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习概
1当前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 2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3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4世界范围呈现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和趋向的重大态势
编辑于2023-01-19 10:36:22 重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
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提出“新十六字方针”
“三位一体”建设
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话语权
提高国际话语权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脱贫攻坚
教育事业
就业状况
居民收入
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治理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
出台政策
执法督察(严格)
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
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
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
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结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
十九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矛盾转化
国情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基本前提
平均国民总收入接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人民需求变化: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核心内容
更好的教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人、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从社会生产来看: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也已经不符合实际了
变:社会主要矛盾
两个不变
我国仍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新时代
是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变)
主要表现
世界经济重心加快“自西向东”位移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斗争
发达国家内部矛盾严重,实力相对下降,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
人类命运共同体
概括
1当前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 2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3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 4世界范围呈现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和趋向的 重大态势
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仍在加速
中国成为世界格局演变的主要推动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要坚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
我国发展步入近代以来的最好时期,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党面临的四大考验
长期执政考验
改革开放考验
外部环境考验
党面临的四大风险
精神懈怠危险
能力不足危险
脱离群众危险
消极腐败危险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核心要义
三个重大时代课题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它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其
同上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主要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概括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
十个明确是支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部分, 把握住了就掌握了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基本精神。
“十个明确”的核心内容
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目标任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解决主要矛盾
发展布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发展动力:全民深化改革
治国方略:全面依法治国
战略重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外部条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政治保证:全面从严治党
十四个坚持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新发展理念
人民当家作主
全面依法治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总体国家安全观
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面从严治党
理论特质
秉持人民至上
彰显历史自觉
坚持实事求是
发扬斗争精神
强化战略思维
突出问题导向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方针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的新发展
在政治经济学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经济学说的新发展
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
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质的飞跃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放限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增长高要新动力,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地区热点问题此起被伏,旧有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弊端丛生,个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人类社会再次面临何去何从的历史当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
坚持和发展中国待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亩强民主文明和增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中国梦这一业要战路思想,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崭新内涵。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改革开放后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的演变
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我们先后提前实现了第步第二步战略目标2002年党的十大正式宣布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备斗目标
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新征程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党的十九大提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再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 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意味着我们党原来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即基本实现现代化,将提前15年在2035年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建成
拥有高度的经济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
社会
生态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独具特色,有别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中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子主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内容
理论创新
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
文化创新
重大意义
应对发展环境变化
增强发展动力
把握发展主动权
经济引领新常态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坚持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贯彻发展新理念
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
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主动扩大进口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内涵
全民共享
全面共享
共建共享
渐进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