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会研究方法概论-袁方-2013重排本
社会研究方法概论-袁方-2013重排本,内容涵盖科学与社会研究知识点总结,包括科学,求知方式,社会科学的性质与特点,社会研究及其方法。
编辑于2023-02-26 19:43:12 河北省第一章 绪论:科学与社会研究
一、科学
科学的含义及主要性质
科学的含义
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科学的三个主要任务是描述、解释和预测失误的产生、发展与变化。 科学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与客观的、可实证的知识体系的结合,即科学是科学研究与科学知识这两种形式的结合。
①科学知识所说明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事物,而不是某个具体现象或特殊事件。
②科学研究是以系统的、实证性的方法获取知识。科学要使用实验、观察、检验等实证方法,以保证所获得的知识是真实可靠的。
科学的主要性质
①系统性。科学理论是一种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命题体系。
②因果决定论。科学假定,事物之间存在着有序的因果关系,尽管这种因果关系可能表现为概率的形式。
③普遍性。科学的对象与科学结论是普遍的。
④开放性。任何科学知识都只是相对真理。
⑤实证性。科学研究要依靠经验观察与验证等实证方法,无法被实践检验的知识称不上科学。
⑥客观性。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规则尽可能地排除了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使科学发现具有客观性。
⑦明确性。科学研究都是针对具体事物,并且是以明确的操作化方式进行的。
⑧社会性。科学必然要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制约。
科学的功能
技术功能
科学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效手段,使人类摆脱了对于物质世界的被动地位。
学术功能
科学是一种探索未知、发现真理、积累知识、传播文明、发展人类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活动。
社会功能
科学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它首先是通过技术革命间接地、不自觉地对社会产生影响,然后是通过思想革命直接地、自觉地促进社会变革。
科学的发展
三大阶段历程
第一阶段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与分类
第二阶段是对自然界的运行机制或规律的认识
第三阶段是对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的认识
当代科学面临的三大问题
①科学与文化的分离
②科学方法的局限
③社会制度的制约
二、求知方式
传统求知方式
权威法
接受由权威人物提供的知识
经验法
依靠人的感官来获取知识
思辨法
依靠直觉、洞察和逻辑推理来获取知识
科学方法
含义
科学方法 是指系统地消除个人经验观察中有可能出现的主观偏差或观测误差,以便得到共同接受的、可靠的知识。 科学与其他求知方式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它的方法,即科学的研究程序。
步骤构成
科学程序是科学方法的核心
①通过对理论的演绎建立研究假设。假设是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做尝试性的回答,它一般来自对某一理论的演绎推理。
②操作化。操作化是指对假设中的概念作出具体定义,说明如何测量概念、如何检验假设等,这涉及到研究设计或实验设计的问题。
③经验观察或实验。
④利用归纳推理得出研究结论。
局限性
①科学从其方法来看,主要是用于检验已有的知识,而很少用于发现新知识,科学发现常常是依靠直觉、猜想或偶然的机遇。科学尚未将科学发现的过程纳入科学方法的体系中成为科学的缺憾。
②从科学的程序看,科学是依靠对抽象概念的操作化,即对概念的明确界定和精确测量。但在实际研究中往往很难做到完美的操作化。
③科学知识虽然都曾得到经验事实的检验和证实,但它也是一种相对真理,它也可能是错误的。
④科学方法主要适用于可直接观测的现象,不仅如此,对于某些理论上可实证的现象,科学还必须依赖技术手段和理论的发展。
三、社会科学的性质与特点
含义
“社会科学”主要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和法律学(有些人还将历史学、心理学包括在内),以及由它们形成的各种交叉学科和分支学科,如社会心理学、管理学、行政学、社会人类学、人口学、政治经济学等。
社会科学知识的性质
系统性
社会科学的目的是系统地说明和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
因果决定论
社会科学家假定,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的原因, 即每一个事物都是由在它之前的某些事物所决定的。 社会科学的因果决定论的假设并非是指个人的行为, 而是指集体的社会行为。
普遍性
社会科学家通常要从多种因素中找出最主要的、对所有人都有影响的因素。 从他们的理想来看,这种普遍的、简化的因果说明应当能适用于任何人,任何时间、地点。 因为被解释的现象的范围越广,理论的概括性就越高,它的应用价值就越大。
开放性
任何科学体系都是开放的,社会科学也不例外。 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社会科学理论的修正与补充比自然科学更加频繁。
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
实证性
社会科学理论必须通过经验资料的验证,理论必须与资料所显示的结果相一致。
明确性
研究者要对他们所研究的概念必须作出明确的定义,并对概念操作化。
客观性
科学研究的客观性是指任何研究者,不管他们属于哪个阶级、哪个党派,信仰哪一宗教,只要他们采用同样的科学方法,就能够得出同样的研究结论。社会科学研究也是如此。
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
社会与自然界的差异导致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些特点。与自然科学相比,其主要特点有:
(1)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异质性较大。
(2)社会科学研究更多地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这不仅指研究者的观察失误,而且还包括研究者的阶级地位、政治倾向、文化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
(3)社会现象的不确定因素更多,它的偶然性和独特性也更大。
四、社会研究及其方法
社会研究与社会调查
(1)社会研究是一种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来探索真理的理性认识活动。既包括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也包括各个社会工作部门的研究。 社会研究要对所收集的数据或资料进行加工、分析和推理,以求确定社会现象的性质和规律。
(2)社会调查是一种了解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活动,从科学的程序上看,社会调查实际上是直接收集社会资料或数据的过程,它是社会研究的一种途径和手段。
社会研究与社会学研究
(1)社会研究泛指各种具体地、分门别类地对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研究。具体的社会研究一般是在某一学科范围内进行的,这是由于科学分工的缘故。
(2)社会学侧重研究社会的基本性质、社会整体的结构与内部联系,以及人类行为和社会生活的一般方式。旨在探索人们的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即探索个人、群体、社会三者之间及其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原因及结果。 社会学研究包括“由于人们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风俗、结构和制度,形成和削弱这些风俗、结构和制度的力量,参加群体和组织对于人们的行为和性格所产生的影响。此外,社会学还阐述人类社会的基本性质,这包括地方性和普遍性,并阐述保持连续性和引起变革的各种过程。”
(3)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①综合性。社会学研究注重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注重对影响社会现象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②实证性。社会学是试图用各种科学方法来解答过去由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所回答的问题。实证方法和科学方法论在社会学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
社会研究方法
方法论
主要探讨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它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哲学与科学方法论
学科方法论
研究方式
指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它表明研究的主要手段与步骤。研究方式包括研究法与研究设计类型。
研究法
统计调查研究
实地研究
实验研究
间接研究
历史—比较研究
文献研究
研究设计类型
描述性研究
解释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
研究目的
横剖研究
纵贯研究
研究的时间性
普查
抽样调查
个案调查
调查的范围
具体方法与技术
资料收集方法
问卷法
访问法
观察法
量表法与测验
实验法
文献法
资料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
数理分析与模拟法
比较法
构造类型法
理论分析方法
其他技术手段
第二章 社会研究发展史
一、社会研究方法论的演进
1. 实证精神的引入
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创立始于孔德。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真正确立始于实证精神的引入。
(1)孔德(为社会学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原则)
19世纪,孔德提出“实证主义”的命题,形成社会科学史上的分水岭。 思辨的社会哲学在科学的、实证的研究思潮的冲击下分化。
孔德的“实证”范畴在当时有其特定含义:
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
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
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实证体系的基础
经验实证主义
核心观点: “知识起源于观察和归纳”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证实理论
这一目的通过对事实的经验观察和归纳,并对事实与理论的相符程度进行评判达到。
孔德由此提出了他确认的社会研究方法:
观察是社会学的主要方法;其次是实验;再次是比较法, 即基于世界各种文化的比较,以及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比较。
此外,孔德还提出了历史法——即不同历史阶段和过程比较,这也可归入比较法的一种。
(2)马克思(为科学的社会研究提供了范例)
马克思主张通过直接考察现实的“市民社会”来建立社会理论, 这种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以唯物辩证法为分析手段, 在具体的社会过程和社会联系中探求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体现在包括《资本论》在内的一系列研究中,它们对社会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3)迪尔凯姆(对社会研究方法论作出深入探讨)
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在《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一书中首先制定了社会研究方法论的细则。 其中,“首要的,同时也是最基本的规则是:把社会事实作为事物来看待”。 他认为,信仰体系、社会习俗等社会现象也可以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分析和解释。 迪尔凯姆发展了孔德的实证主义,他的方法论原则成为20世纪占主流的西方社会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实证精神是社会研究的精髓所在。 它使社会学独立为一门科学,同时也为其研究手段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前提。
2.反实证主义的方法论观点
该方法论认为,人有意识、有差异性,人类社会有着不同于自然界的特殊性,因此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不适用于人类社会的研究。
(1)人文学科的主观方法论
①德国社会学家狄尔泰(1833—1911)
狄尔泰利用社会现象的特殊性向实证主义发起攻击。
他认为,由于人具有自由意志,因此人的行为是无规律,且无法预测的。 此外,社会历史事件都是独特的,偶然的,不存在普遍的历史规律。 因此,对人和社会就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而只能以人文学科的主观方法对具体的个人和事件进行解释和说明。
②20世纪的社会学现象学派
社会学现象学派否定了实证主义的许多假设。 他们主张,社会学研究不应只从外部去观察人的行为,也不能给人的行为强加一种外部逻辑, 而应当通过对社会环境和个人境遇的实地考察,深入到行为者的意义与动机的领域,揭示出指导人们行动的内部逻辑。
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具体而微地描述实际的社会生活,“还世界的本来面目”,而不是探寻并不存在的社会规律。
这种观点根本否认社会规律和社会事实的存在,完全反对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在批判实证主义的缺陷的同时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就这一点来说,它是不足取的。
(2)介于实证主义与主观主义两个极端之间的观点
①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ax.Weber 1864—1920)
与实证主义不同,他认为,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有本质的不同。 社会现象含有社会成员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主观理解,即“社会事实最终归结为可理解的事实”。 社会学研究必须首先“观察行动者的‘主观思想状态’”,并依靠研究者的直觉或“理解”对行为的意义做出判断。
与人文学派不同,韦伯指出,由于人的社会行为是有意义、有目的的,因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对这种规律性的行为可以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 但是,社会研究对人的行为的因果解释不是仅仅通过外部表现和外部影响,而且还必须通过对人的行为动机的理解。
韦伯认为,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社会规律是不存在的, 但是通过对理性行为的理解,就可以找出社会现象的规律性,可以对人的行为作出预测。
他定义社会学为:“其目的是对社会行为进行解释性理解,以便说明行为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的科学。”
②21世纪的历史社会学派
历史学派主张在社会研究中发挥历史和哲学的想象力,运用思辨、比较等方法。强调社会学与历史的密切联系。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指出,任何社会科学都要以历史事实和历史构想的存在为前提,任何一门名副其实的社会学都是历史社会学。 他还指出,模仿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通常带有统计学的性质, 并且只限于静态研究而忽略事物的历史联系, 这种抽象的、只重形式的实证主义对于认识人类和社会没有多少用处。
(3)评价
反实证主义学派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动摇了孔德的实证体系,但未能改变社会学的实证传统。因为社会学要想成为科学,就必须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
实际上,对实证主义持怀疑和反对态度的社会学家,大多数只是反对照搬自然科学方法或滥用数量分析方法, 而并不反对以经验事实为依据来建立和检验理论这一实证原则。
3.科学方法论的发展
(1)孔德的实证主义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孔德的实证思想和马克思的研究实践把社会研究引入了现代科学阶段。 孔德的实证体系有其自身的弱点,社会学家不能像自然科学家对待原子或分子那样对待人,他不仅要研究人的行为的外部逻辑,而且还要考察其行为的内部逻辑。 在反实证主义思想的冲击下,社会研究方法论有了进一步发展。 M.韦伯的“理解社会学”指出,对人性的理解是每一位社会学家的必备素质之一。
(2)波普尔
“自由想象优于经验观察”
否定了孔德的“观察优于想象”
假设检验法/“试错法” trial-and-error method
是对杜威等实证主义者的假设演绎法的修正和发展
公式概括: P1 — TT — EE — P2 ……
P = 问题 TT = 试验性理论 EE = 排除错误
科学理论循环往复的公式: 遇到问题P1,提出判断假说TT,以证伪检验排除假说中的错误EE, 形成新生理论后又出现新问题P2
波普尔提出,仅有经验观察是不够的,研究者还应在发挥自由想象的基础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他所提倡的科学研究的“试错法”在社会研究领域得到发挥。 凡是社会科学理论都应实证,而某种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又要求理论本身具有可证伪性(testable), 以便能通过经验调查来检验。
这样社会理论与社会调查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有时甚至理论的突破有赖于调查方法的发展。单纯凭主观想象而提出一套理论的时代已经过去。
(3)库恩的“范式”理论
“范式”是指实证研究问题、观察问题时的角度、视野和参照框架。 它是由一整套概念和假定组成的, 它反映了科学家看待世界、解答问题的基本方式。
“范式”概念下的科学历史发展历程: 前科学阶段—常规科学阶段—科学革命阶段—新的常规科学阶段
库恩指出,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原则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 所以,不仅要对研究发现——即理论——进行逻辑检验,而且还要考察影响研究模式的社会历史因素, 这与社会学现象学派注重实际的社会环境与个人境遇是一致的。
库恩的观点使社会学家认识到,社会学是一门多范式的学科,社会研究方法论是不断发展的;不存在任何凌驾于科学实践之上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指导思想或方法论原则。
库恩把社会历史观和非理性因素引入科学和科学研究过程,打破“科学万能论”,完善波普尔的科学发展观
二、社会研究手段的发展
社会研究方法是在自然科学思想影响下多学科的产物。 它是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的共同研究手段,同时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也与这些学科息息相关。
1.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的发展使社会研究得以定量化、科学化。
(1)阿道夫·凯特勒(Adolphe Quetelet,1796—1874)是数理统计学派的创始人,也被称为“经验社会学之父”。
①凯特勒是将概率论思想引入社会研究的第一人,在实际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平均人”(average man)概念。 按凯特勒的理解,“平均人”是一个民族主要生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客观指标,是一个社会的典型,是描绘社会稳定状况的统计指标的中轴。
②凯特勒在他的犯罪研究中提出概念的操作化,这为现代社会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2)费舍尔(R.A.Fisher,数学家兼经济学家)在1928年提出的抽样理论为社会研究的代表性、科学性提供了数理基础。
2.心理学方法 社会研究手段从心理学领域借鉴了许多, 如问卷设计中态度量表的拟定即来源于心理学。 社会研究中的实验法完全借用实验心理学的模式。
(1)社会学家以及社会心理学家直接以人为实验对象。如梅奥等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作的“霍桑实验”被认为是组织管理理论的转折点。该实验中,研究者发现工人们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其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2)实验法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发展得最为迅速。“场论心理学派”的代表人勒温认为,实验心理学可以系统地用于分析群体水平。
(3)D.坎培尔与J.斯坦利于1963年出版的《实验及准实验研究设计》一书中概括了十六种实验方式,从经常使用的一次性个案研究到成熟的控制实验。 实验法的设计原则对社会学研究设计的改进有重大影响,社会学目前常用的相关分析、控制变量及趋势研究的设计都来源于实验法的思想。
3.人类学方法
(1)人类学中的参与观察法和访谈法常常为社会学家所运用。
(2)人类学对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大帮助是它看问题的角度。 人类学的观点对社会学的实地研究法影响最大。 社会调查史上许多优秀的实地调查都是人类学影响的结果。 人类学看问题角度的独特之处在于,在研究某个个案时尽可能将所有变量及其相互作用统统考虑进去。
