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传染病基本知识
超全传染病基本知识梳理!内容包括感染与免疫、流行过程和影像因素、传染病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传染病的预防、标准预防和传染病隔离与消毒等等,值得收藏~
老年护理学知识大纲梳理,内容涵盖评估原则、心理、健康保健、老年人的生活护理、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等等,各位医学护理专业学生专用。
老年护理学思维导图:包含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不典型,高危人群,视力差、认知障碍、缺乏照料、贫血、血压不稳、营养不良、步态不稳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传染病基本知识
一、感染与免疫 感染:感染是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和相互斗争的过程
(一)感染过程的表现
1.清除病原体:人体不产生病理变化,临床上无任何症状
2.隐性感染(最常见):通过免疫学或病原学检查才能发现
3.显性感染(比例最小):机体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4.病原携带状态:病人无任何临床表现,是传染病流行重要的传染源
5.潜伏性感染:病原体可长期潜伏,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发生显性感染
(二)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致病作用
1.侵袭力
2.毒力
3.数量
4.变异性
(三)感染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应答
1.非特异性免疫 (1)天然屏障 (2)吞噬作用 (3)体液因子
2.特异性免疫:由T淋巴细胞介导,只针对一种病原体,感染后免疫均为特异性免疫 (1)细胞免疫:由T淋巴细胞介导,主要针对细胞内寄生的病原体 (2)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介导,主要针对细胞外寄生的病原体(IgG,IgA,IgM,IgD,IgE)
二、流行过程和影像因素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即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一)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 (1)病人 (2)隐性感染者 (3)病原携带者 (4)受感染动物
2.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 (2)消化道传播 (3)接触传播 (4)血液体液传播 (5)虫媒传播 (6)土壤传播 (7)母婴传播
3.人群易感性
(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因素
2.社会因素
三、传染病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
(一)传染病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病原体中以病毒和细菌最常见
2.有传染性
3.有流行病学特征:(1)流行性:散发、流行、大流行、暴发 (2)季节性 (3)地方性 (4)外来性
(二)传染病临床特点
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1)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2)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 (3)症状明显期:出现传染病所特有症状和体征的时期 (4)恢复期:复发和再燃
2.临床类好0型:急性、亚急性、慢性
3.常见症状和体征:发热、发疹、毒血症、肝脾淋巴结肿大
四、传染病的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管理传染源是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
1.传染病分类:我国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
2.传染病报告时限:(1)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需在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 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2)乙类,丙类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3.传染病管理措施:(1)对传染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对接触者管理 (3)对病原携带者进行管理和隔离 (4)对动物传染源的管理:隔离、治疗、杀灭、焚毁等
(二)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传染病继续传播的有效措施
(三)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主要是增强人体免疫力
1.增强人体免疫力 (1)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 (2)增强特异性免疫力: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2.药物预防
五、标准预防和传染病隔离与消毒
(一)预防标准
1.预防标准特点:(1)视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有传染性而需进行隔离,既要预防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预防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3)采取双向防护
2.标准预防主要措施:(1)洗手戴手套,面罩、护目镜、口罩,穿隔离衣 (2)将可能污染环境的病人安置在专用病房,以维持适当的卫生和环境控制。 (3)对可重复使用的设备等进行消毒
(二)传染病隔离
1.隔离原则 (1)单独隔离传染源,避免易感人群,尤其是易感者的接触 (2)在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和消毒措施 (3)严格执行陪伴和探视制度 (4)将隔离期限和病原体检测作为解除隔离的依据
2.隔离种类 (1)接触隔离(蓝色) (2)飞沫隔离(粉色) (3)空气隔离(黄色)
(三)传染病消毒
1.消毒种类: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
2.消毒方法:物理、化学、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