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超步妈妈进化论
超步妈妈进化论的读书笔记,包含了超步妈妈的画像、初步妈妈:早教的核心四要素、小步妈妈●保持动力的6个方法、小步妈妈●从崩溃中快速恢复状态等内容,是一篇不错的读书笔记。
编辑于2023-02-28 21:44:20 天津市超步妈妈进化论
超级目标是:宝宝在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各方面能力都很突出!
终极动力是:想给宝宝一个美好的人生,第一步走好了,后面才能顺利。 达成以后的生活:育儿越来越轻松,孩子走上一个正循环,向阳生长!
超步妈妈的画像
知进退
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帮忙,出手时是拉一把还是推一把
能坚持
一件有利于孩子的事情,无论如何坚持到底
有趣味
孩子跟她在一起比玩什么玩具都开心还能成长
不焦虑
有方法、不焦虑,而不是躺平
很平和,能理解和包容,且不觉得委屈
初步妈妈:早教的核心四要素
营造一个专注的环境
原理
多数三岁以前的孩子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1-3分钟,非常短暂!
三岁以前的孩子注意力很弱,主动注意力比被动注意力更差,一不注意就被各种事情带跑了!
孩子这时候专注时间短是正常的,不用焦虑,但也不要放任自流。帮他营造一个专注度高的环境很重要。尽可能排除干扰,帮助他提升主动注意力。
操作
理论上,孩子触手可得的玩具应该就一件。
一定要限制触手可得的玩具数量,这是对孩子专注力的最佳保障!
应该为儿童房的每样东西找一个家。
随处放玩具一是容易找不到,二是没法培养孩子的条理性。
家里的空间一定要分层,主次分明。
很久不用的东西,要么断舍离、要么收到更隐蔽的空间,比如床底下、靠顶或靠里的柜子里。
定期清理房间,尤其是孩子的房间。
抗干扰的小锦囊
空间大小不是关键,关键是你真的重视。重视是第一位的。
为了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培养条理性,分装收纳盒一定不能少。分类把所有东西放进去。在外面留个标签,提示里面装着啥。
把最近不常用的东西都收起来
其他人的协作
1)达成共识
对专注力的重要性、养成方法,要组织全家学习。
2)提前约定
全家开开心心的提前商量好:某个时间是早教上课时间,约定好要么别过来、要么安静在旁边待着。皆大欢喜!
3)挂个牌子在门口
4)终极大招:把门关了
控制不了自己怎么办?
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是改进的第一步!其次,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没关系,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好的!
从现在开始练习,遇到事情,不要立即行动,等一下,等一下。只要你学会了停顿,一切的控制就开始了
等一下以后,记着问自己两个问题:
1、一定要做吗? 2、一定要现在做吗?
追求同频:放下你的控制欲、与孩子同频
不同频的陪伴
漫不经心:孩子很积极的尝试,但大人熟视无睹、插手干扰
用力过猛:大人很热情的介绍,孩子无动于衷、或左顾右盼
原理
早教时如果能与孩子同频,你就不用纠结于到底应该插手还是后退。
在家早教是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你给孩子上的第一堂私教课。珍惜它的第一步,是放下你心中的时刻表,享受孩子的引领和随遇而安的快乐。
我们要学会放下预设的安排,跟随孩子的节奏,以他们为中心,才能和孩子同频。
同频三步骤
第一步,请你等待
把新的教具递到宝宝面前,请先等等,别着急开始你热情的展示
带宝宝去一个大滑梯面前,请先等等,别着急帮他选择从何入手
当宝宝用彩笔在墙上画了画,请先等等,别着急批评指责
当宝宝不知所措的看着手里的扣子,请先等等,别着急帮他扣上
第二步,观察,寻找共同的关注点
观察宝宝,找个小本子, 把你观察到的事实记录下来,和一个家人或者朋友分享你的记录
第三步,是在恰当的时候聪明回应
恰当的时候
求帮助的时候
求肯定的时候
觉得无聊的时候
遇到危险的时候
聪明的回应
当宝宝求帮助时
想想如何可以启发式的帮忙。
既不要让孩子在自己很难做到的事情上挣扎,也不要立即出手帮忙。
学会给孩子拆解问题、分解难题,搭脚手架,让他自己找到答案。
当宝宝求肯定时
宝宝刚才……(做了什么),我觉得很……(感受)。
尽可能避开夸聪明这一类的天生特质
当宝宝开始觉得无聊了
拿出你准备好的新鲜玩儿法或者新奇知识来帮他踏出舒适区
在安全范围内适度的锻炼对孩子提高警觉有帮助。
脏了可以洗、乱了可以收拾、湿了可以换。这些事情没有那么危险和麻烦,背后是孩子那颗因它们而快速成长的大脑,
保持丰富:单调是早教最大的敌人
原理
新生儿的大脑就是一堆没有道路连接的站点,一个个孤零零的呆着。修路的材料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
用进废退,就是我们大脑的生长规则。
多用脑、从各个角度刺激它、让它获得丰富的体验,就能在孩子的站点间建立更多的连接。
单调是早期启蒙最大的敌人!
