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币折算
2022年CPA会计二十二章外币折算学习笔记,适用于预习、复习的参照。适用于考前复习,也可以综合其他资料使用。
编辑于2023-01-16 15:33:52 重庆第二十二章外币折算
记账本位币的确认
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1.日常收入的角度
所选择的货币能够对企业商品和劳务销售价格起主要作用, 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销售价格的计价和结算
2.日常支出的角度
所选择的货币能够对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 产生主要影响,通常以该货币进行这些费用的计价和结算
3.融资活动获得的资金以及保存从 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时所使用的货币
一般情况下,综合考虑前两项即可确定企业的记账本位币,第三项为参考因素,视其对企业收支现金的影响程度而定。在综合考虑前两项因素仍不能确定企业记账本位币的情况下,第三项因素对企业记账本位币的确定起重要作用
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1.境外经营的涵义
一是指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
二是当企业在境内的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或者分支机构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时,也应当视同境外经营
2.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除上述三项,还应考虑
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
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
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
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记账本位币变更的会计处理
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折算后的金额作为新的记账本位币的历史成本。由于采用同一即期汇率进行折算,因此,不会产生汇兑差额
企业记账本位币发生变更的,在按照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时,其比较财务报表应当以可比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汇率
1.即期汇率
通常是指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
但企业发生的外币兑换业务或涉及外币兑换的交易事项,应当按照交易实际采用的汇率(即银行买入价或卖出价)折算
2.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
是指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通常是指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等。 确定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的方法应在前后各期保持一致。如果汇率波动使得采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不适当时,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会计处理
1.初始确认
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
接受外币资本投资
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 而是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这样,外币投入资本与 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相等,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
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 的近似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外币兑换(假定以记账本位币 人民币与外币美元兑换)
买入外币
借:银行存款——美元(外币金额×中间价) 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外币金额×银行卖出价)
卖出外币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外币金额×银行买入价) 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贷:银行存款——美元(外币金额×中间价)
外币兑换采用交易实际采用的汇率(银行买入价或者卖出价)
2.期末调整或结算
货币性项目
是企业持有的货币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货币性项目分为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货币性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货币性负债包括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1)期末或结算货币性项目时,应以当日即期汇率折算外币货币性项目,该项目因当日即期汇率不同于该项目初始入账时或前一期末即期汇率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记“财务费用”)
(2)企业为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为外币借款时,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内,由于外币借款在取得日、使用日及结算日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①本金(取得日、使用日、结算日)汇率差
②利息(取得日、使用日、结算日)汇率差
全部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非货币性项目
非货币性项目是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如:预付款项、预收款项、合同负债、存货、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外币预付款项和预收款项、合同负债等均不满足货币性项目的定义,属于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企业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在资产负债表日不产生汇兑损益
(1)对于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已在交易发生日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2)对于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如果其可变现净值以外币确定,则在确定存货的期末价值时,应先将可变现净值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再与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存货成本进行比较(二者之差记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3)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损】)如股票、基金等非货币性项目,如果期末的公允价值以外币反映,则应当先将该外币按照公允价值确定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其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再区分公允价值变动与汇率变动的影响,全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①货币性资产【综(债)】
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 金融资产的外币利息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②非货币性资产【综(股)】
形成的汇兑差额,与其公允价值变动一并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的外币现金股利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
折算方法
1.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资产负债日的即期汇率
所有者权益(除“利润分配”)
发生时的即期汇率
2.利润表
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3.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归属于母公司的部分应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列示
特殊项目的处置
1.少数股东应分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并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
2.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 产生的汇兑差额的处理(合并财务报表层面,编制抵销分录)
(1)以母公司或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反映
在抵销长期应收应付项目的同时,将其产生的汇兑差额 转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即,借记或贷记“财务费用 ——汇兑差额”项目,贷记或借记“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2)以母、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反映
将母、子公司此项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 汇兑差额相互抵销,差额转入其他综合收益
境外经营的处置
原则
按照合并财务报表处置子公司的原则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会计处理
归属于母公司部分汇兑差额(原来为”其他综合收益“)
(1)全部处置
全部转化为处置当期损益
例如80%→0%:全部转为损益
(2)部分处置
按处置的比例计算处置部分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将已列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中归属于少数股东的部分,转入少数股东权益
例如80→60%:处置的20%转为“少数股东权益”
组成合并财务报表外币折算差额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