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建设工程计价 - 一级造价师考试
建设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预测思维导图,本篇整理了投资估算的编制、设计概算的编制、施工图预算的编制等知识点,一起来看吧!
编辑于2023-02-14 21:26:51 广东建设工程计价
建设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预测
投资估算的编制
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项目决策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1)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是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前提;
(2)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 (3)项目决策的深度影响投资估算的精确度; (4)工程造价的数额影响项目决策的结果。
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1)建设规模。制约项目规模合理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因素、技术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几
个方面。 1)市场因素。市场因素是确定建设规模需考虑的首要因素,市场因素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市 场需求状况、市场供应状况、市场价格分析和市场风险分析。 2)技术因素。包括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两个方面。 3)环境因素。包括政策因素、燃料动力供应、协作与土地条件、运输及通信条件等。政策因 素包括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地区及行业经济发展规划等。 建设规模方案的比选方法有盈亏平衡产量分析法、平均成本法、生产能力平衡法、政府或行 业规定等。其中生产能力平衡法又分为最大工序生产能力法和最小公倍数法。
(2)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厂址)。建设地区选择是指在几个不同地区之间对拟建项目适宜
配置的区域范围的选择;建设地点选择则是对项目具体坐落位置的选择。 1)建设地区的选择。建设地区的选择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①靠近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 消费地的原则,但这一原则并不是意味着项目安排在距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消费地的等距离 范围内,而是根据项目的技术经济特点和要求,具体对待;②工业项目适当聚集的原则。 2)建设地点(厂址)的选择。厂址选择时的费用分析应具有全寿命周期的理念,包括项目投 资费用分析和项目投产后生产经营费用比较。
(3)技术方案。
1)技术方案选择的基本原则: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2)技术方案选择的内容包括:生产方法选择、工艺流程方案选择。生产方法直接影响生产工 艺流程的选择。
(4)设备方案。在设备选用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
1)要尽量选用国产设备。 2)要注意进口设备之间以及国内外设备之间的衔接配套问题。 3)要注意进口设备与原有国产设备、厂房之间的配套问题。 4)要注意进口设备与原材料、备品备件及维修能力之间的配套问题。
(5)工程方案。工程方案选择是在已选定项目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和设备方案的基础上,研
究论证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建造方案,包括对于建筑标准的确定。工程方案选择应满足的基本 要求包括: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适应已选定的厂址(线路走向);符合工程标准规范要求;经 济合理。
(6)环境保护措施。环境治理方案比选的主要内容有:技术水平对比;治理效果对比;管理
及监测方式对比;环境效益对比。
投资估算的概念及编制内容
投资估算的作用
(1)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依据之一,也是编制项目
规划、确定建设规模的参考依据。 (2)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分析、计算 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重要条件。
我国项目投资估算的阶段划分与精度要求
(1)建设项目规划和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对投资估算精度的要求为误差控制在±30%
以内。 (2)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对投资估算精度的要求为误差控制在±20%以内。 (3)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对投资估算精度的要求为误差控制在±10%以内。 有时在方案设计(包括概念方案设计和报批方案设计)以及项目申请报告中也可能需要编制 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的内容
主要包括投资估算编制说明、投资估算分析、总投资估算、单项工程投资估算、工程建设其
