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视觉传达设计—设计实训-笔记
这是一篇关于视觉传达设计—设计实训-笔记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人像处理二、包装设计三、画册设计四、广告设计。
编辑于2022-12-10 16:25:30 宁夏回族自治区设计实训
一、人像处理
调色
1,曝光适度:可以有明暗反差,但不能都是亮的,或者都是很暗的。
2,肤色还原:我们头脑中有对肤色的固有认知,所以肤色如果明显偏色,就自然会很不舒服。
3,去除局部杂色或瑕疵:有时皮肤上会有局部色块、油光或者粉刺痘痘,这个也要修复。
4,肤色与环境光匹配:肤色肯定受到环境光影响,所以要在效果自然的前提下,适当的偏向于环境光色调。
5,曝光适度:可以有明暗反差,但不能都是亮的,或者都是很暗的。
6,肤色还原:我们头脑中有对肤色的固有认知,所以肤色如果明显偏色,就自然会很不舒服。
7,去除局部杂色或瑕疵:有时皮肤上会有局部色块、油光或者粉刺痘痘,这个也要修复。
8,肤色与环境光匹配:肤色肯定受到环境光影响,所以要在效果自然的前提下,适当的偏向于环境光色调。
色彩
一等色:
红 黄 蓝:又称主色,一次色,
【三色原理,颜色原理,三原色】又称基本色
PS:可以调出几乎所有的颜色
二等色:
红+黄=橙
红+蓝=紫
黄+蓝=绿
两个主色相加又叫二次色称之副色又称中和色
三等色:
红+橙=橙红
红+紫=紫红
黄+绿=黄绿
黄+橙=橙黄
蓝+绿=蓝绿
蓝+紫=蓝紫
一等色与相邻的二等色相加又称三次色,称之为调和色 PS:补充原理:一等色+相邻二等色为补充色
二、包装设计
构成要素
包装(packaging)是品牌理念、产品特性、消费心理的综合反映,它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我们深信,包装是建立产品与消费者亲和力的有力手段。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包装与商品已融为一体。包装作为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手段,在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领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界、设计不得不关注的重要课题。包装的功能是保护商品、传达商品信息、方便使用、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包装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商品和艺术相结合的双重性。如北京唯创亿和创造性的站在品牌的高度思考包装,我们用品牌创新策略、消费者体验洞察,提供创造性包装解决方案。侧重全产品系列包装的识别架构规划,使包装实现体系化,提升产品的终端表现。
外形要素
外形要素就是商品包装示面的外形,包括展示面的大小、尺寸和形状。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到的形态有3种,即自然形态,人造形态和偶发形态。但我们在研究产品的形态构成时,必须找到种适用于任何性质的形态,即把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抽出来,称之为抽象形态。
包装外形要素的形式美法则主要从以下8个方面加以考虑
对称与均衡法则
安定与轻巧法则
对比与调和法则
重复与呼应法则
节奏与韵律法则
比拟与联想法则
比例与尺度法则
统一与变化法则
产品内容
日用品类、食品类、烟酒类、化装品类、医药类、文体类、工艺品类、化学品类、五金家电类、纺织品类、儿童玩具类、土特产类等。
常用包装材料
A.白纸类---普通白纸,拷贝纸,皱纹纸等
B.气泡纸/保利绒/海绵/珍珠棉
C.纸盒类---白盒,棕色盒,彩盒等
D.塑料袋---PP,PE,OPP,PVC,PVA,收缩膜(PE,PP)等
E.其它类包装
常用包装
(一)内包装
