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能考点模块7 中学德育
中学教资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模块七考点整理:中学德育。 红字或红星标注的知识点为重点里的重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考点整理⑦
使用说明
单
单选题
19%≈29分
百分数+分数为该模块在考题中的占比及分值
辨
辨析题
该导图为中学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考点整理
简
简答题
用途
备考时
筛选重要考点,重点突击
材
材料题
复习时
根据考点进行回顾,查漏补缺
制图整理:zz 制图软件:mindmaster 日期:2022/08/31-9/20
柒
中学德育
@zz的导图笔记
17%≈26分
2-3题
1-2题
德育原则必考
中学生品德发展概述
0-10分
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
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品德学习过程
依从
认同
内化
培养良好品德的方法
有效的说服
树立良好的榜样
利用群体约定
价值辨析
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论
道德发展阶段
他律阶段
10岁以前
他律道德
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
特点
规则万能、不可更改
评定行为时非对即错
依据行为后果评定好坏
认为惩罚是天意、报应
自律阶段
10岁以后
自律道德
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
认识到规则由人制定
依据行为意图及结果判断行为
把惩罚看成对过失者的教训
品德发展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2~5岁)
无律期
权威阶段(6~8岁)
他律期
可逆性阶段(8~10岁)
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
公正阶段(10~12岁)
公正、平等
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奖惩
柯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
前习俗水平
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认为道德的价值取决于外在的要求
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服从权威或规则,避免惩罚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习俗水平
小学中年级以上到青年、成年,规则已被内化,按规则行动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好孩子”定向阶段
判断行为的好坏主要依据动机
凡是社会大众认可的,就是对的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习惯于服从权威,遵守公共秩序
凡是维护权威和社会准则的行为,就是好的、正确的
后习俗水平
道德标准被内化为原则水平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
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
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进行道德判断,行为完全自律
德育模式
德育的概念、意义、内容
0-8分
较少考到。应对德育的本质含义有所了解。
内容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理想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劳动教育
自觉纪律教育
民主和法制教育
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知(道德认识)
情(道德情感)
意(道德意志)
行(道德行为)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2-18分
必考
材料分析题教学原则或德育原则必考一个,近两年都是德育原则
德育方法单选题必考
不仅要能记住德育原则与方法的知识,还要能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运用
原则
疏导原则
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基本要求
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马卡连柯“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严要有度;严要有方;严要有恒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不能迁就学生
因材施教原则
孔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
“一分为二”看待学生,全面分析
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
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
途径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
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劳动
共青团活动
班主任工作
要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社会实践活动
方法
说服教育法
摆事实、讲道理→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
榜样示范法
选好学习的榜样
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实际锻炼法
通过实际活动培养良好品德
陶冶教育法
创设良好的情境+有教育意义的文艺作品→潜移默化地培养
品德评价法
奖惩法
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激励或抑制
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自我教育法
品德修养指导法,或个人修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