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之室内环境
本文总结了新近发布实施的《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关于室内环境,包括光环境,通风,热湿环境,声环境的相关要求和注意重点,欢迎大家一起学习!
编辑于2023-01-10 15:16:49 北京市哈尔滨则是因铁路而兴。 甲午战争失败后,1896年,李鸿章赴俄签订《中俄密约》,俄国获得了西伯利亚大铁路(世界最长铁路)穿过中国领土直达海参崴的特权。将西伯利亚铁路以最短路径连通至太平洋西岸的铁路简称中东铁路,铁路T字交叉的中心设在哈尔滨。 “哈尔滨是近代中国最早、也是仅有的几个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的城市之一”。 1902年和1906年,俄国规划师绘制了《哈尔滨及郊区规划图》,以莫斯科、巴黎为蓝本,借鉴当时欧洲流行的规划手法,在地形结合、功能分区交通网络、市政设施、城市景观、居住环境等方面做了周详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 这是一篇关于城乡规划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城乡规划的制定与修改,城乡规划的实施,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
西方第一条山脉的考察记录:共记述19座山,17条河流,18处地望,31处矿物,37处植物,33处动物。 居住在华山区域的人们以华山为先祖的鬼魂之陵墓,在此举行最高级别的祭礼,届时要向神供奉牛、羊、猪三牲。 居住在羭山当地居民供奉祭祀自然神(包括天神、山神、动物神)。祭祀礼仪用燎祭。祭祀人要斋戒百日,献上百牺,埋下百瑜,烫酒百樽,在白色的席子上陈列出用精美的彩丝包裹起来的百珪百璧。 其余17座山地区,均用纯色的全羊祭祀。点燃百草成灰末,用白蓆彩丝等缠之。
到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如果从泰伯1123年奔吴开始计算,吴国在历史上共存在了650年;如果从吴王寿梦正式称王的公元前585年来计算,吴国只存在了112年。历经25位君主,发展历程值得总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哈尔滨则是因铁路而兴。 甲午战争失败后,1896年,李鸿章赴俄签订《中俄密约》,俄国获得了西伯利亚大铁路(世界最长铁路)穿过中国领土直达海参崴的特权。将西伯利亚铁路以最短路径连通至太平洋西岸的铁路简称中东铁路,铁路T字交叉的中心设在哈尔滨。 “哈尔滨是近代中国最早、也是仅有的几个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的城市之一”。 1902年和1906年,俄国规划师绘制了《哈尔滨及郊区规划图》,以莫斯科、巴黎为蓝本,借鉴当时欧洲流行的规划手法,在地形结合、功能分区交通网络、市政设施、城市景观、居住环境等方面做了周详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 这是一篇关于城乡规划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城乡规划的制定与修改,城乡规划的实施,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
西方第一条山脉的考察记录:共记述19座山,17条河流,18处地望,31处矿物,37处植物,33处动物。 居住在华山区域的人们以华山为先祖的鬼魂之陵墓,在此举行最高级别的祭礼,届时要向神供奉牛、羊、猪三牲。 居住在羭山当地居民供奉祭祀自然神(包括天神、山神、动物神)。祭祀礼仪用燎祭。祭祀人要斋戒百日,献上百牺,埋下百瑜,烫酒百樽,在白色的席子上陈列出用精美的彩丝包裹起来的百珪百璧。 其余17座山地区,均用纯色的全羊祭祀。点燃百草成灰末,用白蓆彩丝等缠之。
到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如果从泰伯1123年奔吴开始计算,吴国在历史上共存在了650年;如果从吴王寿梦正式称王的公元前585年来计算,吴国只存在了112年。历经25位君主,发展历程值得总结。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GB 50352-2019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1 9 年 1 0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19年 第57号 现批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52-2019,自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3.1、6.7.4、6.8.6、6.8.9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同时废止。
1. 室内环境
光环境
建筑中主要功能房间的采光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的规定
居住建筑的卧室和起居室(厅)、医疗建筑的一般病房的采光不应低于采光等级Ⅳ级的采光系数标准值
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满足采光系数标准要求,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总数超过4个时,其中应有2个及以上满足采光系数标准要求