⑴ 塑料袋:美国线一般要求热封口,材质为高压的PE料;除非客户有指定要求,否则不允许用PP料。
⑵ OPP袋:透明度好,但属脆性,易破裂,多用于蜡烛小玩具等产品的包装,欧洲线客人常要求的。
⑶ 彩盒:分为有瓦楞彩盒和无瓦楞彩盒,
⑷ 普通棕色瓦楞盒:常用的为3层瓦楞盒和5层瓦楞盒,产品包装好后,一般要用胶带封口。
⑸ 白盒:可分为有瓦楞(3层或5层)白盒和无瓦楞白盒,产品包装后一般要用胶带封口。
⑹ 展示盒:其种类较多,主要有彩色展示盒,带PVC盖的展示盒等,通过该包装可直观的看到包装盒内的产品。
⑺ 塑料袋+吊卡:一般称PBH。
⑻ 吸塑卡: Blister Card,简称BC。
⑼ PVC盒或PVC桶。
⑽ 收缩膜;也叫热缩膜,小玩具、蜡烛等产品用此类包装较多。
⑾ 挂卡。
⑿ 蛋隔盒。
⒀ 背卡。
⒁ 礼品盒;多用于首饰、文具等产品的包装,种类较多。
⒂ 其它。
(二)中包装
主要有塑料袋及瓦楞盒包装,瓦楞盒种类主要有FOL 、TUCK TOP BOX 等,
三、画册设计
子主题
1.校庆画册:体现喜庆、团圆、美好、向上、怀旧的概念。
2.企业:针对企业本年度工作进程的整体,设计一般都是大场面展现大事记,一般要求设计者要有深厚的文化
3.体育画册:时尚、
、方便是这个行业的特点,根据具体的行业不同,表现也略有不同。
4.公司画册:体现公司内部状况,在设计方面要求比较
5.医院画册:要求
大方、安全、健康,给人以
信任的感觉,设计风格要求大众生活化。
6.药品画册:设计比较独特,根据消费对象分医院用(消费对象为院长、医师、护士等);药店用(消费对象为院店长、导购、在店医生等)。
不同,设计风格要做相应调整。
7.医疗器械画册:从
本身性能出发体现产品功能和优点,进而向消费者传达产品信息。
8.食品
画册:要求从食品特点出发,体现
等特点,诱发消费者食欲,达到
欲望。
9.企业画册:设计要求简洁明快并结合
企业的特点,融入高科技的信息,来体现IT
行业特点。
10.房产
画册:根据房地产的楼盘销售情况做相应设计,如开盘、形象宣传、楼盘特点等,此类画册设计要求时尚、前卫、和谐、人文环境等。
11.酒店宾馆画册:要求体现高档、享受等感觉,在设计时用独特的元素,体现酒店品质。
12.学校画册:根据用途大致分为形象宣传、
、毕业留念等。
13.服装画册:更注重消费者档次、视觉、触觉的需要,同时要根据
类型、风格不同,设计风格也不尽相同,如休闲类、工装类等。
14.招商画册:体现
概念,展现自身优势,吸引投资者兴趣。
15、广告公司宣传册设计封面简洁,能直接反映出公司品牌和产品信息。
目的作用
三大元素
一、点 在几何学的定义里,点是线的开端和终结,是两线的相交之处。在这里,点只具有位置,不具有大小。但在界面中,点若无形便无法被感知,所以点具有大小、面积和形态。而面积多大是点,要根据画面整体的大小和其它要素的比较来决定。界面中,点、线、面的概念都是相对而言的,越小的形态越容易被理解为点:一个文字、一个图形、一个按钮等。就点而言,其大小绝不允许超越当作视觉最小单位的限度,超越这个限度,就失去了点的性质,而成为“面”了。 点在画册设计版面中的主要作用归纳如下: 1.点基本特性是聚集,容易起到强调、引起注意的作用,也容易成为视觉焦点,画面的视觉中心; 2.点分布在界面中,形成一种散点式的视觉构成形式,让人感觉活泼悦动,起到点缀版面又平衡效果的作用; 3.点有规律的排列形成方向性,给人造成一种由点的移动所产生的线化感觉,引导视觉流程和产生优美的韵律感; 4.大小不同的点,密集又分散地进行有目的的排列,小而分散的是点,大而聚集的是面,即点的面化,体现了界面的变化与统一、协调与均衡的形式美感。 二、线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是点的发展和延伸,它可以形成面的边缘和面与面的交界。在几何学中,线的形态多种多样,可以分为实线和虚线,也可分为直线与曲线,直线主要有水平线,垂直线、斜线、射线;曲线又可分为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等。不同的线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而在画册设计版面中,只要具有长度感、方向性,可以是由“点”连续形成的,或比“面”相对窄的具有长度感的,都可以称之为“线”,一行文字、一行图形、一条轮廓线等。