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神经递质受体及相关制剂完整免费
视觉的发展(分为视敏度和颜色视觉)、听觉的发展(包括纯音听觉和语音听觉)、运动觉的发展(包括大肌肉运动和小肌肉运动)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基础)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从未接触过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一起来看看心理第四章小学生的思维与想象知识吧。
这是一篇关于心理学第三章的思维导图,包括:记忆的概述、小学生记忆发展的培养、记忆过程的分析。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小学生的感觉、知觉和注意
感觉、知觉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介绍
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关系
区别:1.感觉反映个别属性,知觉反映整体;2.感觉是天生的,知觉是学习的结果
联系:1.同属认识的初级阶段;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3.同时发生,合称感知
作用
感知觉是认识世界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经验的源泉
感知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视觉(波长380~780纳米)、听觉(16~20000赫兹)、味觉、嗅觉、肤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体机觉
知觉的种类
是否属于人: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
事物的特性: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详见书本23页
哪一种感受器占主导地位: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触摸知觉、视听知觉
反映正确程度:正确知觉、错觉(似动知觉)
错觉分为视错觉、形重错觉、运动错觉等等,详见书本24页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感觉的规律
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感受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差别感受性
感受性阈限
绝对感受阈限
差别阈限
感受性的变化
感觉的适应
在弱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提高;在强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降低
感觉对比
同时性对比
相继性对比
感觉后像
联觉
马赫带现象:在明暗交界处,明处更明,暗处更暗
感觉补偿
知觉的规律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影响因素见26页)
知觉的理解性(知识经验)
知觉的恒常性
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
感觉的发展
视觉的发展(分为视敏度和颜色视觉)
听觉的发展(包括纯音听觉和语音听觉)
运动觉的发展(包括大肌肉运动和小肌肉运动)
详见书本29页
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
时间知觉
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
定义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与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意义
特点
观察能力的特点
观察品质的特点
培养方法
详见书本31~33页
注意
注意的概述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外部表现
适应性运动(例如:目不转睛、呆视)
无关运动的停止(例如:上课认真听讲会停止做小动作)
呼吸运动的变化(呼吸会变得轻微而缓慢,时间也会改变)
注意与心理过程
详见书本34~35页
注意的种类
无意注意(无目的、被动地、不随意注意)
有意注意(有目的、主动地、随意注意)
影响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因素见书本35~36页
有意后注意(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最高级、自觉性最强)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熟练度、有一定联系)
注意的转移(主动的、随意)
小学生注意的发展和培养
小学生主义发展的特点
注意种类发展的特点
有意注意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逐渐提高
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
注意品质发展的特点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
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进行教学
正确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进行教学
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转换的规律
注意的分散(被动的、不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