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读书笔记
这是一颗帮你管理焦虑的“小药丸”。本书重点论述多种疾病共有的根源,而不是逐一去论述这个根源引起的无数个具体的问题。简而言之,这是一本告诉我们如何克服生存本能不适的书籍。通过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帮助我们学会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去应对外面的世界,摆脱恐惧与挫败感,展现出个人的最佳状态!
编辑于2022-12-16 17:55:26 河南在这本书中,鲍德里亚将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符号学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等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消费社会批判理论。鲍德里亚指出:与过去将消费看作经济活动中的一环不同,在消费社会中,消费是一种主动的结构,商品的符号价值推动着人们在消费中对自身、对社会的想象性认同,确证了现代社会的合法性。作者关于消费社会的分析,不仅构成了他思想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我们理解当代西方以及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这本书没有华而不实的理论,只有刀刀见血的实战策略:从读懂客户潜台词、破解跨文化谈判雷区,到数字化时代高效抓客、复购黏性养成,手把手教你把询盘变订单,把客户变伙伴!书中附赠的话术模板 案例复盘,就像一位资深导师“带练”,新人能避坑,老手可破局。如果你想告别“靠运气成单”,掌握一套可复制、能落地的成交系统,这本书就是你的案头指南!
作者以认知科学为手术刀,层层解剖学习的底层逻辑,从刻意练习、间隔效应到心智模型,带你走出伪勤奋陷阱。书中没有鸡汤套路,只有经过验证的硬核方法论:如何用主动回忆取代重复阅读?怎样通过知识迁移实现举一反三?当一万小时定律遭遇脑科学实验,真相远比想象更震撼。这既是一本思维升级指南,更是一张高效学习的导航图——真正会学习的人,早就在用科学改写人生剧本!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在这本书中,鲍德里亚将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符号学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等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消费社会批判理论。鲍德里亚指出:与过去将消费看作经济活动中的一环不同,在消费社会中,消费是一种主动的结构,商品的符号价值推动着人们在消费中对自身、对社会的想象性认同,确证了现代社会的合法性。作者关于消费社会的分析,不仅构成了他思想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我们理解当代西方以及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这本书没有华而不实的理论,只有刀刀见血的实战策略:从读懂客户潜台词、破解跨文化谈判雷区,到数字化时代高效抓客、复购黏性养成,手把手教你把询盘变订单,把客户变伙伴!书中附赠的话术模板 案例复盘,就像一位资深导师“带练”,新人能避坑,老手可破局。如果你想告别“靠运气成单”,掌握一套可复制、能落地的成交系统,这本书就是你的案头指南!
作者以认知科学为手术刀,层层解剖学习的底层逻辑,从刻意练习、间隔效应到心智模型,带你走出伪勤奋陷阱。书中没有鸡汤套路,只有经过验证的硬核方法论:如何用主动回忆取代重复阅读?怎样通过知识迁移实现举一反三?当一万小时定律遭遇脑科学实验,真相远比想象更震撼。这既是一本思维升级指南,更是一张高效学习的导航图——真正会学习的人,早就在用科学改写人生剧本!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读书笔记
书籍信息
作者
[美] 马克•舍恩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卫•格芬医学院临床助理教授,执教课程涉及心身医学、压力环境下的行为决策与表现等
他的研究成果在电视、广播、杂志和报纸上得到了广泛的报道。他现在居住于洛杉矶
[美] 克里斯汀•洛贝格著
职业作家。参与写作多本《纽约时报》及《华尔街日报》畅销书
本书核心
探索生存本能对我们产生的重要影响,分析了焦虑、不安、恐慌等不适感受与生存本能之间的联系,并给出了一些实用的方法
可以让你学会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去应对外面的世界,摆脱恐惧与挫败感,展现出个人的最佳状态
副标题: 为什么你容易焦虑、不安、恐慌和被激怒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8-1-15
第一部分 不适的本质
不适的情形和根源
生存本能在原始社会时帮过我们很多忙,指挥我们在必要的时候本能地采取自救措施