(3)人类学的另一种主要研究手段——文化比较研究——曾解决过许多学术疑难问题。
4.社会学以及社会研究的传统 在研究方法上,社会学以及社会研究历来存在着两种传统:
(1)人文学科的研究范式 包括人类学、历史、伦理学、文学等学科的方法。 特点是注重直观和切身体验、强调对人和社会的主观理解或阐释。
(2)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 指在统计调查和实验法中所体现出来的数量化方法,它强调客观的、精确的因果分析。 近几十年来,社会研究手段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定量方法—— 如抽样方法、统计方法、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问卷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但这并不表明社会学已成为一门精密的科学。 实际上,人文学科的方法在社会研究中仍发挥着重大作用。
三、社会调查研究简史
1.近代社会调查研究(约18世纪~20世纪初) 这一时期的调查内容较为繁杂,多为实用性调查,如家庭调查、生活调查、工业调查、犯罪调查以及后来的舆论调查与市场调查。 初期的社会调查多以社会管理和社会改良为目的。近代社会调查最为发达的是英国、法国、德国等。
(1)英国 经验调查在最先进入工业化社会的英国开始得最早。
①早期以了解国情为目的的调查包括:
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1690);
伊顿爵士的《贫民的情况》(1795);
辛克莱爵士的《苏格兰统计报告》(共21卷,1791—1799);
②早期以社会改良为目的的调查主要有:
霍华特的《监狱的状况》(1777);
《关于欧洲主要监狱医院的报告》(1789);
1832年凯·夏特沃斯所作的关于当地工人生活质量的调查——《曼彻斯特纺织工人生活的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
③自1801年起,英国就实行经常性的人口普查,每十年普查一次;
④19世纪最著名的调查是查尔斯·布思(Charles Booth,1840—1916)的《伦敦人民的生活和劳动》。
英国政府依据布思的调查报告,于1908年颁布了《老年抚恤金条例》,实行了失业保险,并规定了重体力劳动的最低工资限度;
20世纪初,英国的朗特里(B.S.Rowntree)继承并发展了布思的方法。 他从生理学和营养学中的“体力效应”出发,提出了维持这种“体力效应”的最低工资,从而为制定合理的社会福利制度提供了可能性。 此外,尤尼(C.Udny)等人还依据布思的调查资料作过多因回归和复相关分析。
(2)法国
法国的经验调查发源也较早,除A.凯特勒有关犯罪及“道德素质测定”的研究外,还有黎伯莱的家庭调查——《欧洲工人》(1855)。 在法国与黎伯莱同期的还有帕兰·杜卡特列的妓女调查和维莱梅的纺织工人调查。
(3)德国
①恩格尔(C.L.Engle,1821—1896)的家计研究,在比较了黎伯莱与凯特勒的研究之后提出了著名的“恩格尔定律”, 即:收入水平越低,家庭越穷,用于伙食开支的比重就越高。
②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为剖析和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做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写作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的世界各国的统计资料、档案文件和文献资料,并出色地运用各种分析方法从事实资料中抽象出理论认识。
恩格斯曾长期深入到工厂和工人居住区进行实地调查,“从亲身的观察和亲身的交往中直接研究了英国的无产阶级”写成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
③德国19世纪的许多经验调查研究都是由著名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及经济学家完成的,他们是斐迪南·滕尼斯、马克斯·韦伯、阿尔弗雷德·韦伯、古斯塔夫·施穆勒等人。
(4)美国
美国一向保持着学术的经验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传统,其社会调查的成效较好。美国在20世纪初所进行的大规模社会调查以匹兹堡调查和春田调查最为著名。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前的大多数社会调查研究尚缺乏理论的指导,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社会当时的尖锐问题,虽然起到了相当大的治世之功,但其调查本身却难以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尽管如此,这些经验调查还是为今后的社会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调查经验和详实的调查资料。
2.现代社会调查研究(20世纪初——) 社会调查与社会学理论的结合, 即学术性调查研究是以迪尔凯姆的《自杀论》(1897)为开端的。
(1)《自杀论》的意义 《自杀论》标志着社会研究进入现代阶段。 《自杀论》的重要意义除了其中包含着关于自杀现象的精辟论述,还包括:
①它是孔德实证主义思想在社会研究中第一次得到完备的经验的体现;
②《自杀论》是理论与经验结合的首次范例;
③《自杀论》促进了社会研究从单变量的、描述性的研究转向多变量的、解释性的研究;
④就研究方法而言,迪尔凯姆首先将“多元分析法”引入了社会学。 此外,他还为如何利用统计资料、如何从经验现象中概括出理论认识提供了范例。
(2)经验社会学的兴起 20世纪20年代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移到美国。 20世纪初期,在美国的社会问题中,移民问题和城市问题是很突出的。
①在移民问题研究中,托马斯与美籍波兰学者兹南尼斯基(Floriam Znaniecki)选取了几百个样本,使用文献法和个案分析法,将移居美国的波兰农民与波兰本国的农民作了对照研究,并写成《欧洲和美国的波兰农民》(1920)一书。该书被认为是社会学个案研究的经典范例之一。
②芝加哥学派在布思的影响下,借鉴人类学的方法,对城市的贫民、种族、区域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实地研究,开创了“城市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将人类学的社区研究运用到现代城市。
(3)社会统计调查模式的建立
①斯托弗 斯托弗的研究主要有:美国黑人地位的研究(30年代)、美国士兵的研究(40年代)、移民方式的研究(40年代),以及在麦卡锡时期的政治民意测验(50年代)。 他所研制的研究设计、抽样方法、问卷设计以及分析逻辑等已成为目前广泛应用的社会统计调查研究的模式。
②拉扎斯菲尔德 他的主要贡献是:在斯托弗等人的《美国士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统计分析的“详析模型”;还组织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应用社会研究机构,培养了一批在后来的美国应用研究界起主导作用的年轻人。他与其门徒的理论和方法被社会学界称为哥伦比亚学派。
(4)当代的发展
①二战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数理化倾向日趋明显。 抽样理论和统计检验的引入,社会测量法的推广,社会统计学和数理社会学的发展等等, 都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研究方法的定量化。 同时,理论的发展也越来越取决于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的提高;
②在六七十年代以后,注重了解个人与社会行为的主观意义的研究方法也有所发展。此外,历史社会学和比较社会学又开始兴起。 数量化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的发展都表明,社会科学工作者在不断改进其研究手段,并力图更深入、更科学地认识和解释社会现象。
3.中国社会调查发展简史
(1)科学意义上的社会调查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发展。
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缺乏经验科学传统,没有一种科学逻辑作为方法论,同时也不注重发展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手段。
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政治原因,封建统治者的保守、僵化、官僚士大夫的“清议”之风,加之连年战乱和封建割据等因素,使得社会调查在中国始终未建立起成熟的体系。
学术界早期的社会调查有许多是在外籍学者的指导下进行的。
中国人主持的社会调查最早的是陈达对北平成府村居民和清华校工所做的生活费调查(1923)。
(2)二三十年代是中国学术界社会调查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原因:中国当时正处于工业化社会的前夜,急剧的社会变迁、深刻的社会矛盾、大量的社会问题都需要理论界加以诊断和解释,以求救国之路。
较著名的有:
李景汉的《北京郊外乡村家庭》(1929)
历时七年之久才完成的社区研究的杰作《定县社会概况调查》(1933)
严景耀的中国犯罪问题调查(1927—1930);
陈翰笙领导的对无锡、广东、保定三地区的大规模农村社会经济调查(1929—1930);
王同惠(费孝通的前夫人,在此次调查过程中献身)
费孝通的“花蓝瑶社会组织的调查”(1934)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地区调查
(3)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 较著名的社会学和社会人类学调查成果主要有:
陈达的《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1938)
费孝通的《江村经济)(1939)
史国衡的《昆厂劳工》(1943)
费孝通和张之毅的《乡土中国》(1946)等。
在毛泽东的倡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在40年代组织了对陕北地区的大规模的社会调查研究,写出了《绥德、米脂土地问题初步研究》、《米脂县扬家沟调查》等大批调查报告。
(4)50年代以后, 由于种种原因,学术性调查研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
有进展的只是少数领域:
费孝通对“江村”(即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的追踪调查,他于1957年、1980年重访他1935年调查过的“江村”进行实地考察,为了解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演变提供了丰富资料。此外,社会调查研究在民族学、教育学、经济学等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50年代中国社会调查事业的重大发展是建立了较完善的行政统计调查系统,它能够有效地为政府行政管理提供详细、全面的数据资料。虽然在某些时期其数据的可信性令人怀疑,但全国性统计机构的建立改变了以往在基本国情调查上的落后状况。
(5)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学的恢复和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发展,学术性的调查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
促进这一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中国正处于新的历史转变时期,社会变革与社会变迁带来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农村发展问题、城市问题、体制问题、文化观念的问题等。
针对这些问题,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为社会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和政策性建议。
第三章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一、社会研究的层次与角度
1. 社会现实的层次 从研究单位的角度划分
(1)个人层次
可进一步分为客观与主观(即行为的和态度的)两个层次。
(2)群体(或集体)层次
可再分为客观层次和主观层次: 客观层次包括群体结构和集体行为, 主观层次包括人际关系和互动规则。
(3)社会结构层次
包括由社会分化形成的社会制度,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网络。
(4)文化层次
文化是指由社会成员所共有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规范所产生的各种社会现象,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2.研究层次——宏观与微观
(1)宏观层次
将社会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侧重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研究社会整体的性质和发展规律。
宏观研究的主题有:
①社会变迁研究
在文化层次上,即从历史演化的角度来发现并解释社会发展的规律
②社会结构研究
从社会系统的相互联系入手来分析社会体制
③社会行为与态度的研究
将许多个人的行为或态度视为一个整体,由此来分析、预测人们的社会行动
(2)微观层次
从个人或群体入手, 通过观察人们的社会交往来发现社会行动的意义、特点与其社会环境的复杂关系。
微观研究的主题有:
①人的社会化;
②人际关系;
③个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
(3)社会单位层次
从群体结构和集体行为入手,直接考察实际的社会单位。
社会单位研究的主题有:
①社会组织研究
是对企业、公司、学校及其他机构的研究。
这种研究类似于社会结构研究, 即通过变量分析来描述组织内部各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与外部系统的关系;
②社会群体研究
是对青年、老年、妇女等群体的研究。
它通常采用参与观察的方法,并尽可能记录下各种信息。 此外,群体研究还采用实验方法,即引入某项变量、控制其他变量来观测实验变量对群体行为或态度的影响;
③社区研究
这种研究的范围很广, 它既包括对一定区域(城市、乡村、县镇等)的全面考察, 也包括对社区内部特定社会问题的研究。
社区研究常采用人类学方法,即长期参与观察与实地研究。
3.社会整体与个体
(1)整体论与个人论的主张
①整体论
认为社会的性质不是由其部分的性质决定的。 社会整体决定其各个部分的本质
由此推论出,社会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是社会整体, 如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等, 因为社会现象的存在与变化只能由整体特征或宏观变量(结构变量,环境变量等)来解释,而不能归结为个人特性,即不能还原到个人心理或生理的层次。
②个人论
认为社会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是个人, 因为个人是有意义行为的唯一承担者, 而国家、团体、社会制度等整体概念都是表明人们互动的某种范畴,它们都可以还原为各个参与者的行动。
(2)整体论与个人论的分歧
个体论主张采用分析或分解的方法,并在基础层次上对事物作出解释, 而整体论主张通过揭示整体的本质属性来解释各个具体事物。
(3)整体论的局限性
①整体论指出了传统科学的分解或分析方法的局限, 但是它并没有提供一套研究有机整体的操作方法。 到目前为止,它还只是一种无法付诸实践的学说。
②整体论推导出社会研究应当“从社会整体出发”是不恰当的。 其原因在于:
a.从分析单位的角度来看,整体与个体相互补充;
b.在具体研究中要考虑社会整体的所有联系,不仅难以做到,也没有必要。
4.研究范式
(1)范式的含义
范式是指某一特定学科的科学家所共有的基本世界观。 范式是由其特有的观察角度、基本假设、概念体系和研究方式构成的,它表示科学家看待和解释世界的基本方式。
(2)研究范式的类型 美国社会学家里茨尔区分了社会学的三种不同的研究范式:
①社会事实范式
以迪尔凯姆的方法论思想和现代的结构功能理论为代表, 强调社会现象的客观性,认为社会现象是客观的事实,它们不能还原为个人的事实。
社会事实范式强调对宏观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文化规范进行研究, 在社会结构层次和文化层次探讨社会的本质属性。
②社会定义范式
以韦伯的思想为代表,强调社会现象的主观性质,认为一些宏观的社会现象不是有形的实体, 它们是由人们的主观定义建立的,因此社会现象是不可能与个人的动机、态度和行为相分离的。 这也是个体主义方法论的主要论点。
社会定义范式强调在微观层次研究人们是如何建立社会、如何在社会中行动的。
③社会行为范式
以行为科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组织社会学等)的方法论为代表, 强调对个人的社会行为进行客观精确的分析, 主张用经验的或实证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
它认为社会事实范式过于抽象,只限于宏观层次,而社会定义范式又过于主观,只限于微观层次,因此只有通过对人的外部行为进行经验观察,才能认识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客观地解释社会现象。
二、社会研究的科学性
1. 社会规律性
社会研究所探寻的社会规律是指:
(1)社会总体的统计规律
它只是以概率的方式说明总体的状态或倾向,而并不排除个别的特例
(2)由社会规范和社会制度所规定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模式;
(3)适用于特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经验规则
社会研究试图科学地解释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规律性。
2.解释与理解
(1)对于社会现象两种不同的认识方式
第一种,自然科学的客观解释,是通过外部观察来客观分析与解释事物之间的关系。
第二种,人文学科的主观理解,是通过对行为者或历史事件的主观意义的理解来揭示事物表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2)解释与理解的关系
将自然科学的解释方式照搬到社会科学中是不适用的,因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无意识的物体。因此,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必须要考虑到人的动机、感情等内在因素。
理解并不能取代科学的解释
因为,对个人处境和动机的理解并不能证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这种理解有时是错误的。 在对客观变量进行因果分析时不可避免地要引入主观变量,以便做出更确切的说明, 而这些主观变量的提出和观测要依靠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主观理解。
科学的解释是建立在因果决定论的假设之上的。
那种认为社会历史现象是独特的,需采用特殊方法的观点完全排斥了社会现象的规律性和普遍性。 社会研究的解释方式并不与自然科学的程序完全一样,尤其是在定性研究方面,其“解释”的方式相当凌乱,且缺乏逻辑统一性。 只是在统计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中才形成了一套较系统的解释方式。
3.价值与客观性
价值是人们关于世界或社会“应当如何”的主观意愿。科学研究不使用价值判断,它只采用逻辑判断,即客观地说明“事实是什么”,“事物是如何变化的”。因此,科学是“价值中立”的。
科学知识的判定标准是脱离意识形态的,但它的应用是与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有关的,尤其是社会科学。 这不仅指科学知识可以服务于不同的道德理想或政治目的,而且还指研究者本人在获取知识时,他在研究课题和研究角度的选择上就明显地含有个人的价值观和应用目的。
三、社会理论的构造
社会理论是以抽象的概念来说明社会现象的本质。
1.理论的主要功能和基本要素
(1)理论的主要功能包括:
①指导研究的方向;
②描述事物的状况和性质;
③解释现象之间的关系;
④预测未来的事件或现象。
(2)一般来说,理论由下列基本要素所构成:
①概念;
②变量;
③陈述;
④形式。
2.概念和变量
(1)概念
①概念是构造理论的砖石,它是对研究范围内同一类现象的概括性表述。
概念是客观世界与主观思维相互作用的产物。概念不仅仅反映感性经验,它还具有理性认识的特征。
②概念可分为实体概念和非实体概念。
实体概念是指可直接观察到的物体、事物或现象,如青少年、犯罪、游行等等。
非实体概念则无法直接观察,如智力、社会关系、文化、动机等等。社会科学涉及的许多概念都是非实体概念。
③概念都是通过概括和抽象而得到的,但是各种概念的抽象程度是不同的
④概念是由名词、抽象定义和经验内含组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3-2所示
概念的三个部分是紧密联系的:名词是对同一类现象的概括;抽象定义界定出这些现象的范围和主要特征;经验内含是由名词所指示的那部分现象,它在经验层次上与名词和抽象定义相对应。
(2)变量
①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它是通过对概念的具体化而转换来的。
变量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状态或属性,反映了概念的可变动性,说明了现象在规模、重量、密度、速度等方面的变化情况,或现象在程度差异上的变化方式。
②变量的类型。
从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上可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在因果关系中,原因是自变量,结果是因变量。 在一组变量中,能够影响其他变量发生变化,而又不受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称为自变量;依赖于其他变量,而又不能影响其他变量的称为因变量。
(3)变量间的关系
变量间的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相联系的性质,它们主要有相关关系、因果关系、虚无关系三种类型。
①相关关系
如果说变量x与变量y有相关关系,意思就是它们一同起变化,即x有变化、y也有变化,反之也一样。在相关关系中,一般无法区分哪个是原因,哪个是结果,两者是互为因果的。 如果一个变量值的增加伴随着另一个变量值的增加,或者一个变量值的减少伴随另一个变量值的减少,则这个关系称为正相关,或称直接相关。一个变量值的增加,伴随着另一个变量值的减少,则这个关系称为负相关,或称逆相关。
