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肥胖带绦虫
肥胖带绦虫又称:牛肉绦虫、牛带绦虫、无钩绦虫,外形与猪带绦虫相似,但体更长,节片更多。
疟原虫为按蚊传播的孢子虫,是疟疾(malaria)的病原体。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 Grassi & Feletti,1890)、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 Laveran,1881)、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 Welch,1897)和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 ovale Stephens,1922),属于色藻界-顶复门-无类椎体纲-血孢子虫目-疟原虫科。
丝虫,线虫动物门,尾感器纲,旋尾目动物。丝虫是由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线虫,寄生于人体的已知有8种,其中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引起的淋巴丝虫病及由盘尾丝虫所致的"河盲症"对人类危害最严重。成虫 乳白色,细长如丝线,体长不到1cm;雄虫尾端卷曲半到3圈,具交合刺。雌虫大于雄虫,尾端直。
蠕形住肠线虫成虫细小 ,乳白色。虫体角皮具有横纹,头端角皮膨大,形成头翼。体两侧角皮突出如嵴,称侧翼。口囊不明显,口孔周围有三片唇瓣。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肥胖带绦虫
概述
又称: 牛肉绦虫、牛带绦虫、无钩绦虫
古藉称:“白虫”、“寸白虫”等
形态
外形与猪带绦虫相似,但体更长,节片更多
生活史
成虫寄生部位:人小肠上段
终宿主:人(唯一)
中间宿主:牛、羊等(美洲驼、长颈鹿、羚羊)
感染期:囊尾蚴
感染方式:食入含活囊尾蚴的牛肉
成虫寿命:20~30年
致病
患者多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腹部不适,饥饿痛、消化不良、腹泻或体重减轻等症状
有孕节从肛门逸出(77.8%)和肛门瘙痒的症状
偶可导致阑尾炎、肠腔阻塞等并发症
诊断
询问病史对发现牛带绦虫病很有意义
粪检可找到虫卵或孕节
肛门拭子法查虫卵效果较好
流行与防治
流行
世界性分布,在多食牛肉、尤其是有吃生的或不熟牛肉习惯的地区和民族中形成流行
我国若干少数民族地区呈地方性流行。 20多个省、自治区、市存在散发病例
流行因素
病人和带虫者粪便污染牧草和水源
人食牛肉的方法不当
防治
治疗与猪带绦虫相似
管理人粪,避免牛受感染
加强宣教,注意饮食卫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加强肉类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