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抗高血压药物
药理学之抗高血压药物知识梳理,包括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利尿药 β受体阻断剂 ACEI ARB CCB、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等等。
编辑于2022-12-21 22:44:09抗高血压药物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影响SNS药物
中枢性SN抑制药;可乐定(少单用)
神经节阻断药:美加明(基本不用)
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利血平(少单用)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α 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
β受体阻断药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
影响RAAS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AT1:氯沙坦)
肾素抑制药:雷米克林
利尿降压药:氢氯噻嗪
影响血管平滑肌药物
直接舒张血管药:肼屈嗪(少单用)
钙拮抗药:硝苯地平
钾通道开放药:米诺地尔
其他血管舒张药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利尿药 β受体阻断剂 ACEI ARB CCB
利尿药
氢氯噻嗪
降压特点
温和,持久
不易产生耐受性
不良反应少(小剂量)
降压机制
初期:排钠利尿,细胞外液减少,血容量降低,血压下降
后期
细胞内钠离子减少——钠钙交换减少——细胞内钙离子减少——血管平滑肌舒张——血压下降
胞内钙离子减少——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降低——血压下降
临床应用
轻度高血压可以单用,伴心衰者尤其适合;中重度高血压:与其他药合用
不良反应
长期应用可以导致低血钾(可以合用保钾利尿药或ACEI)
高血糖,高脂血症,高尿酸患者禁用(糖尿病人和痛风者)慎用
吲达帕胺(寿比山)
体内过程:口服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
降压机制:利尿,直接扩张血管(阻止钙离子内流),降低血管对缩血管物质反应性
临床应用: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伴高血脂者)
不良反应:不引起脂质代谢,但可引起血糖和尿酸增高,也可引起低血钾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ACEI)
常用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
降压特点:
降压时不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
长期应用不易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
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保护肾脏
防止和逆转高血压患者血管壁的增厚和心肌肥大
降压机制
抑制ACE,减少AngⅡ的生成
减少缓激肽的降解
临床应用:适用于各种高血压(尤其高血压伴有心衰,糖尿病,左心室肥厚,急性心梗,慢性肾病患者首选)
不良反应
低血压
刺激性干咳
高血钾(可与利尿药合用,但不与保钾利尿药合用)
急性肾衰竭
影响胎儿发育
其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代表药:氯沙坦)
降压特点
作用持久
逆转心血管肥厚
临床应用
轻中度高血压(似ACEI)
CHF
不良反应不引起咳嗽和血管神经性水肿,其他不良反应相似于ACEI
钙通道阻滞药(降压机制:主要阻断钙通道)
硝苯地平
降压特点
降压作用快而强
降压时不减少重要器官的血流
降压时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和肾素活性增高
临床应用:适用于中重度高血压,尤其是肾素高血压,亦适用于合并心绞痛,肾脏疾病,糖尿病,哮喘,高血脂症
不良反应:眩晕,低血压,心悸,踝部水肿
氨氯地平
口服给药好
能选择性舒张血管平滑肌,能减轻或逆转心室肥厚
常见不良反应:头痛,水肿,头晕,恶心
β受体阻断药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降压机制
减少心输出量
抑制肾素分泌
降低外周交感活性
中枢降压作用
临床应用
伴心动过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偏头痛,焦虑症的高血压疗效较好
合用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治疗重度获顽固性高血压
用药注意事项
用药递增,剂量个体化
久用不可突然停药
对于严重心功能不全者,严重传导阻滞,哮喘,外周血管疾病禁用
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 阿替洛尔)
作用优于普萘洛尔
高血压
概念
动脉血压高于正常范围,安静,静息,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连续三次非同日检血压:成年人血压超过140/90mmHg
危害
脑梗塞,脑出血,冠心病,多数糖尿病患者
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5%以上):病因未阐明
继发性高血压(症状性高血压,约占1-5%):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
知识点小结
并发症选择药物
高血压合并窦性心动过速——年龄在50岁以下者,宜用β受体阻断药
高血压合并消化性溃疡者一宜用可乐定,禁用利血平
高血压伴有精神抑郁者——不宜用利血平或甲基多巴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心脏肿大者——宜选用氢氯噻嗪,硝苯地平,ACEI
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良者——宜用卡托普利和硝苯地平
高血压合并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宜使用β受体阻断药
高血压合并有糖尿病或痛风者——不宜用噻嗪类利尿药
高血压合并伴有快速心律失常最好选用维拉帕米
高血压合并心衰(左心室肥厚,心肌梗死),糖尿病,肾病——ACEI为首选药
高血压伴高血脂——吲达帕胺
药物作用
有反跳现象的降压药:可乐定和普耐洛尔
首剂低血压的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哌唑嗪 ,利血平 胍乙啶(最常发生)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根据高血压程度选用药物
根据患者的合并症选用药物
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应用
平稳降压,避免降压过快,过剧
个体化治疗
其他降压药
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降压机制:选择性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突触后膜α1受体——扩张血管
降压特点
降压作用中等偏强,持久
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作用不明显
久用能改善脂质代谢
临床应用:适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与利尿药合用,疗效更好
不良反应:首剂现象,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心悸等
α β受体阻断剂(拉贝洛尔)
降压作用温和,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危象
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
降压机制
激动延髓腹外侧嘴部的Ⅰ-1咪唑啉受体和延脑孤束核α2受体,激动阿片受体
降压特点
降压作用中等偏强
兼有抑制胃肠道分泌和运动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
临床应用
高血压:多用于其他高血压药物无效时,尤其适用于伴有消化道溃疡患者,高血压危象
戒毒
不良反应
口干,便秘,反跳现象
神经节阻断药:美加明(少用)
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利血平,胍乙啶)
降压机制
耗竭囊泡中的递质含量
作用缓慢,温和而持久,可引起抑郁症,用于制备溃疡病,单胺类耗竭模型
直接扩张血管药
肼屈嗪
降压特点
主要扩张小A,对小v作用很弱,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和激活RAAS易产生耐受性
硝普钠
降压特点
强效,速效,短效
对小A和小V都有明显扩张作用(降压机制似硝酸甘油)
临床应用
高血压危象,静脉滴注(首选)
控制性降压,顽固性心衰
不良反应
过度降压致呕吐,出汗,心悸,头痛,不安
氰化物蓄积中毒
钾通道开放药(吡那地尔 米诺地尔)
常与利尿药,β受体阻断剂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