这些“线”可以发挥它独有的形态特点,表示方向、分割位置、标示距离、构成形状轮廓、搭建空间。而且“线”也可平衡点与面,协调整个画面。 线在画册设计版面中主要归纳如下: 1.线是界面划分的重要元素,是形成比例,使界面产生协调统一视觉美感的重要元素; 2.线是有方向性的,是引导界面视觉流程的重要元素。因为线的基本特征是视觉导向,线总是牵引人的视线运动; 3.线是在点与面之间的调和剂,平衡画面比重的重要元素,使画面体量均衡协调; 4.线可以等距离密集排列成面,可以疏密变化、粗细变化形成空间转换,也可以依据透视规律搭建成立体化的空间等。 三、面 面在几何学中含义是线移动的轨迹。在画册设计版面中,面是具有了面积的点和厚度的线、可以是一个点的放大,或无数点、无数线的集合,一段文字、一组图、一个色块都可以看成是面。在画册界面中具有一定面积和质量的对象都可以看成面,它占据的空间位置较多,因而相比点和线来说具有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体现了充实、厚重、整体稳重的视觉效果。面的形态无限丰富,不同的面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如几何形态的面显得规则、平稳和理性;徒手画的面具有丰富的艺术气质;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哲理;有机形态的面柔和、自然等。
四、广告设计
传播
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电影、路牌、橱窗、印刷品、霓虹灯等媒介或者形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刊播、设置、张贴广告。具体包括:
(一)利用报纸、期刊、图书、名录等刊登广告;
(二)利用广播、电视、电影、录像、幻灯等播映广告;
(三)利用街道、广场、机场、车站、码头等的建筑物或空间设置路牌、霓虹灯、电子显示牌、橱窗、灯箱、墙壁等广告;
(四)利用影剧院、体育场(馆)、文化馆、展览馆、宾馆、饭店、游乐场、商场等场所内外设置、张贴广告;
(五)利用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设置、绘制、张贴广告;广告;
(六)通过邮局邮寄各类广告宣传品;
(七)利用馈赠实物进行广告宣传;
(八)利用网络Email、BANNER等进行广告宣传,数据库营销的一种;
(九)呼叫中心,数据库营销的一种;
(十)利用短信)、彩信进行广告宣传,数据库营销的一种;
(十一)利用其他媒介和形式刊播、设置、张贴广告;
(十二)如今还有人用口头广告;
子主题
常识
1、大小的对比
大小关系为造形要素中最受重视的一项,几乎可以决定意象与调和的关系。大小差别少,给人的感觉较
温和,大小的差别大,给人的感觉较鲜明,而且具有强力感。
2、明暗的对比
阴与阳、正与反、昼与夜等等,如此类的对比语句,可使人感觉到日常生活中的明暗关系。
初诞生的婴儿,最初在视觉上只能分出明暗,而牛、狗等动物虽能简单识别黑白,可是,对彩度或色相却无法轻易识别,由此可知,明暗﹝黑和白﹞乃是色感中最基本的要素。
3、粗细的对比
字体愈粗,愈富有男性的气概。若代表时髦与女性,则通常以
表现。细字如果份量增多,粗字就应该减少,这样的搭配看起来比较明快。
4、曲线和直线的对比
曲线很富有柔和感、缓和感;直线则富坚硬感、锐利感,极具男性气概。
自然界中,皆由这两者适当混合。平常我们并不注意这种关系,可是,当曲线线或直线强调某形状时,我们便有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产生相对应的情感。故我们常为加深曲线印象,就以一些直线来强调,也可以说,少量的直线会使曲线更引人注目。
5、质感的对比
广告设计图片
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也许很少听到质感这句话,但是在美术方面,质感却是很重要的造形要素。譬如松弛感、平滑感、湿润感等等,皆是形容质感。故质感不仅只表现出情感,而且与这种情感融为一体。我们观察画家的作品等,常会注意其色彩与图面的构成,其实,质感才是决定作品风格的主要因素,虽然色彩或对象物会改变,可是,作为基础的质感,是与一位画家之本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不易变更的。若是外行人就容易疏忽这一点,其实,这才是最重要的基础要素,也是对情感最强烈的影响力。
