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章主要心理测验
第五章 心理测验 第一节 心理测验概述 一、心理测验的定义 ◆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和标准 化的测量 通俗地说,心理测验就是借助心理量表,对心理特征和行 为的典型...
编辑于2022-12-19 17:36:33 福建省第五章 心理测验 第一节 心理测验概述 一、心理测验的定义 ◆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和标准 化的测量 通俗地说,心理测验就是借助心理量表,对心理特征和行 为的典型...
第四章心理测验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1心理测验及作用1-1-1心理测验的定义1-1-2心理测量的用途1-1-3心理测验在人员素质测评中的优势1-1-4意义1-1-5心理测验分类1-2常用的心理测验的应用1-2-1认...
心理测量学的第三部分,内涵选择题考点、重点、难点,适用于312统考,研究生考试心理学全国统考312测量心理学第三章 测量理论的新发展思维导图知识要点框架。心理测量是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第五章 心理测验 第一节 心理测验概述 一、心理测验的定义 ◆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和标准 化的测量 通俗地说,心理测验就是借助心理量表,对心理特征和行 为的典型...
第四章心理测验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1心理测验及作用1-1-1心理测验的定义1-1-2心理测量的用途1-1-3心理测验在人员素质测评中的优势1-1-4意义1-1-5心理测验分类1-2常用的心理测验的应用1-2-1认...
心理测量学的第三部分,内涵选择题考点、重点、难点,适用于312统考,研究生考试心理学全国统考312测量心理学第三章 测量理论的新发展思维导图知识要点框架。心理测量是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
常用的心理测验
成就测验(看看就好)
基本知识
含义
也称学绩测验
对个体在一阶段的学习或训练之后知识、技能的发展水平的测定
一般是团体测验,所测量的是认知心理能力(认知内容多寡,认知能力高低)
成就测验的编制
由学科与测验编制专家共同完成,步骤与一般心理测验相同
成就测验的标准化
与一般心理测验的标准化程序相同
常用成就测验
斯坦福成就测验、关键数学算数诊断测验、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等
能力测验 (红字记住,其他看看)
智力测验
个体(5选择)
比内量表
源于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论
比内一西蒙量表
比内和西蒙于
1905年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适用智障儿童
1908年提出第一个智力年龄量表,适用3~13岁儿童
1911年增设成人版本
斯坦福一比内量表
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进行的修订
1916年版
首次引入比率智商
IQ = MA(智力年龄)/CA (实际年龄)x 100
适用范围
3岁~13岁
1937年版
拥有代表性样本,但仅限与白人使用
适用范围
1.5岁~18岁
1960年版
舍弃比率智商,引入离差智商
适用范围
2岁~成年
一个高信度的测验,各种年龄和lQ水平的信度系数大都在0.90以上
中国比内测验
智力评定指标为离差智商
必须个别施测,并且要求主试必须受过专门训练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1949年,首次提出离差智商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
主要包括
6个言语量表(常识、数字广度、词汇、算术、理解和类同)
5个操作量表(填图、图片排列、积木图案、物体拼凑、数字符号)。
适用范围
16~74岁
分测验内的题目由易到难,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交替施测。
每个分量表独立记分,最后,可以获得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的离差智商分数,可得到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
主要包括
5个言语测验(常识、类同、算术、词汇、理解)
5个操作测验(填图、图片排列、积木图案、拼图、译码)
2个备用测验(背数和迷津)
按因素分析结果分
言语理解
知觉组织
工作记忆
加工速度
适用范围
6~16岁儿童
当今世上应用最广泛的儿童智力量表
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
3个分测验(句子复述、动物房、几何图形)
另外8个(常识、理解、词汇、算术、类同、填图、迷津、积木图案)则与WISC相同