丰富,绝对不意味着要花很多钱,
5大操作方法
1.万物皆可早教
2.调动五感
任何一个东西,给孩子玩儿的时候,都要想想怎么能调动五感中尽可能多的感官。
3.珍惜挫折!
你要懂得怎么与孩子共情,安抚ta,帮ta管理情绪。 不要把孩子保护得太好,让他去经历一些挫折、沮丧、惊讶、害怕、后悔……
4.接触新的环境和人
时不时带着孩子去新的地方溜达,逐渐让孩子习惯接触新的人。
5.丰富和重复的结合
在体验丰富度的同时,不要忘了重复可以带给孩子安全感。 怎么平衡丰富和重复呢?在每次重复的时候加入一点点新鲜元素。
善用启发:最高级的教育一定是启发而不是灌输,这是与我们的本能相反的,需要刻意练习
原理
一定要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但是及时回应并不意味着要把一切都直接给他。
最好的教育一定要促进孩子自我生成答案或者解决方案。
操作三步骤
1)分解任务
任何孩子暂时不会的事情,都能被分解成一个个更小的步骤,然后一点点让ta达成目标。
分解对启发孩子、营造满足感非常重要。核心是我们家长是否能停下来,先思考再行动。
2)聪明的给提示
a. 非常非常缓慢的示范。
b. 做一半,和宝宝合作,或者帮把手
3)故意示弱,让宝宝觉得你需要ta的帮助
小步妈妈●保持动力的6个方法
心理学原理
没有动机就没有行动,动机就像指南针一样指引着行动的方向,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
动机三阶段
第一阶段:热情似火
第二阶段:沮丧暴跌
第三阶段:起伏波动
父母的坚持和自律是孩子教育成功最好的保障,不要要求自己是完美妈妈!你要知道,你做得很好,即使处在低谷时,也不要气馁。
动机波动是正常的。核心是,我们要学会在暴跌和波动的时候给自己加油,也就是补充动力。
愿景是根本的动力之源
愿景=你的超级目标+你的终极动力+你的生活因此而不同
愿景它对最后能否成功至关重要。当你朝着目标努力时,愿景将永远是一个巨大的动力源泉。
如果你能把你的愿景写出来,贴在家里显眼的地方,它就能时刻提醒你,给你力量!
影响动力的因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加强动力的方法
加强动机的方法1:分享你的目标
分享不仅可以给你额外的支持和责任,而且会让你对自己的目标更加投入。
只有把目标分享给你重视的人时,才会有助于你的目标实现,因为你会在乎他对你的看法,而你也不想被他看轻。
加强动机的方法2:看见你的成长
看到你的成长和进步会提高你的自我效能感,并让你对坚持下去做更多事情的能力更有信心。
记录你和孩子的变化,越生动越好,和朋友分享,向每个人展示你已经走了多远。
加强动机的方法3:放过自己
愧疚、沮丧都只会让你陷入低谷,自责却于事无补。放过自己,改变才会发生。
当事情不完美时,深呼吸,对自己说:我不需要做完美妈妈,我正在改变!
