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换药术操作步骤
换药术操作步骤:打开换药包,整理物品、揭开敷料、暴露创面、观察伤口、消毒伤口周围正常皮肤、处理创面、覆盖创面、包扎固定,仅限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换药术操作步骤
1、打开换药包,整理物品
正确打开换药包,整理换药包物品,夹取所需消毒棉球,夹取原则,先干后湿,先无色后有色。将其中一个弯盘放置患者身旁,作污物盘备用。
2、揭开敷料、暴露创面
暴露换药部位,揭开胶布,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内面朝上,放置污物盘内,镊子取下内层敷料。如有粘连,生理盐水棉球浸湿后在夹取。此过程动作要轻柔。
3、观察伤口
周围皮肤情况,伤口肉芽组织性质,缝合伤口,脓腔伤口等。若创周皮肤粘有较多胶布痕迹及污垢,则用松节油或汽油棉棒擦去,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4、消毒伤口周围正常皮肤:
常规消毒,清洁伤口由内向外消毒,污染伤口由外向内消毒。以清洁伤口为例,先点消,再“回”字型消毒,消毒范围大约距切口周围3-5cm.消毒2-3遍,每次消毒范围略小于上一次。
不接触原则
头朝下原则
清洁镊子略高污染镊
5、处理创面
缝合伤口
(1) 一般术后2-3日换药一次
(2)有引流者,外层纱布湿透者随时更换辅料
(3)针线反应者,可用酒精湿敷或红外线照射
(4)针眼有小脓包者,应提前拆除此针缝线
(5)局部感染化脓者,用针头穿刺,若抽到脓液,应立即将伤口敞开引流,按脓腔伤口处理。
肉芽组织创面
脓腔伤口(感染坏死肉芽组织创口)
(1)特点:伤口深,不断有脓液溢出。
(2)处理:持续引流,注意引流是否通畅。
引流不畅:揭除敷料后敷料干燥,拔除引流物时有多量脓液流出。
引流通畅:敷料上有多量脓液而脓腔内积脓少,且脓腔日益变浅变小,肉芽生长快。
6、覆盖创面、包扎固定
消毒后,无菌纱布覆盖伤口,最内侧、最外层均需光面,一共需要8-12层。胶布固定,胶布方向需与身体的长轴垂直。
7、安置病人、整理用物
帮助患者整理衣物,恢复舒适体位,交代注意事项,整理用品,按医疗垃圾进行分类,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