线等项目
准备工作
按照交通管理部门批准的交通导行方案设置围挡,导行临时交通
开工前,进行技术、安全书面交底(项目技术负责人向班组长交底、班组长向施工人员交底)
对已知的测量控制点进行闭合加密,建立测量控制网
对路基土进行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CBR试验(值越大,路基承载能力越大)等
地下管线施工
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原则
既有地下管线等构筑物的拆改、加固保护
修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除设施
施工流程
清表→找平→测量中心线和边桩放线→分层填土或开挖→压实(填土路基分层压实)
路基施工要点
路基要求
稳定、密实、均匀
路基分类
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
路基断面形式
路堤、路堑、半填半挖
路基填料
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宜做路基填料。若必须采用,应掺加石灰或水泥
地下水位高时,应提高路基顶面标高
未能达到中湿状态的路基临界高度应选用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路基填料,同时采用排水渗沟等措施
路基按其干湿状态分为:干燥,中湿(最佳状态),潮湿,过湿四类
填土路基
不占或少占良田,不应使用淤泥、沼泽土、腐蚀土、冻土、有机土、生活垃圾土,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应小于100mm
排除原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处理井穴等并分层填实至原地面高(清表+整平)
当原地面横坡陡于1:5时(高/长),修成台阶形式 每级台阶宽度≥1m,高度≤300mm,台阶顶面应向内倾斜
根据测量中心线桩和下坡脚桩,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每一层压实都要验收)
碾压“先轻后重”,碾压前先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厚度和含水量,合格后即可碾压,最后碾压应采用不小于12t级的压路机
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填土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 过街雨水支管的覆土厚度小于500mm,则用素混凝土将过街雨水支管包裹
性质不同的填料,应分类分层填筑,不得混合填筑
最后一层应控制填土厚度,及时碾压修整
路基填方高度应按设计标高增加预沉量值,预沉量值应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共同商定确认
挖土路基
施工前应先清表,整平
根据测量中线和边桩开挖,开挖面做成稳定边坡
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严禁掏洞开挖
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碾压至设计高程的压实量
机械开挖避开构筑物、管线,距管道1m,直埋线缆2m范围内采用人工开挖
压路机不小于12t级,碾压自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
碾压时,视土的干湿程度采取洒水或换土、晾晒等措施
过街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填实
石方路基
清表,先码砌边部,然后逐层填筑石料
先修筑试验段,以确定松铺厚度、压实机具组合、压实遍数及沉降差等施工参数(挖方、填方都需要试验段)
填石路堤宜选用12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25t以上的轮胎压路机或2.5t的夯锤压实
路基范围内的管线,周围沟槽回填土料
质量检查与验收
主控项目
压实度,弯沉值
一般项目
路床纵断面高程,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及路堤边坡
一般项目中的实测项目抽样检验和合格率应达到80%,且超差点的最大偏差值应在允许偏差值的1.5倍范围内
CBR——表示承载能力,其值越大,路基的强度(承载能力)越高
路基压实作业要求
填筑
填筑应分层进行。下层填筑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分层→验收) 路基填土宽度应比设计宽度每侧宽500mm
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填土材料不得使用沼泽土、泥炭土、有机土
压实前,做试验段以获取技术参数
确定路基预沉量值
合理选用压实机具
确定压实遍数
选择压实方式
确定每层虚铺厚度
路基压实
压实方式
重力压实,振动压实
压实原则
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速度不宜超过4km/h
压实顺序
从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
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夯压机夯实,防止漏夯,要求夯击面积重叠1/4-1/3
路基下管道回填和压实
管顶500mm范围内不得使用压路机
管顶结构至路床的覆土厚度≤500mm时,应对管道结构进行加固
管顶结构至路床的覆土厚度在500~800mm时,路基压实时应对管道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
压实度
击实试验
重型击实试验
适用于粒径≤20mm的土
轻型击实试验
适用于粒径<5mm的黏性土
