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3.金融工具—2023CPA会计
2023年cpa注会会计金融工具章节整理:金融资产的计量: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指定型)。
编辑于2023-01-02 17:07:47 上海金融工具
1. 金融工具概述
金融工具
定义
合同
分类
按主体
投资方
金融资产
发行方
金融负债
发行方账务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
购买方账务
借:债权投资等 贷:银行存款
权益工具
发行方账务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购买方账务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按形式
基础金融工具
衍生工具
期权合同
期货合同
远期合同
互换合同
金融资产
1||| 持有的现金
2||| 持有的其他方的权益工具
发行方:权益工具;投资方:金融资产
3|||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资产
符合条件
1. 从其它方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
拿到的是现金,不是其他
预付账款不是金融资产
2. 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
看涨看跌期权
3. 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且企业根据该合同将收到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4. 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资深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合同,但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固定换固定除外)
2. 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分类
金融资产的分类
分类依据
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
1.同一企业可能采用多个业务模式管理其金融资产 2.集团及各子公司应当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确定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 3.对同意金融资产组合,集团和子公司对其管理该组合的业务模式的判断通常一致
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
分类
注意事项
1. 结构性存款通常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确认的或有对家构成金融资产的,应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得指定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金融负债的分类
除下列各项外,均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
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2. 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转移或继续涉及被转移金融资产所形成的金融负债
3. 不属于1和2的财务担保合同以及不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并将以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
在非同控企业合并中,企业作为购买方确认的或有对价兴城金融负债的,该金融负债应当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进行会计处理
3. 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金融负债定义
权益工具定义
定义:指能够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
同时满足条件
1. 该金融工具不包括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给其他方,或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排除金融负债条件1+2
2. 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结算该金融工具
非衍生工具
不包括可变数量
股数要固定
衍生工具
固定数量换固定金额
排除金融负债条件3+4
二者区分基本原则
1. 无条件避免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是
权益工具
否
金融负债
2. 交付自身权益工具
非衍生工具
固定数量
权益工具
可变数量
金融负债
衍生工具
1.期权合同 2.期货合同 3.远期合同 4.互换合同
固定换固定
权益工具
其他
金融负债
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重分类
原因
由于发行金融工具原合同条款约定的条件或事项随着时间的推移或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已发行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会计处理
金融负债→权益工具
以重分类日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计量,无差额
权益工具→金融负债
以重分类日该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重分类日权益工具的账面价值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权益(资本公积)
4. 金融资产的计量
注意
1. 交易费用
计入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除外,计入投资收益
2. 应收项目
取得金融资产的价款中含已宣告但未发放的债券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计入成本
(一)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概念
科目
1||| 债权投资——成本
面值
2|||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面值与支付的对价之间的差额
3||| 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到齐一次还本付息每期计提的利息
债权投资
1||| 账面余额=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
2||| 摊余成本=账面余额-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3||| 账面价值=摊余成本
不存在减值,三者相等
账务处理
(二)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概念
科目
1||| 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面值
2|||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面值与支付对价间的差额
3||| 其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每期计提的利息
4||| 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
其他债权投资
1||| 账面余额=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
2||| 摊余成本=账面余额-累计信用减值准备
不存在减值,二者相等
3||| 账面价值=期末公允=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公允价值变动
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账面价值-账面余额
当期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期初累计公允价值变动
账务处理:
(三)已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概念
科目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取得时的公允价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
交易性金融资产
账面价值=公允价值
账务处理
(四)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指定型)
概念
科目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一般核算取得时的公允价值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账面价值=公允价值
账务处理
账务处理
5. 金融负债的计量
初始计量
按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借方
后续计量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因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公允价值变动
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原因引起公允价值变动
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处上述外的金融负债,均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
6. 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金融负债不能重分类,但可以转化为权益工具
交→债/其他债
1. 按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确定实际利率
2. 自重分类日起对该金融资产使用资产减值规定,将重分类日视为初始确认日
7. 金融工具减值
1. 概述
2. 减值的三阶段
1. 购买或源生时未发生信用减值
利息收入=期初账面余额/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第1-2阶段,用期初账面余额(未扣除损失准备)乘以成绩利率 第3阶段,用期初摊余成本(扣除损失准备后的净额)乘以实际利率
2. 购买或源生时已发生信用减值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损失准备的计量
仅将初始确认后整个存续期间内预期信用损失的变动确认为损失准备
利息收入的计算
摊余成本×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
3. 特殊情形
4. 减值的账务处理
8. 金融资产的转移
1.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一般原则
2.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判断流程图
3. 金融资产转移的账务处理
9. 套期会计
概述
定义
分类
公允价值套期
现金流量套期
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
账务处理
利得和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
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
套期工具(用什么套期)
被套期项目(对谁套期)
套期账务处理
公允价值套期的确认和计量
套期工具
被套期项目
现金流量套期的确认和计量
套期工具
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的确认和计量
基本原则
会计处理
金融工具
投资方角度
金融资产
3+1
是否符合现金流量测试
是
业务模式
1||| 收息=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债券投资
应收账款、普通债权、保本固收理财产品
2||| 收息+出售=综债——其他债权投资
3||| 其他=损债——交易性金融资产
否
综股——交易性金融资产
指定+权益工具投资+非交易性=综股——④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除分红外不影响损益
指定已经做出不得撤销(不得重分类)
金融资产的计量
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发行方角度
金融负债
定义
要还+结算工具
现金/其他方权益工具
自己的股票
衍生(以股还债)
非衍生(打赌还债)
数量可变、金额固定
分类
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的金融负债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期间公允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处置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倒挤)
初始计量
公允价值
金融负债的重分类
不得重分类
不得重分类
(1) 金融负债
(2)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权益工具
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转化 金融负债变权益工具:账面价值不变,无差额 权益工具变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入账,差额入资本公积
除金融负债外都是权益工具
区分 金融负债vs权益工具
结算方式
现金/其他金融资产
有无支付义务
有
金融负债
无
权益工具
自己普通股
是否符合双固定
是
数量固定
权益工具
否
数量可变
金融负债
金融工具的减值
三阶段
第一阶段
未显著
也需要计提减值
按照未来12个月计提
第二阶段
显著
第三阶段
已发生信用减值
影响摊余成本
入账科目
信用减值损失
减值的转回
可转回
存货、应收账款、金融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合同资产、合同成本、租赁应收款
不可转回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成本法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商誉
减值的核销
借:XX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信用减值损失(核销金额>已计提的损失准备金额) 贷:应收账款/合同资产等(核销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