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金融概述4利息与利率
自考本科金融学,金融概述4利息与利率思维导图,整理了利息概述、利率的定义及其种类、利率的决定、利率市场化的内容,快来看看吧!
编辑于2023-02-24 11:43:58 湖北省利息与利率
第一节: 利息概述
一、利息的来源。
1.西方经济学的观点:约瑟夫马西认为贷款人所贷出的只是货币资本的使用价值。等 2.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观点:马克思认为利息的性质决定利息的来源,借贷资本的利息来源于利润,是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它反映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
二、利息的本质。
1.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主要代表人物有,威廉佩第和亚当斯密 2.马克思的观点:马克思指出,贷出和借入双方都是把同一货币额作为资本支出的,但只有在借入方手中才执行资本的职能。
三、利息的计算。
(一)单利和复利 1.单利法,单利是指仅以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所生利息不加入本金。 I=P*r*n F=P+P(1*r*n) I为利息,P为本金,r为利率,n为借款期限,F为计息期末的本利和。 例,一笔为期3年,年利率10%的10万元贷款,利息额为:I=100000*10%*3=30000元。本利和为:F=100000+100000(1*10%*3)=130000元 2.复利法,复利俗称利滚利、驴打滚,是指将本金每期所得到的利息加入本金,在下期再计算利息,即利息本金化 。I=P*[(1+r)ⁿ-1] F=P*(1+r)ⁿ 例,一笔为期3年,年利率10%的10万元贷款,利息额为:I=100000*【(1+10%)³-1)】=33100元 本利和为:F=100000*(1+10%)³=133100元
(二)终值与现值的计算 1.终值,又称复利值,就是若干期(一期一般指一年)后包括本金和利息在内的未来价值,也称本利和。 FV=P*(1+r)ⁿ 2.现值,就是按照复利方式计算以后若干期一定数量资金现在的价值。 PV=FV/(1+r)ⁿ
(三)银行贴现,是用单利法以期满偿还金额计算利息。 现值=汇票面额-贴现利息 贴现利息=终值*利息*时间=汇票面额*贴现天数*(月贴现率/30) 现值=终值/(1+利率*时间) 利息=终值-现值
(四)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 1.零存整取,每月按同一金额存入,到约定的期限将本利和一次取出。实际是一种期初年金现象。 2.整存零取,是一次存入若干金额的货币,在以后预定得期限内,每年提取等额的货币,当达到最后期限的一次提取时,将本利全部取完。是一种年金现象,可按普通年金现值计算。
(五)收益的资本化,是从本金、收益、利息率的关系中套算出来的,收益是本金与利息率的乘积。B=P*r
第二节: 利率的定义及其种类
一、利率的定义
马克思认为,利率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一种表现形式。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经济因素之一。
二、利率的种类
(一)按利率的时间期限: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二)按利率的决定方式:官方利率、公定利率、市场利率。 (三)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四)按利率的地位和作用:基准利率、一般利率。 (五)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短期利率、长期利率。(六)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是以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割作为起点的。马克思认为,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平均利润率与零之间,利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表;二是总利润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进行分配的比例。
二、西方经济学的利率决定理论
1.古典经济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古典经济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利率决定于资本的供给和需求,这两种力量的均衡决定了利率水平。
2.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指出,货币最富有流动性,在任何时候都能转化为资产,而不会遭受损失,利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利率水平主要取决于货币数量与人们对货币的偏好程度。
3.可贷资金理论。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和投资所决定,而是由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来决定的。储蓄和投资决定的利率为自然利率,由可贷资金供求决定的利率为市场利率。可贷资金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利率决定理论,它从流量的角度研究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和利率的决定,可以直接用于金融市场的利率分析,对利率决定的实证研究具有实用价值。
4.IS-LM利率决定理论。IS-LM利率决定理论是对凯恩斯利率理论的修正。希克斯认为,货币的因素与实物的因素对收入和利率同时起作用,收入和利率在投资、储蓄、流动偏好、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四个因素相互影响下同时决定。
三、理论的风险结构
1.违约风险——由于债券发行者的收入会随经营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债券本息的偿付能力不同,这就给债券本息能否及时偿还带来了不确定性。 2.流动性风险——因资产变现速度慢而可能遭受的损失。
四、影响利率的风险因素
1.社会平均利润率。2.资金供求关系。3.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4.国际利率水平。5.预期通货膨胀。6.财政政策。7.汇率
第四节: 利率市场化
一、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市场资金借贷的利率由供求双方根据资金供求的情况来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利率市场化有如下含义:1.金融交易主体享有利率决定权。2.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由市场自发选择。3.同业拆借利率或短期国债利率将成为市场利率的基本指针。4.政府拥有间接影响金融资产利率的权力
二、利率市场化的意义与进程
(一)我国目前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 1.有助于培育完善的金融市场。 3.是进一步深化汇率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2.是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定价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必然要求。
(二)加速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 1.明确中央银行再贴现率。 2.加强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影响。 3.扩大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波动幅度。 4.夯实利率自由化的微观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