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合同管理审计中的风险和问题
合同内容对具体事项约定不明确,实践中缺乏指导性。虽然当前不少部门都推出了各自基建投资领域的合同范本,但由于项目不同的背景条件,通用合同条款往往不能..
在当前高度复杂且动态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对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的周期性审计方法已经无法充分应对这些挑战。持续审计作为一种技术驱动的审计方式,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持续评估,赋能管理层与董事会,使其能够在更及时和精确的基础上获得保障。持续审计的实施有助于减少审计盲区,确保企业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对风险的有效控制。本文将探讨持续审计与持续监控的战略价值、实施路径及其在企业内控中的应用。
这是一篇关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重点)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财务状况及收支审计,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审计。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旨在促进现代企业重视人力资源建设、不断优化人力资源布局,形成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项目时间管理6大步骤
项目管理的五个步骤
电商部人员工作结构
暮尚正常运转导图
产品经理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车队管理
创业者10条创业经
创业十大思维误区
管培生课程作业
商业模型
合同管理审计中的风险和问题
合同各阶段的主要风险
合同准备阶段
1、需订立合同的经济事项未订立合同;
2、重大合同未经集体研究决策;
3、签订合同前,未充分了解合同相对人是否具有签约资格、履约能力等情况。
合同起草阶段
1、对合同的实质内容把关不严;
2、对对方应履行的实质内容以外的其他相关事项未进行恰当的约定,如保密约定、违约责任、税率执行政策等。
合同会签阶段
1、合同未按规定流程会签审批 ;
2、与合同签署相关材料不齐全,比如盖章的报价单、商务谈判纪要、招投标文件等;
3、会签部门职责不清、把关不严,致使合同的合法性、严密性、可行性等方面存在瑕疵;
4、部门或个人未经授权或超权限对外签订经济合同;
5、印章管理不规范。
合同执行阶段
1、合同监督缺位,未对合同执行情况予以跟踪,导致合同出现履约风险;
2、未按规定对合同履行中重大变更或中止、解除合同签订补充协议;
3、未按约定内容结算,如履约期限、价格、地点和方式等 ;
4、发现违约行为,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和恰当追究对方责任。
合同归档阶段
1、合同未及时登记台账;
2、合同原件未及时整理归档;
3、归档合同与具体执行合同不一致;
4、合同归档与合同款支付岗位未分离;
5、合同考核、责任追究制度缺失,致使合同执行效果不理想甚至造成企业损失。
合同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1、合同签订滞后
实际业务中双方已经履行合同的部分义务,而合同未经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合同处于效力待定状态,一旦出现争议,没有合同约束。
2、约定的付款期限不合理
合同中对于付款期限的约定不合理,比如约定合同签订后三日内付款。设定付款条件和付款时间时,务必要考虑到财务付款的可操作性,严禁将无法完成的义务写入合同。
3、对于违约责任约定不充分
对货物未能按期交付的违约责任未做约定,比如货物到达买受人的时间比合同约定的交货日期迟到一天,应当写明约定的违约金数额、比例及计算方法等。违约责任的设定能够有效约束和督促乙方按时、按约提供合法合规的发票,同时也能够有效规避乙方违约情况下甲方的经济损失、降低可能产生的诉讼成本。
4、合同的变更未能形成书面证据
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或解除合同,但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应体现为书面形式。
5、对合同价格和税务条款不明确
增值税为价外税,应当在合同中就合同价款是否包含税金做出明确约定,避免后期产生争议。 合同价款需明确合同含税总价、合同价(不含税部分)及税款金额,如果签订含税价款,一定要附加发票类型(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增值税普通发票)和税率的限制,否则对项目成本影响很大;如果签订的是不含税价,企业将根据发票类型,决定付款金额。
合同管理是公司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的合同管理,可以减少经营失误,提高经济效益及依法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降低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因合同引起的法律风险。实施有效的经济合同审核是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内部审计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