他费用估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其中投资估算分析的内容包括: (1)工程投资比例分析。一般民用项目要分析主体工程和附属工程占总投资的比例。 (2)各类费用构成占比分析。分析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 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占建设总投资的比例;分析引进设备费用占全部设备费用的比 例等。 (3)分析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 (4)与国内类似工程项目的比较,分析说明投资高低的原因。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编制
静态投资部分的估算方法
项目建议书阶段,投资估算的精度较低,可采取简单的匡算法,如生产能力指数法、系数估
算法、比例估算法或混合法等,在条件允许时,也可采用指标估算法。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 估算精度要求高,需采用相对详细的投资估算方法,如指标估算法等。
项目建议书阶段投资估算方法。
(1)项目建议书阶段投资估算方法。 1)生产能力指数法。又称指数估算法,它是根据已建成的类似项目生产能力和投资额来粗略 估算拟建项目投资额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 x 为生产能力指数,其取值范围为 0≤x≤1。若已建类似项目规模和拟建项目规模的比 值在 0.5~2 之间时,x 的取值近似为 1;若已建类似项目规模与拟建项目规模的比值为 2~50, 且拟建项目生产规模的扩大仅靠增大设备规模来达到时,则 x 的取值约为 0.6~0.7;若是靠增加 相同规格设备的数量达到时,x 的取值约在 0.8~0.9 之间。 生产能力指数法主要应用于设计深度不足,拟建建设项目与类似建设项目的规模不同,设计 定型并系列化,行业内相关指数和系数等基础资料完备的情况。一般拟建项目与已建类似项目生 产能力比值不宜大于 50,以在 10 倍内效果较好。另外,该办法有它独特的好处:即这种估价方 法不需要详细的工程设计资料,只需要知道工艺流程及规模就可以,在总承包工程报价时,承包 商大都采用这种方法。
2)系数估算法。系数估算法也称为因子估算法,它是以拟建项目的主体工程费或主要设备费 为基数,以其他工程费与主体工程费或设备购置费的百分比为系数,估算拟建项目静态投资的方 法。在我国国内常用的方法有设备系数法和主体专业系数法,世行项目投资估算常用的方法是朗 格系数法。 ① 设备系数法。选择拟建项目的设备费为基数。 C=E(1+f1P1+ f2P2+ f3P3+……)+I ② 主体专业系数法。是以拟建项目中投资比重较大,并与生产能力直接相关的工艺设备投资 为基数。 C=E(1+f1P’1+ f2P’2+ f3P’3+……)+I ③ 朗格系数法。这种方法是以设备费为基数,乘以适当系数来推算项目的建设费用。其计算 公式为: C=E•(1+ΣKi)•Kc
3)比例估算法。是根据已知的同类建设项目主要设备购置费占整个建设项目的投资比例,先 逐项估算出拟建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购置费,再按比例估算出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的方法。本办法 主要应用于设计深度不足,拟建建设项目与类似建设项目的主要设备购置费比重较大,行业内相 关系数等基础资料完备的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4)混合法。
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方法。
(2)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方法。为了保证编制精度,可行性研究阶段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原则上应采用指标估算法。 1)建筑工程费用估算。建筑工程费估算通常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工程选择不同的实物工程量计 算方法。 ① 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以平方米或立方米为单位估算; ② 大型土方、总平面竖向布置、道路及场地铺砌、室外综合管网和线路、围墙大门等,分别 以立方米、平方米、延长米或座为单位估算; ③ 矿山井巷开拓、露天剥离工程、坝体堆砌等,分别以立方米、延长米为单位估算; ④ 公路、铁路以公里为单位,桥梁以 100 平方米桥面为单位,隧道以 100 平方米断面为单位, 涵洞以道为单位估算。
2)安装工程费包括安装主材费和安装费。其中安装费根据设备专业属性,选择不同的方法估算。 ① 工艺设备安装费按设备费百分比估算或以吨为单位估算; ② 工艺非标准件、金属结构和管道安装费以吨为单位估算; ③ 工业炉窑砌筑和保温工程安装费以吨、立方米或平方米为单位估算; ④ 电气设备及自控仪表安装费根据专业工程设计确定的工程量单位估算。
3)投资估算方法的发展趋势。随着工程造价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建设日渐 成熟和丰富,估价人员也可以借助多元主体发布的各类市场价格信息、造价指标、指数、工程案 例信息等进行投资估算的编制。随着 BIM 的深度应用和造价管理的数字化发展,可以利用模型化 指标数据库协助投资估算。
动态投资部分的估算方法
汇率变化就会对涉外项目的投资额产生影响:
(1)外币对人民币升值。项目从国外市场购买设备材料所支付的外币金额不变,但换算成人 民币的金额增加;从国外借款,本息所支付的外币金额不变,但换算成人民币的金额增加。 (2)外币对人民币贬值。项目从国外市场购买设备材料所支付的外币金额不变,但换算成人 民币的金额减少;从国外借款,本息所支付的外币金额不变,但换算成人民币的金额减少。
流动资金估算编制
分项详细估算法
各项流动资金均计算其年平均占用额,即为流动资金的年周转额度除以流动资金的年周转次
数。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库存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其中: 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其他材料+在产品+产成品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其他营业费用)/产成品周转次数 现金=(年工资及福利费+年其他费用)/现金周转次数 应付账款=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材料年费用/应付账款周转次数