6、位置的对比
在画面两侧放置某种物体,不但可以强调,同时也可产生对比。画面的上下、左右和对角线上的四隅皆有潜在性的力点,而在此力点处配置照片、大标题或标志、记号等等,便可显出隐藏的力量。因此在潜在的对立关系位置上,放置鲜明的造形要素,可显出对比关系,并产生具有紧凑感的画面。
7、主与从的对比
一样,主角和配角的关系很清楚时,观众的心理会安定下来。明确表示主从的手法是很正统的构成方法,会让人产生安心感。如果两者的关系模糊,会令人无所适从,相反地,主角过强就失去动感,变成庸俗画面。戏剧中的主角,人人一看便知。版面中若也能表现出何者为主角,会使读者更加了解内容。所以要有主从关系是设计配置的基本条件。
8、动与静的对比
一个故事的开始都有开端、说明、转变和结果。一座庭院中,也有
、池水、草木、瀑布等等的配合。同样的在设计配置上也有激烈动态与文静部分。扩散或流动的形状即为「动」。水平或垂直性强化的形状则为「静」。把这两者配置于相对之处,而以「动」部分占大面积。「静」部分占小面积,并在周边留出适当的留白以强调其独立性。这样的安排,一般用来配置于画面四隅的重点。因此,「静」部分虽只占小面积,却有很强的存在感。
9、多种的对比
对比还有曲线与直线、垂直与水平、锐角与钝角等种种不同的对比。如果再将前述的各种对比和这些要素加以组合搭配,即能制作富有变化的画面。
10、起与受
版面全体的空间因为各种力的关系,而产生动态,进而支配空间。产生动态的形状和接受这种动态的另一形状,互相配合着,使空间变化更生动。我们要建造假山庭园时很注重流水的出口,因为流水的出口是动感的出发点,整个庭园都会因它而被影响。谈到版面构成,原理也一样,起点和受点会彼此呼应、协调。两者的距离愈大,效果愈显著,而且可以利用画面的两端,不过起点和受点要特别注意平衡,必须有适当的强弱变化才好,若有一方太软弱无力就不能引起共鸣。
11、图与地明暗逆转时,图与地的关系就会互相变换。一般印刷物都是白纸印点字,白纸称为地,黑字称图。相反的,有时会在黑纸上印上反白字的效果,此时黑底为地,白字则为图,这是黑白转换的现象。
12、平衡
走路踢到
时,身体会因失去平衡而跌倒,此时很自然地会迅速伸出一只手或脚,以便维持身体平衡。根据这种自然原理,如果我们改变一件好的原作品的各部分的位置,再与原作品比较分析,就能很容易理解平衡感的
13、对称
以一点为起点,向左右同时展开的形态,称为左右对称形,英文名为 symmetry。应用对称的原理即可发展出漩涡形等等复杂状态。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称事物确实不少,例如:佛像的配置或日本神社中神殿配置等等。对称会显出高格调、风格化的意象。
14、强调
同一格调的版面中,在不影响格调的条件下,加进适当的变化,就会产生强调的效果。强调打破了版面的单调感,使版面变得有朝气、生动而富于变化。例如:版面皆为
,看起来索然无味,如果加上插图或照片,就如一颗石子丢进平静的水面,产生一波一波的涟漪。
15、比例
希腊美术的特色为「黄金比」,在设计建筑物的长度、宽度、高度和柱子的型式、位置时,如果能参照「黄金比」来处理,就能产生希腊特有的建筑风格,也能产生稳重和适度紧张的视觉效果。长度比、宽度比、面积比等等比例,能与其它造形要素产生同样的功能,表现极佳的意象,因此,使用适当的比例,是很重要的。
16、韵律感
具有共通印象的形状,反复排列时,就会产生韵律感。不一定要用同一形状的东西,只要具有强烈印象就可以了。三次四次的出现就能产生轻松的韵律感。有时候,只反复使用二次具有特征的形状,就会产生韵律感。
17、左右的重心
在人的感觉上,左右有微妙的相差。因为右下角有一处吸引力特别强的地方。考虑左右平衡时,如何处理这个地方就成为关键性问题。人的视觉对从左上到右下的流向较为自然。编排文字时,将右下角空着来编排标题与插画,就会产生一种很自然的流向。如果把它逆转就会失去平衡而显得不自然。这种左右方向的平衡感,可能是和人们惯用右手有点关系吧!
