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慢性运动系统疾患康复
这是一篇关于慢性运动系统疾患康复的思维导图,如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跟痛症、狭窄性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肩关节周围炎等。
编辑于2022-12-30 16:41:57 湖北省慢性运动系统疾患康复
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是指冻结肩,又称“粘连性关节囊炎”“肩凝症”等,因为其多发生在50岁左右的患者,故又被称为“五十肩”
病因
肩部原因
软组织退行性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
过度劳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继发因素;
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肩部急性挫伤、牵拉后治疗不当等;
脑卒中偏瘫患者缺乏主动运动,产生关节囊和肌腱粘连;
肩部受风寒可加剧组织的炎性过程,促进肩关节囊的粘连
肩外因素
在颈椎间盘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胸部病变以及创伤等疾病中并发肩关节周围炎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其中糖尿病是正常人的5倍
病理
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关节囊的无菌性炎性改变,因关节囊本身的粘连,尤其是下部皱褶因相互粘连而消失,使肩外展受限,肱二头肌腱亦有粘连而动受限。临床上以肩部疼痛症状为主
慢性期:主要表现为关节囊及其周围结构均发生退行性变、粘连、充血、增厚、组织失去弹性,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广泛粘连、挛缩,呈“冻结”状态,表现为肩关节明显活动受限,关节几乎冻结不能活动,伴有持续疼痛
功能恢复期:。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挛缩, 粘连逐渐消除,炎症逐渐消退,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亦逐渐恢复
临床特点
临床症状、体征
急性期: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的疼痛。疼痛剧烈,夜间加重,甚至影响睡眠
慢性期: 疼痛症状减轻,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广泛粘连,挛缩,呈“冻结”状态
功能恢复期 :疼痛逐渐消减,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恢复正常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超声检查
与肩关节其他疾病鉴别的特殊检查:搭肩试验,直尺试验,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疼痛弧试验,冈上肌腱断裂试验
康复评定
疼痛的评定
活动度的评定
肩关节功能评定
康复治疗
一般治疗:全身休息,局部制动,肩部保暖,防受风寒
药物治疗: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物;肌肉痉挛明显者可用肌肉松弛剂;疼痛严重明显影响睡眠的,可适量用地西泮等镇静药物
物理治疗:超短波,中频,超声波,激光
中医推拿,运动疗法,超声引导注射技术
肱骨外上髁炎
当前臂过度旋前或旋后位,被动牵拉伸肌(握拳、屈腕)和主动收缩伸肌(伸腕)对肱骨外上髁处的伸肌总腱起点产生较大张力,引起肱骨外上髁处的慢性损伤
临床特点
临床症状、体征
常有反复屈伸或旋前旋后及劳累病史
肘关节外侧痛,在用力握拳、伸腕时加重
肱骨外上髁压痛最明显
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征)阳性
X线检查多属阴性
鉴别诊断
桡管综合征
颈椎病
康复评定
疼痛程度的评估
网球肘的疗效评分
康复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对肘部重复施压,避免引起不适的动作,对于疼痛症状明显者,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止痛治疗
局部制动:肘部支具,网球肘患者常规应使用宽度为6~8cm的带搭扣的弹性绷带固定肘部