适用范围
4.5~6岁儿童
戴斯认知测验(CAS)
戴斯、纳格基于1977年的智力PASS模型编制
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价测验(K-ABC)
考夫曼夫妇根据1983年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编制
团体(5选择)
陆军测验
由Otis,推孟的学生编制
陆军甲种测验
由8个分测验组成
世界第一个团体智力测验
由斯-比量表改为笔纸测验
陆军乙种测验
属于非文字测验,由7个分测验组成
认知能力测验(CAT)
由桑代克等美国心理学家于1968-1972年编制成功
分为
①初级测验,②文字测验,③数量测验,④非文字测验
所有测验的题目由易至难排列,结果以离差智商、百分等级、标准九分数解释。
瑞文推理测验
基于
智力二因素论中G因素理论
将G因素(一般因素)分为
再生性能力
词汇测验测量
推断性能力
非语言的图形推理测验测量(瑞文测验)
计分方式
转化为百分等级,再转化为IQ分数
分为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
1938年出版,5个系列,60个项目
适用于5.5岁以上智力发展正常的人,属于中等水平的测验
瑞文彩图推理测验(CPM)
1947年编制而成,3个系列,36个项目
适用于幼儿和智力低于平均水平的人,属于最低水平的测验
瑞文高级推理测验(APM)
适合于高智力成人,是最高水平的瑞文测验
联合瑞文推理测验(CRT)
其他团体测验
文化公平测验(CFIT)
画人测验
希—内学习能力测验
总结
以智力二因素论为基础的测验
比内智力量表、瑞文推测测验、希—内学习能力测验、多水平团体智力测验
以卡特尔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为基础的测验
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价测验(K-ABC)、文化公平测验(CFIT)
以智力PASS模型为基础的测验
认知能力测验(CAT)
适用于文化公平的测验
陆军乙种测验、联合瑞文推理测验(CRT)、文化公平测验(CFIT)、画人测验
智商(6选择)
智龄(MA)
智力的绝对水平,说明智力实际达到了什么程度
缺点
智龄相同,实际年龄不同,智力仍不同
故不能比较实际年龄不同的儿童智力的高低,要考虑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关系
比率智商(IQ)
施特恩提出
公式
优点
可以比较实际年龄不同的儿童智力的高低
缺点
相同智商分数在不同年龄意义不同
随年龄增长,比率智商逐渐下降,对成人不适用
离差智商(IQ)
韦克斯勒提出
表示一个人的智力偏离本年龄组平均水平的方向和程度
公式
优点
同样的离差智商在任何年龄水平上都代表同样的相对位置
智力测验的局限性
主要是对智力量的分析,对质的分析过少
只测查某个时段的智力,没有考虑智力发展的速度和趋势
只反应了某个侧面的智力
其他能力测验(1多选)
能力倾向测验
如学术能力倾向测验(SAT) 、高考等
产生原因
智力测验的局限
个人能力倾向的察差异
来自实际的需要
概述
特点
在测验目的上
能力倾向测验的预测目的更强
在测验编制上
能力倾向测验一般同时测量几种能力因素
在测验结果解释上
既可表明不同被试在每一测验所测能力上的相对位置水平
也可以表明同一被试在所测各能力上的相对优劣状况
对于不同工作,不同能力的权重应有变化,故采用多重回归模式解决这一问题
分为
学术能力倾向测验(SAT)
分别能力倾向测验(DAT)
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ATB)
特殊能力(随便看看)
(1)音乐能力测验:西肖尔音乐才能测验
(2)美术能力测验:梅尔美术判断力测验
(3)机械能力测验: Bennett机械理解能力测验
(4)心理运动能力测验:主要用于预测特定职业和行业的工作绩效
(5)文书能力倾向测验: 一般文书测验、明尼苏达文书测验,属于速度测验
创造力
吉尔福特发散思维测验
针对11种能力因素进行测量
包括
语词流畅、观念流畅、联想流畅、表达流畅,多项用途等
测验一般适用于初中水平以上的人
从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方面进行评分
分半信度在0.6~ 0. 9之间
结果以百分位数和标准分数表示
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验
从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精确性4个方面评估个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
人格测验
概述
定义
人格测量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 对在人的行为中起稳定调节作用的心理特质和行为预测进行定量分析,以便进一步预测个人未来的行为
发展简况
高尔顿
首次提倡用科学方法测量人格
伍德沃斯
发表第一个自陈人格量表一个人资料调查表
罗夏克
1920 年,罗夏墨迹测验问世,投射测验由此诞生
主要问题
反应偏差
分为
反应定势
含义
被试在答题时都会采用相同的答题方式的趋向
例如