②因果关系
在有相关关系的两变量中,如果明确说明了一个变量的变化引起了另一个变量的变化,那么这种关系就可以称作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就是“因x的变化导致了y的变化。”
因果关系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a.x和y有相关关系;
b.x、y之间的关系不是由其他因素形成的;
c.x的变化在时间上先于y的变化。
③虚无关系
虚无关系说明从某一变量的变化很难预计到另一个是以怎样的方式发生变化的。
虚无关系表明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不存在共变关系。
在数据的统计分析中,通常要对虚无关系(虚无假设)进行检验,如果虚无假设被否定,那么对命题中各变量的关系,就给予了更令人信服的证实。
3.命题与假设
命题是对现象之间的关系的陈述,用于说明“为什么”的问题。 命题是思维的基本单位,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关系的明确陈述使各种现象联系起来。
(1)命题的类型
①公理(axiom,公设postulate),处于理论的最高层次,它是高度抽象的陈述。
公理可作为理论的出发点,所有其他的理论命题都可由公理推演出来。公理的正确性是由定义或假定而来的,它无法直接被经验检验,而只能通过对它的逻辑推论的检验得到部分证明;
②定理(theorem),是由公理推导出来的,它可被经验事实来检验; 由公理和定理还可推导出其他更具体的命题。
③经验概括(Empirical Generalizations),它不是由公理或定理推导来的,而是通过对大量事实的观察而归纳出来的,它的经验色彩较浓,抽象程度较低。
④假设(hypothesis),是在研究之前提出的待检验的命题,它在研究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假设
假设是在研究之前提出的待检验的命题,在研究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①假设是为得出逻辑的或经验的结论并加以检验而设立的试验性假说,假说含有目前未获得充分证据的意思,因而只是一种尝试性的解释。假设可由理论演绎得到,也可由经验观察得到。
②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即假设必须能够以变量语言来表述。
③假设有几种不同的陈述方式:
a.函数式陈述,其基本形式是:y=f(x),即y是x的函数,它是说明若x发生变化,则y也随之发生变化,反之亦然;
b.条件式陈述,即“如果x,则y”,这里,x称为先决条件,y称为后果,这种方式常常说明两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但有时也只表示相关关系;
c.差异式陈述,其基本形式是“A组与B组在变量x上无(或有)差异。”
④假设在研究中有三种主要作用:指导研究、逻辑推导、发展理论。
4.理论的形式
特纳根据理论陈述的不同组织方式区分了当代社会理论的四种主要形式:
(1)思辨理论
该理论并不关注于解释具体现象,它主要从哲学角度探讨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假设。
(2)分析理论
该理论侧重对人类社会作出类型学的划分,它试图建立一套概念体系和分类框架。
(3)演绎理论(又称形式理论)
该理论在形式上是由一系列不同抽象等级的命题构成的,从高层次命题中可推演出低层次命题,它们可用以解释具体的经验现象。
演绎理论与公理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
①演绎理论缺乏公认的公理或公设,这是由于社会科学很难建立定律或公理,不同的学派都是从不同的理论前提出发推演其理论体系。
②演绎理论的逻辑推演不严格,它常采用由抽象概念到变量,再由变量到指标的经验演绎,这种演绎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严格的逻辑演绎,后者是在同一抽象层次进行的。 由于社会科学对概念的定义不如自然科学那样精确,因此演绎理论的概念—指标联系也不像公理理论那样紧密。
③演绎理论的陈述往往不具有公理理论的普遍性,因为社会科学很难控制所有的外部影响变量,它的理论陈述往往无法概括更普遍的现象。
(4)模型理论
一般是由经验概括而来的,它的抽象层次较低。
四、解释的类型
1个性解释与共性解释
(1)个性解释
个性解释是指对某一独特事件或个人行为的解释,即对其特殊性或独特性的解释。历史学、法学常采用这种模式。个性解释的类型包括:
①发生学解释。
该解释是从历史根源或历史发展上说明事件的产生经过。
②意向性解释。
该解释多用于理解个人行为,它通过对行为动机和目的的分析来解释这一行为。
③倾向性解释。
类似于意向性解释,它们都用于分析个人行为。不同的是,倾向性解释是用个人的性格、态度、思想倾向来说明。
④多因素解释。
在应用性研究或政策研究中最常用。这种方式是列举各种因素,如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等等。
实地研究、个案研究一般是与个性解释方式相联系的。在社会研究中,个性解释是必要的,不仅由于它适于说明独特现象和个人行为,而且还由于它有助于从具体的、特殊的现象入手来发现事物的普遍性。
(2)共性解释
科学的最终目的是得到共性解释。
这种解释方式是试图找出对某一类型的行为或现象都有影响的最主要的因素。共性解释旨在用最少的原因变量去最大限度地解释因果关系的一般模式,它需要调查大量样本甚至整个社会,以便说明社会的规律性。
共性解释的类型包括:
①因果解释;
②功能解释。
2.因果解释
(1)因果解释的含义
因果解释是运用演绎三段论的形式,由大前提,小前提进行逻辑推论。在因果解释中,理论陈述相当于大前提,条件陈述相当于小前提,而被解释项则是解释项的逻辑推论。因果解释是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于某些规律的作用,可以预测到将会发生哪些现象。
(2)因果解释的理论形式
因果解释可采用各种理论形式,如公理式理论,形式理论和模型理论,这是三种不同的演绎推理。
(3)得到因果解释的方法
①英国哲学家穆勒(T.S Mill):求同法;差异法;求同求异法;共变法;剩余法。
②W.华莱士区分了探求因果解释的五种策略:
原因解释;
结果解释;
内部构成解释;
外部背景解释;
分类解释。
3.功能解释
功能解释是通过发现一个现象对它所属的较大体系具有什么功能来解释该现象的存在。功能解释适于说明一些特殊的或独特的社会现象,功能解释还特别适合于说明一个自我调节的系统,但它只适于解释这些现象为什么存在,而不适于解释现象的发展和变化。
(1)功能解释的基本假设
①任何社会都像有机体那样有其基本的功能需要(或功能先决条件),只有满足这些基本需要,社会才能生存下去。
②任何社会现象都是与一定的功能需要相联系的,它们都是为满足基本功能需要这一目的而存在的。
(2)对功能解释的批评
①功能解释是一种目的论解释,它易于陷入循环论证或同义反复之中。目的论解释不是像归纳科学那样根据过去发生的原因去解释现在和预测将来,而是以将来的结果中所体现的目的或功能来解释现在或过去的现象。这不仅不符合逻辑,而且也不满足可检验性这一科学要求。
②功能解释还被指责为是为现存的社会制度辩护,因为它说明现存的一切制度、机构都是必要的、合理的、都有助于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协调发展。
4.解释类型的正确选择
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多样性,因此需要采用多种解释方式。
(1)个性解释适用于解释日常的现象、独特的历史事件以及涉及主观动机的个人行为。但科学的社会研究主要采用共性解释,其中演绎理论和功能理论是应用最广泛的解释方式。演绎理论能满足可检验性和概括性的要求,能对社会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但由于很难将社会现象的因果联系概括为一些普遍的定律,因而它的适用范围很有限。
(2)功能解释尽管能有效地说明许多社会现象,但它本身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局限性。 目前,许多理论家致力于发展一些具体的、中型的理论,它与经验层次和抽象层次都有较密切的联系,能系统地解释范围较小的社会领域或社会层次中的现象,这也是默顿所倡导的“中层理论”所指示的方向。
第四章 社会研究的过程
一、社会研究的逻辑
1. “科学环”
“科学环”是社会学家华莱士在1971年提出的,如图所示。
(1)在该模型中:
方框表示五个知识部分:
①理论;
②假设;
③经验观察;
④经验概括;
⑤被检验过的假设。
椭圆表示研究各阶段中使用的六套方法:
①逻辑演绎方法;
②操作方法
它包括研究设计、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测量方法、抽样方法和调查方法等等;
③量度、测定与分析方法,指观察的记录、资料的整理、分类、评定、统计及分析的方法;
④检验假设的方法,如统计检验;
⑤逻辑推论方法,如统计推论;
⑥建立概念、命题和理论的方法。
箭头表示知识形式转换的阶段。 中心线的右边是理论演绎的过程,即把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在这一过程中是运用演绎法。中心线的左边是理论建构的过程,它首先是运用归纳法由经验观察概括出研究结论,然后再上升到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在横剖线的上方属于理论研究,它们处于抽象层次。横剖线的下方则属于经验研究。
(2)该模型是对社会研究中各种逻辑过程的概括
它表明了科学研究是从理论→假设→观察→概括或检验→新的理论……,这样一个周而复始,无限循环的过程。
它的优点在于没有始点也没有终点,研究工作可从任何一点开始。当然,具体的研究工作只是整个科学过程中的一部分,许多研究往往只包括其中一个或几个阶段。
2.归纳与演绎
归纳是从经验观察出发,通过对大量现象的观察概括出具有普遍性或一般性的结论。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或理论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来解释具体的事件或现象。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经验到理论,演绎则相反。
(1)归纳逻辑的局限
①由一些个别事例概括出的一般性结论并非是可靠的,它有可能被其它未观察到的事例所推翻。
②由归纳不可能逻辑地推论出一般原理,因为由归纳得到的结论只是对一些具体的、个别的经验现象的概括,它只适合于一定的时间、地点、场合、范围,它仍停留在经验层次。可以说,归纳逻辑的主要作用是发现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发现一般原理。
(2)演绎逻辑的局限
①由于演绎的大前提,即一般原理或公理有可能是错的,所以由它推演出的命题也可能是错的,这样的命题不可能有效地解释具体现象。
②单纯靠演绎也不可能发现理论的错误。
3.假设检验逻辑
假设检验法是从理论推导出研究假设,然后通过观察来检验假设,假设如果被证实,就可以对被观察到的具体现象做出有效的理论解释;假设如果被证伪,就要对理论做出修正或推翻原有理论、发展新理论。
假设检验法的优越之处表现为:
(1)如果没有理论假设的指导,那么经验观察就有可能是盲目的且缺乏系统性。
(2)单纯归纳法只能得出经验现象的概括,而不能检验理论结论是否正确。假设检验法则可以将经验概括与假设进行比较来检验理论的真伪。 目前在社会研究中,假设检验已成为普遍运用的研究逻辑。
二、理论建构的过程
在一些经验研究中,尤其是在遇到新的社会现象或新的问题时,社会科学家常常是从经验观察出发来建立理论。这一过程称为理论建构过程。理论建构的过程是:观察→经验概括→理论。
1.从观察到经验概括
在确定了一个研究课题之后,研究者可以直接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收集与课题有关的各种资料,以便对所研究的社会现象作出说明和解释。
(1)经验归纳
经验资料可分为案例资料和统计资料。前者是对几个或几十个调查案例的记录,后者是对大量样本的统计。
案例资料的归纳有两种方式:
①列举归纳,即通过简单枚举建立经验概括;
②排除归纳,即在许多命题中,排除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命题,保留未被事实所反驳的命题以建立经验概括。
这两种归纳方式的区别:
“列举归纳”一般是得出一种普遍现象的概括,而不涉及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
“排除归纳”则试图概括某一现象的普遍原因,它以现象之间的必然的因果关系为根据,因此它又称为科学归纳法。
(2)统计概括
由统计资料归纳出的命题称为“统计概括”,它也是一种经验概括。 统计概括依据概率原则,它说明,只要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那么在样本中发现的现象或变量间关系也可以在总体中观察到。
经验概括大多是关于事实的陈述,它一般不包含人们对事实的理性认识,即它还没有在现象与本质之间建立一种动知关系。尽管如此,它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经验概括的主要作用在于它能为新的理论提供事实根据,能够检验原有理论中的错误。
更重要的是,它能使研究者从预料不到的事实中或偶然发现中得到启发与“顿悟”,从而提出一些新的概念或想法,以此为线索来建立新的理论。
2.从经验概括到理论
(1)建立理论解释
由经验概括到理论也就是运用创造性的想象和思维的抽象。它包括四个步骤:
①建立解释项的概念,这一抽象概念包含经验概括中的各种变量的共同属性或特征;
②建立被解释项的概念,它在更抽象、更普遍的层次上表明所研究的具体现象;
③建立解释项与被解释项相联系的命题,它以原有的经验概括为基础;
④建立多个命题,它们包含上述的解释项或被解释项,然后将这些命题组织在一个逻辑上相互联系的理论体系中。由理论可推导出新的可被检验的假设。
(2)抽象的策略
理论建构的关键是从具体的经验事实中抽象出社会现象的普遍意义或本质特征。这需要一种创造性的想象力。尽管这种想象力似乎是一种捉摸不定的东西,但是从研究实践中可以总结出一些策略,它们有助于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认识:
①列举共同因素
在经验研究中,如果发现许多不同的事物都导致相同的结果,那么就要探询,是什么共同因素使它们的结果相同的?这种策略可帮助我们辨认出经验事实所表示的更普遍的意义。
②利用现有的理论和抽象概念作出解释
并非每一项对大量事实的观察都可以抽象出新概念和新理论。实际上,大多数研究都利用现有理论来概括,只有当观察到新的现象以致现有理论无法概括新的事实时,才需要修正旧理论,发展新理论。 在利用现有理论时,不应当局限于个人所偏好的理论,而应当以观察事实为基础来选取最恰当、最可信的理论解释。
③探询背景联系
在从经验现象中发现普遍意义时应注意具体事件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事件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对人的行为、态度等属性进行抽象时更要注意。
④询问
在许多情况下,询问人们为什么要采取某种行为或态度可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它能提供行为动机的线索,并有助于发现某种行为或态度对于某一类型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当然,采取询问方法并不是要无条件地接受人们自己的解释,而是通过对回答的分析来辨识真正的、普遍的意义。
⑤内省
当研究者对某种具体情景比较熟悉时,他可以尝试使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上,以他人的观点来理解其行为的意义。内省理解取决于研究者对情景的熟悉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力。
(3)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
①由经验资料建立的理论称为扎根理论
它的建构程序是:
a.未经研究假设而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
b.从观察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
c.由经验概括上升到理论。
②扎根理论得到了可靠的经验证据的支持, 但它的主要特点不在于它的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抽象出了新概念和新思想。
但扎根理论是一种“事后解释”,即它是在收集到事实之后所做出的主观解释,尽管这种解释与观察到的事实相一致,但它不是唯一的,从同一事实或同一个经验概括中可以“跳跃”出不同的理论解释。
③扎根理论的缺陷
a.它无法在多种可能的理论解释中判断或检验哪一种更真实可信,这也是由经验观察出发的社会研究的共同缺陷。
b.这种理论缺乏必然的可信性,因为它所依据的经验证据是由不完全归纳提供的。 在科学中,由这种归纳不可能得出普遍的命题,这是由于,不管人们已经观察了多少案例,如果在今后的观察中发现了一则反例,那么全部理论都会被推翻。
三、理论检验的过程
在科学环中,理论检验包括理论→假设→经验观察→经验概括→接受或拒绝假设→理论这五个阶段。
1.推演假设
理论检验研究是运用假设检验逻辑,它首先是从理论推演出研究假设。推演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逻辑推演 逻辑推演是从公理推演出定理(或理论假设)。
①命题逻辑推演
a.主要作用。
从无法被检验的公设中推导出可被检验的理论假设。
b.特点。
公设与推导出的假设都处于同一抽象层次,这样就能使经验观察与理论有一致的逻辑联系,理论假设如果被证实就可以直接证实理论。
c.缺陷。
在社会科学中,概念的定义与对概念的测量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完全一致,因此这种严格的逻辑推演是无意义的。
②定义逻辑推演
其特点是,由理论推演出的假设是较低抽象层次的理论命题,它可应用于具体的时间、地点。它还可指导观察资料的收集工作。
(2)经验推演
经验推演是把理论假设中的概念与经验变量和指标联系起来,然后在经验层次上建立工作假设。在社会研究中,经验推演是与逻辑推演相结合的。
①经验推演是从理论概念→变量→指标,由抽象层次下降到经验层次。
变量是对概念的具体化,它是通过对概念的定义和一个或一组有效的测量指标而构成的。
指标是表示抽象概念的一组具体事项,由它们可收集与这一概念相联系的经验资料。 变量在经验层次上与概念相对应,它的内涵与所界定过的概念相一致。指标与变量不同,指标只表示概念内涵中某些可以观察到的内容。一般来说,指标内涵小于变量的内涵。不过,如果变量只有一个测量指标,那么两者是一致的。
②经验推演的作用和重要意义
a.它把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化为可以观测的指标,使理论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b.由指标(或变量)陈述的工作假设可以指导实际的调查研究工作,它能使研究者明确地认识到,要收集何种经验资料,在何种范围进行调查等等。
③经验推演的缺陷
由于概念、变量和指标处于不同的抽象层次,概念与变量、变量与指标、概念与指标之间的联系不是通过严格的逻辑推导建立的,而是主观假定的,因此它们有可能不一致;变量有可能未界定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指标有可能反映不出概念的真实内涵或只反映其中一部分内涵。
因此,工作假设被证实并不能直接证实理论假设,理论假设被验证也并不能直接证明理论的有效性和真实性。这样,检验一个理论解释就不能仅仅考虑研究假设的证实与否,还要考虑各种复杂的因素。
2.假设的检验
在建立了研究假设之后,就可以进行研究方案的设计,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选择适当的研究类型及资料收集方法、选择抽样方法和测量工具,以便系统地收集经验资料以检验研究假设。
(1)研究假设与虚无假设
研究假设通常是陈述两个现象之间有相关关系,对它的检验主要有两种方法: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
①直接检验与间接检验
直接检验是收集大量经验资料去直接验证假设。
间接检验是提出一个与研究假设相反的虚无假设,根据统计检验的原理,研究者可以依据由样本计算出的统计量在总体的范围内证明虚无假设是不成立的,从而拒绝或否定虚无假设,并接受与之相反的研究假设。间接检验能够证实研究假设,但不能完全否定研究假设。
②虚无假设与研究假设的关系
③间接检验的前提与作用
间接检验的前提是,调查样本必须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间接检验的作用包括:
a.收集经验资料以反驳虚无假设,从而证明研究假设是正确的;
b.说明研究假设不仅在调查样本中成立,而且在总体中也成立;
c.说明研究假设中变量之间联系的有效范围。
(2)研究假设与理论解释
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验证研究假设,更主要的是完善和澄清理论解释,并在多种可能的理论解释中加以选择或发展新理论,这种对理论的改进和发展是从反驳研究假设开始的。
①反驳研究假设的方法主要有简单证伪法和理论证伪法。
a.简单证伪法是寻找否定研究假设的经验证据,这些证据可说明,在什么条件下研究假设不成立,并说明理论解释的局限和缺陷所在。
简单证伪法需要在不同地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条件中收集反例,并以这种反例来怀疑或否定某一理论解释的真实性。
b.理论证伪法是对多种理论解释进行检验,以便选择一种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②研究假设被证实不能证明理论解释是真实的、有效的,这种证实只是在某一方面提供了支持理论解释的证据,而不是做出普遍的、全面的验证。 研究假设与理论解释的关系如图4-3所示。
(3)检验的步骤
一般来说,理论检验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确定研究课题、选择理论解释,明确表述所要检验的理论。研究可以对一种或多种理论解释进行检验。
②运用逻辑推演从理论推导出一组理论命题(称为理论假设)。
这些命题是抽象的,因为它使用的概念缺乏明确的定义,无法直接观测。由一个理论推导出的可检验的理论命题越多,则理论的可检验性就越大。如果在研究中被证实的理论命题越多,则这一理论的真实程度和可信度就越高。
③运用经验推演将理论假设转述为具体的研究假设(又称工作假设)。
这一步称为操作化过程,它是理论检验研究的关键环节。 操作化的主要作用是制定概念的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并将理论概念具体化为可观测的变量和指标,然后用变量语言重新表述理论假设,并用具体的指标(或变量)建立研究假设。 只有对具体的研究假设才能进行研究方案或调查方案的设计,才能明确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以及调查的时间、地点。
④收集有关资料。根据上一步骤的设计方案(包括确定研究类型、调查方法、抽样方案、测量工具等)直接收集与研究假设有关的案例资料和统计资料。
⑤整理与分析资料。 将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整理、归纳为一些经验概括,然后将它们与研究假设进行比较,并分析:
a.资料对研究假设的支持或否定程度如何?
b.资料、假设对理论命题的支持或否定程度如何?
