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效信息管理术》读书笔记
《高效信息管理术》详细介绍了信息从收集、处 理、内化到检索、输出的全过程,涉及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每个流程。
编辑于2022-12-29 22:16:03 安徽2024年5月印发的《2024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以信息化驱动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农业强国提供坚实支撑。《工作要点》明确了工作目标:到2024年底,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数字技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更加有力。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2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2个百分点,农产品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6300亿元,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进一步提升,培育一批既懂农业农村、又懂数字技术的实用型人才,打造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抓好办成一批线上线下联动、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2024年4月印发的《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时参考使用。
我们在电脑上有万千上万的文件,包括word文件、excel文件等等。这些文件怎么命名才方便管理和使用?这里有一些建议和规则供大家参考使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2024年5月印发的《2024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以信息化驱动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农业强国提供坚实支撑。《工作要点》明确了工作目标:到2024年底,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数字技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更加有力。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2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2个百分点,农产品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6300亿元,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进一步提升,培育一批既懂农业农村、又懂数字技术的实用型人才,打造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抓好办成一批线上线下联动、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2024年4月印发的《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时参考使用。
我们在电脑上有万千上万的文件,包括word文件、excel文件等等。这些文件怎么命名才方便管理和使用?这里有一些建议和规则供大家参考使用。
《高效信息管理术》
作者:少数派,吕江涛 本书不仅介绍了笔记工具(印象笔记、Notion)、思维导图工具(XMind)、大纲工具(OmniOutliner)、记忆工具(Anki)、写作工具(Ulysses)等常见工具的特性与操作方式 信息过载时代的必修课 1.全面系统。本书共分为6大部分,详细介绍了信息从收集、处 理、内化到检索、输出的全过程,涉及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每个流程。 2.工具落地。除了具体的方法,本书提供了与之配套的工具以帮 助你从0到1地构建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些工具包括笔记工具印象笔记、思维导图工具XMind、大纲工具OmniOutliner、记忆工具Anki、写作工具Ulysses等。 3.理论支持。信息管理涉及方方面面,仅仅靠几款工具和少数人 的实践总结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做好信息管理,我们还需要横向学习 各个行业的先进经验,纵向了解相关领域的理论学说,理论结合实践以及跨学科的思维方式也是本书的特点之一。 4.持续更新。随着工具本身的升级、我们对相关问题理解的深 入,以及消化每位读者的反馈,我们还会发现更多问题,也努力寻找更优秀的解决方案,并在读者群等平台及时补充、升级内容。
第1章 收集信息
1.1 提升敏感度,做会收集信息的有心人
对信息要有敏感度,世间万事皆学问。收集信息要有主题和目标,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