扩大指标估算法
扩大指标估算法简便易行,但准确度不高,适用于项目建议书阶段的估算。扩大指标估算法
计算流动资金的公式为: 年流动资金额=年费用基数×各类流动资金率 一般常用的基数有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和建设投资等。
流动资金估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1)流动资金属于长期性(永久性)流动资产,流动资金的筹措可通过长期负债和资本金(一
般要求占 30%)的方式解决。借款部分按全年计算利息,流动资金利息应计入生产期间财务费用。 (2)在不同生产负荷下的流动资金,应按不同生产负荷所需的各项费用金额,根据上述公式 分别估算,而不能直接按照 100%生产负荷下的流动资金乘以生产负荷百分比求得。
投资估算文件编制
建设投资估算表的编制有两种方法:
(1)按概算法分类,建设投资由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部分构成 (2)按形成资产法分类,建设投资由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形成其他 资产的费用和预备费四部分组成。固定资产费用是指项目投产时将直接形成固定资产的建设投资, 包括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按规定将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后者被称为固定资产其他费 用,主要包括建设管理费、技术服务费、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工程保险费、联合试运转费、 特殊设备安全监督检验费和市政公用设施等。无形资产费用是指将直接形成无形资产的建设投资, 主要是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等;其他资产费用是指建设投资中除形 成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外的部分,如生产准备费等。
设计概算的编制
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影响工业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1)总平面设计。总平面设计主要指总图运输设计和总平面配置,总平面设计中影响工程造
价的因素包括:现场条件、占地面积、功能分区、运输方式的选择。
(2)工艺设计。按照建设程序,建设项目的工艺流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已经确定。设计阶段
的任务就是严格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进行工艺技术方案的设计,确定具体的工艺流 程和生产技术。
(3)建筑设计。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应首先考虑业主所要求的建筑标准,
其次应在考虑施工条件和施工过程的合理组织的基础上,决定工程的立体平面设计和结构方案的 工艺要求。建筑设计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有: 1)平面形状。建筑物平面形状的设计应在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降低建筑周长系数, 从而降低工程造价。建筑周长系数 k 周(建筑物周长与建筑面积比,即单位建筑面积所占外墙长度) 越低,设计越经济。圆形、正方形、矩形、T 形、L 形建筑的 k 周依次增大。建筑物平面形状的设 计应在满足建筑物适用功能的前提下,降低建筑周长系数。 2)流通空间。 3)空间组合。空间组合包括建筑物的层高、层数、室内外高差等因素。其中室内外高差过大, 则建筑物的工程造价提高;高差过小又影响使用及卫生要求等。 4)建筑物的体积与面积。厂房、设备布置紧凑合理,可提高生产能力,采用大跨度、大柱距 的平面设计形式,可提高平面利用系数,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5)建筑结构。对于五层以下的建筑物一般选用砌体结构;对于大中型工业厂房一般选用钢筋 混凝土结构;对于多层房屋或大跨度结构,选用钢结构明显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于高层或者 超高层结构,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比较经济。 6)柱网布置。对于单跨厂房,当柱间距不变时,跨度越大单位面积造价越低;对于多跨厂房, 当跨度不变时,中跨数目越多越经济。
(4)材料选用。
(5)设备选用。
影响民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1)住宅小区建设规划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包括占地面积和建筑群体的布置形式两
个指标。
指标。
(2)民用住宅建筑设计中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1)建筑物平面形状和周长系数。与工业项目中的表述类似。 2)住宅的层高和净高。民用住宅的层高一般不宜超过 2.8m。 3)住宅的层数。随着住宅层数的增加,单方造价系数在逐渐降低,即层数越多越经济。当住 宅层数超过一定限度(7 层以上,含 7 层)时,层数增加会使工程造价大幅度上升。 4)住宅单元组成、户型和住户面积。衡量单元组成、户型设计的指标是结构面积系数(住宅 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系数越小设计方案越经济。 5)住宅建筑结构的选择。
影响工程造价的其他因素
(1)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知识水平;
(2)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3)风险因素。
设计概算的概念及编制内容
设计概算的含义及作用
(1)设计概算的层次划分。设计概算的编制内容包括静态投资和动态投资两个层次。静态投
资作为评价和选择设计方案的依据;动态投资作为项目筹措、供应和控制资金使用的限额。
(2)设计概算的调整。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投资原则上不得超过经核定的投资概算。因国家政