c.资料、假设和命题对一般理论的支持或否定程度如何? 资料分析并不像通常所认为的只涉及统计分析和计算机运算,它还涉及逻辑推理、理论思索和创造性的想象。
⑥检验与评判理论。
一项研究很少能完全支持或完全否定一般理论,研究结论通常是在某些方面支持理论解释,在其他方面则与理论解释相矛盾。
这就需要结合对研究结果的讨论来评价一般理论的适用范围和有效性。 有些研究结果可能是出乎预料或难以解释的,它们能促使研究者思索改进和澄清理论解释。 这种思索有助于提出新的理论假设,它可以是又一个理论检验研究的开端。 社会科学家将理论检验过程与理论建构过程区分开来是为了说明不同的研究逻辑。 而在实际研究中,这两种过程常常是很难分开的,许多研究是既包括理论检验的成分,也包括理论建构的成分。当然,还有一些研究根本就不涉及任何抽象理论。
四、研究步骤与研究准备
把研究步骤划分为:
准备阶段
1.确定研究课题
(1)研究问题的提出
所要研究的问题必须是:
①可以由科学研究来解答的;
②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研究问题的选择
要确定一个研究题目,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其中包括研究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迫切性、可行性、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等。
①理论意义
学术界公认的重要题目或必要题目,如学科前沿的重大理论问题、疑难问题、“空白”课题、主要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学科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研究、发展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课题等,这些课题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但对科学来说,那些具有创造性、能启发新思想的题目则有更大的理论意义。
②应用价值
指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能解决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问题,对社会实践有较大、较深远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应用价值并不局限于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且还指对社会的长远发展和长期规划有价值。
③迫切性
指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④可行性
指能够得到社会及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研究力量、研究经费、人员配合、资料提供、被调查者的协作等方面得到较可靠的保证。此外,研究题目和研究范围的大小也对可行性有影响。一般来说,社会研究很少靠个人来完成,因此题目和研究范围的大小、宽窄可根据课题组的力量和社会配合情况来确定。
⑤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
指研究者本人的兴趣、学识、能力、精力、时间、研究条件等等。科学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对某一专业领域的兴趣、酷爱和献身精神。此外,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也对题目选择有影响。对于缺乏研究经验或缺乏理论基础的研究者来说,研究题目应简单、具体、浅显一些,从小题目开始,积累经验,然后再逐步扩大和深入。
⑥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
社会科学研究的选题还受个人价值判断、政治信仰、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的影响。研究者在确定研究课题之后,只受科学精神的制约,不能把个人的价值判断强加于观察资料之上,必须遵循客观的、价值中立的研究方针。
2.选择研究类型
(1)从研究的性质上,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①应用研究。
侧重解答各个社会领域、各个实际工作部门中的具体问题
它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来了解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并运用社会理论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的说明和解释,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政策性建议。
应用研究涉及广泛的社会领域和社会问题,如社会管理、社会控制、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舆论、城乡关系、民族关系、社会分配、劳动就业、人口问题、城市问题、犯罪问题、青少年问题、老年问题、妇女问题、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环境污染等等。
在现代,应用性的社会研究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重视。
②理论研究。
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考察来发展和丰富社会科学理论,并提供有关社会规律的知识。它的主要目的是解答学科领域内的重大理论问题或疑难问题。
理论研究既包括在抽象层次进行学术探讨,也包括在理论层次和经验层次上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现实问题, 即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概括和抽象来检验理论或提供新的理论解释。 后者可称为实证研究,是社会研究的重点,更注重对当代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
理论研究的领域也相当广泛,如社会学中的专门研究
社会变迁
社会结构
社会分层
社会组织
社会流动
社区
社会现代化
与其他学科相关的理论领域
社会心理学
经济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法律社会学
社会人类学
社会人口学
社会生物学等等。
③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
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不是截然分开的,许多实证性的理论研究本身也是应用研究。
此外,这两种研究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应用研究能够为理论研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而理论研究的成果又有助于应用研究。
任何社会研究都必须有理论的指导,都要以解答社会现实问题为目的,只不过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2)从研究目的划分,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描述性研究。
其目的是系统地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状况及发展过程,它通过对现状准确、全面的描述来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问题。
②解释性研究。
试图对社会现象作出普遍的因果解释,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
③探索性研究。
又称先导研究,是对某一课题或某一现象进行初步了解。
它既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研究,又可以为进一步周密、深入的研究工作作准备。
探索性研究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是要解答问题。
3.探索性研究的内容
在确定了研究课题和研究类型之后,通常要对课题的内容和有关情况进行初步探索,它包括三个部分:
(1)查阅文献
①查阅文献的作用包括:a.了解以往的研究成果;b.了解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各种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c.了解研究对象的社会历史背景。
②查阅文献应当有目的、有选择。
(2)请教专家
①“专家”是指熟悉这一研究题目的人,如曾研究过这一专题的社会科学家、政府工作部门的干部、研究人员、所调查地区或部门的主管人员以及掌握第一手资料的“知情人”等等。
②请教专家的目的是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经验和想法,以便更全面地掌握研究题目的背景、现状、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与范围等。
③请教专家一般是采用非正式的登门访问、座谈,但是事先应进行联系,以使他们有所准备,并选择他们感到合适的时间、地点。
④专家的意见能够给研究者提供宝贵的见识,能使研究者更好地确定研究提纲和调查内容。不过应当注意,专家意见只是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反映他们对问题的个人看法,这些看法可供研究者参考,而不能取代研究者本人的独立思考。
(3)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是到研究现场去观察、询问,以增加感性认识,明确调查内容,确定研究方法。
4.提出研究假设
(1)科学研究一般是先建立研究假设之后再去收集资料。
社会学家古德等人提出,假设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①以明确的概念为基础;
②具有经验的统一性(即能被经验检验);
③对假设的适用范围要有所界定;
④与有效的观测技术相联系;
⑤与一般理论相关联。
(2)研究假设可通过查阅理论文献而得出,也可以从实地考察或访谈中得到。 有些研究中假设的建立需结合上述两种方式。
(3)并非任何研究都能在准备阶段提出明确的假设。这有两种情况:
①只能利用文献资料和现有统计资料,而无法进一步收集所需的资料来检验假设;
②既缺乏适当的理论,又无法通过“走马看花”得出较明确的设想。
在研究一些新的现象或综合性课题时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这时,研究是从经验观察入手,通过对现状的深入、全面的了解来归纳、概括现象的状态、过程、类型和主要特征。
设计阶段
调查阶段
资料整理与分析阶段
总结阶段
第五章 社会研究的设计
一、研究类型
1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
(1)描述性研究
社会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即描述社会现象是什么,它是如何发展的,它的特点和性质是什么。描述性研究是从观察入手来了解并说明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
①描述性研究的初步设想
描述性研究没有明确的假设,但在进入观察阶段之前必须有一些初步的设想,以避免观察的盲目性。这些设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研究的时间性,是了解社会现象的当前状态,还是了解它的历史状况或发展过程。即在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之间作出选择。
b.研究的空间范围,是了解几个地区或城市还是了解整个国家的状况,是对现象作出整体描述还是将整体划分为一些类型(如不同城市、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分别进行描述以相互比较。
c.研究主题和内容。
研究课题需要具体化,以明确本次研究究竟是要描述什么。一项研究可描述其中一个主题,也可以选择多个主题。
d.研究层次和角度。
研究者可以仅在经验层次上描述具体现象,也可以在抽象层次上说明这些现象的普遍意义。研究层次可分为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
e.具体化与操作化。
在确定了研究主题之后,要对所使用的概念作出具体定义。
f.调查对象的选取,是对研究范围内的所有人都进行调查,还是只选取其中一部分人或某几个典型人物作调查。后者还要确定选取的方法和程序。
②描述性研究的特点
描述性研究的特点在于它不受假设的束缚,它可以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这些设想或改变原有的设想。
③描述性研究的应用
描述性研究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它不仅适用于民意测验、市场调查、社会问题调查、政府部门的统计调查和各类普查(如人口、农业、工业、家庭生活)等应用性研究课题,而且还可用于理论性的研究课题,如对社区的全貌、对近几十年来的社会变迁、对各种制度和组织的运行机制等进行描述。
(2)解释性研究
解释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说明社会现象的原因、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后果、探寻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解释现象为什么会产生,为什么会变化。
解释性研究主要运用假设检验逻辑,它在研究之前需要建立理论框架(理论假设)并提出一些明确的研究假设,然后将这些假设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因果模型。
建立模型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①列出现象的原因或结果。即在研究之前就列出各种原因或后果。
②详析两变量间的关系。
只选择一个最主要的自变量建立研究假设,然后用各种资料来检验这一假设,并在深入详细地分析了这两个变量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之后再建立因果模型。
③深入分析变量间的作用机制。
社会现象是错综复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即使两种现象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它们之间的影响也是通过各种因素起作用的,要有效地解释现象,就必须对现象之间的各种作用机制进行考察。
2.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
(1)横剖研究
横剖研究是在某一个时间对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的研究。
横断面是指研究对象的不同类型在某一时点所构成的全貌。人口普查和民意测验多采用横剖研究的方式。
横剖研究不等同于静态研究,它也可以进行动态分析。
横剖研究的优点是调查面广、多半采用统计调查的方式、资料的格式比较统一且来源于同一时间,因而可对各种类型的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和比较。
但资料的深度和广度较差。
(2)纵贯研究
纵贯研究是在不同时点或较长的时期内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历史研究和人类学研究多采用这一设计。
①纵贯研究的类型
a.趋势研究,是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进行研究;
b.同期群研究,是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同期群研究注重的是某一类型,而不是某一个体的特征;
c.追踪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追踪研究注重个体特征,要求在各次调查中都调查同一批对象。
②纵贯研究的特点
a.它能了解现象的发展过程,能比较不同时期的变化;
b.由于各种变量的时间顺序清楚,因此容易作出逻辑上的因果判断;
c.纵贯研究的调查范围较小,难以进行不同类型的比较。
3.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1)普查
普查(或整体调查)是对较大范围的地区或部门中的每一对象都进行调查,它常用于行政统计工作中,如人口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等。
①普查的作用
普查能够对现状作出全面、准确的描述,其目的是了解国情,把握整体的一般状况,得出具有普遍性的概括。
②普查的特点
普查资料的标准化程度很高,可统计汇总和分类比较,调查结论具有很高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可精确地反映总体的一般特征。但调查的内容较有限、缺乏深度。普查的工作量很大,所花费的时间、人力和经费很多,因此,除统计部门和政府部门外,一般的社会研究很少采用这种设计。
(2)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体作为样本,并通过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的状况。它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抽样理论、统计分析方法、问卷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完善和普及而发展起来的,它常与问卷方法相结合,目前它在社会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抽样调查的特点为:
①它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资料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和概括,能了解总体的一般状况和特征,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应用范围广泛。
②它的调查内容不如个案调查那样深入、全面,工作量也较大,在资料的处理和分析上需要运用较复杂的技术。
(3)个案调查
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体(如个人、家庭、企业、社区、班组等)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
①个案调查的作用
个案调查的主要作用是详细描述某一具体对象的全貌,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与抽样调查相比,个案调查不是客观地描述大量样本的同一特征,而是主观地洞察影响某一个案的独特因素。
②个案调查的特点
个案调查的特点是,能详细地解剖某一个案,能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到当时、当地的情景和气氛,能够深入了解社会行为的背景和发展过程。但调查资料难以标准化,只能依靠主观判断得出研究结论,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难以检验。
二、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的主要方法
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中,资料的收集是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问卷、提纲等,所提出的问题和回答的类别是标准、统一的(即结构化的),调查内容可以汇总统计。
(1)统计调查的资料:研究者事先根据研究假设确定好要了解每一个调查对象(即个案)的哪些属性和特征(称为变量),并规定了统一的记录格式,这样,所调查到的每一个案的情况都可在一个统一的资料格式中汇总起来。
(2)统计调查的对象(又称分析单位)不限于个人,它也可以是企业、村镇或城市。 所要了解的变量也可能是企业规模、所有制类型、产值、汽车拥有量等等。
(3)由于资料的格式是统一的,将所有被调查到的个案资料汇总就能得到一些统计数字,因此统计调查得来的资料一般都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4)统计调查法不仅可用于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也可用于探索性研究。
(5)统计调查经常使用问卷去收集资料,也可采用其他方法,如结构式的观察、访问等。
(6)统计调查的两个显著特征是:
①使用结构式的调查方法收集资料;
②在对大量个案作分类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调查是理论检验研究的最主要的方法,且通常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统计调查适用于对社会现象的一般状态的描述以及对现象间关系的因果分析。它还适用于对集体的态度、行为倾向和社会舆论的研究,如民意测验。
实地研究
实地研究是不带假设、直接到社会生活中去收集资料,然后依靠研究者本人的理解和抽象概括从经验资料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1)实地研究得到的资料通常是无法统计汇总的文字资料,如观察、访问记录。
但实际上,研究者所获得的资料并不限于已记录下的材料,它还包括现场的体验和感性认识。
(2)实地研究不仅仅是收集资料的活动,它还需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思维加工,从中概括出理性认识。
实地研究主要运用归纳法,研究从观察开始,然后得出暂时性的结论。这种结论又指导研究者进一步观察,获取新的资料,再得出新的结论或完善原有的结论。
(3)由于研究者不可能在短期内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因此实地研究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且通常集中关注于某一个案。实地研究又称个案研究或参与观察,它的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是无结构的观察和访问。
(4)实地研究的资料分析主要运用定性分析和投入理解法,研究者需要结合当时、当地的情况并置身于他人的立场才能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主观判断和解释,这种解释并非靠统计数据的支持,而是依靠研究者本人对现象本质和行为意义的理解。
(5)实地研究最早是由人类学和民族学方法发展而来的。
它适用于对少数有代表性的或独特的社会单位进行详细、深入的考察,特别是对那些只有在现场才能很好理解的事件、过程和行为进行研究。
实验
实验是自然科学的主要方法,它最适用于解释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但目前在社会研究中它还不能得到广泛应用。
(1)通过实验法而收集到的资料与统计调查资料很相似,它们都可以分类汇总和统计。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①统计调查是在自然环境中,而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中观测或询问;
②统计调查所得到的不同的变量值是调查对象本身固有的,而实验则是人为施加某种刺激,使调查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
(2)实验的设计方法很多,最典型的实验设计是将调查对象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观测他们在实验前后的变化。
(3)由实验法收集的数据资料是精确量度的,以便能反映出调查对象的细微差异。数据资料的分析主要使用统计方法。在社会研究中,实验法主要用于社会心理学和小群体的研究。
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是历史学的主要方法,它利用现存的第二手资料,侧重从历史资料中发掘事实和证据。在社会研究中,文献法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指在初步探索阶段需查阅文献,为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做准备,而且指在无法直接调查的情况下利用文献资料开展独立研究。
(1)文献研究的特点:
①它不直接与研究对象接触,不会产生由于这种接触对研究对象的“干扰”,因而不会造成资料的“失真”;
②它的资料收集方法是与分析方法相联系的,研究者一般是在确定了分析方法之后,再去查找某种类型的文献。
(2)文献分析主要有三种方式:
①统计资料分析
现存统计资料往往是调查资料的补充来源,可以为研究提供历史背景材料,也可作为社会研究的数据资料的主要来源。