放松,你要关注的是你最终的目标,也就是你的愿景。
加强动机的方法4:休息一下
时不时的放松一下,是一件跟认真学习一样重要的事情!
休息一下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组合,重新集中注意力,感觉比以前更“在轨道上”
其实每天只需要20分钟的休息时间,就可以有效地减少情绪损耗,而且,这20分钟并不需要是连贯的。
加强动机的方法5:问问题
花点时间停下来问自己一些问题,梳理你的情绪,权衡目前的状况。
我今天为什么觉得很受挫?Why
如果我现在放弃了,我以后会有什么感觉?What
如果我放手不管孩子的教育,谁能替代我呢?Who
我休息多长时间,能恢复动力呢?When
早教除了可以在家里做,还能在哪儿做呢?where
我要怎么才能坚持下去呢?How
加强动机的方法6:奖励
奖励是一种积极的强化形式,可以鼓励你以某种方式行事,最终形成新的习惯。
当奖励就像惊喜派对一样,意外而不频繁时,才是最好的。
如果每做一件事都会得到奖励,我们就不会把行动内化,而只是为了奖励而做,如果奖励消失了,就不会再做。
自己也是要被奖励的!
操作
1)有形奖励
可以摸到用到的东西
2)自我照顾奖励
提供一个照顾自己、让自己觉得很舒服的机会
3)社交活动
仪式,消除倦怠
仪式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流程,只要启动第一步,接下来几乎就顺理成章。
仪式能给我们强烈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能让我们迅速提升专注力,进入状态。
小步妈妈●从崩溃中快速恢复状态
想想:在这个当下,他已经基于他自己的认知、能力,或者所处环境做出了最好的行动,虽然可能不符合你的预期,但是他已经尽力了。
大步妈妈●智慧妈妈必备3能力
秘籍一:向内觉知力
向内觉知力是向内看的能力,朝内观察自己的内心,觉知自己的情绪和自己的认知扭曲。
面对不同的事情,你通常是怎样应对的,这就是行为模式。透过行为你要能看到自己的情绪。透过情绪看到的是你的认知模式
如果你能够一级一级向内看自己,越过行为到达情绪,再从情绪到达认知,那你就开始逐渐转变了。
操作
改变情绪模式第一步:保持正念
把注意力放在当下,不加评判的去觉察当下身体的感觉、情绪、和想法,以及对外界事物的觉察。
打破恶性循环关键的一步:对身体内在感觉的觉察和改变
正念练习:SNAP四步法。
S代表暂停(Stop) 给自己片刻独处的机会,按下情绪的暂停键。
N代表觉察(Notice) 把注意力放在你的身体上,请留意你此时的身体感受。 再把注意力从身体感受转移到你的心理感受上,你是愤怒的?沮丧的?担忧的?还是焦虑的?还是这些情绪都有?
A代表接纳(Accept) 当意识到了身体感受和情绪后,不要评判,只是去体会并且接纳这种感受,告诉自己:任何感受和情绪都是正常的,它们没有好坏之分。
P代表关注呼吸(Pay attention to your breath) 深呼吸
写情绪日记
第一步:写出所发生的事件,具体的情境。
第二步:写出你的感觉,表明自己的情绪。
第三步:分析导致情绪产生的思想和诠释,这是情绪日记最难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问一问自己: 让我产生这种情绪背后的想法是什么?(省察自己的思维) 这个想法是真实的吗?(和自己辩论一下)
第四步:分析完自己的思想后,问自己:我的需要是什么?我的建设性想法是?我的建设性行动是?
写情绪日记可以通过回顾事件发生的经过,找到引起情绪的真正原因,既可以让情绪通过文字宣泄出来,又可以让自己对情绪有察觉,养成好脾气。
反转情绪的神句:假如我是爱他的,我会怎么做?