但是现在的社会同原始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却依然像原始人一样不受控制地做出反应
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舒适度,但是生存本能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却无处不在,导致我们对不适因素的忍耐力非但没有提高,反而一再下降,进而导致“不适阈值”越来越低
举例
如失眠、肥胖症、慢性疼痛、焦虑症、抑郁症、头痛、长期疲劳,也包括粉刺、痤疮、痘痘等皮肤病,虽然它们看起来并不一样
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诱因,即人类容易出错的生存本能
生存本能的位置---恐慌心理的生物学根源
大脑的三个组成部分
大脑核区
掌管生理功能的“生理脑”
大脑边缘系统
控制情绪的“情感脑”
大脑皮质
用来思考的“思维脑”,掌管人的思维、分析和逻辑
大脑边缘系统的影响往往超过大脑皮质的影响
由于大脑边缘系统进化时间早,它会让我们自发地、迅速地采取措施应对危险,而无需经过大脑皮质的调节
在面对同样一个威胁因素,大脑边缘系统和皮质的意见也有可能截然不同,但通常胜出,支配你行动的一定是大脑边缘系统
引发不适感的因素
焦虑状态
焦虑情绪与大脑活动有关
由于大脑的不同功能区一直在争夺主导地位,很容易导致血糖或胆固醇失衡
幸运的是,我们的身体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可以保持体内平衡
不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我们对协调感和平衡感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自我调节吃力,总会感觉处于失调状态,总是紧张不安,心烦意乱
因此不适感越来越明显,最终形成恐惧,引发了过于敏感的生存本能开始采取防卫措施
压力状态
压力和焦虑不同,它与某个具体事件或具体情况有关,压力的根源是明确的、具体的
压力与焦虑之间又存在密切联系,如果焦虑水平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我们就会变得更加紧张,从而更加容易受到压力的影响
我们背负的压力越大,焦虑水平就越高,出现不适的可能性就越大
不适感越强烈,生存本能被唤醒的几率就越大,我们对不适因素的忍耐能力就会降低
管理不适过程中带来的坏习惯
“坏习惯”表明生存本能是非常敏感的,轻微的不适就能将其触发
从根本上讲,它们是转移不适感的一种权宜之计,但最终会损害我们的健康
坏习惯有哪些
成瘾习惯
暴饮暴食,过量饮酒、咖啡因、补品和药物,过度锻炼、性沉溺等
保护性和逃避性习惯
疼痛也属于保护性的习惯
恐惧症就属于此类,恐惧症患者会为了确保安全和免遭恐惧而竭力避免某些场景
失眠习惯
无法入睡
病态习惯
经常伤风感冒、头疼、慢性疼痛、胃疼以及压力过后容易生病等现象
强迫性的习惯
反复检查,控制别人,强迫自己重复清洁,习惯性扯头发和抓挠皮肤
坏习惯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在不良习惯形成中起到了很大作用,虽然条件反射不一定是习惯形成的最初动因,但会影响习惯的形成过程和习惯的严重程度
第一类:“经典性条件反射”
如巴甫洛夫“狗的实验”
第二类:“操作性条件反射”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下,如果动物的某种行为能满足它的某种需要
比如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
那么以后它的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就会提高
心理外化
概念
心理外化即我们把自身的需要建立在外在的东西之上,外在的东西只要满足了,心理问题就解决了
心理外化是不适感的触发因素,它会推动不适水平达到历史高点,而且它也是不良结果的根本原因
举例: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快餐与即时满足、互联网搜索引擎与即时满足感
第二部分 生存的本质
管理你的舒适区—15个简单的策略
1、摆脱对现代技术的依赖
可以试着在某些时间段,将自己从这些现代技术中解放出来,降低自己的焦虑水平
2、珍惜和忍耐不完美
努力学会理解、接受不完美,并与之和谐相处
拖延其实很大原因是因为完美主义
3、限制感官通道受到刺激
限制感官通道即一次只专心做一件事情
举例:吃饭时就吃饭,看书时就看书
4、睡前让自己放松下来
其一应尽量早睡;其二可以在睡前听一些舒缓音乐
5、学会放慢速度
当前的文化往往强调速度,强调同时处理多重任务,但当我们处在快速模式中时,就会紧张不安,高度警惕,自然会引发压力和焦虑
6、不要拖延
有拖延症的人往往需要在一定程度的刺激下才能完成任务,而这些刺激往往会产生有害作用,包括提高焦虑水平
我们可以尝试一周中选定几天,努力减少拖延,并慢慢消除拖延作风
或者先找一些比较容易实行的任务,尽量不拖延,尝试早一点处理
7、不要强迫自己完成所有的工作
如果我们不顾自身能力的限制,想竭力完成自己所有的工作,就会拉升我们的焦虑水平,甚至会引发疾病。有时候我们只要做到尽力就好,量力而行,不必强迫自己