②内容分析
将现存的文字资料转换为数据资料,然后运用统计方法来分析社会现象。
③历史—比较分析
通过比较各个国家、各个社会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来发现社会发展的一般模式。
三、研究方法的讨论
1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
(1)定量方法
定量方法是从一组单位中收集各单位的可对比的信息。只有对这种信息才有可能进行计算,并进而对资料作更广泛的定量分析。运用定量方法就是要对可比较的一组单位进行观察,这些单位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机构。
①优点
a.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较高,逻辑推理比较严谨,因而更客观、更科学;
b.能大大推进理论的抽象化和概括性,促进对现象之间普遍的因果关系的精确分析。
②局限性
a.由于是对大量样本的少数特征作精确的计量,因而定量方法很难获得深入、广泛的信息,容易忽略深层的动机和具体的社会过程;
b.由于社会现象错综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且难于控制,因此要确立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非易事;
c.由于许多社会现象都是独特的,无法得出普遍的经验概括,因而也无法依赖数量分析。
(2)定性方法
定性方法是对观察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
①优点
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直接观察,可以获得丰富详细的资料。
②不足
a.定性分析是依据典型的或少量个案的资料得出结论,这种结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
b.主观洞察性的分析既有可能获得真知灼见,也有可能导致荒谬的结论,这是因人而异的。由于对这种主观性的分析或结论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因此人们也无法对不同的研究结论进行检验。
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在社会研究中相互补充、相互依赖但又独立地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2.资料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任何研究的成功最终还要依赖于观察资料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或信度与效度)。前者指资料的真实可信程度,后者指“资料是否准确有效地说明了所要研究的问题”。
(1)一般来说,实地研究的资料的可靠性不如统计调查。
实地研究依靠个人的感官,由于每个人观察问题的角度和眼光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也不同,因此任何两个观察者都不可能得到完全一致的经验资料,这就很难保证实地调查资料的客观性。
统计调查依靠结构化的问卷和表格,观察者只需按照事先的分类将观察内容记录到适当的项目中。这种资料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程度较高,因为不同的调查员都会记录下完全一致的事实,他们不会把个人的理解和价值判断掺入到资料中。
(2)统计调查资料的有效性不如实地研究。
统计调查往往会导致这种倾向,即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收集越来越多的数据资料上,并设计了越来越复杂的分析资料的方法,却忽略了资料的有效性问题。
(3)对于调查研究来说,影响资料信度和效度的因素还包括研究本身对被调查者的“干扰”。这种“干扰”表现为:
①被调查者由于对访问员或问卷措词的误解等原因,而不自觉或无意识地做出错误的、不真实的回答;
②被调查者由于顾虑、反感、不耐烦等原因,而有意识地隐瞒或改变自己真实的行为和态度。在面对面地收集资料时,这种“干扰”是无法避免的。
四、分析单位与研究内容
分析单位是研究者所要调查和描述的对象,它是研究的基本单位。研究内容是指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它们是研究者所要调查和描述的具体项目或指标。
1.分析单位
(1)社会研究中的分析单位的类型
①个人
个人是社会科学中最常用的分析单位,大部分社会研究都要通过分析个人特征来解释和说明各种社会现象。 社会科学分析在不同社会环境、不同社会制度或不同文化中的具体特征,即分析各种社会角色的特征。此外,社会研究一般并不停留在个人层次,因为它的主要目的是描述或解释由个人或个人行为组合而成的社会现象。
②群体
群体主要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一群人,他们可作为社会研究的独立的分析单位。群体特征不同于个人特征,但有些群体特征可由个人特征汇集或抽取而来。群体成员特征的平均值也可用来描述群体特征。
③组织
组织是指由具有共同目标和正式分工的一群人所组成的单位。
组织特征包括组织的规模、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组织行为、组织规范、上下级关系、任用、晋升、解雇等。社会组织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它是社会研究的重要对象。
社会研究一般要分析某一组织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和功能,它与其它部门的联系以及组织内部的结构与人际关系等。
④社区
社区是按地理区域划分的社会单位,社区内的人们一般都共同从事社会、政治、经济等项活动,并具有较一致的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将社区作为分析单位通常是描述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交往活动、文化活动、行为规范以及社区的历史发展过程等。由社区研究可进一步扩展为对整个社会的研究,从而上升到宏观层次。
⑤社会产物
分析单位可以是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和社会产品。 分析单位是研究者所要了解的一些个案,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抽样方案和调查方案的制订。
(2)在选择分析单位时的注意事项
①一项研究课题可以采用多种分析单位,研究者应根据社会现象的复杂程度和研究目的来选择分析单位。 对于复杂的现象,只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收集资料才有可能得到更完整、更真实的信息。 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一般只选择一两个最主要的分析单位,以减少调查的工作量。
②在研究中,如果以某一分析单位进行调查所收集的资料不能完满地解答研究课题的话,就应当增加或改变分析单位。
2.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是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
(1)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
①状态
状态是一些客观指标,通过它们可以描述分析单位的基本状况。 研究者可根据研究假设选择其中某些指标。状态变量一般可作为自变量,它们对态度、行为及其它社会现象都可能有重要影响。
②意向性
意向性是分析单位的内在属性,它是一种主观变量。 意向性包括态度、观念、信仰、个性、动机、偏好、倾向性等。对意向性的分析要以分析单位的行为目的、动机、手段、策略等来解释它的行为。
③行为
行为是一种外显变量,是研究者可直接观察到的各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
一般来说,社会行为通常是研究所要解释的因变量,它受状态变量和意向性的影响。同时,社会行为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对行为有影响的因素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关系变量、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等变量,它们是较高层次的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
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2)依据理论和方法论偏好,研究者可在下列几个方面进行选择:
①研究层次
以国家、制度、阶级等较大整体为分析单位的研究侧重宏观层次,研究内容一般是以结构变量、环境变量和文化变量所表示的社会整体的特征。
以个人和小群体为分析单位的研究则偏重微观层次,研究内容主要是个人特征。介于两者之间的是社会单位(群体、组织、社区)层次。
②抽象程度
研究内容可以是非常具体的现象,也可以是高度抽象的概念。前者旨在提供丰富的经验资料,后者试图作出抽象的理论解释。
③解释的方式
个性解释以个人的独特因素来解释其行为,需要详尽考察某一个案的各种特征和属性,研究内容广泛。共性解释以大量样本的共同特征来说明一般模式或普遍规律,只需考察几个主要因素。
3.层次谬误与简化论
层次谬误与简化论是由于分析单位不明确、分析层次混乱或研究内容狭窄而导致的错误。
(1)层次谬误(或生态谬误)
层次谬误是指用一种高层次的分析单位做调查,却用另一种低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结论。
(2)简化论(或还原论)
在社会研究中,简化论是指局限于用某类特征来分析和解释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任何分析单位都具有各种属性和特征,而简化论则只偏重于其中某一类特征,这样就会忽略其他特征,犯简单化的错误。
此外,各种简化论在研究中常偏重于不同的分析单位。
五、研究方案的设计
设计阶段的任务是制订一个完整、详细的研究方案。 它是对研究的具体程序和操作方式的规划,即制订研究计划,分解研究课题,然后将所要研究的概念具体化、操作化,并说明研究中的各种细节以及所采取的各种策略。
研究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阐明研究课题和研究目的
主要是说明研究题目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课题的重要意义,说明研究要解答哪些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
(2)确定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
该部分是说明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研究,即收集何种资料、使用何种研究法、调查范围有多大(是总体、还是部分或是个体)、研究的时间设计(横剖式或是纵贯式)。
在确定了研究方法(实地研究、统计调查、实验或文献研究)之后,还要考虑具体的调查方法(观察、问卷、访问、内容分析等)及资料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或定性分析)。
(3)确定分析单位和研究内容
应当与研究方式的选择结合起来,考虑调查对象有哪几类,要调查哪些项目或指标,哪种分析单位能够提供所需的资料,所要调查的内容适合用哪些方法去收集,对资料的精确性和系统性有何要求、如何分析这些资料等。
(4)制订抽样方案
抽样调查要确定研究总体是什么?采用何种抽样方法?抽取多少样本?此外,还要考虑具体抽样时的各种问题。
(5)制订问卷、观察表格或访问提纲
即对研究内容具体化和操作化,将所要调查的项目系统地编排在调查提纲或问卷中。关键问题是如何说明调查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如何制定调查指标。
(6)确定调查的场所和时间计划并对调查员的任务和工作进度作出安排
问卷调查一般是短期的,由各个调查员分发和回收问卷。而参与观察则是长期的,研究者和调查员需要生活在所调查的地区或单位,长期进行观察和访问。在进入调查之前,还需培训调查员或编制指导手册。
(7)研究经费和物质手段的计划、安排
研究经费主要包括调研人员的旅差费、协作人员的劳务费、课题资料费、问卷表格的印刷费、资料处理费用(或计算机的使用费)等等。
研究经费是影响研究方案设计的重要因素,它直接限制了研究范围和调查方法的选择。但即使有充分的经费保证,也需要做出合理的安排与规划。
第六章 测量
一、测量的概念
1. 测量
测量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则将数字或符号分派于研究对象的特征(即研究变量)之上, 从而使社会现象数量化或类型化。
(1)研究变量
研究变量是通过对概念的界定和具体化而转化来的, 在研究中,它是分析单位所具有的特征或属性。 在一项具体研究中,每个变量都有特定的测量指标。
(2)数字(符号)
测量时得到的一定数值可作为某一现象或事件特征的代表符号。 符号是抽象的东西,它不是现象或事件本身, 而仅仅表示现象或事件的特性。 这些符号仅在赋予其具体含义时才会具有意义。
(3)分派规则
数字分派规则是操作的方法和程序, 包括各种描述性的分类规则和数学或统计学规则。 分派规则的有效性取决于所观测变量的特点, 易于测量的变量,分派规则就比较好制订; 难以测量的变量,一般不容易制订有效的规则。
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①准确性, 是指所分派的数字或符号能真实、可靠、有效地反映调查对象在属性和特征上的差异。
②完备性, 是指分派规则必须能包括研究变量的各种状态或变异。
③互斥性, 是指每一个观测对象(或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都能以一个而且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研究变量的取值必须是互不相容的。
2.测量的作用
测量的主要作用在于作出准确的分类,以便比较研究对象的各种差异。 这些差异有些是用类别和等级区分的,有些是用数量区分的。
研究对象的差异都是由一定的原因造成的, 因此,通过对差异的比较和分析就能找出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二、测量尺度
1. 定类尺度或名义尺度
定类尺度是测量定类变量所使用的尺度,可分为标记和类别两种。
(1)标记
标记可作为一个识别的记号, 当数字被用作标记时,它并不表示数量的多少,也不能对它作数量运算。
(2)类别
类别可作为对变量的不同状态的度量。 与标记不同,类别区分可说明观测对象的某些本质特征。 类别也可用数字来表示,但与标记一样,这种数字仅用于区分而不能运算。
2.定序尺度或等级尺度
一个变量如果能够依操作定义所界定的明确特征或属性而排列等级大小、高低、先后的次序,就适用于定序尺度进行测量。 定序测量程序的种类包括:
(1)等第顺序法
它要求被试者对一组刺激(包括物体事件或现象)依某种属性由高到低或由多到少的次序予以排列。
(2)配对比较法
它要求被试者在一定时间内就所有可能的配对, 排列出每对刺激中的大小或多少的顺序。
配对比较是定序尺度中较完全的一种程序, 它能够更准确地定出各个等级。
(3)恒常刺激法
该方法与配对比较法相类似,唯一不同之点是它 以一种标准刺激连续地与一组恒常刺激的各个成员相配对地进行比较。
(4)连续性类别法
它要求被试者把一群刺激分为若干显然不同的类别, 这里的类别已按指定的属性而予以顺序排列。
上述方法使用的数字仅仅显示等级顺序。 这些数字并不显示属性的真正量值,并且等级之间的间隔也不一定相等。
3.定距尺度或等距尺度
定距尺度的每一等级之间的间距是相等的, 它可以用来相加或相减。
在定距尺度上没有绝对的零点, 所以定距尺度中的数字可以相加或相减,但相乘或相除却没有任何意义。
4.定比尺度或比例尺度
定比尺度除了含有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和定距尺度的特征之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具有实在意义的真正零点。
定比尺度下的数字是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的结果都具有实在的意义。
一个变量能否以定比尺度测量,关键在于零点是否是绝对的。
最好的检验办法是: 零是否可被认为是测量“一无所有”的。
5.四种测量尺度的特征与数学性质
测量尺度的比较如表
(1) 定类尺度处于最低层, 定比尺度处于最高层。
(2)从数学性质上看,高层次尺度都具有低层次尺度的一切特征,反之则不然。
(3)在选择测量尺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社会现象大多只能以定类或定序尺度测量,但有时也可将某些现象近似地视为定距或定比变量,如“智力”测验。这时要注意这种近似计算的合理性和可能出现的偏差。
②高层次尺度可能获得更多、更精确的信息, 但调查和分析的工作量更大,而低层次尺度则相反。因此,选择尺度要结合课题要求与研究条件。
③用较低尺度收集的资料不能用较高尺度的数学运算来处理,反过来则可以。
④一个变量可能适合用各种尺度来测量, 选择何种尺度取决于研究所要求的精确度。
三、概念的具体化与操作化
1. 概念的具体化过程
概念的具体化过程: 一步步从抽象层次下降到经验层次,使概念具体化为可观测的事物。 美国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将社会研究中的概念具体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概念的形成
概念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性认识和互相交流形成的。
概念是人们思维的产物,它是抽象的,无法直接观察的,因为它本来并不存在,是人们创造了它。
(2)概念的界定
概念的界定是用抽象定义将概念所指的现象与其他现象区分开来。
①界定的第一步是将概念分解, 即从不同角度或维度对概念所表示的现象进行分类。 高度抽象的概念要逐步分解。
②界定的第二步是作出抽象定义。 通过分解可大致了解一个概念的基本内容和各种分类, 根据分类就可以抽出各种类型的共同属性和特征对概念下定义。 经过严格界定的概念成为变量, 变量具体指概念内涵的各种类型或各种状态,对应于各种实际存在的事物, 变量是可观察和度量的。
(3)选择测量指标
该阶段是确定如何测量变量,选用哪些指标来测量。 指标是概念内涵的指示标志,它们直接表示经验层次的现象。 指标只表示概念内涵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内容,因此要更有效地测量概念(变量)就需要用多个指标。
(4)编制综合指标
对简单的概念可以用一两个指标来测量, 而对复杂的概念,则要用多个指标来测量。
2.操作定义
操作定义是指建立一些具体的程序或指标来说明如何测量一个概念(变量)。
(1)操作定义的功能
①澄清概念在研究中所选用的意义;
②说明测量变量的操作方法;
③使一些陈述变量间关系的假说获得验证的机会;
④使今后同样的研究有所根据,以便比较彼此的结果。
(2)注意事项
①在社会研究中,大多数变量往往不止一种测量,用于测量的项目都是与变量紧密相关的内容;
②在确定操作定义时,要注意到它能包含抽象定义中的内容, 若不如此,就会影响操作定义功能的发挥;
③要注意弄清概念的抽象定义,这是作出操作定义的前提条件。
3.测量指标
指标是把现象的质的方面与量的方面密切地结合起来,以便精细描述社会现象的某一特征。 研究社会现象,是把社会现象所涉及的概念当作一个变量,然后根据操作定义去进行测量。 测量时首先要说明指标,任何一个变量都有许多不同的指标。
4.建立综合指标
建立综合指标的方法主要有类型法、指数法和量表法。
(1)类型法
类型法是将各指标交互分类,然后建立新的类型,以形成一个新的指标。 它的基本方式是:A(a3)={a1,a2}。 A是所要研究的变量, a1.a2表示测量A的两个指标 a3是A的综合指标,如图
(2)指数法
指数法是用简明合理的公式综合各指标,以建立一个新的指标。 如失业率=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3)量表法
在社会研究中,建立综合指标主要是用“量表法”。
5.概念的具体化与操作化
概念的具体化与操作化是实证研究的必不可少的过程, 图6-2说明了操作化和测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的位置和作用。
四、测量理论的问题
1.量度化方法
通过测量而得来的资料可分为三种维度: 物理维度、心理物理维度、心理维度。
(1)物理维度
物理维度可以用客观的标准来测量,而不涉及主观判断。
在社会研究中,由于迪尔凯姆的倡导,将社会现象看作社会事实并进行客观量度已成为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但这种量度只适合于某些社会现象,如事物的状态特征和行为特征。
(2)心理维度
心理维度的测量是利用主观判断所制定的计量标准,通过量表、问卷、测验等方法进行测量。
这些方法的缺点是,它们缺乏一套完善的测量理论,即缺乏公理和定理的系统。 但在社会研究中,这种相对客观的定量化方法却是不可缺少的, 因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大多是涉及人的主观意义的现象,对它们很难采用物理量度化方法。
(3)心理物理维度
心理物理维度包含物理维度和心理维度。
测量心理属性最多可达到定序尺度,而无法使用定距尺度。 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心理测量方法的发展,对某些心理属性也可以进行定距或定比测量。
2.观测值的分解
测量理论建立在“任何观测值(测验分数或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这一假设之上。 它认为,所测出的观测值(X)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 真实值T,其他变量的影响值O,系统偏差B,随机误差E。 即:(测验分数)X=T+O+B+E。
(1)其他变量的影响(O)
其他变量的影响是一种有规则的变异,这种因素不是偶然的,而是内含在测验的题目或量表之中的。
测量都是针对某个所要研究的变量进行计量, 但是在所设计的量表或试题中通常会包含涉及某些其他变量的内容, 这样,观测值中就会包含其他变量的影响值。 这种影响并不能通过多次测验而消除,它是内含在测量指标之中的。
消除或减少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对所研究的变量进行严格的操作化。
(2)系统偏差(B)
系统偏差是有规则的变异,它是由于测量工具、评分标准等直接与测量方法有关的因素引起的。
消除或减少系统偏差的方法是采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 在测量之前将测量工具与标准尺度相互校对,以修正偏差,但有些系统偏差很难用标准化消除。
(3)随机误差(E)
随机误差是非系统的变异, 它是由于一些无法预料的因素引起的,如被测者的疏忽,粗心,情绪变化,偶然因素等。
但是这种影响有正有负,所以要消除或减少随机误差, 通常采用多次测验或抽取大量样本的方法,使正负误差相互抵消。
3.评价测量方法时需考虑的三个问题
(1)这一测量有没有系统偏差?这种系统偏差会不会影响研究的有效性?
(2)这一测量是不是可靠的?即随机误差(E)对测量的可靠性有没有影响?
(3)这一测量是不是有效的?即所测得的数值是否正是想要研究的变量值,其他变量的影响值是否控制为最小?
五、信度
信度是指测量数据(资料)与结论的可靠性程度, 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到它要测量的事项的程度。 信度是对测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而言的。
1.信度系数的计算
2.信度的检查 信度通常以相关系数表示。
(1)重测信度
用同一份问卷的问题,对同一群被测者前后调查两次, 再根据调查的结果,计算其相关系数,就得到重测信度。 假设第一次调查的观测值为x,第二次的观测值为y,那么重测信度就等于x与y的相关系数
这种信度能表示两次调查结果有无变动,反映了测量的稳定程度,故又称作稳定系数。 它可以检查出被测者是否能正确理解所提的问题,并做出真实稳定的回答。
(2)复本信度
复本是相对于原本而言的,它是原本的复制品。
对一项调查的问题,让被调查者接受问卷测量,并同时接受这份问卷的复本的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其相关系数,就得到复本信度。
使用复本求取信度可以避免重测信度的缺点, 但使用的复本必须是真正的复本, 即在题数、形式、内容、难度及鉴别度等方面都与原本一致,仅在问法与用词方面与原本不同。
复本调查可连续或相距一段时间进行, 连续实施的复本信度又称等值系数, 相距一段时间实施的复本信度又称稳定与等值系数。
(3)折半信度
在无复本且不准备重测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折半法以估计信度。
折半法是将调查来的结果,按题目的单、双数分成两半记分,再根据各个人的这两部分的总分,计算其相关系数,就得到折半信度,记作rhh。
它可检查出问卷或量表中所询问的各项问题是否都针对同样的研究内容。
整个问卷的信度rxx并不是在折半信度rhh上乘以2就可以了,而需要采用下面的校正公式以求取信度
(4)评分者信度