训练你内心的大象
找到你的情绪按钮,并想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尽可能地远离诱惑。把各种诱惑ta的东西清理开~
给大象画一个他也认可的饼,定期地给他一些犒劳,让他感觉他的努力被看见了,被认可。
接纳善待你的大象
秘籍三:学会示弱
“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法,并不是去帮助他们,而是让他们来帮助你。妈妈要懂得通过“示弱”的方式,去推动孩子的成长。
向孩子示弱的操作
第一招,“输给ta”
“输给他”的游戏,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特别有力量,信心爆棚。
第二招,“求帮忙”
第一步,做出明显甚至是夸张的动作,用尽量简短的语言,向孩子表达你的感受和想法
第二步,向孩子表达需求。
首先,用比较含糊的语言说出你的需求
其次,说出具体想要的东西
最后,用语言直接表达请求。
向老公示弱的操作
找三个机会
第一个机会,让他做他强你弱的事
第二个机会,你的软弱时刻
第三个机会,有不可抗力时
女人示弱是在告诉对方,“我需要你,你对于我很重要。”
秘籍二:中立思考
觉察你的认知扭曲
思维陷阱
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造成问题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件事情有一个不客观,甚至是偏激的认识,也就是思维陷阱。
思维陷阱会让我们出现消极的感受和做出不理性的行为。
常见的思维陷阱
第一种,永久性思维
把问题当成了一个持续性的,永久性的问题
第二种,普遍性思维
把一件在特定的情境下才会发生的事情扩展到其他情境中
第三种,“个人化”思维
把问题都归因到某个人身上,而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
第四种,“灾难化”思维
通过自己的脑补,把事情的后果想得特别严重
中立思考
尽量理性、客观地去看待和思考问题,实事求是。
承认遇到了问题,也承认问题带来的痛苦,承认问题没那么简单会消失,但是既不夸大、又不掩盖。
操作
第一步,区分事实和想法。 事实是用眼睛可以观察到的客观现象。
第二步,审视自己的想法。 问问自己:
这件事最让我害怕的是哪一个部分?
我认为最可能发生的事是什么?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是什么?
如果发生这种事,我可以做些什么?
第三步,辩驳自己的想法。 想法听起来可能很让人害怕,但并不表示这些想法是真的。
大步妈妈●高效妈妈时间分配法则
秘籍四:掌控时间
只要你愿意,你一定能忙里偷闲,为那些你真正觉得重要的事情(比如孩子的早教)找出时间。
操作
第一个方法,根据4D原则列清单
4D原则
Delete(删除),删去那些不重要的事项,确认最终留下的都是必须做的事
Delegate(委托),不要所有的事都亲力亲为,要学会放权。比如给宝宝洗澡,可以交给爸爸去做。
Delay(推迟),不是很重要的事,可以推迟做,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
Do(必须做),需要空出时间和精力做的一级重要的事。
把更多时间都花在特别重要的事情上,必须做的事情上,把它们做到最大化。
对那些“不那么重要的事”做减法,尽可能地把消耗在这个部分的时间减到最少。
第二个方法,用好零碎时间
把两项任务转换过程中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在一个时间段里同时做两件或者两件以上的事。
把多个碎片时间积攒起来,化零为整,一直用在同一件事上。
一旦你的碎片化时间用途越多,你的时间支配自由度就越高,你就能自由组合时间碎片完成不同的工作啦。
超步妈妈●育儿3核心习惯
“核心习惯” 指的是那些一旦形成,能够驱动和重塑其他行为模式的习惯。
每天坚持陪孩子玩游戏
游戏是孩子构建自我意识和认识世界的基础,也应该是我们和他们互动最主要的方式。
在6岁以前,除了吃喝拉撒,孩子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应该在游戏中度过。
尊重孩子的爱好和节奏,不限定游戏和玩法,根据孩子的状态选择游戏和调整玩法
生活游戏的准备
加趣味声效:嘴里发出dadapapa的声音
请加音乐节律:给孩子唱歌、念童谣、放音乐、敲一敲、跳起来!