18、向心与扩散
在我们的情感中,总是会意识事物的中心部分。虽然
地看事物,可是,在我们心中,总是想探测其中心部分,好像如此,才有安全感一般,这就构成了视觉的向心。一般而言,向心型看似温柔,也是一般所喜欢采用的方式,但容易流于平凡。离心型的排版,可以称为是一种扩散型。具有现代感的编排常见扩散型的例子。
19、JUMP 率
在版面设计上,必须根据内容来决定标题的大小。标题和本文大小的比率就称为 Jump 率。Jump 率越大,版面越活泼;Jump 率越小,版面格调越高。依照这种尺度来衡量,就很容易判断版面的效果。标题与本文字体大小决定后,还要考虑双方的比例关系,如何进一步来调整,也是相当大的学问。
20、统一与调和
如果过份强调对比关系,空间预留太多或加上太多造形要素时,容易使画面产生混乱。要调和这种现象,最好加上一些共通的造形要素,使画面产生共通的格调,具有整体统一与调和的感觉。反复使用同形的事物,能使版面产生调合感。若把同形的事物配置在一起,便能产生连续的感觉。两者相互配合运用能创造出统一调和的效果。
21、导线
依眼睛所视或物体所指的方向,使版面产生导引路线,称为导线。设计家在制作构图时,常利用导线使整体画面更引人注目。
22、形态的意象
一般的编排形式,皆以四角型﹝角版﹞为标准形,其它的各种形式都属于变形。角版的四角皆成直角,给人很规律,表情少的感觉,其它的变形则呈现形形色色的表情。譬如成为锐角的三角形有锐利、鲜明感;近于圆形的形状,有温和、柔弱之感。相同的曲线,也有不同的表情,例如
可是徒手画出来的圆就有柔和的圆形曲线之美。
和用仪器画出来的圆,有硬质感,
23、水平线
黄昏时,水平线和夕阳融合在一起,黎明时,灿烂的朝阳由水平线上升起。水平线给人稳定和平静的感受,无论事物的开始或结束,水平线总是固定的表达静止的时刻。
24、垂直线
垂直线的活动感,正好和水平线相反,垂直线表示向上伸展的活动力,具有坚硬和理智的意象,使版面显得冷静又鲜明。如果不合理的强调垂直性,就会变得冷漠僵硬,使人难以接近。将垂直线和水平线作对比的处理,可以使两者的性质更生动,不但使画面产生紧凑感,也能避免冷漠僵硬的情况产生,相互截长补短,使版面更完备。25、阳昼、阴昼从黑暗的洞窟内,看外面明亮景象时,洞窟内的人物,总是只用轮廓表现,而外面的景色就需小心描画了。这就是同时把握日常的情况及异常的明暗,显出不可思议的空间。正常的明暗状态,叫做「阳昼」,相反的情况是「阴昼」。构成版面时,使用这种阳昼和阴昼的明暗关系,可以描画出日常感觉不同的新意象。
26、留白量
速度很快的说话方式适合夜间新闻的播报,但不适合做典礼的司仪,原因是每一句话当中,空白量太少。谈到版面设计时空白量的问题也是广告的关键。
27、版面率
在设计用纸上,本文所使用的排版面积称为版面,而版面和整页面积的比例称为版面率。空白的多寡对版面的印象,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空白部分加多,就会使格调提高,且稳定版面;空白较少,就会使人产生活泼的感觉。若设计信息量很丰富的杂志版面时,采用较多的空白,显然就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