社会赞许倾向
期待得到赞许所以选择好的选项
测验编制者经常会使用说谎量表来探察社会赞许效应
反应形态
主要表现为
默认倾向
由于错误记忆和模糊记忆产生的潜在“ 合理化”加工随机应答的情形
自陈测验(17选择)
含义
根据所测人格特质编制问题,让受测者回答,根据答案衡量受测者在这种人格特质上表现的程度
特点(看看就好,没考过)
题量较大,多数用于测量人格的若干特质
通常采用纸笔测验的形式,可以团体施测
一般采用是非式或选择式,计分规则比较客观,施较简便,容易解释,应用广泛
信度采用
重测和内部一致性信度,不低于0.6
效度采用
构想效度,较少使用效标效度
编制方法 (可能考简答)
逻辑分析法(理论推演法)
基本程序
首先由专家依据某种人格理论,确定要测量的特质
用逻辑分析的方法编写和选择一些能测验这些特质的题目
最后组卷
举例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
詹金斯活动调查表
因素分析法
基本程序
首先对标准化大样本施测大量题目
然后通过被试在各题上的得分进行因素分析
把相关题目构成一个因素并命名,便可以得到若干个同质量表
主要目的(2011.62)
探索并降低测量维度
举例
16PF、EPQ
经验法(经验校标法)
基本程序
先分组,即选取具有某一特征的效标组和对照组
然后,用一系列的测试题给各组施测,选出能把两组分开的题目构成测验
举例
MMPI
综合法
基本程序
综合法就是将上述三种编制方法综合起来使用
逻辑分析法
获得一大批题目
经验法
确定效标组特征也获得一大批题目
因素分析法
编出若干同质量表
最后将同质量表中没有效标效度的题目删掉
同时,将表面效度大的题目删掉
最好保留效标效度高,但表面效度不高的题目
举例
CPAI (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I (加州心理调查表)
常用的自陈量表
《明尼苏达人格调查表》MMPI (考点最多)
编制者
哈撒韦和麦金利
可个体施测
卡片、问卷
也可团体施测
问卷
适用范围
年满16岁,小学毕业以上文化
13-16岁能读懂问题者也可使用
内容
566个题目,其中16个为重复题,在精神病临床诊断中,仅做前399题便可
整个测验包括10个临床量表和4个效度量表(Q、L、F、K) :
效度量表
Q (Question) 疑问量表
即无法回答的项目数
L (Lie) 说谎量表
分数高表示回答不真实
F (Validity)诈病量表
分数高表示
诈病
L也高
严重偏执
L低
K (Correction)校正分量表
数高表示被试有自卫反应
计算
将原始分数换算为T分数
美国超过70分为异常
中国超过60分为异常
《卡特尔16中人格因素量表》16PF
编制者
卡特尔根据根源特质采用因素分析法编制
适用范围
初中以上文化的青壮年和老年人
187个题目
每题有三个可供选择的答案,只能选择一个
不可漏掉任何一题
尽量不选择中性答案
属于团体实施,也可个别实施
测验没有时间限制
计算
将原始分数换算成标准分数(平均数5.5,标准差1.5)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编制者
英国艾森克和夫人
理论基础
艾森克的人格三维度理论
采用因素分析法编制
内容
分成人和儿童两套问卷,成人为16岁以上;儿童为7-15
儿童问卷有97个项目,成人有101 个项目
个别和团体施测均可
四个量表为
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说谎(L)
计算
原始分数转换为标准T分(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
《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EPS
理论基础
默瑞的十五种人类需要理论
采用逻辑分析法编制
内容
255对由陈述句组成的题目,有15个题目重复两次
15 种需要
采用强迫选择法来控制社会赞许效应
其他量表
加州心理问卷(CPI)
高夫1948年以MMPI为基础采用综合法编制
CPI更倾向于对正常人格测量
詹金斯活动性调查表(JAS)
1964年根据弗里德曼和罗斯曼的AB人格类型采用因素分析法和叛变函数编制
用于评价A型人格特征
梅耶尔斯—布蕾格斯类型指标(MBIT)
根据荣格性格理论编制
4个计分量表
内倾—外倾
感觉—直觉
思维—情感
判断—知觉
NEO—PI五因素调查表
科塔斯、麦克雷依据大五人格因素模型采用因素分析法编制
大五人格因素测定量表(NEO—PI—R)
塔佩斯编制
Y-G性格测验
以性格的特性理论编制
投射测验(6选择)
含义
向被试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他自由表现,分析反应的结果
基本假设
如果以无确定意义的刺激情境作为引导,受测者会在不知不觉中将意识结构中的愿望、要求、动机、心理冲突等特征投射在对刺激情境的解释中
特点
①测验材料没有明确结构和确切意义,为受测者提供了自由联想的机会和空间
②受测者对测验材料的反应不受限制
③测验目的具有隐蔽性,避免了受测者的伪装和防卫,使结果更能反映真实的人格特征
④测验结果的解释重在对受测者的人格特征获得整体了解
⑤不受语真文字的限制
⑥计分困难,难以对测验结果进行定量分析
看看就好
分类
联想法
说出某种刺激所引起的联想
例如
罗夏墨迹测验
构造法
根据所看到的图画编造一套含有过去、 现在、未来等发展过程的故事