检查评分者信度,可计算一个评分者的一组评分与另一个评分者的同一组评分的相关系数。
若信度低,则说明测量工具不标准,不客观, 且易于受评分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减少这种影响的方法是删除极端的评分或评分者,由多人评分并计算平均值。
3.影响信度的因素
在结构化、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测量中,信度主要受随机误差的影响,随机误差越大,信度越低。
随机误差的主要来源
(1)被调查者,如是否耐心、认真、专注、不受情绪波动影响。
一般来说,调查时间越长,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复杂,信度越低。
(2)调查者,是否按规定程序和标准,是否有意或无意地对被调查者施加影响,记录的认真程度等。
(3)测量内容,如提问的措词含糊不清,不易理解,各个题目的内部一致性低,题数少等。
(4)测量环境和时间,如研究人员对被调查者有较大“干扰”,他人在场的影响,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太长等等。
在非结构式和非标准化的测量中, 除偶然因素外,信度还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六、效度
1. 效度的定义
效度是指正确性程度,即测量工具确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质的程度。
效度越高,即表示测量结果越能显示其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真正特征。
2.效度的基本原理
效度是在测量得分的总变异量中,由所要测量的特质所造成的变异量所占的百分比。
3.效度的检查
(1)内容效度(表面效度)
考察内容效度旨在系统地检查测量内容的适当性, 并依据对所研究的概念(变量)的了解去鉴别测量内容是否反映了这一概念的基本内容。
检查内容效度即检查由概念到指标的经验推演是否符合逻辑,是否有效。 对此只能凭借人们的主观判断和共同定义,因为对一个概念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但在科学研究中,需要以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的概念定义为标准。
(2)准则效度(效标效度)
准则是被假设或被定义为有效的测量标准, 符合这种标准的测量工具可以作为测量某一特定现象或概念的效标。 对同一概念的测量可以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其中每种测量方式与效标的一致性称为准则效度。
①准则效度的形式
a.预测效度。
如果效标或准则是依据将来实际发生的情况而建立的,那么这种准则效度可称为预测效度。
预测效度是将已经得到的测量结果与未来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比较,以检查两者的一致性。
b.共变效度。
如果效标是与某种测量方式同时被证明为有效的,则称之为共变效度。
共变效度是用来判断其他的测量工具是否可以取代作为效标的测量工具。
c.实用效度。
如果效标是以实际经验判断为准的,则称为实用效度。 实用效度通常用来检查测量工具的实际效果。
②准则效度的测量及局限性
准则效度可以用两种测量工具得出的观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衡量,而不是靠主观判断
它的局限性是: 有些作为效标的测量工具只是假定有效的,它本身是否真正有效并没有理论依据,这一缺陷是心理量度化方法所共有的。
(3)建构效度
建构效度是通过与理论假设相比较来检查的,因此又称为理论效度。
理论假设一般是陈述两个概念(X和Y)之间具有相关关系,那么在经验层次上对X的测量与对Y的测量也应当是相关的。
测量同一个概念可以用多个指标。 当用X和Y的多个指标来测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时,如果不同指标的测量都反映出理论所假设的关系,那么这些测量就具有建构效度。
(4)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
内在效度是指一项研究的资料和结论的有效性,而外在效度是指这种研究结论的普遍有效性。
4.信度与效度的关系与计算
(1)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①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 如果收集的资料不可信、不可靠,那么它肯定不能有效地说明所研究的对象。
②信度高,效度未必高(效度有可能很低)。
③效度低,信度有可能很高。 例如一项研究即使未能有效地说明社会流动的主要原因,但它有可能精确、可靠地调查出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人的流动数量。
④效度高,信度必然也高。 如果有效地说明了某种现象,那么它的资料和结论都必然是且必须是可信的。
由这些关系可以看出, 测量的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无信度必然无效度,但有信度未必有效度。 反之,效度是信度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有效度必然会有信度,但无效度却未必无信度。
(2)信度与效度的计算
(3)影响效度的因素
由信度和效度的关系可知,所有影响信度的因素也必然影响效度。
此外,除随机误差外,效度还受到系统偏差和其他变量的影响。
这些影响可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①测量工具;②样本的代表性。
第七章 抽样
一、抽样与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指从研究对象的整体中选出一部分代表加以调查研究,然后用所得结果推论和说明总体的特性。这种从总体中选出一部分的过程即为抽样,所选出的这部分代表称为样本。
1.选取样本的方法
选取样本的方法一般分为两大类:
(1)根据研究任务的要求和对调查对象的分析,主观地、有意识地在研究对象的总体中进行选择,称为非概率抽样;
(2)依据概率理论,按照随机的原则选择样本,完全不带调查者的主观色彩,称为概率抽样。
2.抽样调查的优点
与整体调查(普查)相比,抽样调查具有下列优越性:
(1)调查费用较低
抽样调查调查的仅仅是整体中的一部分,所需费用较整体调查要少得多,特别是当研究对象的数目相当大时,节省的经费相当可观。
(2)速度快
由于抽样调查只是调查整体的一部分,所需时间少,因而在迅速提供有关信息和掌握变动的社会现象方面,抽样调查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3)应用范围广
由于上述两个特点,抽样调查可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各种课题,而不像普查那样只限于统计部门或政府部门。
(4)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
抽样调查因调查对象的数目较普查为少,因此可以设置数量较多和较复杂的调查项目,并能集中时间和精力作详细的分析。
(5)准确度高
抽样调查可以使用少量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充分的训练,还可以在实地调查中给予更仔细的检查监督,调查资料的处理亦能较好完成,其资料往往更准确、更可靠。
3.抽样调查的适用情况
在大规模的社会调查中常采用抽样调查,特别是在下述几种情况下:
(1)当事实上不可能进行或不必要进行普查时;
(2)当对具体调查的统计资料的正确性进行检查与核对时;
(3)当需要对问题进行更全面、精密、深刻的研究时。
二、抽样术语与抽样程序
1. 抽样的概念和术语
(1)个体与抽样单位
个体是收集信息的基本单位,即分析单位。个体可以是某种类型的人,也可以是家庭、组织、社区等,还可以是文化产物。 个体与抽样单位在有些研究中是相同的,但在实际抽样中,抽样单位往往是多层次的。
(2)研究总体和调查总体
研究总体是在理论上明确界定的个体的集合体,它必须受几个方面的限定:内容、单位、范围、时间。研究总体是在理论上明确定义的整体。 调查总体是研究者从中实际抽取调查样本的个体的集合体,是对研究总体的进一步界定,即对时间、范围做更进一步规定。一般地说,样本只能推论调查总体而不是研究总体。
(3)抽样框
抽样框又称抽样范畴,是从中抽取样本的抽样单位名单。在一次抽样中,抽样框的数目是与抽样单位的层次相对应的。
(4)参数值与统计值
参数值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统计值则是关于调查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抽样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样本的统计值推算总体的参数值,从而达到由部分认识总体的目的。
(5)抽样误差
总体的异质性和样本与总体范围的差异性,在用样本的统计值去推算总体的参数值时总会有偏差,这种偏差即为抽样误差。它是样本代表性大小的一个标准。
(6)置信水平与置信区间
置信水平是指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正负区间内的概率。
置信区间是指在某一置信水平下,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的误差范围。
2.抽样的基本程序
(1)界定研究总体和调查总体
对研究总体的界定过程也是对它的基本构成单位,所包含的内容以及空间与时间的范围等作出规定的过程,同时它也是确定调查对象,即它的内涵、外延及数量的过程。这种界定要与研究目标及要求相符合,并且要具有理论依据。
在确定了调查总体和抽样单位后,就要编制抽样框,即将总体按抽样单位划分为各部分,这些部分必须互不重叠且能合成总体,然后毫无遗漏地编号排列成表,每个抽样单位唯一地与表上的一个号码相对应。
(2)设计和抽取样本
设计包括两部分:
①确定样本所含个体的数目;
②选择抽样的具体方法。
(3)评估样本与对总体进行估计
抽样的目的是通过样本推断和说明总体,因此样本对于总体的代表性问题始终是抽样中关注的中心问题。
①衡量样本质量主要有两个标准:
a.准确性,是指样本没有偏差。偏差也称系统误差,它可能来源于多种原因。
b.精确性,是指抽样误差的大小。抽样误差可以定量进行估计。
②对样本的评估分为两个阶段,即正式调查前和调查结束后,后者是计算抽样误差并由样本统计值推论总体参数值等。在依确定了的样本规模和抽样方法抽出样本后,应先对抽出的样本进行评估,其目的是初步检查样本对于总体的代表性,以剔除那些偏差太大的样本,重新抽样。
三、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是使总体中每一个体都有一个已知不为零的被选机会进入样本。概率抽样分为两大类:一是等概率抽样,又称随机抽样,即总体中每一个体被选机会相等;二是不等概率抽样,即每一个体被选中机会不等。
1.简单随机抽样(纯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一种特殊的等概率抽样方法,总体中每一个体均有同等被选机会,而且样本中每一个体是被单独地选出的,它是一种元素抽样,最直观地体现了抽样的基本原理,是其它抽样方法的基础。
(1)简单随机抽样的分类
①重复抽样,即已被选中的个体仍放回总体中,因此在同一样本中,某一个体就有可能不止一次地出现。
②不重复抽样,即被选为样本的个体不再放回总体,因此,在同一个样本中,每一个体只能出现一次。
(2)简单随机抽样的优缺点
①优点
a.它是概率抽样的理想类型,没有偏见,简单易行;
b.在从随机样本的抽取到对总体进行推断时,有一套健全的规则。
②缺点
a.当总体所含个体数目太多时,采用这种抽样方式不仅费时甚多,工作繁杂且费用太高;
b.简单随机抽样在构成总体的个体差异较大时,误差较大。
2.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是先将总体依照一种或几种特征分为几个子总体(类、群),每一个子总体称为一层,然后从每一层中随机抽取一个子样本,将它们合在一起,即为总体的样本,称为分层样本。它适用于总体内个体数目较多,结构较复杂,内部差异较大的情况。
(1)分层抽样的优点
①当一个总体其内部分层明显时,分层抽样能够克服简单随机抽样的缺点,按群体的特征分布从不同层获得尽可能均衡的样本数,使样本与总体更相似,从而改善了样本的代表性。
②分层抽样可以提高总体参数估计值的精确度。
③有些研究不仅要了解总体的情形,而且还要了解某些类别的情形,分层抽样可以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
④便于行政管理,因一层可以看作一个总体,因此每层可由专人进行管理。
(2)分层抽样的分类与变量的选择
①分层抽样的分类
按各层子样本容量的确定方式,分层抽样可分为按比例分层抽样和非比例分层抽样。前者要求各层的子样本在总体的样本中所占比例与本层在总体中所占比例相同。
②变量的选择
a.研究者一般选择与调查中欲测量变量高度相关的变量,即对所要研究的变量有很大影响的因素作为分层变量。
b.选择分层变量的另一个原则是具有实用性。
c.提高分层样本的精确度还必须力求符合分层的原则,即尽可能使各层内部保持一致,以简化总体的构造,使各层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以便包括总体的各种特性。
3.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机械抽样)
(1)系统抽样的具体作法
①将总体的所有个体前后排列起来。
②计算抽样距离。抽样距离是由总体大小和样本大小决定的,假设总体所含个体数为N,样本所含个体数为n,则抽样距离应为
③在头K个个体中,用完全随机的方式抽取一个个体,设其所在位置的序号是k。
④自k开始,每隔K个个体抽取一个个体,即陆续抽取的个体所在位置序号为k,k+K,k+2K…k+(n-1)K。
(2)系统抽样的优缺点
①优点。
易于实施,工作量较少;
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更平均,抽样误差小,更精确。
②缺点
系统抽样是以总体的随机排列为前提的,如果总体的排列出现有规律的分布时,就会使系统抽样产生很大误差,降低样本的代表性;
系统抽样适用于同质性较高的群体,当总体内不同类别之间所含个体的数目相差过于悬殊时,采用此法样本的代表性可能较差。
4.整群抽样(聚类抽样)
整群抽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一些子群体,每一个子群为一个抽样单位,用随机的方法从中抽若干子群,将抽出的子群中所有个体合起来作为总体的样本。
整群抽样的分群原则是使得群间异质性低,群内异质性高,它适用于界质不清的总体。
(1)整群抽样的优缺点 ①优点。
a.它可以通过转换抽样单位扩大抽样的应用范围;
b.可节省人财、物力。
②缺点
样本分布不均匀,样本的代表性较差。
(2)整群抽样的分类
等规模整群抽样
总体内所有的群规模都相等
不等规模整群抽
总体内各群大小不一
5.多阶段抽样(多级抽样)
(1)含义
在抽样中,不将样本子群中的所有个体作为样本,而是再从中用前述各种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因最终样本的获得经过两次抽样,称其为二阶段整群抽样,同样可作三阶段、四阶段……即多阶段整群抽样。
特点
多阶段抽样特别适用于调查范围大、单位多、情况复杂的调查对象。
(2)多阶段抽样的优缺点
①优点
a.多阶段抽样通过采用由高级抽样单位过渡到低级抽样单位的方法,解决了低级抽样单位不易获得的抽样框的问题,并且可以使样本的分布较为集中,从而大大降低调查所费人、财、物力;
b.多阶段抽样由于在各阶段抽样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不同的抽样方法,故能够综合各种抽样方法的优点,提高样本质量。
②缺点
多阶段抽样由于每阶段抽样都会产生误差,因此经多阶段抽样得到的样本的误差也相应增加。
四、非概率抽样
1. 非概率抽样的优缺点
(1)优点
操作方便、省钱省力,统计上也远较概率抽样简单。
(2)缺点
非概率抽样由于每个个体进入样本的概率是未知的,而且由于排除不了调查者的主观影响,因而无法说明样本是否重现了总体的结构,用这样的样本推论总体要极其慎重,否则会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
2.非概率抽样的类型
(1)偶遇抽样(方便抽样)
偶遇抽样是指研究者将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里所能遇见到或接触到的人均选入样本的方法。偶遇抽样的优点是方便省力,但样本的代表性差,有很大的偶然性。
(2)主观抽样(判断抽样、立意抽样)
主观抽样的“主观”有两种含义:
①主观判断的意思,主观抽样又称立意抽样或判断抽样,即研究者依据主观判断选取可以代表总体的个体作为样本。这种样本的代表性取决于研究者对总体的了解程度和判断能力。在无法确定总体边界,或因研究者的时间和设备有限而无法进行概率抽样时,可以用此种方法。
②“有目的地”选择样本的意思,这种含义的主观抽样的目的是探寻有意义的变量类型和范围。它适用于建立分类模型,其作用在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而不在于对总体作出概括。
(3)定额抽样(配额抽样)
定额抽样是按调查对象的某种属性或特征将总体中所有个体分成若干类或层,然后在各层中抽样,样本中各层(类)所占比例与他们在总体中所占比例一样,定额抽样中各层样本是非随机抽取的。
定额抽样是以代表总体为目的的,因此它必须对总体的性质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按此比例分配应抽定额。
①定额抽样的假定
a.只要类型划分较细,那么同一个类型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同质的,因而无需采用随机抽样。
b.只要类型划分合理,且分配给各类的名额符合总体中各类人员的分布,那么,样本就可以准确地反映总体。
②缺点
一方面在分层时不可能同时兼顾总体的众多属性,而只能考虑其中几种,因此不可能做出很细的分类。
另一方面,有关总体分布变化的最新信息并不容易得到,因而配额的合理性很难保证。这些都会影响定额抽样的样本代表性。
(4)滚雪球抽样
滚雪球抽样是先从几个适合的调查对象开始,然后通过他们得到更多的调查对象,这样一步步扩大样本范围。当调查总体的个体信息不充分时,常采用这种方法。
但是,用这种方法抽样最后仍有许多个体无法找到,还有些个体因某些原因被提供者故意漏掉不提,这两者都可能具有某些值得注意的性质,因而可能产生偏误。
(5)空间抽样
空间抽样是针对一个变动的总体进行抽样的方法,这种总体虽然是变动的,但在空间上是有限的。空间抽样最重要的是要在同一时间对整个总体进行抽样,以防止它的组成经历太大的变化。
具体的做法是同时派出若干名经过训练的调查员,排成一排均匀分布在群体的一侧,每个调查者以他面对的人为第一个调查对象。然后按一定的步数间隔穿过聚集的群体,每一间隔停顿下来时碰到的人均为调查对象。
五、样本容量的确定
样本容量又称样本大小、样本规模,是指样本内所含个体数量的多少,不仅影响其自身的代表性,而且还直接影响到调查的费用和人力的花费。 样本容量的确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研究的精确度要求
抽样误差与样本大小密切相关,样本越大,越接近总体,抽样误差越小;反之,样本越小,与总体差异越大,误差越大。
因此样本大小视研究所要求的精确度,即允许误差与置信水平而定,对样本的精确度要求越高,所允许的误差则越小,样本就应越大,反之亦然。
2.总体性质
总体性质包括两个方面:总体规模与总体异质程度。
(1)在一定精确度要求下,总体越大其样本要求也越大。
(2)当精确度要求一定时,总体内部异质程度越低,所需样本容量越小,相反总体内部异质程度越高,所需样本容量越大。
3.分析要求
研究所要求的分析程度不同,它需要的样本大小亦不同。通常大多数调查收集不止一个项目的信息资料,当项目很多时,应对其中最重要的一些项目分别确定精度要求,然后逐项确定这些项目所需子样本的大小。
当各项目的子样本大小相差不多,如此便选其中容量最大的一个作为总体样本容量。但有时各子样本相差很多,这时可降低某些项目的精确度要求或取消这些项目。
4.抽样方法
在同样的精确度要求下,样本容量还因所选的抽样方法不同而不同,每一种抽样方法都有自己计算样本容量的公式。因此选定抽样方法后,须分别考察和计算这一方法所需样本数。
5.无回答
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调查对象未找到或拒绝访问等原因,实际上最终收集到的样本数与理论决定的样本数不同。 再有,即使是全参与分析的样本,也因对其中各个问题的回答率不同而在不同项目上显示出不同的样本规模,在确定样本大小时,应将这些情况考虑进去。
6.经费
样本规模还受到用于调查的现有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条件的影响。
第八章 问卷法
一、问卷的类型和结构
1. 问卷的主要类型
依据填答或使用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主要的类型:
(1)自填问卷
自填问卷是由被调查者本人填答的问卷。自填问卷直接面对被调查者。自填问卷依据发送到被调查者手中的方式的不同,分为邮寄问卷和发送问卷两类。
①邮寄问卷通过邮局寄给被调查者,被调查者填答完后又通过邮局寄回。
②发送问卷由调查员或其他人将问卷送到被调查者手中,被调查者填答完后再由调查员逐一收回。
(2)访问问卷
访问问卷是由访问员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填写的问卷。访问问卷直接面对访问员。
2.问卷的基本结构
(1)封面信
即一封致被调查者的短信,其作用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等内容。在封面信中,一般需要说明下列内容:
①调查的主办单位或个人的身份。可以直接在封面信中说明,也可以通过落款来说明;
②调查的内容和范围;
③调查的目的;
④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
⑤填答问卷的方法、要求、回收问卷的方式和时间等具体事项。
(2)指导语
即用来教被调查者如何正确填答问卷,教访问员如何正确完成问卷调查工作的一组陈述。指导语有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之别。
①卷头指导语一般以“填表说明”的形式出现在封面信之后,正式调查问题之前。其作用是对填表的要求、方法、注意事项等作一个总的说明。
②卷中指导语一般是针对某些较特殊的问题所作出的特定指示。
(3)问题和答案
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问卷中的问题在形式上可分为开放形式和封闭形式两大类:
①开放式问题,即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的答案,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问题。
a.开放式问题的优点。包括:
第一,允许回答者充分自由地按自己的方式发表意见,不受什么限制;
第二,所得的资料也往往比封闭式问题所得资料丰富生动得多。
b.开放式问题的缺点。包括:
第一,开放式问题要求回答者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这就大大限制了调查的范围和对象;
第二,开放式问题要求回答者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第三,开放式问题所得到的资料难于处理,尤其难于定量的处理和分析。
②封闭式问题,即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给出若干个可能的答案,供回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中选择一个作为回答。
a.封闭式问题的优点。包括:
第一,回答者填写问卷十分方便,对文字表达能力也无特殊的要求;回答者完成问卷十分容易,所需的时间和精力要少得多;
第二,封闭式问题所得的资料十分集中,而且特别便于进行统计处理和定量分析。
b.封闭式问题的缺点。包括:
第一,限制了回答者的回答范围和回答方式,所得的资料往往失去了开放式问题所得资料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自发性和表现力;
第二,回答中的偏误难以发现,从而影响到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4)其他资料 除了上述内容以外,问卷还包括一些有关资料,如问卷的名称、编号、问卷发放及回收日期、调查员、审核员姓名、被调查者住址、问题的预编码等等。
二、问卷设计基本原则
1. 把为被调查者着想作为问卷设计的出发点
在问卷设计时,首先从被调查者的角度出发,为回答者着想,尽可能为他们回答问卷创造条件,减少他们回答问卷的困难和麻烦。
在实际社会调查中,有些研究者只从自己的需要出发,不为被调查者考虑的错误主要表现为:
(1)问卷设计得很长,问题太多,需要填答的量太大。
(2)问卷中要求被调查者进行难度较大的回忆和计算。
2.对阻碍问卷调查的因素有明确的认识
(1)主观障碍
即由被调查者心理上和思想上对问卷产生各种不良反应所形成的障碍。
①畏难情绪
当问卷内容太多,问卷表太厚或者问卷中的开放问题、特别是需要花较长时间思考、回忆、回答的问题太多时,这种不良反应最容易产生。
②顾虑重重。
这是一种担心如实填写会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会有损于切身利益的心理反应。当问卷调查的内容越敏感,这种心理反应就越容易产生。
③漫不经心。
