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往内心深处探索,并检视自己的感受、行为和动机
自我觉知:当我们将注意力转向自身时,我们会根据自己的内在行为标准和价值观来评价和比较自己的行为。这大概就是良心
评价:事实上,我们的注意力转向自己的时间只占8%左右,大多数时候我们思考的是工作、人际关系或者其他的活动,而且
在一个社会环境并不好的社会,对自己进行评价常常会引发负面情绪,迫使我们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当然自我觉知也会让我们
更有是非感,服从道德的期望而不被诱惑
因果理论: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自己的感受迷惑不解,这时我们会为自己寻找“合理的理由”,这种理由很多是文化熏陶的结果,而多数被证明是错的
噪音会影响人们对电影的评价吗?为什么人们喜欢摆放在右侧的衣物?小别胜新婚吗?……
结果:将那些听起来合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原因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会使个体说服自己相信这些理由的正确性,进而引起态度的改变以符合这些看似合理的原因。
许多研究也指出分析原因后表现出来的态度无法准确的预知其未来的行为。总之:人们很难正确的理解自己的想法,而且思考太多原因可能是非常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