老年人居住建筑和幼儿园的主要功能房间应有不小于75%的面积满足采光系数标准要求
教育建筑的普通教室的采光不应低于采光等级Ⅲ级的采光系数标准值,且应进行采光计算
有效采光窗面积计算
侧面采光时,民用建筑采光口离地面高度0.75m以下的部分不应计入有效采光面积
侧窗采光口上部的挑檐、装饰板、防火通道及阳台等外部遮挡物在采光计算时,应按实际遮挡参与计算
建筑照明的数量和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规定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通用房间或场所
博物馆建筑
体育建筑
评价指标
照度、显色指数
照度、照度均匀度、统一眩光值、显色指数
照度、照度均匀度、统一眩光值、显色指数
照度、照度均匀度、统一眩光值、显色指数、年曝光量
水平照度、垂直照度、照度均匀度、眩光指数、显色指数、色温
通风
建筑物应根据使用功能和室内环境要求设置与室外空气直接流通的外窗或洞口
当不能设置外窗和洞口时,应另设置通风设施
采用直接自然通风的空间,通风开口有效面积
生活、工作的房间的通风开口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面面积的1/20
厨房的通风开口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10,并不得小于0.6m2
进出风开口的位置应避免设在通风不良区域,且应避免进出风开口气流短路
严寒地区居住建筑中的厨房、厕所、卫生间应设自然通风道或通风换气设施
厨房、卫生间的门的下方应设
进风固定百叶或留进风缝隙
自然通风道或通风换气装置的位置不应设于门附近
无外窗的浴室、厕所、卫生间
应设机械通风换气设施
建筑内的公共卫生间宜设置机械排风系统
热湿环境
需要夏季防热的建筑物
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夏季隔热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和国家现行相关节能标准的规定
应采取绿化环境、组织有效自然通风、外围护结构隔热和设置建筑遮阳等综合措施
建筑物的东、西向窗户及采光顶应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且采光顶宜能通风散热
设置空气调节的建筑物
设置集中空气调节系统的房间应相对集中布置
空气调节房间的外窗应有良好的气密性
需要冬季保温的建筑
建筑物宜布置在向阳、日照遮挡少、避风的地段
严寒及寒冷地区的建筑物应降低体形系数、减少外表面积
围护结构应采取保温措施,保温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和国家现行相关节能标准的规定
严寒及寒冷地区的建筑物不应设置开敞的楼梯间和外廊;严寒地区出入口应设门斗或采取其他防寒措施,寒冷地区出入口宜设门斗或采取其他防寒措施
冬季日照时数多的地区,建筑宜设置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措施
夏热冬冷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建筑的室内地面应采取防泛潮措施
供暖建筑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采取建筑物防潮措施
声环境
民用建筑各类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允许噪声级、围护结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空气声隔声标准以及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的规定
民用建筑的隔声减噪设计
民用建筑隔声减噪设计,应根据建筑室外环境噪声状况、建筑物内部噪声源分布状况及室内允许噪声级的需求,确定其防噪措施和设计其相应隔声性能的建筑围护结构
不宜将有噪声和振动的设备用房设在噪声敏感房间的直接上、下层或贴邻布置;当其设在同一楼层时,应分区布置
当安静要求较高的房间内设置吊顶时,应将隔墙砌至梁、板底面。当采用轻质隔墙时,其隔声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隔声标准的规定
墙上的施工留洞或剪力墙抗震设计所开洞口的封堵,应采用满足对应隔声要求的材料和构造
电梯井道和机房不宜与有安静要求的用房贴邻布置,否则应采取隔振、隔声措施
高层建筑的外门窗、外遮阳构件等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风啸声的发生
民用建筑内的建筑设备隔振降噪设计
民用建筑内产生噪声与振动的建筑设备宜选用低噪声产品,且应设置在对噪声敏感房间干扰较小的位置
当产生噪声与振动的建筑设备可能对噪声敏感房间产生噪声干扰时,应采取有效的隔振、隔声措施
与产生噪声与振动的建筑设备相连接的各类管道应采取软管连接、设置弹性支吊架等措施控制振动和固体噪声沿管道传播
并应采取控制流速、设置消声器等综合措施降低随管道传播的机械辐射噪声和气流再生噪声
当各类管道穿越噪声敏感房间的墙体和楼板时,孔洞周边应采取密封隔声措施
当在噪声敏感房间内的墙体上设置嵌入墙内对墙体隔声性能有显著降低的配套构件时,不得背对背布置,应相互错开位置,并应对所开的洞(槽)采取有效的隔声封堵措施
1、柴油发电机房 2、冷冻机房、换热站泵房、水泵房
1、应采取机组消声及机房隔声综合治理措施。
2、应有隔振防噪措施
对应前面的1、2房间功能
音乐厅、剧院、电影院、多用途厅堂、体育场馆、航站楼及各类交通客运站等有特殊声学要求的重要建筑,宜根据功能定位和使用要求,进行建筑声学和扩声系统专项设计
人员密集的室内场所,应进行减噪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