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计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压实度的测定
路基、基层
环刀法
适用于细粒土、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
灌砂法
适用于粗粒土路基压实度检测
在路面工程中也适用于基层、砂土路面、沥青路面表面处置及沥青贯入式路面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
沥青路面
钻芯法检测
现场钻心取样送实验室试验
核子密度仪检测
检测各种土基的密实度和含水率
检测各种土基的密实度和含水率,采用直接透射法
检测路面或路基材料的密度和含水率,采用散射法
压实度的测定过程
重型击实试验,建设单位委托有资格的第三方计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现场实测干密度和含水量
黏性土,采用环刀法、灌砂法、灌水法
砂质土及粗粒的石质土,采用灌砂法
计算压实度
K=现场实测干密度/最大干密度*100%
压实度为主控项目,必须100%合格
路基压实度
沥青路面压实度
路基压实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
压实遍数不合理
压路机质量偏小
碾压不均匀
填土松铺厚度过大
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
没有对前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
出现异类土壤混填现象
填土颗粒过大,颗粒之间空隙过大
治理措施
软弱土
清除软弱土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弹簧土
对产生“弹簧”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合均匀后重新碾压
弹簧土+急于赶工
掺生石灰翻拌,待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
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要求施工
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
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
边缘带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
治理措施
校正坡脚线位置
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时,返工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控制碾压顺序和碾压遍数
土质路基质量检查
检查各层压实度
路床应平整、坚实无显著轨迹、翻浆、波浪、起皮现象
路堤边坡应密实、稳定、平顺
路基顶面进行压实度和弯沉值检测
岩石分类与不良土质分类
常用路基土的主要性能参数
孔隙比e:孔隙与土粒体积之比
孔隙率n:孔隙与土的总体积之比(含水)
塑性指数Ip:液限与塑限的差值
液性指数IL:
天然含水量与塑性之差对塑性指数的比值,用于判别土的软硬程度
IL<0——坚硬、半坚硬状态, 0≤IL<0.5——硬塑状态, 0.5≤IL<1——软塑状态, IL≥1——流塑状态
极限值属于高一级
土的强度指土体的抗剪强度
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
不良土质路基在加固前应做的准备:
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
依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核查特殊土的分布范围、埋设深度和地表水、地下水状况
根据设计文件、水文地质资料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选择适宜的季节将进行路基加固处理施工
土质改良
利用电、热、机械、化学等手段增加路基土的密度,或使路基土固结,尽可能利用原有路基土
碾压及夯实
对饱和黏性土慎用
排水固接
适用于饱和软弱土层。对渗透性低的泥炭土,必须慎重对待
振密、挤密
适用于松砂、粉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
置换及拌入
适用于黏性土、冲填土、粉砂、细砂等,
土质置换
将软土层换填为良质土(浅层)
换土垫层
适用于暗沟、暗塘等软弱土的浅层处理
土质补强
利用薄膜、绳网、板桩等外物,或加入补强材料来加强
加筋
软弱土地基,填土及陡坡填土、砂土
常用方式
碾压及夯实、换土垫层、排水固结(针对饱和软弱土)、振密挤密、置换、拌入、加筋
软土
地基易发生:整体剪切、局部剪切、刺入破坏,造成路面沉陷和路基失稳
表层处理法,换填法,重压法,垂直排水固接法
湿陷性黄土
换填法,强夯法,挤密法,预浸法,化学加固法,加筋土挡土墙
冻土
土基冻胀量与冻土层厚度成正比
膨胀土(吸水膨胀、失水收缩)
可能对路基造成的破坏:变形、位移、开裂
灰土桩、水泥桩或其他无机结合料进行加固或改良,换填,堆载预压,或在路基中设置不透水层
弹簧土
翻土晾晒,掺拌生石灰,换填土
水对路基的危害
地下水分类
上层滞水
潜水
承压水
地下水和地表水控制
路基排水分为地面和地下两类
一般情况下设置各种管渠、地下排水构筑物的方法达到迅速排水的目的
路基隔水可以采用渗沟、暗沟以排除地下水或截断地下水。也可以采用设置隔离层或疏干路基的措施
疏干路基可以采用土工织物、塑料板等材料或超载预压稳定处理
液态水有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重力水;毛细水可逆重力上升,在0℃以下仍能够移动、聚集、发生冻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