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高考、教招诗歌鉴赏答题模板(晓梅老师版本)
这是一篇关于中高考、教招诗歌鉴赏答题模板(晓梅老师版本)、注意:看题做答,答题时问表现手法,要用上最明显的,包括修辞、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哪个表现得最明显就用哪个。
这是一篇关于五、学业质量的思维导图,主要阐述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完成课程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及基于课程内容的整体刻画。介绍了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的评估。具体来说,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汉语拼音和偏旁部首来提升识字能力,并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诗歌鉴赏主要考点
1、情感题
喜
乐观豁达
寄情山水
随遇而安、心怀希望
经历坎坷
苦尽甘来
悲
自己
孤独、苦闷、思归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别人
帝王:昏庸无能、腐朽黑暗
臣子:奸臣当道、小人得志
凡人:人情淡薄、世态炎凉
国家
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
世事多舛、朝代更迭
今非昔比、兴亡感慨
时间:年华易逝、年老色衰
答题步骤:概括+分析(手法、角度、炼字)
2、形象题
人物形象
步骤1、概括:诗歌塑造了什么形象
步骤2、分析:结合诗歌, 分析形象基本特征是如何体现的(运用手法、环境、正侧面描写、动作、外貌)
步骤3、总结:诗人情感、形象意义、如何体现诗人理想、追求、品性
事物形象
步骤1、概括:概括诗歌塑造了什么形象
步骤2、分析:结合诗歌,分析形象基本特征
步骤3、总结:总结诗人情感、总结形象意义、如何体现诗人理想、追求、品性
景物形象(意境)
步骤1、概括:诗歌营造的氛围特点
步骤2、分析:描摹画面、语言优美
步骤3、总结:总结诗人情感
模板: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图,............., 表达了作者( )心情。
3、手法题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反复、借代、双关
表达方式
抒情、描写、叙事、议论
描写
直接/正面描写
间接/侧面描写
视听结合
动静结合
动衬静
静衬静
虚实结合
感官结合
侧面烘托
抒情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多个景)
托物言志(一个景)
借古抒怀(用典)
表现手法
比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衬托
正衬: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
反衬:乐景衬哀情
对比
注意:看题做答,答题时问表现手法,要用上最明显的, 包括修辞、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哪个表现得最明显就用哪个。
结构技巧
铺垫
欲扬先抑
欲抑先扬
以小见大
卒章显志
步骤1、概括:所运用的主要手法 步骤2、分析:结合具体诗句,说明如何用这些手法 步骤3、总结:总结手法的作用(在情感、形象、意境、结构方面)
4、语言题
语言风格
步骤1、概括: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语言风格特色
步骤2、分析: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诗歌语言风格特点,可从手法、意境、意象等角度展开分析
步骤3、总结:可指出蕴含的感情或其他作用(可省略)
语言风格专用语
清新
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平淡自然
全用白描,不加修饰,但平淡中蕴含深意
明白晓畅
用语通俗易懂
含蓄委婉
不直接写出,委婉地表达表达内心的情感
绚丽华美
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奔放雄奇
气势雄伟,立异新奇
沉郁顿挫
用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 描绘的画面上笼罩着忧郁的色彩和悲剧的气氛,配以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悲壮慷慨
语调高昂,充满对时代的感慨(怀才不遇,感时伤乱),愤慨不平
炼字(含诗眼)
炼字
步骤1、解释::解释该字在语境中的含义(可省略)
步骤2、分析:把该句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可省略)
步骤3、总结:该字的作用(区分动词、形容词、叠词、颜色的炼字)
动词、形容词、叠词、颜色的炼字
动词的作用:
让诗歌有动态美,化静为动,但有的动词是化动为静
形容词的作用:
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表现线条美
叠词的作用:
增强韵律感,朗朗上口
颜色的作用:
色彩鲜明,画面感鲜明
诗眼
步骤1、概括:确定并指出诗眼,指出其对表达主旨、结构安排上所起到的作用
步骤2、分析:分析诗歌是如何围绕“诗眼”来写的
步骤3、总结:总结“诗眼”对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
诗眼型:
答题模板:X字是全诗的统领,全诗紧紧围绕X字来写,......一个X字总领全诗,写出了........的感情。
内容上:
最能揭示情感的字/词(感情基调)
最凝练传神 的字/词(炼字)
结构上:
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线索)
炼句
含义
解释含义
作者情感
写法
形象、意境
手法(比喻、对比、借景抒情...)
语言(炼字风格)
结构
首句
统领全诗,为下文做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中间句
承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
尾句
总结全诗,照应开头,深化主题,卒章显志,表现情感,以景结情,含蓄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