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军队文职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
适用于军队文职考试管理类备考人员,根据考纲梳理相关知识点。
编辑于2023-02-10 18:16:51 江苏省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与人力资源招聘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的概念
概念
一个国家或地区中以人为载体的特殊生产要素,是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第一资源)
特征
不可剥夺性、能动性、时效性、增值性、社会性、可变性、再生性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概念
组织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员工,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员工潜能,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的总和
内容
人力资源规划(起点)、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核心)、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
功能
吸纳功能、维持功能、开发功能、激励功能
补充
人才管理的主要内容
构建灵活多样的人才获取途径,实现动态人才匹配
形成有助于降低风险的新型人才队伍调节机制
建立多元化的员工价值主张,培养新型组织文化
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
20世纪40-70年代:人事行政管理
关注“事”
20世纪70-80年代:人力资源专业职能管理
关注“效率”
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关注整体大局,一体化整合
21世纪至今:人力资本价值管理
人力资本投入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同素异构原理
能位匹配原理
互补增值、协调优化原理
效率优先、激励强化原理
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原理
动态优势原理
人力资源规划
起点
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
人力资源计划,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有利于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组织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对招募甄选、培训开发、员工关系等有效实施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有助于组织对人工成本的合理控制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总体规划
大政方针、政策
业务规划
具体计划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考虑因素
方法
主观判断法(经验判断法、德尔菲法)、定量(趋势预测法、回归预测法、比率预测法)
需求分析以“事”为中心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来源
内部供给、外部供给
方法
技能清单、人员替换、人力资源“水池”模型、马尔科夫模型
外部影响因素
国家经济形态、教育发展状态(毕业生规模)、人口数量以及劳动力参与率、本地区对劳动力的吸引力、本地区高等教育和技能教育发展水平
供给分析以“人”为中心
工作分析
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管理、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本岗位任务应该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方法
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关键事件技术、工作日志法、工作实践法
劳动定额和劳动定员
劳动定额
核心:保持先进合理的定额水平
劳动定员
人员编制,核心:保持先进合理的定员水平
人力资源招聘
人力资源招聘的原则
因事择人、能级对应、德才兼备、用人所长、宁缺毋滥
人力资源招聘的策划
总则与招聘目的️——确定招聘需求——制订招聘计划——招聘——甄选——录用——招聘效果评估
管理人员选聘程序:制定选聘计划——进行职务分析——发布招聘信息——搜集相关信息——测试与筛选——正式聘用人员
管理人员选聘的标准:管理的欲望;良好的品德;勇于创新的精神;较高的决策能力;沟通的技能
人力资源招聘的途径
内部招聘
方法
工作公告法、档案记录法、熟人推荐
优点
便于应聘者迅速开展工作;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有利于鼓舞内部员工士气;有利于对外聘者产生吸引力;成本更低
缺点
可能出现裙带现象;可能导致“近亲繁殖”状态;需要有效的培训和评估系统;可能导致同事的不满以及同事关系的不和谐
外部招聘
方法
广告招聘、借助中介、校园招聘、熟人推荐
优点
有利于招聘到一流人才;会把全新的技能和想法带入到组织;激励老员工保持竞争力、发展技能;树立企业形象
缺点
新员工进入角色慢;不能保障选聘工作的正确性;打击内部员工的积极性;增加招聘成本
影响人力资源招聘的因素
外部环境
政治与法律因素、劳动力市场因素、科学技术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经济环境因素
内部环境