加触感体验:抚触、按摩、凉热交替、轻重变化
加藏找元素:万物皆可藏猫猫,任何东西出场前都可以来一段。
加牵线木偶:孩子做个动作,你就回应一个动作
深度游戏
科学设计的早教课,但不一定要每天做
备胎游戏
不需要任何准备随时随地都能和孩子开心玩儿起来的游戏。
记录你家的开蒙时刻
一个不在计划之内自然涌现的教育机会
1.孩子因为好奇而提问的时候
2.孩子对计划内的事物不感兴趣,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物或计划外的目标上的时候
3.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超越了计划本身,我们需要在原本的话题上进行拓展的时候
抓住机会,改变计划,顺着孩子当时的兴趣和关注点为导向进行游戏或讨论。
保持学习:充分用好DEEP家长课和测评
在0~3早教场景中有体系的学习很重要
1. 3岁以前孩子发展迅速,其中大部分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都集中在这个阶段
2. 同一种能力在不同月龄段培养的侧重点和方法不同
3. 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发展滞后的情况,系统的学习能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早发现早干预
超步妈妈●习惯养成的5个策略
习惯而非知识,是大步妈妈和超步妈妈之间最大的差距。
我们会不会采取行动,取决于3个关键因素:动机、能力和提示。
动机越强、能力要求越低、提示越明显,一个人采取行动的可能性越高。
拆分目标,把目标习惯拆解到一个个小目标,让事情变得越简单可行越好
给每一个行动找到一个明显的提示(避免贵人多忘事)
物理位置
频率
主题/情景
微习惯配方
=已有习惯+微习惯+庆祝。
已有习惯是你已经形成的一个习惯,比如每天你都带孩子去晒太阳、给孩子喂奶。
微习惯是你的最小目标,比如给孩子的小手做个简单的按摩。
庆祝是你在完成最小目标后的自我激励或得到的奖励,比如两分钟闭目养神。
已有习惯是一种明显的提示,庆祝是为了加强我们行动的动机。微目标满足低能力要求。
习惯契约
组成
Who:签订契约的双方,也就是承诺人和ta的监督和支持者
When:契约在什么时间内生效
What: 承诺人要践行的微习惯配方
What if: 奖惩方案,如果做到了,有啥奖励,没做到,有啥惩罚
每一项条款,都要尽量具体和明确,尤其是奖惩方案的部分哦!
偷懒大象出现时
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大脑最关心的问题不是你做到了什么程度,而是你做了还是没做。
核心就是调整目标,降低要求。
提醒自己“完成”就是胜利
很多时候阻止我们前进的是追求完美的偷懒大象,不是想休息的偷懒大象
1.把时间都花在计划和担忧焦虑上,迟迟无法开始行动。
2.让我们忽略旅程中的每一次完成,感觉自己一事无成。
给习惯增加“弹性”
选择不同达成目的的方式,这就是“横向选择”。
纵向选择:在同一方式上选择不同强度。
锦囊
锦囊一:专注
一次专注于一件当下你在做和能做的事情,最好不要超过3件。
锦囊二:知足
满意你迈出的每一小步,庆祝你的每一次完成,把每一次完成当成一次胜利!
锦囊三:留意
1.没有抵触情绪:该行动似乎做起来容易,不做反而更难。
2.行动时无需考虑:你不需要花时间思考或者做决定就能开始该行为。
3.不再为错过焦虑:你不再为偶尔的偷懒或错过担忧、自责、焦虑,因为你知道你会一直做这件事。
4.常态化:你不会因为你真的在做这件事有太多的情绪,甚至会感到无聊。
5.身份认同:你已经认同该行为,而且可以自信地说:“我常陪孩子玩游戏”或者“我是个爱学习的人”。
锦囊四:等待