当调查者在设计问卷的封面信时,对问卷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被调查者如此填写问卷的重要性和作用说明不够,则容易使被调查者产生这种心理反应。
④毫无兴趣。
由于问卷内容脱离被调查者的生活实际,或者所用语言与被调查者的社会文化背景极不协调,或者问卷设计呆板、杂乱,或者没有说明被调查者填写问卷的作用与意义等,从而使得问卷对被调查者吸引力很小,丝毫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2)客观障碍
即被调查者受自身的能力、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所形成的障碍。
①阅读能力的限制;
②理解能力的限制;
③表达能力的限制;
④记忆能力的限制;
⑤计算能力的限制。
3.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卷的设计工作
(1)调查目的的影响
调查目的是问卷设计的灵魂,它决定着问卷的内容和形式。
(2)调查内容的影响
调查内容对问卷设计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调查内容的不同,使得被调查者对调查的重视程度、敏感程度、熟悉程度等都存在不同的差别。
(3)样本性质的影响
调查样本的性质,对问卷设计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不同的人对同一事情的反应也是不同的。所以,在问卷设计前,必须对样本有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设计出合适的问卷。
(4)资料处理分析方法的影响
不同的资料处理和分析方法,对问卷设计者有着不同的要求。
(5)问卷使用方式的影响
问卷使用方式包括问卷的填写方式和回收问卷的方式。不同使用方式对问卷的设计要求也不同。
(6)调查经费和时间的影响
调查经费的多少以及调查时间的长短都可能对问卷的设计工作造成影响。
三、问卷设计主要步骤
1. 探索性工作
探索性工作最常见的方式,是问卷设计者亲自进行一定时间的非结构式访问,即围绕着所要研究的问题,同各种类型的回答者交谈。
把研究的各种设想、各种问题、各个方面的内容,在不同类型的回答者中进行尝试和比较。以便从中获得对各种问题的提法、实际语言、可能的回答种类等内容的初步印象和第一手资料。
同时,还可以在接近回答者的方式、封面信的设计、问题的数量与次序、问题的适当形式以及减少拒答率等方面形成较为客观的认识。
探索性工作的优点:
(1)有利于防止潜藏在问卷回答中的含糊性及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回答,对于设计问题的实际用语有着极大的帮助。
(2)对于把自由回答的开放式问题转变成多项选择的封闭式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设计问卷初稿
主要用两种方法:
①卡片法,其步骤包括:
卡片法是从问题开始,由部分到整体。
a.根据设计者在探索性工作中的记录、印象或认识,把每一个问题及答案单独写在一张卡片上;
b.按照卡片上问题的主题内容,把问题卡片分成若干堆。即属于询问同一类事物或事件的问题放在一堆;
c.在每一堆中,按日常询问的习惯与逻辑,排出问题的先后顺序;
d.根据问卷的逻辑结构排出各堆的前后顺序,使全部卡片连成一份完整的问卷;
e.从回答者阅读和填答问卷是否方便,是否会造成对回答者心理的影响等不同角度,反复检查问题的前后连贯性及逻辑性,对不当之处逐一调整,并可补充一些新的问题卡片;
f.把调整好的问题依次写到纸上,形成问卷初稿。
②框图法,其步骤包括:
框图法是从总体结构开始,由部分到具体问题。
a.根据研究假设和所需资料的逻辑结构,在纸上画出整个问卷的各个部分及前后顺序框图
b.从回答者回答是否方便,是否会形成心理压力,问题内容前后是否符合逻辑等方面反复考虑这些部分的前后顺序;
c.具体地写出每一部分中的问题及答案,并安排好它们在该部分中的顺序和形式;
d.对全部问题的形式、前后顺序等方面从总体上进行修订和调整,然后将结果抄写在另一纸上,形成问卷初稿。
③实际研究中,通常是将两种方式结合使用:
a.根据研究假设和所测变量的逻辑结构,列出问卷各个大部分的内容,并安排好它们的前后顺序;
b.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将探索性工作中得到的问题及答案写在不同的卡片上;
c.在每一部分中,安排并调整卡片间的结构和顺序;
d.从总体上对各部分的卡片进行反复检查和调整;最后将满意的结果抄在纸上,并附上封面信等有关内容,形成问卷初稿。
3.试用和修改
试用的具体方法有两种:
(1)客观检验法
客观检验法是将设计好的问卷初稿打印几十份,然后在正式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个小样本来进行试用。正式调查时会遇到和会出现的问题,通常也都会在这种试调查中遇到和出现。这种方法起到了对问卷进行客观检查的作用。
客观检验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继续检查和分析:
①回收率;
②有效回收率;
③对未回答问题的分析;
④对填答错误的分析。
(2)主观评价法
主观评价法是将设计好的问卷初稿抄写或复印若干份,分别送给该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者的同行以及典型的被调查者等,请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面直接对问卷进行评论,指出各种缺陷或错误。
四、问卷设计具体方法
1. 问题的形式
(1)开放式问题由于不需要列出答案,所以,形式很简单,在设计时,只需在问题下面留出一块空白即可。
(2)封闭式问题,包括问题及答案两部分,形式复杂得多。
常见的封闭式问题的形式有:
①填空式
该形式常用于那些对回答者来说既容易回答,又方便填写的问题(通常只需填写数字)。
②是否式
即答案只有肯定与否定两种,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一。特点是回答简单明确,划分界线分明;弱点是得到的信息量太少,类别太粗,不能了解和分析回答者中客观存在的不同层次。
③多项选择式
即给出的答案至少在两个以上,回答者选择其一。这是问卷中采用得最多的形式。
④矩阵式
常用于当询问若干个具有相同答案形式的问题时。这种形式的优点是节省空间,使问卷显得紧凑。同时,由于同类问题集中在一起,回答方式也相同,因而也节省了回答者阅读和填答的时间。
⑤表格式
表格形式的问题除了具有矩阵形式的特点外,还显得更为整齐、醒目,但容易使人产生呆板、单调的感觉,不宜用太多。
2.答案的设计要求
(1)要保证答案具有穷尽性和互斥性
①所列的答案要能包括所有可能的回答,不能有遗漏,不能使有的回答者无答案可填;
②所列的答案相互之间又不能相互重叠或相互包含,不能使有的回答者可以填多于一个的答案。
(2)要根据研究的需要来确定变量的测量层次
不同测量层次的变量具有各种不同性质,而且,高层次的变量可以转化成低层次的变量来使用。因此,在设计问题的答案时,先要看问题所测的变量属哪个层次,然后根据研究的要求和变量的层次来确定答案所应具备的特征,再根据这种特征决定答案的形式。
(3)有些问题的答案全部列出不现实,可以采取列几个主要答案,然后加上一项“其他”。
3.问题的语言和提问方式
常用的规则包括:
(1)尽量用简单的语言;
(2)问题要尽量简短;
(3)避免双重含义问题;
(4)问题不要带倾向性;
(5)不用否定形式提问;
(6)不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
(7)不直接问敏感性问题;
(8)问题的参考框架要明确。
4.问题的数目和顺序
(1)一份问卷包含问题的数目,主要依据研究的内容、样本的性质、分析的方法、拥有的人力、财力等多种因素而定。
(2)问题的前后次序及相互间的联系,会影响到被回答者对问题的回答,甚至影响到调查的顺利进行。有下列常用的规则:
①被调查者熟悉的、简单易懂的问题放在前面,比较生疏、较难回答的问题放在后面;
②把能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容易引起被调查者紧张和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
③把开放式问题放在问卷的结尾部分;
④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方面的问题,最后问有关个人的背景资料;
⑤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问题。
5.相倚问题
在问卷设计中,有些问题只适用于样本中的一部分调查对象,而且某个被调查者是否需要回答这一问题,常常要依据他对前面某个问题的回答结果而定。这样的问题,称之为相倚问题,而前面的那个问题则称为过滤问题或筛选问题。
相倚问题的这种格式有两点要注意:
(1)要用方框与过滤问题隔开;
(2)要用箭头将相倚问题方框与过滤问题中的适当的答案联在一起,以表明回答这一答案的那部分回答者才继续回答方框中的问题,回答其他答案的人则不答方框中的问题,而只须继续往下填答。
五、问卷设计的常见错误
1. 问题含糊
即问题的含义不清,不明确,或有歧义。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主要是设计者对所提问题的目的和用意不清楚,或者是表达不当,对问题的语言推敲不够。
2.概念抽象
问卷设计中研究者必须先通过操作化过程,将所研究的概念或变量变为具体可测的指标,概念要明确、具体。
3.问题带有倾向性
合格的问卷应该是中立的、客观的。问卷中的问题不应该带有某种倾向性。 否则,达不到准确测量回答者的行为和态度的目的
4.问题提法不妥
问卷中的问题提法上应该合情合理,否则也可能会影响到问卷调查的顺利进行。
5.双重含义问题
一个问题只应问一件事情。如果一个问题中同时问了两件或更多的事情,回答者往往会无法回答。
6.问题与答案不协调
对于封闭式问题,问题和答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必须相互配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应该为这个问题准备好全面而恰当的答案。既不能答非所问,也不能答案不全或答案互相包含。否则就不能很好地达到收集资料的目的。
7.答案设计不合理
答案中的毛病主要有:答案不穷尽、不互斥,或不处于同一层次、同一维度。
8.语言中的毛病
设计问卷时,语言通顺、易懂是基本的要求。此外,用语还应该尽量口语化,大众化。否则就会产生各种毛病。
9.其他方面的毛病
在表格设计、封面信及指导语设计、校对检查等方面也常出现一些不妥的地方。
六、问卷法的特点及其运用
1. 问卷法的优点
(1)问卷法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
(2)问卷法具有很好的匿名性;
(3)问卷法可以避免偏见、减少调查误差;
(4)问卷资料便于定量处理和分析。
2.问卷法的缺点
(1)对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
(2)回答率往往难以保证;
(3)不能保证填答问卷的环境和填答的质量。
3.问卷法的运用
(1)在实际社会研究中,问卷法作为一种主要的资料收集方法,常常同大规模的抽样调查以及资料的定量分析相联系。抽样——问卷——定量分析三者的结合体,是现代社会学定量研究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
(2)在问卷法的具体运用方面,还应该结合我国的情况,明确它的适用范围。问卷的适用范围还受到调查对象总体构成情况的影响。
第九章 访问法
一、结构式访问
1. 结构式访问的含义
结构式访问又称标准化访问,是一种对访问过程高度控制的访问。这种访问的访问对象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方法选取,一般采用概率抽样。访问的过程也是高度标准化的,即对所有被访问者提出的问题,提问的次序和方式,以及对被访者回答的记录方式等是完全统一的。结构式访问可以采取个别访问和集中访问的方式。
2.结构式访问的优缺点
(1)优点
①访问结果便于量化,可作统计分析;
②能够控制调查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来自被调查者方面的误差,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靠程度;
③问卷的回收率高,问卷的应答率也高;
④应用范围广泛,可以自由选择调查对象,可以问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并可选择性地对某些特定问题作深入调查;
⑤可以获得有关访问对象的许多非语言信息,并可以根据这些观察资料,分辨被调查者回答的真实程度,对资料或答案的效度与信度进行评估。
(2)缺点
①结构式访问费用高,时间长,因而往往使调查的规模受到限制;
②对于敏感性、尖锐性或有关个人隐私的问题,它的效度较低;
③访问员的态度、素质、经验等对访问结果有决定性的影响,访问员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意见或偏见带到访问过程中,从而使调查结果产生偏差;
④结构式访问常常用于大规模的社会调查,需要访问员数量较多,访问员的质量往往难于保证,而且,众多的访问员之间对问题的理解与处理方式上难以保持一致,从而影响访问的信度;
⑤结构式访问使用统一的问卷和表格进行调查,很难触及到社会生活的深层及其变化过程,难于综合性地多层次地把握问题,使研究流于表面化;
⑥结构式访问不能提供对研究对象在其中生活和行动的生活环境的感觉,又由于严格的标准化程序,访问者与被访问者的积极性难于发挥。
二、无结构式访问
1. 无结构式访问的含义
无结构式访问又称非标准化访问,是一种半控制或无控制的访问。它事先不预定问卷、表格和提问的标准程序,只给调查者一个题目,由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就这个题目自由交谈,调查对象可以随便地谈出自己的意见和感受,而无需顾及调查者的需要,调查者事先虽有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或几个要点,但所提问题是在访问过程中边谈边形成,随时提出的。
2.无结构式访问的优缺点
(1)优点
①弹性大,能充分发挥访问者与被访问者的积极性;
②访问者能对问题作全面、深入的了解;
③不仅能获得与研究问题有关的丰富的社会背景材料,还能获得有关研究对象生活与行动于其中的环境的生动的感觉。使得访问者能综合性、多层次、全面地把握问题,从而可以对结构式访问所得到的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生动的解释。
(2)缺点
①比较费时,从而使调查的规模受到很大的限制;
②访问过程是非标准化的,访问的结果难于进行定量分析;
③访问的结果依赖于访问员的素质、经验和技巧,对访问员的要求更高。
3.无结构式访问的分类
(1)重点访问
重点访问又称集中访问,是集中于某一经验及其影响的访问。重点访问法的重点不是对调查对象的重点挑选,而是访问所侧重的内容。
①重点访问的具体做法
a.选择一定的情境,并把调查对象安排到这一预先设置好的情境中去;
b.对调查对象进行访问,调查他们在情境当中的主观经验,即个人对情境的认识与解释,这种主观经验即是重点访问的重点所在。研究者对被访者的回答进行分析与解释。
②重点访问法的建立基础
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基础之上的,即透过某种刺激,可使调查对象在情境上产生特殊的反应。研究者从这些反应获得信息,再加以解释。
因此,研究人员需事先对情境本身进行研究,即对这一情境过程的主要因素、模式以及条件结构等进行深入分析,从中得出关于研究问题的一套假设,并根据这些假设编制出有关访问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访问,搜集有关个人反应经历或特殊情感的资料。
③重点访问的优缺点
a.优点:
第一,在分析特殊经验所引起的态度变迁上,效果较大;
第二,由于这种访问总是以一个预先的假设为基础,因此常常被用于证实以前有关人类情境行为假说的正确程度。
b.缺点:
第一,搜集到的的材料常常是不可比较的,因而分析解释工作难度较大;
第二,这一方法的运用需要高度的技巧与想象力,这也给它的广泛应用带来困难。
(2)深度访问
深度访问又称临床式访问,它是为搜集个人特定经验(例如偷窃、吸毒、自杀等)的过程及其动机和情感资料所作的访问。
深度访问是一种半结构式访问,它选取研究问题的某些方面向调查对象提问题,访问是机动的或结构松散的,但重点与焦点是有的。
(3)客观陈述法
客观陈述法又称非引导式访问,让调查对象对他自己和他周围的社会先作一番考察,再客观地陈述出来,即调查者鼓励调查对象把自己的信仰、价值观念、行为以及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客观地加以描述。其优点包括:
①客观陈述法意在避免访问员的主观因素对被访者的影响,使回答者能自由地谈出或流露出其最深层的主观性的思想感情,它可以引出甚至连回答者都不知道或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感情,调查者从调查对象那里获得的不仅是资料,而且还有对资料的某种解释。
②客观陈述法是一种能让被访问者发表意见的方法,一种能使研究者直接接触被访人的信念、价值观或动机一类抽象概念的方法。它常用于了解有关个人、组织、团体的客观事实及访问对象的主观态度。
(4)座谈会
座谈会是一种无结构式集体访问,即将调查对象集中起来进行共同讨论。常被用于验证或调查集体行为与群体关系的倾向,以及心理治疗和企业及组织诊断,另外,典型调查也常采用这种方法。
①座谈会的特点
访谈过程不仅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社会互动过程,也是调查对象之间的社会互动过程,因此,要使座谈会成功,调查者不仅要组织好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的互动,而且要组织好调查对象之间的互动,这就要求调查者有更熟练的访谈技巧及组织会议的能力。
②座谈会的方式
a.“头脑风暴法”。即会议主持者不说明会议的明确目的,而只就某一方面的总议题请到会者自由发表意见,会议主持者不发表意见,更不对别人的意见内容提出评论。
b.“反向头脑风暴法”。即会议首先列出某方面的问题,参加者不仅自己发表意见,而且必须针对别人的意见展开批评与评价,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③座谈会的优缺点
a.优点:
第一,获得的资料较其它访谈的信息更广泛,而且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核对修正;
第二,节省人力、时间,并较快获得社会状况的有关情况;
第三,由于座谈会常常将调查与研究集于一身,因而会获得一些意外的收获。
b.缺点:
容易产生一种“团体压力”,使个人顺从多数人的意见,而不敢表示异见。
(5)无结构式访问与个案研究
①无结构访问
a.优点:
第一,弹性大,有利于充分发挥调查者和调查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有利于适应千变万化的客观情况,了解原调查方案中没有考虑到的新情况;
第三,能获得结构式访问所无法获得的丰富资料,有利于拓宽和加深对问题的研究。
b.缺点:
第一,对访问员的要求较高,所得的资料难于定量分析;
第二,费时较长,使调查规模受到限制。
②个案研究
a.个案研究的主要特点,即处理问题深入、全面、细致。它是一种从整体上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就是从事物的多个方面和整体情况,从各个层次间生动联系以及从历史发展状况把握问题。在社会学中,个案研究的对象从个人扩大到团体、组织、社区。
b.对个案进行分析时,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形式:
第一,描述和解释这个个案,提供有关当前的状况和它不断运行的动力的信息。这种分析可称作列举性分析。它是利用一般规律或规则进行特殊个案的分析,即用一个已知的概括作出一个特殊的分析。
第二,通过对单个个案的分析,发展出经验的概括或理论,不是以个案去发现它作为一个系统的有关的一切,而是把它作为理论建构的经验基础,是用特殊个案发展一般的陈述。
c.个案研究法的主要作用
它能从个案的详细描述与分析中,发现影响事物的主要因素(变量)及其作用,从而导致假设的形成,并找出群体或类型的详细资料。个案研究最大的优点是对于个案的社会背景进行深入全面的把握。
三、访问的程序与技巧
1. 访问的准备
主要工作及注意事项包括:
(1)对于无结构式访问,访问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根据研究目的和理论假设,准备详细的访问提纲,并将其具体化为一系列访谈问题,同时还要充分准备与调查内容有关的各种知识。 对于结构式访谈,访问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弄懂统一设计的问卷及访问手册,了解访问目的、要求、步骤,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等。
(2)为了访问的成功,在准备工作中还要对被访人的社区特征有所了解。这里所说的社区特性包括社区人文环境和社会文化传统。
(3)确定适当的访谈对象,并对他们进行初步了解。
(4)拟定实施访问的程序表,对要做的工作与时间进行安排。
(5)准备工具。工具分为两类:
①普通工具,如笔、纸等;
②特殊工具,如调查表格,调查说明书、问卷等,此外还应有调查机关所发的公文、介绍信、证件等。
2.进入访问
“进入访问”是访问的开始,它是由请求及第一批问题组成,目的是实现:回答者产生回答问题的动机;作好回答问题的准备。
(1)访问者在接近被访问者时,首先要进行自我介绍,然后说明来访目的以及为什么要进行此项研究,请求他的支持与合作。还要告诉被访者,他是如何被选出来的。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与调查对象建立融洽的关系,消除其顾虑,使他们产生参与研究的动机。该阶段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有:
①陌生感,它使双方拘束无言;
②调查对象以各种原因拒绝受访,访问者因此产生怯场或不耐烦情绪;
③由于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地位不平等,产生不自然感。
(2)有了利于调查的气氛后,就可以详细说明要调查的内容,提出第一批问题,但开始切忌提出一些大而复杂的问题。
3.访问的控制
(1)提问控制
①题目转换
访问中,从一个题目突然转换到另一个题目,或被访者的回答偏离原来的主题时,访问员需要适当地进行转换,以保证访问的顺利进行,切忌粗鲁地打断对方谈话。可采取归纳法、提要法、以动作转换话题三种方式。
②对问题的追问
当被访者对问题的回答含糊不清时就要进行追问,以期引导调查对象作更准确更充分的回答。当回答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或回答残缺不全不够完整时,也需要追询。追问一般放在访问后期进行,而且应当尽量采取中立的追问。
追问的方式有两种:
a.正面的方式,即正面指出回答不真实、不具体、不准确,请对方补充回答。
b.侧面的方式,即换一个侧面或换一个角度、一个提法而追问相同的问题。
③合适的发问与插话
调查员要善于捕捉时机,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合适地发问与插话。
④提问的注意事项
a.始终保持中立态度。即应尽力避免倾向性,不允许对回答者的答案进行诱导;
b.把握方向及主题焦点,尽量减少题外话,以便集中注意力讨论重要问题;
c.注意时间上的顺序,特别在研究变迁问题时,事件先后发生的顺序非常重要;
d.使用语言越简单越好,以能达意为原则;
e.根据访问对象特点,灵活掌握问题的提法与口气。
(2)表情与动作控制
访问员可以通过自己的表情与行为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对访问过程的控制。在访问中,访问员应有礼貌、谦虚、诚恳、耐心,在运用表情时要注意防止:
①毫无表情;
②用表情控制人,即访问员要控制自己的表情,使其符合调查对象所谈的情境。
4.结束访问
(1)访谈结束应掌握两个原则:
①适可而止。即访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1—2小时为宜;
②要把握住结束谈话的时机。
(2)访问者在访问过程中始终应该:
①耐心细致,即使在亲密的态度之中也要采取理智的批判态度;
②不带某种权威的架子,即要以平等的态度访问;
③不要采取忠告或训诫式的态度;
④不和对方进行讨论;
⑤发现以下情况要进行交谈而停止提问:
a.需要帮助对方说话;
b.需要解除交谈对象的恐惧不安;
c.为了正确地把握对方的思考和感情而鼓励对方;
d.失掉谈话的机会或忘了所谈的问题,要回过头去议议等。
5.访问记录
(1)记录的方式
①当场记录
当场记录是边访问边记录,它需征得调查对象的允许。
a.优点是资料完整,不带偏见;
b.缺点是有可能失去由对方的表情、动作所表达出来的信息,而且可能因为要详细记录而忘了要点,同时,由于紧张也容易产生错误。
②事后记录
事后记录是在访问之后靠回忆进行记录;
a.优点是可以不破坏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互动,提高对无记名的相信程度;
b.缺点是访问者有时特别注意由于自己偏好而认为最重要的话,而他认为不大重要的话在凭记忆记录时可能根本消失,而且靠记忆记录会失去许多情报。
(2)记录的内容
调查对象的回答与陈述,对调查对象的居住条件、邻居情况的描述。此外,还应将访问中观察到的现象与行动,听到的一些有意义的谚语俗语,以及重要的表情与姿势记录在案,并记上自己对被调查者语言能力,参与调查的态度、情感的评价等。
四、访问员的挑选与训练
1. 访问员的选择
访问员应当具备的条件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研究主题的性质、社区类型及调查对象的特点所规定的,另一类是任何研究的访问员都应具备的,前者称特殊条件,后者称一般条件。
