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绪论
统计心理学的第一部分,内涵选择题考点、重点、难点,适用于312统考,描述统计是通过图表或数学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对数据的分布状态、数字特征和随机变量之间关系进行估计和描述的方法。描述统计分为集中趋势分析和离中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三大部分。
第五章 心理测验 第一节 心理测验概述 一、心理测验的定义 ◆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和标准 化的测量 通俗地说,心理测验就是借助心理量表,对心理特征和行 为的典型...
第四章心理测验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1心理测验及作用1-1-1心理测验的定义1-1-2心理测量的用途1-1-3心理测验在人员素质测评中的优势1-1-4意义1-1-5心理测验分类1-2常用的心理测验的应用1-2-1认...
心理测量学的第三部分,内涵选择题考点、重点、难点,适用于312统考,研究生考试心理学全国统考312测量心理学第三章 测量理论的新发展思维导图知识要点框架。心理测量是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绪论 (考题少,打基础)
内容
描述统计
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表达一件事物的性质
是用于总结、组织并简化数据的统计过程
具体包括
统计图表
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
集中量数
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差异量数
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离中趋势,即数据的变异性
相关分析
用于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推论统计
通过数据分析推论总体的情形
数学基础
概率论
参数估计
通过样本对总体未知的参数进行的估计
假设检验
通过样本得出的差异,判断总体参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从而做出一般性推论的过程
方差分析
又称变异数分析
分析不同来源变异对总体变异的贡献大小
从而确定自变量是否对因变量有重要影响
卡方检验
对计数数据按照卡方分布原理进行假设检验的方法
能够处理实际观察频数与理论频数分布是否一致或有无差异的问题
非参数检验
对总体的分布没有严格假定,对总体参数也没有特殊规定条件的假设检验方法
往往用于处理顺序、等级数据等计量信息较弱的数据资料
一元线性回归
回归分析
用模型来表述变量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
线性回归
即对于线性关系的回归分析
只有一个自变量的线性回归
多元统计分析初步
初步处理多因素研究数据的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功效与效果量
统计功效
即统计检验力、统计效力
指假设检验中能正确拒绝一个错误的虚无假设的概率, 它反映着正确辨认真实差异的能力,统计学中用(1-β) 来表示
效果量
是测量自变量效果的量数,反映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联程度
看看就好 后面都有提
概念
数据类型(3选择)
按数据的观测方法和来源分
计数数据
计算个数的数据
有独立分类的单位,取整数形式
测量数据
借助一定的测量工具或一定的测量标准而获得的数据
按数据反映的测量水平
称名数据
说明事物间的差异
相等单位
无
绝对零点
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顺序数据
将各事物排序
等距数据
有
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不能进行乘除运算
比率数据
这类数据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按数据是否具有连续性
离散数据
任两个数据点之间所取的数值的个数是有限的
连续数据
任两个数据点之间都可以细分出无限多个大小不同的数值
常见概念(1选择)
变量、观测值、随机变量、常数
(1)变量(X)
是一个可以取不同数值的物体的属性或事件,其数值具有不确定性
(2)观测值
变量的确定值
(3)随机变量
取值之前不能预测取到什么值的变量
(4)常数
与变量相反的,它在一定范围内数值不会随意改变
总体、样本、个体、随机样本
总体(N)
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
样本(n)
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
个体
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
随机样本
总体中每个成员都有相等的机会被选上,通过这种方法所选择的样本
是总体的一个子集
参数、统计量
参数
描述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又称总体参数,它是一个常数
统计量
是样本的特征值,它是一个变量
次数、比率、频率、概率
次数(f)
又称频数
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
比率
又称比例,百分数或百分率
两个数的比
频率
又称相对次数
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与总的事件发生次数的比值
概率(P)
某一事件在无限的观测中所能预料的相对出现的次数,它反映的是某一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