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肌腱和韧带生物力学
生物力学第6章,内容有肌腱的结构与生物力学特征、肌腱损伤的临床生物力学、韧带的结构与生物力学特性、韧带损伤的临床生物力学,适用于预习、复习做参照。
这是一篇关于特殊问题康复的思维导图,具体有关节挛缩、异位骨化、骨筋膜室综合征、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骨折延迟愈合与骨不连的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等。
这是一篇关于运动创伤康复的思维导图,具体有韧带损伤、肌腱损伤、关节软骨损伤、肌肉损伤的临床特点和康复治疗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肌腱和韧带生物力学
肌腱的结构与生物力学特征
拉伸性质
肌腱是体内软组织中具备最高拉伸强度的组织之一,他的主要成分是胶原纤维,而胶原纤维是最强的纤维蛋白之一。
当肌肉收缩时,肌腱的应力增加,当肌肉做最大收缩时,肌腱上的拉应力很高,如果肌肉被迅速拉长,则作用在肌腱上的拉应力将进一步增加。
肌肉收缩量取决与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两者之间成正比。
随时性及与过程相关的特性
肌腱的伸长不仅与受力大小有关,也与力的作用时间和过程有关。这种黏弹性反映了胶原的固有性及胶原与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肌腱的随时性是指肌腱的性质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是可以用蠕变-应力松弛之间的关系来描述。
肌腱的黏弹性也与其载荷有关。
肌腱损伤的临床生物力学
病因生物力学
肌腱损伤常见的直接损伤为锐器伤,手及上肢肌腱损伤为多见。
间接损伤与解剖位置、血供、骨骼情况及肌腱受力程度有密切关系。
肌腱发生间接损伤时常在承受超负荷应力之前就已经存在病变。
此外,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全身病理性状态均可使肌腱强度下降。
治疗生物力学
缝合材料
不锈钢丝、可吸收缝线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如钢丝容易撕脱肌腱,可吸收缝线强度减弱过早等,限制了他们在肌腱修复中的应用。
缝合方法
缝合后的肌腱强度需要足够应对早期的功能锻炼,并且使肌腱处于低受力状态以利于肌腱愈合。
韧带的结构与生物力学特性
韧带的结构
属于致密结缔组织,是连接骨与骨的负重结构。
胶原比例较低,其他基质比例较高。
纤维排列多样化,这样可以承受更多方向的载荷,以起到稳定关节的作用。
生物力学特性
拉伸特性
研究韧带的拉伸特性,必须按照骨-韧带-骨这样一个复合体的结构来确定
这个复合体的结构性质不仅受到韧带的力学性质和几何形状的影响,还受到附着点组织的结构特性的影响。
载荷-拉伸曲线可被分为最初的强度较低区域、“延滞”关系区域以及有 较高强度的线性区域。这样,韧带就具有非线性、应变强度结构的特征
加速度和持续时间相关的特点
持续载荷的影响,当关节受到持续载荷作用一段时间后,软组织产生缓慢变形或蠕变,在加载后的最初6~8小时,这种蠕变现象最显著,但在以后数月中蠕变将以很低的速率进行。持续低载荷长时间作用于软组织可产生这种蠕变现象,这对许多种畸形是很有治疗作用
载速率的影响,与骨组合在一起时,单根韧带可贮存较多能量,需要大的力才能使其断裂。当载荷速度即变形速率增加时能承受更大的伸长。在对骨一韧带-骨组合作拉伸破坏试验时,可以看出它们具有更复杂的力学性能。不同载荷速率作用下,骨-韧带-骨组合中具有更大强度的部位也不同。
韧带损伤的临床生物力学
当韧带所受负荷超过其生理负荷时,会出现微断裂。而当负荷继续增加超出其屈服点时,韧带就会出现明显的断裂。
动物试验研究显示,单纯内侧副韧带损伤手术修复与未修复48周后其张力强度均只能到正常的 60%,如果损伤断端有间隙,股骨-内侧副韧带-胫骨复合体结构的极限负荷和强度比缝合后要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