(1)特殊条件
①性别。
研究表明,男性访问员去访问领导人较宜,对女性的访问则以女性较适宜。在访问生产、政治问题时,以男性访问员为宜,而婚姻、家庭调查则以女访问员较合适。
②年龄。
通常是青年访问青年较好。对于身份较高或影响力较大的领袖、或年龄大的人,宜以年龄较大者为佳。在政治和经济问题的研究中亦不宜以年轻人为访问员。
③教育。
在研究复杂问题的时候要相对提高对访问员学历的要求,而且要求具有一定的经验。
④地区。
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各地区风俗习惯、语言等差异极大,并且城乡间差异也很大。因此在选择访问员时要充分考虑这点,尽量选择当地的、同民族的人作为访问员。
(2)一般条件
①诚实与精确。
一方面准确地遵守工作细则,另一方面忠于访问的事实,对于访问资料的记录必须十分精确。
②兴趣与能力。
访问员的能力主要有观察能力、辨别力、表达能力及交往能力。
③勤奋负责。
④谦虚耐心。
2.访问员的训练
(1)训练访问者的意义
①提高访问员的访问技巧和能力;
②保证访问过程的标准化。
(2)结构式访问访问员的训练方法和一般步骤
①研究指导者作简要介绍。
介绍包括该项研究的目的、意义、整个调查的范围,调查对象的数量及每人的工作量,调查的步骤和每阶段所需时间,付给多少报酬,共需工作多久等等。
②阅读问卷、调查员手册或访问指南及其它与该项研究有关的材料。
先由访问员认真阅读,然后由访问指导者逐条对上述文件进行讲解和提示,使访问员明确每个项目内容,回答类别及如何记录回答,明确访问中每一步工作及其对他们的要求。对于访问员提出的问题,访问指导者要一一给予回答,并与访问员一起对问卷的条款进行讨论。
③举行模拟访问。
可在访问员之间一对一互相访问,也可找个试验点,使每个访问员实际操作一遍。研究指导者应从旁观察与协助,并严格检查访问结果。模拟访问的目的是发现和解决在实际访问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熟悉访问内容与磨练访问技巧。
④集体讨论。
结合模拟访问,全体访问员与访问指导者一起再次逐一复习和讨论问卷的所有问题,并将每一疑问加以解决,并指出今后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⑤建立监督管理办法。
包括将访问范围和访问对象进行分配、建立相互联络和互相帮助的方式、订出每天工作进展、资料可靠度以及纪律要求、访问备要及工作日记的记法与要求。备要记载与访问技术有关的问题,日记则记录当天的活动,包括生活、思考、新问题,访问心得,挫折及特殊事件等。
五、访问法的特点
1. 访问法的优点
(1)访问是一个面对面的社会交往过程,访问者与被访者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贯穿调查过程的始终,并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使访问法通过访问者与被访问者相互刺激与互动,还能获得其他调查方法所不能获得的资料。
(2)访问可以获得的资料更丰富,实行起来也更灵活,弹性更大,应用范围更广泛,且有利于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3)访问法可提高调查工作的可靠性,并可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效度和信度的评估,当将两种访问结合使用时,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信度,且可以提高其效度。
(4)访问法可以充分发挥研究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训练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洞察力,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新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2.访问法的缺点
(1)由于访问是一个访问者与被访问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双方具有不同的价值观、社会经验、社会地位及思想方式,这些主观因素会导致访问误差。
(2)对于敏感性问题、尖锐问题和隐秘问题,被访问者一般不愿当面回答,或者不作真实回答,这些都会对访问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3)需要指出的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经验、情感过程,及许多人的互动资料、心理经验、身体的动作以及场所与速度的变化等社会测量的资料等都不宜或无法用访问法获取。
(4)访问调查的费用较高,费时较长,需要的人力较多,这就限制了它的规模。
第十章 量表与测验法
一、量表概述
1. 量表的概念
(1)量表与维度
维度的概念属于理论范畴。它表示现象的某一层次或某一方面,它在抽象层次上表示从某一角度看待现象时的某种连续统一体,维度与理论分量的概念常常被看作是同义的。 量表和指标都是用来捕获和再现理论维度的经验工具,即对理论维度的一种代表。量表和指标是用在经验层次上对现象的连续统一体的测量。
(2)量表与指标
在社会研究中,量表的概念经常用来表示包括着判断或主观评价的测量。 量表通常是由多项测量内容综合而成的。每一个问题称作一项内容,每一项内容都可看作是经验变量的一个指标(indicator),而一个量表可由两个或更多个指标所构成。
(3)量表和指数(indexes)
指数可由一组指标综合而成。这组指标分别对一个复杂概念的不同部分进行测量,然后对这组指标的数值进行累加或其它运算就可综合为一个指数。 量表与指数的主要区别在于,量表必须由一套问卷问题所构成。指数则可以依据其它的资料(如统计数据、观测记录)来建立。 一般来说,指数是由几个数量指标的运算综合而成的。而量表则由对一组问题的回答“计分”综合而成,它常用于测量人们的态度。
(4)量表的含义
量表相当于一把“尺子”,它的作用在于精确度量一个较抽象的或综合性较强的概念,特别是度量态度和观念(如生育态度、种族偏见、政治倾向)的不同程度或差异。
量表比单一指标或单项问题的测量能获得更多、更真实、更准确的信息,能通过间接的、定量的方式衡量那些难以直接观测、难以客观度量的社会现象。
2.量表的类型
(1)量表根据它的测量内容可分为态度量表、能力量表、智力量表、人格量表等类型。
(2)量表还可以分为调查量表与测验量表。分别用于问卷调查和测验中。
在问卷调查中,使用量表的主要目的是要精确了解总体的状况,量表题目较少,效度不要求很高。而在测验中,通常是要精确观测个人的某一特征(如智力、能力、成绩),分析重点是个人,因此量表设计要严格、精确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这就需要设计大量题目。
二、量表的设计
1. 总加量表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总加量表是利克特量表,利克特量表由一组陈述组成,每一陈述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种回答,分别记为1,2,3,4,5,每个被调查者的态度总分就是他对各道题的回答所得分数的加总,这一总分可说明他的态度强弱或他在这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
(1)总加量表的制作程序:
①根据所要测量的内容或变量收集大量与这一内容有关的问题,然后初步筛选出一组问题(在社会调查研究中,一般为10~30个)作为量表草案。
②确定问题的类别和计分标准。 回答的类别可分为五个等级,七个等级,三个等级或两个等级(“同意”与“不同意”)。
计分标准是按测量维度规定的方向和回答类别来制定,应注意“+”“-”号的区分,即正向提问和负向提问的记分是相反顺序的。一般来说,在一个量表中,正向(“+”)提问和负向(“-”)提问应各占一半。 两级回答可用0、1或1.2记分,五级回答可用0—4或1—5记分。
③试调查。从调查对象中找一些人尝试回答量表草案,以便发现量表设计中有什么问题,是否会引起误解;检查每道题的分辨能力。
分辨能力是指一个题目是否能区别出人们的不同态度或不同程度。
④计算各题目的分辨力,删去分辨力不高的题目,保留分辨力较高的题目(一般为5~20个),组成正式量表。 利克特量表检查分辨力的方式是:将试调查中得分最高的25%的人与得分最低的25%的人进行比较,然后计算出每道题的分辨力。
每题的分辨力系数=得分最高的25%的人在这一题上的平均分-得分最低的25%的人在这一题上的平均分。 分辨力系数越小,说明这一题的分辨力越低,这种题目应当删除。
(2)总加量表的使用
量表在用于问卷调查时,一般是与其他问题一起打印在一份问卷中,然后抽取大量样本进行调查。量表同其他问题项目或调查指标一样,都是反映样本在某一变量上的取值或类别,通过分类汇总,就可以描述样本总体或子总体在某一变量上的分布状态。
(3)利克特量表的优点
①容易设计。
②适用范围比其他量表要广,可以用来测量其他一些量表所不能测量的某些多维度的复杂概念或态度。
③通常情况下,比同样长度的量表具有更高的信度。
④五种答案形式使回答者能够很方便地标出自己的位置。
(4)利克特量表的缺点
相同的态度得分者具有十分不同的态度形态。利克特量表以各项目总加得分代表一个人的赞成程度,它可大致上区分个体间谁的态度高,谁的低,但无法进一步描述他们的态度结构差异。
2.累积量表
累积量表又称格特曼量表。格特曼量表是单维的,即量表自身结构中存在着某种由强变弱或由弱变强的逻辑关系。不像利可特量表那样形成分数相同而态度结构形态不同的现象,它的每一个量表总分,都只有一种特定的回答组合与之对应。
(1)累积量表的形式
①社会调查中常用到的社会距离量表,是累积量表的一个特例。 这一种量表过去一直广泛地用于测量人们对种族群体的态度,现在,它也被用来测量人们对职业、社会阶层、宗教群体等事物的态度。
②鲍格达斯量表,由一组表示不同社会距离或社会交往程度的陈述组成。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看法对这些陈述表态。表中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关系更近,其强度一个比一个更高。显然,能接受高强度内容的人必定能接受低强度的内容,反之则不然。
鲍格达斯量表测量所得到的结果,既可以用来比较具有不同特征的人们对某一群体的社会距离的大小,也可以用来比较具有相同特征的人们对不同的群体的社会距离的大小。特别是将结果绘成统计图后,更便于进行分析。
(2)累积量表的制作
①研究人员围绕他所希望测量的某一事物或概念编制一组陈述,这些陈述是单维的,即具有某种趋强结构。
②用一个小样本对这些陈述进行检验,接着将检验的结果,按最赞成的回答者到最不赞成的回答者,从上到下排列,并按最赞成的陈述到最不赞成的陈述,从左到右进行排列,然后从中去掉那些不能很好区分最赞成的回答者与最不赞成的回答者的陈述。并按公式:再现系数=1-误差系数/回答总数,计算出再现系数。如再现系数大于或等于0.90,就称该量表是单维度的。每个人的态度得分就是他回答赞成的项目总数。
(3)格特曼量表的优点
用格特曼量表来测量人们对于某一概念或事物的看法或态度,可以直接根据他所同意的陈述的数目即他的量表分数,来决定他对这一概念或事物的赞成程度,这是格特曼量表的最大优点。
(4)格特曼量表的缺点
①对一组陈述具有单维性的假设是有局限性的。
这种单维性往往只是某一部分人的态度模式,一组特定的陈述可能在某一群体中表现出单维模式,却不一定在其他的群体中也表现出这种单维模式。同样,在一个时期中是单维的模式,在另一个时期却不一定还是单维的。
②单维的领域往往难于找到。
3.语义差异量表
(1)语义差异量表的形式
语义差异量表是用一组意义相反的陈述或形容词构成一份评价量表,以用来测量人们对某一特定概念或事物的不同意识和感受。
(2)量表的记分
①计分方法
两种计分方法:一种是将两陈述或两形容词间的七小段横线从一端到另一端分别记1到7分;另一种是分别记为-3,-2,-1,0,+1,+2,+3分。
②注意事项
每一对陈述的记分方向要依据整个量表的方向来决定。设计这种量表时,为了避免产生系统反应误差,要把看上去接近或具有一致性的陈述或形容词有意打乱,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③计算方式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可以按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计算。常见的计算方式主要有三种:
a.通过计算各个不同的群体在每一个单独的陈述中的平均分,以用来比较这些群体之间的差别。
b.先将表格中的陈述对按所测的维度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再按上述方法计算出各群体在这些小组的总平均分,并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别。
c.将对于不同评价的对象或概念在各陈述对上的评分进行比较。
在不同的学科中,语义差异量表的特点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所用量表常常由成对的形容词构成,而在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中常常以成对的陈述构成量表。
三、测验
1. 测验的概念和类型
(1)测验的概念
测验是以间接的方式收集个人的态度、人格结构和心理行为等方面资料的方法。
它是一种标准化了的程序,在这个程序里,受测人对一组预先设计好了的刺激作出反应,使得测验者能够以一个数或一组数来描写受测者,并由这个数或一组数推论受测者拥有这个测验所想测量的心理行为的状况。 测验是通过刺激——反应的联结关系将个体内的人格、心理与外在的行为联结起来,从而达到通过对外在行为的观察测量而推论它所联结的内在人格心理特征的目的。
(2)测验的类型
测验按照不同的标准而有不同的分类。目前以心理或生理特征的类型作为分类标准,测验分为能力与成就测验、人格与兴趣测验两大类。
①能力测验
能力是与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有关的心理因素,它包括完成某种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的本质特征是:预见性或潜在的可能性;稳定性和恒常性。
能力测验包括一般智力测验和特殊能力测验。
a.一般智力测验
智力是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测验就是为科学地、客观地测定人的智能而制定出来的测量工具,其测定结果以数量化的形式来表示,这种数量化是按照标准化程序制定的基准进行的。
b.特殊能力测验
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前者如思维能力、智力等,后者是指人在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特殊能力测验是针对需要所进行的测验,包括空间关系测验、机械才能测验、手指手腕灵活性测验、创造测验、音乐能力测验、美术能力测验、视见测验等若干种。
②成就测验
成就是某一时刻一个人在某一工作上的表现状况。成就测验的目的在于测量某个人对某项工作已经知道多少或能够完成某种程度。
能力是指个体的先天素质,是学习某项工作技能的潜在可能性,是一种心理特性;而成就所表述的则是个体后天的学习,是已经习得的某些知识和技能。能力测验多用于预测,而成就测验多用于评价。
成就测验测量内容包括工作知识或见闻、工作技能。
③人格与兴趣测验
人格是个体所具有的各项比较重要和相当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目前的人格测验主要测量情绪、动机(或心理需要)、人际行为和态度等四个方面。人格测验分为两类:自陈式测量和投射测量。
自陈测验的主要工具是量表与问卷。自陈测验就是受试者本人对自己个人人格,按量表项目和回答方式、依自己意见逐一予以评价的方式。
人格量表中,一类专为测量人格的单一特质;另一类则同时测量多种特质,例如著名的“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检查(MMPI)”。
2.测验的程序
测验是一种标准化程序,测验的标准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测验必须经过标准化的程序进行编制;二是使用时必须按标准化的程序使用,即对每一个受试者给予相同的题目、相同的施测条件、相同的计分法。一个标准化的测验主要包括下述步骤:
(1)测验的编制 在测验目的确定后,就要根据这一目的编制测验草案,编制的程序是: ①根据测验目的确定测验目标。 ②分析测验目标所包含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弄清这种过程和特性由哪些因素构成。 ③搜集相关的经验材料。 ④编选测验项目。编选时应考虑的因素有:测验时间、测验项目的数量、测验刺激的形式、计分的方法。 ⑤将编选好的项目进行编排,制成测验草案。编排的一般原则是先按试题类型分类,然后由易到难地进行排列。
(2)试测
测验编定或选定后,需在少数待定群体中进行试测,以检验测验项目是否合格、所需时间多少、难度大小如何等。试测人数一般在500~1000人左右,试测群体应与欲测总体状况相近。
(3)对测验草案进行修正
试测结束后,应根据试测结果对草案中的项目逐一对难度与辨别度等进行分析,不适当的项目进行修正或删除,最后定出正式测验的项目。
(4)正式施测
测验编成后,还要就实施测验的情境、具体步骤、要求与注意事项等制成测验手册,以供使用者遵循。
(5)建立常模
常模即比较的标准,通常将样本的平均得分作为该测验的常模,它可作为判断个体差异的依据和比较的标准。根据施测样本的类型,常模种类亦不相同,最常用的有年龄常模、地区常模和全国性常模等。
(6)对测验进行检验
即用各种手续对该测验的客观性、信度、效度、辨别度等测验应具备的条件进行鉴定,并将结果记录在测验手册中,作为评价该测验的客观材料。
3.测验的功能与应用
社会研究中应用测验更多地是用来进行文化比较与文化变迁研究,它关心的是群体和类别间的差异性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社会环境原因。
测验作为考察与识别人的一种重要方法在人事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测验在劳动人事管理上最重要的用途有:
(1)考试与选择新进的职工;
(2)分配工作岗位与任用;
(3)作为调整工作与职务的参考;
(4)制定培训职工的方案以及考核培训的效果;
(5)作为职工咨询与指导的依据;
(6)作为政治思想工作的参考。
四、社会计量法
1. 社会计量法的一般概念
(1)社会计量法 社会计量法又称社会交往计量,是“评量某一群体、组织中的人际吸引或拒斥关系的工具”,或更进一步说是“用以决定个人在群体与组织中被接受的程度,发现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现存关系,并揭示组织本身的结构特征的工具”。
(2)小整群体研究
一般是从调查群体所有成员的特征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包括相互之间的评价)入手。依研究目的与侧重点的不同,小整群体研究可以分为两类:
①着重于分析群体的内部结构,揭示群体成员间相互关系的特征、相互作用的模式等;
②着重于对群体成员(或其中的某些重要成员,如领导者)作出评判或进行考核,这些评判可以包括他们的威望、被其他成员的接受程度、个人的素质与品格、在群体中的作用等。
(3)社会计量法一般是采用问卷收集资料,对群体实施的是整体调查,即群体的所有成员无一例外地都是调查对象。
①在设计问卷时要确定以什么为“准绳”来测量所要了解的人们之间的关系。采用几个准绳来测量一种关系以及对每个问题的回答允许有几个选择,并无一定之规。 准绳的选择关键是要准确反映出所要测量的关系;其次要具体而切实,易于被调查者了解和回答,切忌空泛模糊。
②除了以问题为“准绳”的测量方法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测量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a.量表法,即使用量表,让回答者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素质、个性或有关行为作出评判。
b.群体偏好记录法,即直接要求回答者对群体内每个成员表示“喜欢”“不喜欢”或“关心”“不关心”等态度。
c.“猜是谁”技术,即给出一些表述,要求回答者找出群体中最符合这些表述的人。
(4)分析用社会计量法收集到的资料的技术
①描述性分析常采用图示法,即社群图。
图示法可以直观地展示群体内人际关系的亲疏,简单清楚,它一般用于小群体的研究和简单关系的分析。
②矩阵分析法。
它是将群体中成员彼此间的选择分列于由横轴与纵轴交叉而成的方阵图中,它指出了谁选择了谁,选择的顺序与次数,以作进一步解析分析。矩阵的解析技术可用于分析较复杂的和较大的群体,特别是可借助计算机来帮助处理。
③指数分析法。
即根据各种变量就特定的公式编定社会计量指数,指出群体结构的各种特征。
2.社会计量法的程序与方法(以实例说明)
(1)实施
实施的单位是某企业的一个生产小组,小组共有31名成员。本次测量的目的是了解小组内人际关系的情况,以便对小组内三个班次及各项工作的人员重新加以安排。
首先根据这一调查目的拟定一个问题:“各位都知道在本小组内与谁在一起工作最愉快,请您写出三位您最愿意与他在一起工作的人的姓名,并按愿望的程度在名字左侧标上1.2.3。”问题拟好后还要附有一个简单的说明,说明的内容是:①限定团体的范围,在本例中选择的范围仅限于本组中的人。②告诉每位工人,他们的答案将完全保密,不让第三者知道。③请他们在答案上务必写上自己的姓名。 然后将印有问题与说明的纸发给每一个小组成员,请他们回答。
(2)资料整理
答案收上来后,先给每个人编号,如张××为1号,李××为2号等,然后着手整理。整理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社会矩阵法,其二是社群图法。
(3)应用
社会计量法广泛应用于教育、工业和行政管理、军事及社区服务等领域,这些应用主要集中于几个方面:
①领导才能的评价与干部选拔。
社会计量法在评价领导能力方面较其它的方法更正确,因此它成为选拔领导的重要依据。
②工作分配。
社会地位与意外事件的发生呈负相关。因此,通过社会计量将那些在群体内社会地位低的人甄选出来,重新分配工作,可提高工效、避免意外。
③士气的考察。
社会计量法常用于对群体士气的考察,并由此探寻影响士气的群体结构方面的原因。
④组织诊断和治疗。
诊断是找出群体、组织在结构和人际关系上的问题。治疗是将社会计量资料作为重组团体、调整人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依据之一。
⑤评价。这种评价包括两个方面:
a.从个人所获选择及其社会地位的分析,作为评价职工人际关系及其变化的重要参考;
b.对劳动人事管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
五、民意测验
民意测验(又称民意调查、舆论调查)是一种了解公众对某些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意见和态度的调查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大量样本的问卷调查来精确反映社会舆论或一般民意动向。
1.民意测验的程序和方法
民意测验实际上是一种问卷调查,其调查范围大至全国,小至一个单位或群体。
(1)民意测验的主要步骤
①确定调查课题;
②确定调查对象和抽样方案;
③设计调查问卷;
④发放和回收问卷;
⑤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民意测验的抽样和问卷设计
①抽样方案的设计
民意测验是以样本的状态来推论总体状况,一般是采用随机抽样。 抽样设计首先要根据调查课题的目的、要求确定研究总体和调查范围,其次是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选择抽样方法。
②调查问卷的设计
民意测验的问卷一般比较简单,提出的问题较少,这些问题一般是被调查者熟悉和易于回答的。 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这一题目是否有多层含义,如有多层含义就应再从其他角度提出几个问题,以便明确所要了解的问题。
在对人们的意见、态度进行调查时,不可能把各种看法和不同程度区分得很清楚,这就要掌握“适度模糊”的原则,只要能区分出主要的态度、意见,能达到调查目的就可以了。
(3)民意测验的问卷设计不同于一般的问卷设计,它的主要设计要求是:
①提出的问题不能超过40个,回答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在简单的民意调查中还要尽可能减少问题和回答时间。
②提问和回答要尽可能简单明了。一般是采用封闭式回答,选择回答的类别要尽可能少。
③要避免使用难懂的词语。要使一般人能理解提问的内容和含义,针对公众熟悉的或关心的问题提问。
2.民意测验的优缺点
(1)民意测验的主要缺点和局限
①由于民意测验是用简化的方式来了解公众的一般态度,它对不同含义、不同程度的意见、态度都用是或否、赞成或反对这两种答案来概括,因此它很难作出深入的分析和理论解释。
②民意测验只限于询问一些公众熟悉、易于回答的问题,它获得的信息较为表面化、简单化、缺乏深度。
③对于公众不熟悉或缺乏了解的问题,回答的信度和效度有可能较低。
(2)民意测验的主要优点
①能迅速地了解群众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及时反映社会舆论的变化情况;
②调查结果能推论总体的一般状况,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③只需抽取较少比重的样本就能了解总体和全局的情况,相对来说,能节省人力、财力,且简便易行;
④应用领域较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