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寒药知识点总结,凡以发散风寒为主要功效,常用千治疗风寒表证的药物,称为发散风寒药,又称辛温解表药。
安神药知识点总结,以宁心安神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心神不宁证的药物,称为安神药。适用于中药学的小伙伴复习备考。
补血药知识点总结,以滋补营血为主要功效,常用治血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血药。满满知识点干货,小伙伴们赶快学习起来吧。
以发散风热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风热表证及温热病卫分证的药物,称为发散风热药,又称辛凉解表药。 发散风热药性偏寒凉,味辛而多苦。辛散以祛风,苦寒则清热;其作用趋向以升浮为主,但多兼沉降。其发散之力较辛温解表药缓和,一般无明显发汗作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发散风寒药
掌握药
麻黄
生用——发汗力较强——外有风寒之证; 蜜炙——长于平喘——喘咳证; 麻黄绒——作用较为缓和——小儿、老人及体弱者
功效
发汗解表,止咳平喘,利尿退肿
应用
风寒表实证 咳喘证 水肿
①表实无汗→桂枝;②喘逆咳嗽→杏仁 主治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 风水证
性能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桂枝
温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忌用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风寒表证 寒凝血瘀证,风湿寒痹证 阳虚证
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宜使用。 风寒表实证→麻黄;治风寒表虚证→白芍 可助心、肾、脾之阳气;为温心通阳之要药;治脾阳不运,水湿内停之痰饮、眩晕
辛、甘,温;归肺,心,肾,肝经
紫苏叶
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风寒表证 脾胃气滞,呕吐
兼有一定的理气安胎之功;本品的行气之功,还可用治七情郁结,痰凝气滞之梅核气
辛,温;归肺,脾,胃经
荆芥
不宜久煎。 祛风解表止痒——生用;止血——炒炭用
祛风解表,止痒,透疹,炒炭止血
外感表证 皮肤瘙痒,麻疹不透 出血证
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均可广泛使用
辛,微温;归肺、肝经
防风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外感表证 皮肤瘙痒 风湿痹痛
虽以风寒为主,风热表证亦可配伍使用 此外:用治风毒内侵,引动内风而致肌肉痉挛,四肢抽描,项背强急,角弓反张之破伤风
辛、甘,微温;归肺、肝、脾经
羌活
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风寒表证,项后头痛 风湿寒痹
本品长于发散太阳经风寒湿邪,为项后头痛的常用药 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痛者
辛、苦,温;归肺、膀胱经
白芷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排痈消脓
风寒表证 头痛、牙痛、痹痛等 鼻塞不通 带下证
宜于外感风寒头痛或伴有鼻塞、流涕之证 善入足阳明胃经
辛,温;归肺、胃、大肠经
熟悉药
生姜
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
风寒表证 胃寒证,呕吐 肺寒咳嗽
"呕家圣药”
此外,本品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辛,温;归肺、脾、胃经
香薷
发散,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风寒表证,湿阻中焦证 水肿
多见于暑天贪凉饮冷之人,故前人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
辛,微温;归肺、脾、胃、膀胱经
细辛
煎服,1~3 g; 不宜与藜芦同用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风寒表证 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鼻塞不通,鼻渊头痛 肺寒咳嗽
宜于风寒性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寒痛证 为治鼻渊等鼻科疾病鼻塞不通及头痛之良药
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
苍耳子
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风寒表证 鼻塞不通
治鼻塞不通之要药
辛、苦,温;有毒;归肺经
辛夷
干燥花蕾;包煎
发散风寒,通鼻窍
治多种鼻病鼻塞流涕、头痛的要药
辛,温;归肺经
藁本
风寒表证,巅顶头痛 风寒痹症
长于达巅顶以发散太阳经风寒湿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