8、接受不确定性
人们往往容易在不确定性面前感到非常不安,高度焦虑,这是人的本性
而我们目前就是生活在一个不确定性的时代,最好的办法就是理解它、接受它,调整对不确定性的反应方式
举例:你可以集中精力想象一下生活中那些值得你感恩的事情,通过这种训练,你能够以健康的、建设性的方式去看待不确定性,从而调整对不确定性的反应方式
9、戒掉易怒的习惯
大量研究表明愤怒、敌对情绪与死亡率升高及老年相关性疾病都有密切的关系
如果你发现很难完全克制愤怒,可以考虑给自己预留一些固定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尽量减少发怒,培养开放、宽容和接纳的态度
也可以参与慈善行为,做志愿者去帮助别人等
心理治疗、催眠治疗和愤怒管理小组在应对愤怒情绪上也卓有成效
10、生活要遵循一个有规律的时间表
不规律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焦虑、不适,一些身体疾病也源于不规律的生活
你可以制定一个有规律的作息时间表,这样可以降低我们的焦虑水平,放松身心
你可以保持一个具有一致性的睡前作息习惯、饮食和锻炼习惯,让我们的生活保持规律性和连贯性
11、拓展你的心理舒适区
心理舒适区好比肌肉,如果得不到锻炼,肌肉就会萎缩
为了防止心理舒适区缩小,我们应去做一些挑战来拓展舒适区
举例:每天可以走不同的路线上下班,尝试不同的食物,听不同的音乐,读一本你不太认同的书等等
12、让自己休息片刻
有时我们做事的速度太快,超出内心的承受能力,从而损害了内心的健康与和平
我们可以养成一个习惯,适当休息片刻,调整自己的状态再继续,效果会好很多
13、延迟你对满足感的需求
如果我们的欲望得不到即时满足,我们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适
如果你发出了一封电子邮件,却长时间没有得到回复,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无聊
举例:你饿了,那就比往常多等待一段时间,然后再去吃东西,也许会发现,你不是那么想吃了
14、尝试放空自己
当空闲的时候,我们一般很容易感到不安和焦虑,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于保持忙碌的状态
当我们放空的时候,就是在面对我们自己,跟我们自己独处
每天给自己十几分钟的时间,放空一下,你原始的生存本能就在被调服
举例
当我们排队、坐地铁的时候,经常会看手机来打发这一段空闲时间
我们可以尝试在一天中空出一段时间,什么也不想,慢慢来驯服原始生存本能
15、多做体育锻炼
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够让身体分泌足够健康的多巴胺和肾上腺素,这对降低焦虑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锻炼形式包括快走、慢跑、爬楼梯、伸展运动或者参加团体课程(瑜伽、动感单车、普拉提、跆拳道等)
变“不适”为“舒适”-----改变顽固的生存本能
问题:如果我们已经处在这个不适的危险的区域了,怎么办
解决方案
如何重新训练大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防止生存本能被激发出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方法1:培养双重感知能力
普通人在生活中的状态一般只有一个:高兴或者不高兴,快乐或者不快乐
但如果我们用这种非黑即白的方式看待感官体验时,就很容易做出极端反应
因此掌握双重感知能力,对这个世界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举例
你在家里看书,窗外有人吵闹,但这并不妨碍你专注于书中的知识
这其实是我们努力想要达到的状态,即“内心平衡状态”
方法2:培养感恩情怀
感恩来自于大脑边缘系统,也是原始生存本能的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通过培养感恩情怀来影响大脑边缘系统对不适因素的体验
方法
记录下三到五个让你感激的事情或经历,比如与家人相处的时光、一次愉快的旅行、父母战胜疾病等,感受这件事情附带的轻松、温暖、心旷神怡等令人愉快的感觉
当我们感觉不适时,仔细回想那些感恩的事情和经历,感受这些事情带来的那种感恩的感觉。并将不适因素与除了焦虑和危险之外的感觉联系起来
一些思考及感悟
生活是一场马拉松长跑,而不是短跑
不适不会消失,学会应对不适,管理不适,成为更好的自己
时刻警惕生理外化机制
更多关注内心的参照标准,内在的参照标准才能更加准确地反映什么才能让我们更健康、更充实
本书的宗旨
不是完全消除焦虑,而是让我们知道可以合理管理焦虑和不适感,拓宽我们的舒适领域
以前心理学教我们如何摆脱焦虑获得舒适,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只需要掌握不适与舒适之间的平衡就好
达尔文
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却是最能适应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