招聘要求、组织的政策、组织形象、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企业组织结构和所处的生命周期
人员素质测评
人员素质测评的概念
概念
略
内容
能力因素、动力因素、个人风格因素
类型
选拔性测评
配置性测评
开发性测评
诊断性测评
考核性测评
人员素质测评的原理
人性假定原理
个体差异原理
职位差异原理
人岗匹配原理
人员素质测评的效度和信度
选择
信度
测评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
测试方法: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内容一致性信度、评价者信度
效度
测量到应聘者的有关特征与想要测量特征的符合程度,即有效性或精确性
效度分为三类:内容效度、效标效度、构想效度
内容效度的检验方法主要采用专家判断法,多用于知识测验和实操测验,不适用于对能力或潜力的预测
人员测评的方法
选择
面试
根据结构化程度划分
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
根据面试组织方式划分
单独面试、系列面试、小组面试(陪审团式面试)、集体面试
评价中心
无领导小组讨论
适用于与人打交道多的岗位,测定应聘者的领导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行政管理能力、人格(压力承受能力、自信心)
文件筐测验
适用于中高层管理者,测定应聘者的领导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行政管理能力
优点
非常适合对管理人员进行评价,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操作比较简单;容易得到被测试者的理解和接受
缺点
编制成本较高;评分比较困难,不同的评价者看法有所不同;无法观察被测试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
规划练习
测定问题解决能力、行政管理能力
案例分析
适用于中高层管理者,测定应聘者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决策能力
角色扮演
测定应聘者的领导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人格
主要用于考察求职者的人格特征、管理技能和人际关系技能
心理测试
能力测试
人格测试
测定应聘者的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人格
自陈量表法、评价量表法、投射法
影响人员素质测评的因素
测评的方法
测评人员的心理、行为
测评标准
人力资源配置与流动
人力资源配置
人力资源配置的依据
根据绩效考核或任职资格考核,发现人事不匹配:晋升、降职、辞退
根据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工作轮换
根据职位空缺、从组织内部招聘:竞聘上岗
根据组织业务、形态发生变化:内部创业
人力资源配置的原则
要素有用、能位对应、互补增值、动态适应、弹性冗余
经济效益原则、任人唯贤原则、因事择人原则、量才适用原则、制度规范原则、促进发展原则
人力资源配置的内容
人力资源空间配置
组织结构的设计、劳动分工协作形式的选择、工作地的组织
人力资源时间配置
标准工时工作制、综合工时工作制、不定时工作制
人力资源流动
人力资源流动的基本理论基础
勒温的场论
从个人积极性角度
B=f(P,E)
员工个人的绩效除了与个人内在的胜任力和能力相关,还与其所处的环境相关
解决办法:通过人力资源流动,为员工寻找新的、合适的位置,同时为职位配置新的员工
卡兹的组织寿命学说
从组织沟通情况方面提出人力资源流动
卡兹曲线,组织寿命的长短与组织内信息沟通情况及获得成果的情况相关
人员在0-1.5年,相互之间不熟悉;在1.5-5年,沟通水平最高,工作效率最好;在5年以后,失去新鲜感,沟通减少
库克曲线
从个人创造性方面提出
创造力发挥又一个最佳期,人在工作后有4年的创造黄金期。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应及时将该岗位上的员工退出,变换工作岗位和环境,或流出企业
中松义朗的目标一致理论
当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完全一致时,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当两者目标不一致时,个人潜能受到抑制
解决不一致:引导个人的志向和兴趣向组织和群体方向转移,并努力趋于一致;淘汰不合适组织的员工,引进适合组织文化价值观的员工
人力资源流动的原则
用人所长原则、合理流向原则、最佳综合效益原则、自主原则
人力资源职业生涯管理
相关概念
职业生涯管理(从组织角度);职业生涯规划(从员工个人角度)
职业选择理论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
最早的职业选择理论,核心是人职匹配
沙因的职业锚理论
职业锚类型:技术型、管理型、自主型、创业型、稳定型(安全型)、服务型、挑战型、生活型
霍兰德的人格-职业匹配理论
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管理型)、常规型
格林豪斯的职业发展理论
职业准备阶段(0-18岁)
进入组织阶段(18-25岁)
职业生涯初期(25-40岁)
职业生涯中期(40-55岁)
对早期职业生涯重新评估,重新选定职业,学习知识
职业生涯后期(55岁-退休)
人力资源流动对组织的影响
积极影响
有利于促进组织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消极影响
重要岗位人员离职给组织带来重大损失;频繁的人员变动影响组织正常工作;增加人员成本、增加组织负担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人力资源培训
人力资源培训的意义
有助于改善企业绩效;有助于增进企业的竞争优势;有助于提高员工的能力和满意度;有助于培育企业文化;有助于增强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培训需求评估分析