例如
主题统觉测验
完成法
提供一些不完整的句子、故事或辩论材料等,让被试自己补充
例如
句子完成测验
选排法
被试根据某一准则,选择照片,或对照片进行排列
例如
内田测验,汤姆斯—霍恩图片排列测验
表露法(表达型)
使受测者利用某种媒介自由地表露他的心理状态
例如
画人测验、房树人测验
常用投射测验
罗夏墨迹测验(RIT)
编制者
罗夏克
采用联想法编制
内容
10张墨迹中,5张黑白,3张彩色,2张黑色和红色
评分
主要包括
反应的部位
反应的速度
反应的内容
该测验没有所谓的对与错的区分
主题统觉测验(TAT)
编制者
莫瑞和摩尔根创制
根据“需要—压力”理论编制
内容
呈现一系列意义模糊的图卡,鼓励被试按照图卡编述故事义
评分
需要变量
情绪变量
压力变量
句子完成测验
限制选择式
为句子选词填空
自由完成式
让受测者自由发挥补充句子
绘画测验
画人测验
画树测验
房树人测验
逆境对话
罗森博格根据挫折—攻击理论编制
其他人格测验 (4选择,看看稍熟悉即可)
评定量表
莱式品质评定量表
评价人格内外向
猜人测验
同伴同学相互评价人格特质,属教育情境品质评定
形容词检核表(ACL)
用于评价他人人格特征
儿童人格问卷
鉴别需要心理治疗的儿童
Q分类技术
史蒂芬斯提出
了解“自我概念”及一致性
情境测验
运用了
评价中心技术
20世纪90年代被我国引入并广泛应用的综合性测评技术
品格教育测验(CEI)
哈特松、梅和雅克布松的诚实测验
属于直接测验
真实活动情景测验
公证情境测验
科尔伯格两难故事法
对道德认知进行测量
属于间接测验
假象问题测验
情景压力测验
无领导小组
测量进取心、说服力、领导力
文件框测验
客观测量法
如威特金的镶嵌图形测验
测量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社会计量法
莫里洛编制
社会关系图解
测查团体中人际关系
社会距离量表
测查团体成员关系亲疏
存在的问题(看看就好)
①人格基本概念不一致
②整体动态人格测验的困难
③信度和效度的问题
④社会文化背景问题
⑤测验分数的解释
⑥伪装和社会赞许性反应
⑦人格测验的滥用
⑧人格测验的隐私问题
态度测验
传统测量(1选择)
瑟斯顿量表(等距量表法)
用似等距(equal-appearing internals)的方法使态度强弱差异相同
李克特量表(总加量表法)
提出五点计分法
假定每个项目都要具有同等的量值
用项目的评定等级之和表示受测者态度的状况
哥特曼量表(累计量表法)
用量图分析(scaolgram analysis)的方法生成顺序量表
奥斯古德编制的语义分化量表
间接测量
内隐联想测验
兴趣测验
斯特朗职业兴趣问卷SVIB
最早的兴趣问卷,经验法编制:
用于确定某人的职业兴趣
库德职业兴趣调查表KOIS
三选一的强迫选择题
用于确定某人的职业兴趣
职业偏好量表(VPI)
霍兰德以其职业人格理论(艺术型、传统型、经营型、研究型、现实型和社会型)为依据编制
量表由160个职业条目构成
自我定向调查表SDS(1选择2014年)
在VPI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量表
由职业类型测验和职业搜索表两部分构成
SCII
JVIS
考不到的
心理健康
SCL-90症状自评量表(1选择2011年)
最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
适用于16岁以上,不适合躁狂和精神分裂。
内容
括90个条目,共9个分量表
即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关系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焦虑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SAS)
显性焦虑量表(MAS)
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
测验焦虑量表(TAI)
抑郁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SDS
知道这些量表用于干什么就行
发育量表
格塞尔发展量表(GDS)(1选择2009年)
适用于4周至3岁的婴儿,主要用来诊断孩子发展是否正常
包括
动作能力、应物能力、言语能力和应人能力
测得结果以发展商数(DQ) 表示
丹佛发展筛选测验(DDST)
筛选性测验,并非测定智商
新生儿评定表(NBAS)
0~30天的婴儿使用的行为量表,目的在于诊断和预测
测查
应人能力、细动作能力、言语能力、粗动作能力
贝利婴儿发展量表(BSID)
信效度都较高,其成绩用智能发展指数和心理活动发展指数表示。
测验中常见常模(2选择,2011,14年)
T分数
50为平均数,10为标准差(MMPI,EPQ)
标准九分
5为平均数,2为标准差
标准10分
5.5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16PF)
标准20分
10为平均数,3为标准差(韦氏分测验的量表分)
离差智商
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韦氏)
离差智商
100为平均数,16为标准差(比内—西蒙1960版,斯坦福—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