策调整、价格上涨、地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等原因确需增加投资概算的,项目单位应当提出调整 方案及资金来源,按照规定的程序报原初步设计审批部门或者投资概算核定部门核定。概算调增 幅度超过原批复概算百分之十的,概算核定部门原则上先商请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并依据审计结 论进行概算调整。一个工程只允许调整一次概算。
(3)设计概算的作用。政府投资项目编制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确定计划投资总额及其构
成数额,要以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为依据。政府投资项目设计概算一经批准,将作为控制建设项 目投资的最高限额,设计概算是编制最高投标限价的依据。
设计概算的编制内容
设计概算可分单位工程概算、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和建设项目总概算三级。当建设项目为一个
单项工程时,可采用单位工程概算、总概算两级概算编制形式。各级概算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 3-1 所示。
单位工程概算按其工程性质可分为建筑工程概算和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两大类。建筑工程概
算包括土建工程概算,给排水、采暖工程概算,通风、空调工程概算,电气照明工程概算,弱电 工程概算,特殊构筑物工程概算等;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包括机械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电气设 备及安装工程概算,热力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工具、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概算等。
设计概算的编制
单位工程概算的编制
建筑工程概算的编制方法有:概算定额法、概算指标法、类似工程预算法等;设备及安装工 程概算的编制方法有:预算单价法、扩大单价法、设备价值百分比法和综合吨位指标法等。
(1)概算定额法。
* 概算定额法又叫扩大单价法或扩大结构定额法。概算定额法要求初步设计
达到一定深度,建筑结构比较明确,能按照初步设计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纸计算出楼地面、墙
身、门窗和屋面等分部工程(或扩大结构件)项目的工程量时,才可采用。概算定额法编制设计
概算的步骤如下:
1)搜集基础资料、熟悉设计图纸和了解有关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
2)按照概算定额子目,列出单位工程中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名称并计算工程量。
3)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费。分部分项工程费的计算采用全费用综合单价。
4)计算措施项目费。措施项目费的计算采用全费用综合单价。
5)计算汇总单位工程概算造价。
6)编写概算编制说明。
概算指标法
* 1)概算指标法的适用情况包括:
① 在方案设计中,由于设计无详图而只有概念性设计时,或初步设计深度不够,不能准确地 计算出工程量,但工程设计采用的技术比较成熟时可以选定与该工程相似类型的概算指标编制概 算。 ② 设计方案急需造价估算而又有类似工程概算指标可以利用的情况。 ③ 图样设计间隔很久后再来实施,概算造价不适用于当前情况而又急需确定造价的情形下, 可按当前概算指标来修正原有概算造价。 ④ 通用设计图设计可组织编制通用图设计概算指标,来确定造价。
* 2)拟建工程结构特征与概算指标相同时的计算。直接套用概算指标时,拟建工程应符合以下
条件: ① 拟建工程的建设地点与概算指标中的工程建设地点相同; ② 拟建工程的工程特征和结构特征与概算指标中的工程特征、结构特征基本相同; ③ 拟建工程的建筑面积与概算指标中工程的建筑面积相差不大。
* 3)拟建工程结构特征与概算指标有局部差异时的调整。
结构变化修正概算指标(元/m2)=J+Q1P1-Q2P2 若概算指标中的单价为工料单价,则应根据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的费(税)率确定该 子目的全费用综合单价。
(3)类似工程预算法。类似工程预算法适用于拟建工程初步设计与已完工程或在建工程的设 计相类似而又没有可用的概算指标时采用,采用类似工程预算法必须对建筑结构差异和价差进行 调整。类似工程造价资料只有人工、材料、施工机具使用费和企业管理费等费用或费率时,可按 下面公式调整: D=A·K K(成本单价综合调整系数)=a%K1+b%K2+ c%K3+d%K4 当采用综合调整系数时,D、A 均指成本单价或工料单价。
(4)单位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编制方法。 1)预算单价法。当初步设计较深,有详细的设备清单时,可直接按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单价编 制安装工程概算。该法具有计算比较具体,精确性较高之优点。 2)扩大单价法。当初步设计深度不够,设备清单不完备,只有主体设备或仅有成套设备重量 时,可采用主体设备、成套设备的综合扩大安装单价来编制概算。 3)设备价值百分比法又叫安装设备百分比法。当初步设计深度不够,只有设备出厂价而无详 细规格、重量时,安装费可按占设备费的百分比计算。该法常用于价格波动不大的定型产品和通 用设备产品。 4)综合吨位指标法。当初步设计提供的设备清单有规格和设备重量时,可采用综合吨位指标 编制概算。该法常用于设备价格波动较大的非标准设备和引进设备的安装工程概算。
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编制
单项工程综合概算采用综合概算表(含其所附的单位工程概算表和建筑材料表)进行编制。
建设项目总概算的编制
设计总概算文件应包括:编制说明、总概算表、各单项工程综合概算书、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概算表、主要建筑安装材料汇总表。
