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泻下药
泻下药
攻下药
掌握药
大黄
用于泻下不宜久煎 生大黄——泻下力强,欲攻下者——宜生用,入汤剂应后下 酒大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头昏目赤、咽喉及牙跟肿痛等 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证
功效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应用
胃肠积滞,大便秘结; 热毒证; 血证; 瘀血证; 湿热黄疸、淋证
为泻下攻积之要药;尤善治实热积滞便秘;与芒硝相须为用;治寒积便秘 能直折上炎之火,导热下行,有釜底抽薪之妙 凉血止血,兼能活血,"止血而不留瘀,尤为妙药”
性能
苦,寒。 归大肠、脾、胃、肝、心包经
芒硝
不入煎剂;不宜与硫黄、三棱同用 朴硝不宜与硫黄同用,牙硝不宜与三棱同用。 因朴硝、牙硝与芒硝三者同源
功效
软坚泻下(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
应用
实热积滞,大便燥秘; 咽痛、 口疮、目赤及疮疡肿痛
为治里热燥结之要药
性能
咸、苦,寒。归胃、大肠经
了解药
番泻叶
功效
泻热通便(泻热行滞,利水,通便)
应用
热结便秘
性能
苦,寒。归大肠经
芦荟
不宜入煎剂
功效
泻下通便,清肝热,杀虫(泻热通便,清肝热,驱蛔虫)
应用
热结便秘; 肝经实热证; 小儿疳积
“凡属肝脏为病有热者,用之必无疑" 治小儿肝热惊风,症见高热、痉挛抽搐等 能驱蛔虫
性能
苦,寒。 归大肠、肝、胃经
润下药
了解药
火麻仁
功效
润肠通便
应用
肠燥便秘
性能
甘,平。 归大肠、脾、胃经
郁李仁
功效
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应用
肠燥便秘; 水肿
性能
甘、苦,平。 归脾、大肠、小肠经
峻下药
熟悉药
巴豆
入丸散服,每次 0. 1~0. 3g 大多数制成巴豆霜用,以减低毒性
功效
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应用
寒积便秘; 臌胀腹水; 喉痹痰阻
能荡涤肠胃,温通寒积,推陈致新,作用峻猛,有"斩关夺门 ”之功
此外,外用蚀腐肉,疗疮毒
性能
辛,热。 有大毒。 归大肠、胃、肺、肾经
甘遂
入丸散,每次 0.5~1.5g,故不入煎剂 内服宜醋制,以减低其毒性 虚弱者及孕妇忌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功效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应用
水肿、臌胀、饮证; 疮痈肿毒
性能
苦、辛,寒。有毒。归大肠、肺、肾经
了解药
京大戟
煎服,1. 5~3 g 入丸散服,每次1g 内服宜醋制,以减低其毒性 虚弱者及孕妇忌用。 不宜与甘草同用
功效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应用
水肿、臌胀、饮证; 疮痈肿毒,瘰疬痰核
本品泻水逐饮作用与甘遂相似而力稍逊,适宜于全身水肿、胸腹积水等水饮内停之证
性能
苦、辛,寒。 有毒。 归大肠、肺、肾经
芜花
内服宜醋制,以减低其毒性 虚弱者及孕妇忌用。 不宜与甘草同用
功效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应用
水肿、臌胀、饮证; 咳嗽痰喘
性能
苦、辛,温。 有毒。 归大肠、肺、肾经
牵牛子
功效
逐水退肿,利尿,去积(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应用
水肿、臌胀; 胃肠积滞证
此外,能驱蛔虫
性能
苦,寒。 有毒。 归大肠、胃、肺、肾、膀胱经
商路
醋制以降低毒性
功效
逐水退肿,利尿,消肿散结
应用
水肿、臌胀; 疮痈肿毒
性能
苦,寒。 有毒。 归大肠、肺、肾、膀胱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