局部药物注射技术:局部注射使用醋酸泼尼松龙、利多卡因等药物混合剂,根据痛点在拇伸肌肌腱和示指固有伸肌肌 腱之间刺入,或尺骨茎突的外侧横行刺入,注射药物,穿刺注射过程避免针尖刺入肌腱或韧带
贴扎技术,手术治疗,物理治疗
运动疗法:肌肉放松训练,被动牵拉训练,主动前臂伸肌训练,肌力增强训练
狭窄性腱鞘炎
拇长屈肌腱鞘炎,腕管综合症(CTS)
临床特点
拇长屈肌狭窄性腱鞘炎
症状:拇指疼痛,有时向腕部放射,拇指伸屈时有“弹响”
体征:拇指呈屈曲畸形,伸屈受限。掌指关节掌侧有压痛结节。被动搬动拇指时,患部疼痛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症状:腕关节桡侧疼痛,无力提物;拇指与腕关节屈伸活动时局部疼痛
体征:桡骨茎突表面或其远侧有局限性压痛,Finkelstein征阳性
腕管综合症
症状: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域异常感觉、麻木或针刺样感觉;中期腕部及前臂间歇性的钝痛;晚期大鱼际肌无力或萎缩
体征:屈腕试验(Phalen试验) ;正中神经叩击试验(Tinel征);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康复评定
腱鞘炎的康复评定:关节活动度和疼痛
腕管综合症的康复评定:周围神经损伤康复评定
康复治疗
制动: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用夹板或支具制动,将手固定于腕关节背伸15°~20°,拇指外展30°,伸直30°。不固定拇指指间关节,固定6~8周
药物治疗: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局部外用双氯芬酸软膏,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冲击波治疗,中医推拿,注射治疗
物理治疗:超短波;中频;超声波
手术治疗
腱鞘炎松解术 术后1~2天:石膏托或支具将手固定于腕背伸15°~20°,拇指外展30°,伸直30°,适当腕关节制动,缓慢活动拇指。 术后2~14天:定时脱去支具进行腕关节和拇指功能活动。同时加入物理因子治疗。 术后14天:缝线拆除,继续坚持拇指手腕屈伸功能训练,术后1个月避免腕及手指手工活动
腕管松解术: 术后1天~3周:肩肘关节的全范围主动活动;腕关节的伸直、桡侧偏和尺侧偏;手指及拇指的肌腱滑动:手伸直至钩握拳位;直拳位;全握拳位;物理因子。 术后3~6周:肩肘关节抗阻活动;腕关节主动运动;腕关节适量的屈曲活动;手部主动活动;持续的物理因子治疗。 术后6周~1年:上肢肌力和耐力强化训练;手功能恢复性训练;工作模拟训练
跟痛症
常见的病因有:跖腱膜炎,跟腱炎,足跟脂肪垫炎或萎缩,跟骨骨刺, 小神经根卡压
临床特点
跖腱膜炎
(1)肥胖中年女性、舞蹈者、长时间的跑步、长距离行走等发生较多
(2)跟骨跖侧疼痛
(3)跟骨内侧结节和跖腱膜起点处附近有明显压痛,足跟前内侧肿胀
(4)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约50%患者跟骨结节跖侧有骨刺,多数病人有跟骨骨质疏松。B超和MRI可见跖跖腱膜增厚、水肿
跟腱炎
非止点性跟腱炎 ①跟腱部疼痛 ②跟腱僵硬 ③跛行 ④跟腱部肿胀 ⑤被动屈伸踝关节时局部疼痛加重 ⑥踝关节的活动度受限 ⑦X线检查无明显的特征表现 ⑧MRI可显示跟腱退变的程度和范围
止点性跟腱炎 ①跟部疼痛 ②跟腱止点外观正常或增大 ③局部有压痛 ④单足提踵困难,有时引发疼痛 ⑤X线检查跟腱增宽、跟腱附着不可见钙化和骨赘形成 ⑥MRI不作为常规检查
康复治疗
一般治疗:休息;药物治疗;活动
物理治疗:局部用热敷;高频电疗;激光;超声波治疗;温水浸浴或按摩疗
冲击波治疗,手法治疗,跟腱牵张训练,足矫形垫,跖筋膜牵拉训练,手术治疗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 )是肌纤维激痛点(trigger point, MTrP ) 出现在多于一块肌肉或肌群的慢性疼痛综合征。这种疼痛状态多与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腰背痛和肌纤维疼痛综合征有关
临床特点
症状:. 自发疼痛,运动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本体感觉障碍,抑郁
体征:激痛点,功能障碍,肌筋膜痛其他体征
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康复治疗,肌疗法, 肌肉牵张和冷喷雾疗法,针刺和肌肉牵张法,肉毒素注射加肌肉牵张法,小针刀,物理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