1.2 使用工具提高收集信息的效率
收集信息的要求:聚合管理、格式友好(可编辑)、为后续整理应用提供支持。聚沙成塔,长期主义,注重收集效率和质量。
工具:印象笔记(文字)、Calibre(电子书)、Eagle(图片)、坚果云(文件)……
1.3 打造专属的信息源清单
打造适合自己的高质量信息源。及时更新和优化信息源。
1.4 用数字健康消除屏幕成瘾
关闭和阻止不必要的信息推送。要抵制诱惑和成瘾,必要时借助外力。
第2章 处理信息
2.1 如何构建信息处理秩序
为了让信息处理有序高效,须要设定信息处理流程(可以参考GTD模型)。第1步:信息捕获;第2步:预处理;第3步:深度阅读。
2.2 如何确保信息处理质量
HCSTM模型,Highlight高亮文本、Comment添加评论、Sum-up总结、Tag贴标签、Move移到笔记本。对信息进行“提纯”、“萃取”和“输出”
2.3 如何“抢夺”信息处理时间
用“if…The…”模型,以场景作为触发条件(比如通勤时、晚饭后等)比制订时间计划更可行。单次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可以执行多次。
2.4 如何提高信息处理速度
启动大脑,提升注意力(橘子放松法)。快速阅读——眼脑直映。“3-2-1”训练法。
2.5 如何战胜信息过载焦虑
做好三件事:一是提升信息处理效率;二是建立更加稳定的信息处理场景;三是选择更多高质量的内容并纳入排期。改变对待信息的态度。每周清空收件箱。
第3章 内化信息
3.1 分类、编码信息
收件箱(信息整理前);归档(信息整理完成,参考资料和知识内容不需要被归档);分类(MECE原则,图书分类编码)
3.2 用标签丰富分类的维度
标签是对分类的扩展。分类是入门,标签是进阶。扩展分类,价值判断,处理状态,优先级别。定期整理,保持克制,最小颗粒。
3.3 用链接建立信息通路
网页链接,本地文件链接,内容段落链接……
3.4 用大纲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树(树叶、树枝和树干)。创建主干:参考教材,构建模型,核心结构尽量简单。工具:脑图类、OmniOutliner……
3.5 创建你的信息数据库
为了方便信息的调用(比如通讯录)。任务库,知识卡片,案例库,原始信息库,清单类数据库,任务管理数据库……工具:Notion、OmniFocus
第4章 检索信息
4.1 笔记工具的高级搜索功
基础用法(减号、标题、创建日期、来源……)。不同的笔记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要擅用搜索,提高效率。体会标签对于搜索的作用。
4.2 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
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优化搜索关键词,善用高级搜索语法(组合条件、特定网站、特定文件……)
4.3 本地文件的高级搜索
智能文件夹(Smart Folder),搜索工具(Mac:Spotlight、Alfred、LaunchBar、HoudahSpot;Win:uTools、Everything、Listary、DocFetcher、PowerToys……)
第5章 输出信息
5.1 定义“信息输出”,减少写作痛苦
要在工作、生活中随时随地地写作,不要“憋大招”。“3S方法论”请及时完成输入和输出。以输出为目的,让自己处于一个长期的写作项目中。尝试更丰富的输出形式,包括出书、微博、公众号、播客等。有专门的写作时间。不憋大招,积沙成塔。
5.2 卡片式写作的工作流
1.确定主题、2.撰写卡片(分隔“写作素材卡片”和“知识卡片”)、3.搜集资料(不断补充和确认信息)、4.撰写初稿(提前设置“截止时间”,写作和修改分开)、5.修改(要有“截止时间”,建立品控手册,类似修改规范)、6.排版校对(优化阅读体验)。
5.3 如何在写作中用好思维导图
两种思维模式: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梳理思路、梳理写作框架。框架思维:WHY等
5.4 像专业媒体一样管理选题
搭建选题数据库。题目、主题、状态(备选、收集、写作、发表、完成、放弃)、分配、日期、类型……选题模板:选题关键点(关键词)、写作标准流程(撰写初稿、修改优化、排版校对)、发表检查清单(个人博客、公众号、今日头条、百家号)。教程类文章、清单类文章、新闻类文章、评论类文章。
5.5 学点排版技巧,提升输出品质
不追求华丽复杂,保持专业和简洁。方法1:简单可依赖;方法2:提前设置文本格式;方法3:善用层级结构;方法4:编码系统;方法5:善用表格;方法6:持续打磨。
第6章 应对信息“洪流”的技巧
6.1 必要难度理论和3个配套方法
必要难度会增加记忆强度。方法1:建立复述意识(总要记下一些东西);方法2:间隔学习(增加记忆难度);方法3:多样化练习。
6.2 巧用费曼技巧,学习如何学以致用
1.选择一个概念;2.假装把它讲给小孩子听;3.如果发现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就继续学习;4.回顾和简化信息。学习输入+分享输出+发现不足+迭代加强
6.3 记忆大师的“黑魔法”——“记忆宫 殿
方法1:提升“成像”能力(图像化更容易记忆);方法2:调取更多的感官参与(外显性记忆和内隐性记忆,听觉、嗅觉、触觉、情绪等);方法3:用联想解除记忆的“封印”;方法4:在记忆宫殿里讲故事,《利玛窦的记忆宫殿》场景式记忆挂钩,借助场景和位置形成记忆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