概算编制方法的发展趋势
随着各类工程造价指标指数的编制和造价数据库的建设,概算的编制将逐渐向应用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手段和方法过渡。 对以政府投资项目为主的工程项目,例如电力、铁路、公路等工程,目前仍主要以政府发布 的行业或地方定额作为前期投资控制的依据或主要参考,但概算定额(指标)的内容、表现形式 等也随着造价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得以优化,会更具时效性和符合信息化发展潮流。 对于非政府投资项目,概算的编制可不依赖于政府发布的概算定额(指标),来自企业、市场 的各类造价数据、造价指标指数、专业数据库等,均可作为概算编制的依据,相应地,可采用更 多灵活的编制方法进行编制。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施工图预算的概念及其编制内容
施工图预算既可以是工程招投标前或招投标时,基于施工图纸,按照预算定额、取费标准、
各类工程计价信息等计算得到的计划或预期价格,也可以是工程中标后施工企业根据自身的企业 定额、资源市场价格以及市场供求及竞争状况计算得到的实际预算价格。
施工图预算的作用
(1)施工图预算对投资方的作用。施工图预算是控制造价及资金合理使用的依据;施工图预
算可以作为确定合同价款、拨付工程进度款及办理工程结算的基础。 (2)施工图预算对施工企业的作用。施工图预算是施工企业投标报价的基础。是施工企业控 制工程成本的依据。 (3)施工图预算对其他方面的作用。对于工程咨询单位、其他中介服务企业以及工程造价管 理部门而言,施工图预算都有着不同的作用。
施工图预算的内容
施工图预算由建设项目总预算、单项工程综合预算和单位工程预算组成。建设项目总预算由
单项工程综合预算汇总而成,单项工程综合预算由组成本单项工程的各单位工程预算汇总而成, 单位工程预算包括建筑工程预算和设备及安装工程预算。二级预算编制形式由建设项目总预算和 单位工程预算组成。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实物量法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用实物量法编制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就是根据施工图计算的各分项工程量分别乘以预算定
额(或企业定额)中人工、材料、施工机具台班的定额消耗量,分类汇总得出该单位工程所需的 全部人工、材料、施工机具台班消耗数量,然后再乘以当时当地人工工日单价、各种材料单价、 施工机械台班单价、施工仪器仪表台班单价,求出相应的直接费。在此基础上,通过取费的方式 计算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等费用。实物量法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基本步骤包括: (1)准备资料、熟悉施工图纸。准备工作阶段应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内容: 1)收集编制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包括预算定额或企业定额、取费标准、当时当地人工、 材料、施工机具市场价格等。 2)熟悉施工图等基础资料。 3)了解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现场情况。 (2)列项并计算工程量。 (3)预算定额(或企业定额),计算人工、材料、机具台班消耗量。统计汇总出完成各分项 工程所需消耗的各类人工工日、各类材料和各类施工机具台班数量。 (4)计算并汇总直接费。调用当时当地人工工资单价、材料预算单价、施工机械台班单价、 施工仪器仪表台班单价,分别乘以人工、材料、机具台班消耗量,汇总即得到单位工程直接费。 (5)计算其他各项费用,汇总造价。根据规定的税率、费率和相应的计取基础,分别计算企 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 (6)复核、填写封面、编制说明。 实物量法与工料原单价法首尾部分的步骤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主要是中间两个步骤。
工料单价法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工料单价法采用的分项工程单价为工料单价,将各分项工程量乘以对应分项工程单价后的合
计值汇总后,再计取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汇总各项费用得到单位工程的施工图预算 造价。工料单价法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基本步骤包括: (1)准备工作。本步骤与实物量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需要收集适用的单位估价表,定额中 已含有定额基价的则无须单位估价表。 (2)列项并计算工程量。 (3)套用工料单价时,若分项工程的主要材料品种与单位估价表(或预 算定额)中所列材料不一致时,需要按实际使用材料价格换算工料单价后再套用,分项工程施工 工艺条件与单位估价表(或定额)不一致而造成人工、机具的数量增减时,需要调整用量后再套 用。 (4)编制工料分析表。将各分项工程工料消耗量加以汇总,得出单位工程人工、材料的消耗 数量。 (5)计算主材费并调整直接费。主材费按当时当地的市场价格计取。 (6)按计价程序计取其他费用,并汇总造价。本步骤与实物量法相同。 (7)复核,填写封面、编制说明。本步骤与实物量法相同。 工料单价法与实物量法首尾部分的步骤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主要是中间两个步骤。
实物量法与工料单价法首尾部分的步骤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主要是中间两个步骤,
即:①采用实物量法计算工程量后,套用相应人工、材料、施工机具台班预算定额消耗量,求出 各分项工程人工、材料、施工机具台班消耗数量并汇总成单位工程所需各类人工工日、材料和施 工机具台班的消耗量。②采用实物量法,采用的是当时当地的各类人工工日、材料、施工机械台 班、施工仪器仪表台班的实际单价分别乘以相应的人工工日、材料和施工机具台班总的消耗量, 汇总后得出单位工程的直接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