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异常子宫出血
中医妇产科学 第七章 第一节 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表现有: 1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不规则子宫出血 2黄体功能不足:月经周期缩短 3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经期延长,经量可多可少 不可小视,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中医妇产科学 第七章 第三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处于生育年龄妇女很容易引起的内分泌,还容易引起女性的代谢异常。常见症状有肥胖、不孕、月经不调。
湿温是感受湿热病邪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湿遏卫气:身热不扬,恶寒,午后热显,无汗或少汗,头痛如裹,身重肢倦,面色淡黄,口不渴,苔白腻,脉濡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异常子宫出血
西医病因病理
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
病理生理
无排卵(子宫内膜受单一雌激素刺激,且无孕酮对抗)
雌激素突破性出血
雌激素撤退性出血
子宫内膜出血自限机制缺陷
1 子宫内膜组织脆性增加
2 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致修复困难
3 血管结构与功能异常
4 凝血与纤溶异常
5 血管舒缩因子异常
子宫内膜病理改变
1 子宫内膜增生症
1单纯型增生
2复杂型增生
3不典型增生
不属于异常子宫出血范畴
2 增殖期子宫内膜
3 萎缩型子宫内膜
黄体功能不足
分泌反应不良和黄体期缩短
经前诊刮子宫内膜为分泌反应不良
内膜活检显示分泌反应落后两日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月经期第五六日仍能见到成分泌反应的子宫内膜
月经第五日诊刮子宫内膜为混合型
中医病因病机
崩漏
肾虚
脾虚
血热
血瘀
月经不调
临床表现
1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 不规则子宫出血
2黄体功能不足: 月经周期缩短
3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经期延长,经量可多可少
体征
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貌,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
诊断要点
1病史
详细了解异常子宫出血的类型,发病时间,病情经过,流血前有无停经史及以往治疗情况。
2临床表现
不规则子宫出血。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异常,或排卵期出血
3妇科检查
无明显异常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诊断性刮宫
止血和明确子宫内膜病理诊断
对年龄超过35岁,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
为确定排卵和黄体功能,应在经前期或月经来潮六小时内诊刮
若怀疑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应在月经第五天诊刮
不规则阴道流血或大出血者,可随时诊刮
2B型超声检查
了解子宫大小,形态,宫腔内有无赘生物,子宫内膜厚度等
3宫腔镜检查
4基础体温测定
了解有无排卵及黄体功能
呈单相型提示无排卵
黄体功能不足时呈双相型,但高温相<11天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呈双相型,但下降缓慢
5激素测定
P>15.6nmol/l(5ng/ml),提示有排卵,黄体高峰期
P<10ug/l,则考虑无排卵或卵泡不破裂黄素化
P>15ug/l,提示黄体功能良好,但此时若E2过低,亦提示黄体功能不足
6妊娠试验
7宫颈细胞学检查
8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测定
西医治疗
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
年轻患者
止血,调整月经周期,促排卵
围绝经期女性
止血,调整月经周期,减少出血,防止子宫内膜病变
止血
性激素治疗
雌孕激素联合用药
优于单一药物
适用于青春期和生育年龄
单纯雌激素
适用于急性大量出血而有明显贫血的青春期患者
单纯孕激素
适用于体内有一定雌激素水平,血红蛋白水平>80g/l,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
调整月经周期
雌孕激素序贯法
适用于青春期或生育期异常子宫出血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较低者
自撤药性月经第5日开始用药
雌孕激素联合法
适用于生适用于生育期异常子宫出血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较高者,或绝经过度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
后半周期疗法
适用于内源性雌激素的青春期或组织学检查为子宫内膜增生期患者
撤药性出血的第16-25天
宫内孕激素释放系统
适用于以无生育要求的育龄期患者
刮宫术
对于绝经过渡期及病程长的生育年龄患者,应首先考虑使用刮宫术
可迅速止血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宜用药,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尤其是不宜随访的年龄较大患者
黄体功能不足
促卵泡发育
氯米芬
促进LH峰形成
肌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黄体功能刺激疗法
黄体功能替代疗法
孕激素或避孕药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中医治疗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
肾虚症
肾阴虚证
左归丸去牛膝合二至丸
肾阳虚证
右归丸去肉桂,加艾叶炭、补骨脂、黄芪
脾虚证
固本止崩汤
熟地,当归,人参,白术,黄芪,黑姜
血热证
虚热证
保阴煎
二地二药二黄,续断,甘草
葆宫止血颗粒
实热证
清热固经汤
宫血宁颗粒
血瘀证
逐瘀止崩汤
云南白药 坤宁口服液
肾气虚
月经提前或错后,或先后不定,量少,色淡暗,质清晰
大补元煎
脾气虚
月经提前,或先后不定,或经期延长,或有经间期出血量多,色淡质稀
补中益气汤
人参归脾丸
月经提前,或经期延长,或有经间期出血,量少,色鲜红,质稠
两地汤
两地胶芍麦玄参
血虚证
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稀
人参养荣汤
肝淤证
逍遥散
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
血寒证
温经汤
清金散
湿热症
清肝止淋汤
痰湿症
苍附导痰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