培训活动的首要活动,是确定培训目标的前提,也是培训评估的基础
培训需求的来源
绩效评估结果、新的业务需求、新技术的调整、组织结构转型创新的需要
培训需求评估分析模型
戈德斯坦组织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人员分析
培训需求循环评估模型
组织整体层面的分析、作业层面的分析、个人层面的分析
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建立在未来需求的基点上
培训需求差距分析模型
发现问题所在、进行预先分析、实施需求分析
三维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即岗位胜任力需求分析模型
人力资源培训的方法
在职培训
学徒培训、辅导培训(导师指导)、工作实践体验、教练培训、实习培训、工作轮换法
脱产培训
授课法、ST法(敏感性训练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工作模拟法、网络学习法、拓展训练、行动学习法、文件筐处理训练、行为模拟法
人力资源培训的内容
知识培训、技能培训、素质培训、团队精神培训、形象与心理培训
人力资源培训效果评估
概念
实质是对培训信息进行效益评价的过程
作用
是否需要在组织内继续该培训;是否需要对此培训进行改进
模型
柯克帕特里可四层次模型(柯氏模型)
第一层:反应层面
第一次授课结束时,采用问卷调查、面谈、公开讨论等方式,评估受训人员对培训讲师的看法、培训内容是否合适
第二层:学习层面
通过书面考试或撰写学习心得报告方式,评估学习质量(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
第三层:行为层面
培训结束3个月,通过绩效考核方式考核受训人员回到岗位后,行为是否发生积极变化,绩效是否提高
第四层:结果层面
结束半年-一年后,通过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评估,看培训是否对企业的经营结果产生了影响
结果评估指标
硬指标
产出、质量、成本、时间
软指标
工作习惯、工作满意度、主动性、顾客服务
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
类型
从空间形式来看
行为开发、素质开发、个体开发、群体开发、组织开发、区域开发、社会开发、国际开发等
从时间形式来看
前期开发、使用期开发、后期开发
从对象上划分
品德、潜能、技能、知识、体能、能力、智力、人才等
方法
自我开发
职业开发
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工作范围上扩大)、工作丰富化(纵深渗透、工作深度上加深)
管理开发
组织开发
培训过程的组织与设计
分析培训需求——设计培训方案——实施培训——评估培训
图
培训需求评估分析
人力资源考评与薪酬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
核心
绩效管理的概念
内容
制定工作标准,进行绩效考核,反馈与改进绩效
过程
绩效计划(起点)——绩效监控——绩效考评(核心)——绩效反馈
绩效管理的作用
有助于组织内部的沟通;有助于管理者成本的节约;有助于促进员工的自我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组织文化;是实现组织战略的重要手段
绩效考评的原则
公开原则、客观性原则、重视反馈原则、可行性与实用性原则、重视时效性原则
绩效考评的内容/绩效评价指标
业绩考评、能力考评、态度考评
绩效考评的方法
分类1
效果主导型
基于员工工作结果的绩效考评方法,考评员工或者组织工作效果怎么样
特征主导型
基于员工特征的绩效考评方法,考评员工的潜质,适合管理岗
方法:强制分配法
行为主导型
基于员工行为的绩效考评方法,考评员工的工作行为、工作方式,重在过程而非结果,适合事务性、管理性工作
方法
(行为)关键事件法
行为观察量表法
行为锚定评价法
评价指标之间的独立性较高、评价尺度更加精确、具有良好的反馈功能;更准确的评价绩效水平
分类2
系统的绩效考核方法
目标管理法;关键绩效指标法;标杆超越法
非系统的绩效考核方法
排序法;配对比较法;强制分布法;关键事件法;不良事故评价法;行为锚定法
补充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科学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可比性与可操作性相协调、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相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可预测性原则
绩效不良的原因
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治理结构的不合理;管理观念的落后
绩效面谈的目的
向员工反馈绩效考核结果;向员工传递组织远景目标;弄清员工绩效不合格的原因;为下一个绩效周期工作的展开做好准备
管理者获得实际工作绩效方面的资料和信息的方法
观察、报表和报告、抽样调查、召开会议
人力资源薪酬
薪酬的概念
概念
各种货币收入以及各种具体的服务和福利之和
三部分
基本薪酬
可变薪酬
基于绩效而支付的可变动性质的经济收入
间接薪酬
福利
薪酬形式
货币形式
直接
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特殊津贴、其他工资
间接
社会保险、员工福利、其他补贴
非货币形式
表彰嘉奖、荣誉称号、奖章授勋等
薪酬确定的原则
公平性、竞争性、经济性、激励性、合法性、动态性
薪酬的影响因素
企业外部因素
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劳动力市场状况、物价水平、其他企业的薪酬状况
企业内部因素
企业经营战略、企业发展阶段、企业财务状况
员工个人因素
员工职位、员工能力与绩效、员工工作年限
工资制度
技术等级工资制、职务等级工资制、结构工资制、岗位技能工资制、提成工资制、年薪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