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观察
认识“个别对象”阶段:对图画中各个事物有孤立零碎的知觉,不能把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认识“空间联系”阶段:直接感知各事物之间的外在的、空间的联系,不能看到其中的内部联系。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观察
概述
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观察的目的性
目的性是观察的首要条件,在幼儿观察活动中必须保证观察的目的性
幼儿观察的目的性是逐渐增强的
受情绪、兴趣、和其他因素影响
小班幼儿在观察中经常会忘记自己的观察任务,中班大部分幼儿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观察,大班幼儿能排除干扰按成人要求进行有目的的观察
持续性
指的是幼儿观察时间长短
早期易受情绪、兴趣等影响 观察的时间很短
中期随着观察的目的性增强,持续的时间也延长了
3~4观察时长6min,5岁7min,6岁12min
系统性
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通过眼动轨迹研究幼儿观察的系统性
3岁眼动轨迹杂乱无规律 不会沿图形的轮廓移动,4~5岁眼动轨迹逐渐符合图形的轮廓 但仍有不少错误,6岁眼动轨迹已经能够基本符合图形的轮廓
到幼儿晚期才能按照合理的顺序系统稳定的观察事物
概括性
指能够观察到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
对图形的认识能力发展的4个阶段
儿童对图画的观察主要出于前两个阶段
认识“个别对象”阶段:对图画中各个事物有孤立零碎的知觉,不能把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
认识“空间联系”阶段:直接感知各事物之间的外在的、空间的联系,不能看到其中的内部联系
认识“因果联系”阶段:观察各事物之间不能直接感知的因果联系
认识“对象整体”阶段;观察到图画中事物的整体内容,把握图画的主题
儿童的概括能力表现为:从知觉概括逐渐向思维概括发展
观察力的培养
帮助幼儿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